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历史阶段划分

2019-02-11 22:59
关键词:中华德育大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脱去了封建社会的外衣,以其优秀的精神气质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实现了历史性的嬗变。这不仅表现在宏大的社会文化建设实践中,更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文化建设的“桥头堡”——大学德育文化实践中。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

本文所论“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文明在几千年发展历程中所汇聚而成的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相对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其内容应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1)许俊主编:《中国人的根与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北京:人民出版社、海口:海南出版社,2016年,第5-7页。例如,生活习俗、古典艺术、节俭观念等。本文所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概念经历了学术研究、使用和发展的过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没有明确区分,(2)在1950年8月14日颁布的《中央教育部高等学校暂行规程》中第二条第一款规定“进行革命的政治及思想教育,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里,规程中没有区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与腐朽落后部分,简单地以“封建的”来代指传统文化,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误读。1960年底,毛主席在同古巴妇女代表团和厄瓜多尔代表团谈话时纠正了这一错误认识。统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10页。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首次在法律文件中出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提法;1998年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出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4)范跃进编:《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元政策(1949—201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143、169页。的表述;直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才正式提出并明确区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概念。本文所论“大学德育”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它包括对大学生所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5)李景先等主编:《大学德育学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页。由于教师处于教学“双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自我教育和接受人民的教育也属于大学德育的范畴。需要强调的是,政治教育主要解决立场问题;思想教育主要解决理论、观点和方法问题;道德教育主要解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问题。本文所论“融入”是指传统文化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思想观念、程序方法、意象表达等经过移植借用、结合转化、类比隐喻等方式渗入大学德育中,成为大学育德的工具要素、理念意识、教育原则、价值追求或工作习惯。

划分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既需考虑该事物所处的社会背景,也需考量该事物本身发展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展阶段;而从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具体过程来看,经历了五六十年代“学习传统道德模范”“群众性传统道德建设活动”风靡全国高校、八九十年代高校学术界“文化热”“国学热”、新世纪“百家讲坛”“文化强国战略”在大学受追捧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传统文化两创”“文化自信”在大学引发强烈共鸣等几个发展阶段。为了兼顾两个方面的划分,也为了凸显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阶段发展特征,本文提出“三阶段发展论”。1949—1978年为“运动式融入”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提出向全国各条战线基层劳动模范学习的号召,“勤劳节俭、团结进取、奉公尽忠”等理念成为这一阶段的文化标志,这一时期主要通过开展群众运动将传统文化民主地融入大学德育;1978—2012年为“争鸣式融入”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文化热”“国学热”以及1995年教育法的颁布,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的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在法律约束保障条件下,通过思想的交流和争鸣将“道德与法治、仁爱与民本、诚信与正义、和合与大同”等理念法治地融入大学德育;2012年至今为“生态式融入”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大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生态地融入包括大学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运动式融入阶段(1949—1978年)

改革开放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群众性运动的方式揉合在社会主义文化和革命文化中,并融入大学德育得以发展的,其核心特点是“民主”,其融入媒介是群众运动。所谓“运动式融入”,特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和革命文化一起融入大学德育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通过组织动员,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德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运用会议党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章、大辩论、大字报、集会游行、义务劳动等载体形式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对人们模糊不确定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道德问题进行澄清宣讲、辩论切磋或批判,以此达到明确立场、强化观念、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德育目标。本文主要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与大学德育的关系问题,所论群众性运动主要指群众性教育学习运动。

“运动式融入”的核心特点是“民主”。首先,运动式融入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大学,主要包括广大师生和干部员工;其次,运动式融入的主题和目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次,运动式融入的掌控权归人民所有。群众性教育运动的发起者、执行者和受益者都是人民群众,教育运动的高潮和结束都牢牢掌控在人民手中(当然群众运动式教育活动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这里暂且不谈);最后,融入的方式也具有“民主”的特点。例如,在高校,德育课程是德育的主渠道,教材是课程教授的基本依据,也是承载文化思想、知识的主要载体。195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高等学校的教材,应该在党委领导下采取党委、教师、学生‘三结合’的方法,经过大鸣大放大争大辩,认真予以修订。”(6)范跃进编:《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元政策(1949—2016)》,第68页。教材修订的民主化势必助推文化融入的民主化进程,也会增强文化融入方式的“民主”特点。

在“运动式融入”中,为何要采用“鸣放争辩”的方法(历史表明“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是一种“错误的斗争方式”(7)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5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59页。)对高校师生进行教育呢?1960年12月24日毛泽东在同古巴妇女代表团和厄瓜多尔代表团谈话时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义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我们应当善于进行分析,应当批判地利用封建主义的文化,而不能不批判地加以利用。反封建主义的文化当然要比封建主义的好,但也要有批判、有区别地加以利用。”(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903页。然而,当时的难题是,如何在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中作出正确的区分,哪些内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加以继承和弘扬,哪些是封建的、落后的要加以批判和舍弃。这个问题即使对于资深的专家学者恐怕都会出现“拿不准”、甚至出现“错误思想”的现象(例如1951年的《武训传》、1952年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9)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第645-646页。,所以唯有采取民主的办法、坚持群众路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运动式融入”的文化内容来自哪里?这也就是,新中国的新文化从哪里来?“必须把前头的时代略微认清,才能知道那来龙去脉”。(10)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2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毛泽东指出:“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思想年编(1921—1975)》,第393页。“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5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包括厚重的史学传统、绚丽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的哲学智慧、良好的教育传统中富有民族性和生命力的因素,都得到了重视与传承。例如,“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为政以德、德者正也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1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4年9月25日,第02版。这一时期,我们党和人民政府开展了不少群众性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影响也潜移默化地融入大学德育之中,例如“三反”“五反”“向英雄、劳动模范学习”等活动。1951—1952年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表面上看它应该属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范畴,但它弘扬的“廉政文化”“节俭意识”“民本理念”核心价值观念不正是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吗?1952年发起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经济情报等“五反”运动难道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崇尚的“诚信意识”“爱国理念”“天下为公”等价值理念的新时代解读?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向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陈永贵、南京路上好八连、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来自基层民众的战斗英雄、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学习教育活动难道仅仅是革命文化内容?难道没有中华传统文化“为国捐躯死得其所”“为国效力精神长存”“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价值理念在新中国新时期的传承和弘扬?还有在群众中流行的“忠”字舞、“狠斗私字一闪念”活动,难道不是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奉公尽忠”理念的传承与转化的反映?当然,封建时代的“忠”局限在对皇帝及其封建剥削阶级的“愚忠”,新中国所崇尚的“忠”是对人民以及代表人民利益的党和国家的忠心,两者的性质和表现形式是有差别的。这些群众性教育活动在社会上广泛开展,也辐射到大学德育领域,高校师生也通过这种群众性运动的方式来育德,坚定了政治立场,树立了正确思想理念,强化了正确的道德观念,纯正了大学校园德育风气。高校作为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它不仅能敏感地感知和接受来自社会德育的辐射能量,常常也是引领整个社会德育风范的。只是在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正确文化方针受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化领域“大跃进”运动、意识形态领域过火的政治批判的干扰和影响,传统文化在融入大学德育的过程中举步维艰,甚至被打上错误的标签,“遭到全面批判”。(14)欧阳雪梅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史(1949—2012)》,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6年,第71、80页。尽管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革故鼎新”“爱国尽忠”“廉政节俭”“民本诚信”“天下为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得到继承和弘扬,“群策群力”“群众路线”“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等传统工作方法得到发展和使用等等。

统揽这一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1949—1956年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并使之逐渐融入大学德育和社会主义文化的时期;1956—1966年是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探索时期;1966—1978年是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遭受破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遭遇严重挫折时期。这一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核心特点是“民主”。经过改造后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文化性质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大规模、频繁的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众学习运动的方式融入大学德育而得到传扬和发展,其运动主题是“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要为广大人民服务”,其运动主体是以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其融入过程遭受了来自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路线的阻挠、举步维艰,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民主成果。所以说,不论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融入活动的起始动因、参加主体、活动主题来看,还是从融入活动的活动过程、活动挫折原因、活动结果来看,都具有“民主”的特点,因此,这一“运动式融入”阶段具有“民主”融入的特点。当然,“民主”还需要“法治”来护佑,这就引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法治”发展阶段。

争鸣式融入阶段(1978—2012年)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学术争鸣的方式、在“法治”的护佑下融入大学德育而得到发展的,其核心特点是“法治”,其融入媒介是学术争鸣。所谓“争鸣式融入”,特指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上流行的西方思潮展开学术交流争鸣从而逐渐融入大学德育的方式。这种“争鸣”不同于“文革”时期的“鸣放”,其内容主要集中在哲学思想和文化领域,其载体主要是各类学术会议、正式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各类报刊、网站的学术文章,其方式主要是规范的学术研讨和平等的切磋商榷,其原则是“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15)范跃进编:《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元政策(1949—2016)》,第103页。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在法律保护下的科研民主与继承融入,其结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和革命文化一起融入大学德育。

“争鸣式融入”具有“法治”特点。首先,“争鸣式融入”是在法治保障下的学术思想的平等表达和相互接近、碰撞、渗透、转化,思想争鸣的各方都必须遵守共同约定的学术规范这个大前提;其次,思想争鸣过程中争鸣诸方的学术地位平等,整个思想争鸣过程是在一种民主、平等、法治的环境下进行;再次,思想争鸣之后,只存在思想接触、碰撞、交融或分野,而不存在因争鸣而改变交流各方交流后的政治地位、交流权利或者研究资源获取权限;最后,争鸣结束所取得的学术共识性成果,特别是事关整个社会发展的成果,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推荐给政府各管理部门,其重要精神和价值原则经法治化审核,经民主法治程序慎重选择后上升为国家意志(如,国家规划、国家战略、国家法律法规等),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固定,成为制定全国各种教育法律法规或者发展规划纲要的准绳,并依法贯彻到各高校德育工作之中,这样,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就以法治的方式融入大学德育之中,因此说这一时期的融入具有“法治”特点。

“争鸣式融入”需要“法治”的约束和保障。这既是对旧中国封建专制传统深刻反思的必然结果,深刻汲取“运动式融入”经验和“文革”惨痛教训的必然结果,也是立足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寻求这一时期中华传统文化顺利融入大学德育的必然考量。“运动式融入”的“民主”追求并没有错,错在缺乏必要的“法治”约束和保障。“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这样的民主才有了确实的保障。法治强调的是依法治理,法制侧重于法律制度建设与维护,当然,有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建设,法治的理念才能实现。为了保障人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思想争鸣也是一种民主权利),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一系列新法律相继出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些法律也经过修订面貌一新,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得以重视和提高,大学德育的法治环境也日臻完善,这为“争鸣式融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1982年《宪法》重新修订颁布实施;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关于扩大科学技术研究机构自主权的暂行规定》出台;1988年《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1991年《著作权法》实施;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出台;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实施;2001年《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颁布;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出台等等。

法制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整个社会“法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学术的自由争鸣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方面的法治融入。首先,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从制度上保证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1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6页。必将促进学术争鸣的自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方面顺畅的法治融入。改革开放的时代大门骤然开启,西方各种文化思潮涌入高校,大学德育面临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西方思想与文化在中国如火如荼地研究与传播,使人不自觉地以五四时代精神重现自居。”(18)贾佳、王建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福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第247页。在这一阶段中国大学主要有四种文化派别:一是以金观涛为代表的“走向未来派”;二是以甘阳为代表的“反传统派”;三是以汤一介、李泽厚、庞朴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书院派”;四是以张岱年为代表的“综合创新派”。在“文化热”的浪潮推动下,1985年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这意味着“大学自治”的时代即将来临。“大学自治”必将给学术争鸣留出更多的自由、也必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方面更加顺畅的法治融入。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竞争中取得发展优势,其重要的价值理念逐渐赢得学界认同,取得共识,随即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因此被首次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重要地位得到法律确认。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表现出了两大趋势:一是反省西方学术话语的扩张和霸权问题,二是试图建立中国学派,在世界学术舞台和文化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用整版篇幅刊登署名文章,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17日又在头版“今日说”栏目发表了署名文章《久违了,“国学”》,一时间,传统文化成了公众聚焦的热点议题。“国学”的概念并非90年代的创新,而是出自《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伴随着大量现代新儒学的论著问世,如《现代新儒家学案》《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现代新儒学辑要丛书》等,一些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刊物纷纷涌现,如《中国文化》《国学研究》《学人》《原道》等,一些以宣传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旨的学术活动相继举行、相关文化机构扎堆成立,传统文化已经开始覆盖到中国文化的每个角落,似乎不再是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而是大学德育和文化学者如何融入传统文化中去。国学风浪席卷全国,中西文化再一次成为争论的焦点。伴随着中西文化之争的是中西两种文明的竞争。在中西文明的竞争发展中,人们发现过快消耗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生态的西方工业文明理念在新世纪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条件下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和吸引力,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合生物”等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变得光彩夺目、更有时代的发展活力,中国传统文化明显占了上风。季羡林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论、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论成为上“世纪末一种奇特的文化景观”。在这种情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学界的共识理念(如和谐理念、生态理念)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进入到国家治理和发展总体战略(例如“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并在法律条文中加以确认和保护。199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2009年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和合生物”等环保理念被立法保护和规划彰显,保护环境、爱护环境、文化和谐发展等理念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识。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在大学弘扬传统文化。这些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方面的法治融入逐渐走向深入。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法治融入保证了传统文化合理合法研究传播的途径和地位,为传统文化的生态发展、走向世界做好了准备。2004年9月由许嘉璐、季羡林、杨振宁、任继愈、王蒙五位人士发起,在“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闭幕会上通过了有70位思想界和文化界人士共同签署并公开发表的《甲申文化宣言》。宣言称:“我们主张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有权利自主选择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体领域完全不接受外来文化因素;同时也有权对人类共同面临的文化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19)刘登阁、周云芳:《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6、255-256页。《宣言》一出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与关注,它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与政府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一种共同期待与坚定决心。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2007年4月9日,孔子学院作为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在北京正式挂牌成立。截止到2010年10月,全球已建立322所孔子学院和369个孔子课堂,共计691所,分布在96个国家(地区)。(20)郭斌、蔡静雯:《我国孔子学院研究综述及其展望》,《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第7期,第45页。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学院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由此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深入融入大学德育之中,而且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之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并且以强劲的生命力走向世界,融入整个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成为引领世界文化大潮的中国元素、中国智慧的代表。

纵观这一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主要目的在于让青年大学生逐渐强化对民主和法治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根脉、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源泉和进一步发展的丰厚滋养的思想观念,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在新世纪的发展需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历史进程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发展阶段:1978—1992年是开放时代“文化热”时期,一方面是西方文化大潮涌入,另一方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之潮,两股大潮交会,多种思潮在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下激烈碰撞争鸣,形成空前的“文化热”;1992—2002年是经济时代“国学热”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次以醒目的字眼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国家法律上取得了重要地位,在融入大学德育的步伐迈得更加理直气壮起来;2002—2012年是中华传统文化深刻融入大学德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走向世界的时期,《甲申文化宣言》以及孔子学院在北京正式挂牌、韩国第一所孔子学院诞生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法治护佑下向大学德育深处发展并开始以中国为中心向世界传播。

生态式融入阶段(2012—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以生态融入的方式在大学德育中深入发展,并以此引领和带动中国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重大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正逐步远播世界各国,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赞赏,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得到提升。

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年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第一次论述了传统文化内容和重要性,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规格最高的一次,对传统文化应有的礼敬高度得到恢复,民族文化的整体自信得到了提升;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在全国思政工作会提出“三大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三大文化”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组成部分,这进一步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态融入”的方式在大学德育中发展,所谓“生态融入”是指文化融入的主体与融入目标之间的关系具有生态共生关系,融入过程遵循生态发展原则、符合生态发展规律,融入的相关要素具备文化生态发展特色。具体表现有三:一是融入的主体与其他文化之间是生态共生的关系;二是融入的理念、策略和过程符合生态发展的规律;三是融入的目标、载体、方法、环境等方面具备生态发展的特色。

首先,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是基于“中、马、西”和谐发展关系之上的。这里的“中”代表“国学”和传统文化;“马”代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西”代表西方现代先进自然科学文化。有学者提出三者的关系为:“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21)程恩富、何干强:《论推进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主析“马学”“西学”与“国学”之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4期,第5页。同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框架内,从文化自信的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22)王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19页。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23)刘松:《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24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灵魂。(24)徐国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灵魂》,《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5页。这两个向度的关系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是生态共生的。一方面,传统文化为其他文化提供理论滋养;另一方面,其他文化也给予传统文化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其次,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是基于“一个伟大梦想引领、两个文明均衡发展、三个方面坚定信奉、全面推动四德建设、立足五条实现路经”的协同发展理念和文化发展整体战略构想基础之上的,符合文化生态发展的规律。在文化融入发展理念和策略上,习近平认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25)《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0328/c1002-24761811.html。我们不但要“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心,对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定追求”,(26)《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6142609.html。还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84页。要实现这些目标,可以从五条路径来实现这些构想:“以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28)《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18年第24期,第5-6页。以礼仪庆典活动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一整套文化生态发展战略就此形成,这为传统文化生态性融入大学德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次,在传统文化发展策略和文化环境构建上,讲究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促成文化生态联动发展。从传统文化生成过程来看,家庭的教育是基础,孩子对的传统文化的认识都是从这里开始生长起来的,一些良好的习惯在这时候逐渐形成;学校教育是孩子全面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主要场所;社会则是一个人学习实践的场所,所有所学知识在这里得到检验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个方面的教育需要协同配合,促成文化生态发展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那样:“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抵制歪风邪气,弘扬清风正气,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29)《习近平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 http:∥www.gov.cn/xinwen/2018-11/02/content_5336958.htm。“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30)《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的讲话引起热烈反响》,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10/c_1119542690.htm。

复次,在文化融入德育的过程讲究循序渐进、不断积累、代代相传、生态发展。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创造和积淀出来的,也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3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http:∥www.ccps.gov.cn/xxsxk/zyls/201812/t20181216_125673.shtml。这里的融入不仅指要融入大学德育过程,更注重融于每个接受教育的大学生思想理念和言行之中,而这个过程只有一代代人共同努力、传承积淀、久久为功,才能做到深入融入。在大学德育中,代代相传形成大学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了这个环境,也就积聚了文化生态发展的基础条件,传统文化的生态发展就有了可能。

最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在目标、载体、方法、环境等方面具备生态发展的特色。在融入目标上,主张家国天下一体共荣,既要融入大学德育,也要融入家庭、国家和社会,发扬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传统,“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32)《习近平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2/03/c_1124084002.htm。并进一步提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的一体化融入目标;在融入内容上,主张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各种先进社会意识一体化融入,“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23、355页。同时“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高校办学育人全过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引领师德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科学精神教育”等等;(3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http:∥www.rmlt.com.cn/2017/0301/461982.shtml。在融入方法上,“教、管、践、习、情”相结合:“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5)《党的十九大文件汇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7年,第33-34、29页。在融入环境上,注重将大学德育环境与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环境、国际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环境一体化考虑。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生态发展的理念融入大学德育,融入社会文化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实现了文化的大融合和生态发展,全面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结论与启示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的历程,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踏上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根据时代要求和国家发展目标进行充分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转换才能以崭新的姿态民主地融入时代的文化发展洪流,散发生机和活力,才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态地融入大学德育全过程,融入社会文化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才能充分发挥文化的综合引领作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稳步前进。二是,新中国的大学德育必须在法治理念的约束和保障下,稳步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和养料、传承中华传统兼包并蓄和融发展的文化智慧,才能正确处理好“中”“马”“西”三大文化之间的关系,才能把好人才培养的政治关,保证所培养的人才对党、国家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助力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才能在新时代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世界、推向未来,彰显中国大学德育的育人自信和时代风采。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间的三个历史阶段不断提升,这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德育经历了民主地融入、法治地融入和生态地融入三阶段的发展。一个民族要长久、坚定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而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不断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智慧的滋养;它需要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国家国民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特别是在大学德育方面的生态融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经历了“运动式融入”“争鸣式融入”和“生态式融入”三个发展阶段,走过了一条改造适应、平等互鉴、自信自强的发展道路,彰显出“民主—法治—生态”的历史阶段性特征。以“中正仁和”为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引领下,经历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和实践发展,完成了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态互融。在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的基本观念逐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德育全过程、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潮,日益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中华德育大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留白”是个大学问
《中国德育》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大学求学的遗憾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