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2019-02-11 06:03杨欢欢
神州·下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美剧

杨欢欢

摘要:在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了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影视作品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活跃于跨文化传播的舞台上。美剧英剧等风靡全球,就是很好的例子。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进一步探究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原因,吸取其在中国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优点,以促进我国优质影视文化作品的传播,为更好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美剧;跨文化传播;中国影视作品

一、引言

20世纪末互联网的盛行无疑为跨文化传播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它所特有的自主性、即时性、多样性和互动性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现实的各种边界,便捷了跨文化传播行为。(1)曹羽也在《传媒观察》杂志中撰文指出“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电视剧呈现出世界流动的趋势,美剧正是通过网络成功的实现了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2)美剧,正是以其包罗万象的题材,精良的制作标准,剧情衔接毫无破绽,情节跌宕起伏人等,在广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忠实的观影群众。以《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为例,自2017年3月16日在美国首播,评分一直居高不下,在中国,其豆瓣评分最高达到9.4分,并获得第75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2018评论家选择奖,第70届艾美奖。(3)

选择《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作为案例,是因为在玄幻剧盛行比如《权力的游戏》,灵异类《吸血鬼日记》,政治类《纸牌屋》,情景喜剧《老友记》,《摩登家庭》等各种类型美剧霸屏的同时,它另辟蹊径,异军突起,稳稳的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其题材新颖,关注女性地位,关注宗教,关注不同地区文化融合,间接反映了美国第二次女性新浪潮主义兴起,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开始为自己的平等权益而努力奋斗抗争的历程。

二、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跨文化传播成功的要素分析

(一)反映当前社会现实

当下女权主义呼声日益高涨,全球都开始关注到女性地位,反对性别歧视,抵抗社会中用工和薪资待遇等众多男女不平衡现象,女性追求平等解放和平等权力。性别平等让社会发展更有活力,创造力,同时也为稳定和谐的全球化发展提供基础。

剧中,故事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的美国,是女权第二次浪潮兴起的时间,也是黑人民权运动兴起的时间。而麦瑟尔夫人的成长史几乎就可以形容为美国女性的崛起史。

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正是种族主义盛行的时期,黑人以及拉丁裔等其他有色人种备受歧视,同时,女性因性别歧视无法享受平等和自由的权利。那时英美法国家的上流社会女性还流行束腰,且极少能够拥有事业,即使是女性知识分子,而麦瑟尔在剧中从一个高知家庭出身的高学历家庭主妇到优秀的脱口秀喜剧工作者的蜕变,反映着美国时代的变迁。随着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美国女性也勇敢站出来,为争取自己的平等和自由抗争。

故事正发生在这个时代大裂变时期,家庭观念、种族观念新旧的剧烈碰撞,使得麦瑟尔夫人的故事具有非常典型的时代意义。在某种程度上,麦瑟尔夫人的自强史就是女权运动的崛起史。(4)

(二)题材新颖

宗教问题一直是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的重大问题,美国则是由多民族组成的一个新移民年轻的国家,宗教信仰多样,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各种宗教交叉融合,又互不干涉。同时,美国也是宗教气氛最为浓厚的一个国家,宗教是美国文化中非常显著的一部分。而关于宗教主题的电视剧作品不多,精品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则是稳稳的抓住了市场需求,迎合观众的口味,打造出来的一部现象级作品。

(三)高标准的制作模式

美国的影视剧制作已经是成熟的工业化流水线般的生产制作模式,边播边拍的反应机制,制作方利益分配模式都是成熟的,且有相对应的导演工会,演员工会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制作模式还在发展初期,观众也属于被动观看模式。(见图1)

(四)不随波逐流

美剧在全世界都能吸引年轻人,是因为它宣扬自由民主,提倡质疑精神,反对主流文化,追求迥异生活方式,推崇原创反对翻拍和抄袭,题材新颖多样,剧情总是充满创意,制作精良等等。这些元素在其他国家的影视作品中很少同时存在。

另外一方面,美剧针对的是美国和全世界的观众,它作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很难保证不是千篇一律的产品。各种商业文化、大众娱乐文化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依靠的是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资本市场,它使得大规模生产和发行成为可能;同时依靠的还有好莱坞叙事的妙招,电影大片通过特效和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明星传播的梦想,以及好莱坞所承载的美国价值观的威望。

而且,这种大众文化在上游的使用构成了美国族裔的多元性。在下游,大众文化依靠民主的论据来自我推广,因为大众文化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来自它大幅度吸引公众的能力。(5)

(五)季播模式

国产剧属于“制播分离”,而美剧则是“制播不分”,利用市场反馈进行严格的筛选。在这种高淘汰机制下,商业性质的电视台自己做电视剧自己播,营收和亏损都是自己承担。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美剧的每集片头都有台标,HBO、ABC、FOX。電视台自己做电视剧的好处是,可以一边拍一边播,先拍两集看看收视率,以及观众评价,如果收视低迷、观众评价很低的话立马放弃:如果火爆的话,马上预订下一季。一周播一集,甚至一月播一集,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市场反应,观众反应,于此同时根据市场的真实反馈,及时调整剧本,拍摄下面的部分。简而言之,就是没有人知道这部戏能拍到什么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下一集内容和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事实证明,一周播一次,边拍边播的方式极大的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极大的提高了收视率。而一年播一季,既可以吊住观众的胃口,也可以有足够的时间酝酿接下来的剧情、斟酌细节、筹备场景和道具、提高电视剧的质量,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优秀的美剧《冰与火之歌》,《纸牌屋》以及《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等,每一集的制作都是相当于电影的制作水准、精良、优质,细节到位,每一帧都是经过幕后人员反复推敲的。

三、国产剧的现状

翻拍成风,缺乏自主创新精神;粗制滥造;情节夸张,人物刻画不生动,霸道总裁剧和傻白甜的戏码频繁上演。而美剧“三分钟一个高潮,五分钟一个悬念,八分钟悬念需要破解”的叙事方法和拍摄理念成为美剧制胜的法宝,屡试不爽。而国产剧情节拖沓、叙事缓慢,很难引起观众的观看欲望和好奇心,与此同时,国产剧中大多主角光环现象严重,且敌我双方明显智力存在差异,邪不胜正似乎成了影视剧的主题,剧情细节经不起推敲。并且由于严格的审播制度,导致部分优秀题材被无限期埋没。

四、美剧成功跨文化传播的启示

美剧的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并且受到热烈追捧,这其中除了我们国产剧自身缺乏精品之外,更多的也是由于对西方文化的好奇,对未知领域的好奇。通过影视作品,我们可以用轻松愉快的方式了解更多西方世界,外来文化。

美剧的成功重要因素之一,离不开其价值观输出,宣扬平等,自由,民主。文化可以塑造人的价值观,而文化入侵、精神入侵,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堤防的。

美剧受众的群体是年轻化的高学历化的,这一部分群体是未来世界的精英也是主流,他们的精神和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思考模式,都在潜移默化的被影响着,甚至会影响我们的人生轨迹。有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搞笑学生在收看美剧的过程中暗示了对国产电视剧的批评以及对美剧中所传播的西方价格职工和生活的向往和认同。这一点是值得我們高度警惕的。(6)这种“电子殖民主义”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因此,我们在观看美剧等西方作品的同时,应该保持自己的立场、思维和价值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被外来文化所渗透。

国产剧对外传播媒介利的用还不够充分,全球发行体系还不够完善,这些都限制了国产剧的跨文化传播,因此,在强调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抵制外来“电子殖民文化”入侵的同时,希望我们的国产剧能够吸收借鉴美剧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不断完善自身,通过优质的文化产品输出,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同时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希望我们有更多优秀的影视作品能够早日的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示真正的大国风采和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注释:

周浩波,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

曹羽,从《纸牌屋》看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J]传媒观察2016.04

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

豆瓣[EB/OL]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13315/

石剑锋.法国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谈美剧[J]东方早报(上海)2014(02)

孙赫,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评析[D].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浩波,美剧在我国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

[2]曹羽,从《纸牌屋》看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J]传媒观察2016.04

[3]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

[4]豆瓣[EB/OL]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213315/

[5]石剑锋.法国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马特尔谈美剧[J]东方早报(上海)2014 (02)

[6]孙赫,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评析[D].渤海大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传播美剧
《功夫熊猫》三部曲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跨文化传播背景下商标品牌命名及其译词研究
澳门:古代与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
中西文化差异下影视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都市电影中正面形象所带来的跨文化传播
美剧基金
美剧台词秀——House of Cards 纸牌屋
美剧Suits里的职场生存法则:不打无准备的仗
Is Watching Amerircan Se ries HeIpful to EngIish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