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农饲麦1号”大麦青饲(贮)生产技术

2019-02-12 22:51冯宗云刘新春雷淼淼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饲草料大麦种养

冯宗云,刘新春,雷淼淼,张 雅

(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大麦青稞研究中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麦青稞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成都 温江 611130;2.成都翔云大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崇州 611231)

四川省是我国大麦(青稞)主产区之一,常年面积在10万hm2(含青稞)左右,主要用于粮食、饲料及加工原料。随着农业生产结构向粮改饲及种养结合模式方向调整,以种促养、粮饲统筹、农牧结合的新的种养模式,成为农区畜牧业向绿色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解决目前规模化养殖中冬春季节青饲料缺乏、种植业与养殖业相对脱节、降低饲料成本,处理牲畜粪便、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对于提高种、养殖业生产效益,实现农牧民增收尤为重要。大麦是我国传统养殖中利用的重要饲料作物,但主要利用籽粒,对大麦青苗(秸秆)利用的开发还有待加强。

大麦从前期青苗到中后期绿色植株、籽粒和干草均可作为畜禽养殖的优质饲草料。秋季可利用冬闲田、荒山、坡地等种植粮草双高的优质饲料大麦。在大麦生长前期可放牧或割,给畜禽养殖提供冬春季鲜食青草;中后期绿色植株又可生产青贮或干草,成熟时又可将籽粒、秸秆分别用于精饲料、粗饲料。据对我省大麦饲草料生产模式调研统计,全省大麦用于饲草料有5种生产技术模式:第1种即“大麦放牧(刈割)-青草-青绿干草”饲草料生产模式;第2种即“大麦放牧(刈割)-青草-青贮”饲草料生产模式;第3种即“大麦放牧(刈割)-青草-籽粒秸秆”饲草料生产模式;第4种即“大麦籽粒秸秆”饲草料生产模式;第5种即“大麦青贮饲料”饲草料生产模式。2012年以来,选择了“高产、优质、广适”的粮草双高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该品种2011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麦2011005)在冕宁县、邛崃市的规模化种植、养殖合作社及种养殖大户进行了技术示范。2016年4月9日,成都市农业委员会组织省、市、县有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四川农业大学等单位实施的“‘高产、优质’青贮用大麦新品种‘川农饲麦1号’的示范推广”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鲜草可达2004.425kg/667m2,较对照增产623.828kg/667m2,增产达45.19%。按青(贮)饲料0.60元/kg计,增收374.3元/667m2。还可节约养殖成本100元/头(牛或羊)和减少秸秆焚烧。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目前,“川农饲麦1号”大麦新品种是全省的主推品种,在精准扶贫、脱贫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加大优质饲草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力度,现将“川农饲麦1号”大麦青饲(贮)关键生产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适期早播

播种期应根据不同地区生态条件、气候条件、土壤墒情及种养结合利用模式来确定。对越冬期放牧利用的田块,应适期早播。早播,有利于合理安排后茬作物(水稻、玉米、烟草等),提供土地利用率。一般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种。

2 适度加大播种量

为保证足够的基本苗,达到合理密植的目的,增加单位面积的生物产量,播种时应适度增加单位面积的播种量。一般水浇地用种量为12.5~17.5kg/667m2,旱地用种量为15~20kg/667m2。

3 播种方式尽量简化

播种方式较多,有窝播、条播、撒播。一般多采用撒播方式。前作为水稻或水浇地的田块,可采用免耕方式,在播种前进行一次除草,然后进行撒播,不覆土。旱地田块,撒播后应及时覆土,一般覆土2~3cm,以保持水分,提供发芽率。

4 科学施肥,适当多施氮肥

为保证大麦营养生长所需的足够的营养,可采用复合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可用复合肥(N∶P2O5∶K2O=15∶20∶10≥45%)30~50kg/667m2。氮肥可作为追肥适度增加使用,一般在分蘖期至拔节期施用5~7kg/667m2。

5 冬季放牧时间不宜早

冬季放牧过早,苗期叶片较少,一般在分蘖期叶片明显增多时放牧,可进行轮换放牧,春季拔节后可停止放牧,使大麦再生。在放牧过程中,因畜禽粪便回田可提供大麦再生所需养分。

6 第一次刈割时期不宜早

刈割时期太早,生物产量低,青饲料产量低。一般在春季拔节后主茎株高达25~30cm左右刈割较好。刈割留茬高度不宜高,一般在3~4cm左右为宜。

7 刈割次数不能太多

刈割次数不宜多,一般为1~3次,每次间隔时间可在30d左右。

8 刈割后追肥

刈割后可追施氮肥或畜禽粪便腐熟肥料,促进大麦再生。

9 青贮用收获时期应适宜

大麦作青贮用时,全生育期均不放牧,也不刈割。一般在大麦乳熟后期(大约4月中下旬)全株收获,并切断至3~5cm长进行青贮,确保青贮饲料的品质。

10 适宜推广区域

我国中部、南部、西南部秋播大麦区,尤其是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安徽、湖北、江苏、浙江等冬闲田较多的稻麦轮作区。

11 注意事项

各地在播种期、播种量、施肥时期、放牧及收获青贮饲料的时间应因地制宜。

猜你喜欢
饲草料大麦种养
我的大麦哥哥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反刍动物饲草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估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饲草料产业体系构建的瓶颈与突破
浅谈发展饲草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