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意识研究
——以广东两所普通高校为例

2019-02-14 07:28许忠泰李新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契约问卷

许忠泰,李新华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体育与休闲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1]法治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关键内容,包括体育在内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是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人民生活的环境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环境、复杂的形势,当前体育圈内出现了假球、黑哨、打架等形式多样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一方面说明了法律的权威不容侵犯,另一方面说明了部分人员体育法律意识的薄弱。体育法律是国家为规范体育行业发展而颁布的专门法律法规,体育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体育,也离不开专业体育人才,体育专业大学生是未来体育行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体育圈的精神面貌和风气。[2]同时,在新时代,依法治国、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作为未来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因此,准确把握现阶段体育专业本科生的体育法律意识情况,对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依法治体方略的实现以及体育专业人才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广东两所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对体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意识进行调查分析,剖析实际情况,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方略。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本研究以广东两所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问卷设计理念上,遵照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思路;在问卷内容设计上,为了考察体育专业本科生对体育法律基本知识和意识情况,同时根据最优调查原则,问卷题目以客观选择题为主,主观题为辅;在问卷设计结构上,主要涵盖体育法基本常识、体育法权利义务意识、契约精神、信仰意识以及诉讼维权意识5个方面。

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保证调查问卷内容的有效性、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所调查的内容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本文对初始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邀请体育学与法律学相关专家8名进行审阅,根据专家意见,对部分问卷题目进行删减、修改。最后将题目进行汇总整理,生成本研究的实际调查问卷。

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研究在两所普通高校校园内,采用固定地点随机发放的形式,分两个时间段,间隔15天随机发放了300份问卷,回收了28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72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达到96.3%和94.1%。

2.4 问卷的信度检验

研究采用间隔15天两次测量检验问卷的信度,经检验两次发放调查问卷r值相差不大(r=0.98),且P值满足小于0.01的检验条件,因此,本次发放的问卷信度较高,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3 体育专业本科生体育法律意识情况调查与分析

3.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通过对272份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整理出272位被调查者一些基本信息。从性别比例分布来看,其中男性人数比例为42.7%,女性比例为57.3%,男女比例存在一定差距,跟学校整体男女比例关系以及调查内容的吸引程度有关。从被调查者年级分布情况来看,此次调查各个年级分布较为均衡,其中大一年级被调查者占比27.6%,大二年级占比23.9%,大三年级占比25.8%,大四年级占比22.7%,没有出现大的偏差,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从被调查者对体育法学的感兴趣程度来看,两所高校学生普遍对体育法学缺乏兴趣,其中问卷结果为一般的占比36.76%,而不太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大学生占比竟然达到33.51%,而很感兴趣的同学仅为11.35%,可见两所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普遍缺乏对体育法学的兴趣。

3.2 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意识基本情况

3.2.1 体育法律基础知识

根据数据统计结果,从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来看,其中体育法颁布的目的回答正确的大学生最多,正确率达到74.26%,其次是体育法的重要性,正确率为56.27%,但是对于有关体育法更加基础性的知识,比如体育法颁布时间和体育法的特征以及体育法内容的正确率就不容乐观,仅为27.81%、31.34%和33.40%,这表明学生对体育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不牢靠,甚至对一些基本常识属于空白状态(见图1)。

图1 学生体育法律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3.2.2 体育法律信仰

依据数理统计结果,从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法律信仰方面来看,63.25%的学生认为体育法律的重要性体现在应该规范体育行政部门的行为,68.2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法的重要性体现在解决体育行业纠纷上,60.50%的大学生认为加强公民体育权益的维护,38.40%的大学生认为有利于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而22.30%的大学生则认为有利于体育暴力行为处理,对于体育法的重要性回答参差不齐(见图2)。

图2 学生体育法律重要性认识调查

此外,对于体育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而言,体育法律的重要性还是得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可,其中有77.27%的学生认为体育法教育十分重要或比较重要,只有1.2%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体育法律教育不重要(见图3)。

图3 学生体育法律教育重要性认识调查

3.2.3 体育法律契约意识

对于体育法契约精神,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体育法律契约精神很重要,占比达到71.5%,2.5%的大学生认为不太重要,而只有2%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法律契约不重要。在体育法律契约特点调查方面,自愿与平等是被公认为的体育法律契约应具有的特点,其占比分别为72.5%和74%,其次选择比较多的体育法律契约特点为互相制约、互利和自主,分别占比51.50%、54%和58%,而强制性则被大学生普遍认为是体育法契约的特点性不强,仅有18.5%的大学生认为其是体育法律契约的特点(见图4)。

图4 契约特点认识调查

3.2.4 体育法诉讼和维权意识

从体育法律维权意识的调查结果来看,有67%的大学生会愿意主动寻求法律帮助,有4%的大学生会选择向法院起诉的途经来维护自身的权益,然而却有22%的大学生会选择私了,甚至还有6%的大学生会选择忍气吞声,1%的大学生会选择报复(见图5)。由此可见学生的维权意识两级分化严重,不容乐观。

图5 体育法律维权意识调查

在体育法律诉讼意识调查结果方面,只有16%的大学生会经常想到,42.55%的大学生会偶尔想到,34.3%的大学生很少想到,4.6%大学生选择不确定,而3%的大学生选择想不到(见图6)。

图6 体育法律诉讼意识调查

3.3 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意识存在问题

3.3.1 体育法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发现,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存在体育法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问题,比如当被问及体育法颁布于某一年,很多大学生对这个问题感到陌生,而且对体育法的起源、作用以及如何维护自身的权利感到模糊和不确定,对于体育法的基本常识了解欠缺,比如对群众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伤害如何处理、体育与人格权、体育知识产权、兴奋剂事件、职业体育劳资方面等体育法律基本常识,了解甚少。事实上,体育法律对规范体育行政部门行为、解决行业内部和行业之间纷争、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利和制定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然而很多大学生对这些体育法律的基本定义和作用都感到十分迷茫,很多同学干脆直接回答不知道或者不关心,这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意识欠缺的体现之一。

3.3.2 缺乏体育法律兴趣,体育法律信仰意识有待提高

由于行业本身的性质和特征不同,体育法律一般给人一种枯燥无味的感觉,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大学生而言,很难有人会将注意力集中到这里,因而导致大学生缺乏体育法律兴趣,这一方面与大学生本身兴趣爱好有关,而另一方面则与社会环境和学校管理制度有关,社会和学校都没有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意识环境,当然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体育法律兴趣,一般认为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越强,那么公民的法律信仰则更加具有坚定不移的特性,会更加维护自己的体育法律权利,坚决杜绝和抵制违法的行为,而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对于违反体育法规的行为体现的并不是很重视,显得体育法律信仰意识不高。

3.3.3 体育法律契约意识和维权意识有待提高

契约精神通常包括契约自由精神、契约平等精神、契约信守精神以及契约救济精神4个方面。[4]通过调查发现,两所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契约意识不强,维权意识不强烈,即使被问及当自身法律利益被侵犯时,大家也表现的很漠不关心,而诉讼是解决纠纷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维护自己本身合法权益的正常途径,通过调查结果对比分析来看,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诉讼意识比维权意识还要差一些,他们普遍认为诉讼过程过于繁琐,而自己本身对这方面的诉讼知识和诉讼程序不了解,因而大学生很少会选择诉讼这条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导致本身对诉讼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因而会降低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3.4 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意识问题原因透析

3.4.1 社会传统思想制约作用

我国传统的“重人治,轻法治”观念导致在校园实际教学中,重视的是教书育人,倡导以人为主,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消极观念不仅影响着每个大学生,制约着法律思想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而且对保证体育行业公平竞争,维护整个体育行业健康和谐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如何打破传统思想束缚,让大学生不断接受西方法治思想,同时让大学生能够重视自身的权利维护,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4.2 校园体育法律宣传力度不够,体育法律课程匮乏

大学生学习和休息都在校园内,对复杂的社会环境缺乏认识,很容易成为温室里的花朵,因此,作为培养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校园,必然将担负起更多的责任。然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两所高校校内几乎没有关于体育法律宣传的标语,缺乏体育法律的专门选修课程,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的概念,或者即使有这门课程,学校管理部门和老师也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建设,一方面体现为教学内容老旧、枯燥,授课内容不能和现实很好的联系,导致理论与实际脱离,另一方面则体现为老师专业水平有限,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财力进行师资建设,而且有大部分的同学觉得体育法跟自己未来就业和自身发展没有很大的关联,这是学生对体育法的认知度较低,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希望学校能组织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大学生丰富自身的阅历。

3.4.3 大学生本身缺乏体育法律意识,对体育法不重视

对于大学生体育法律意识欠缺这一现象,其中更多的是大学生本身的因素,自身对体育法律的不重视,一方面由于社会和校园大环境和氛围的影响,没有对大学生产生更好的熏陶,而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本身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考试,还要学习专业课程,其业务时间更是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所以很少再有时间去关注体育法律相关的事情,大学生一般认为违法、诉讼找律师等等离自己还比较遥远,因而不会太在意和关心这些事情,所以大学生本身对体育法不重视是体育专业本科学生学生体育法律意识欠缺的主要原因。

4 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意识提升方略

4.1 改革校园体育法教育体系,加强学校体育法律课程培训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地方,因而,学校对激发大学生体育法律意识十分重要。[5]首先,应该加大体育法律课程的开课率,比如多开与体育法律有关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等;其次,学校应该重视体育法律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避免千篇一律,本身体育法律就比较枯燥,如果授课内容呆板枯燥,将更难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体育法律授课内容最好和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大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现实社会中哪些地方需要维护体育法律以及如何运用体育法律;第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外的资源,拓宽体育法律的应用范围,开展必要的专题讲座,可以将讲座折算成大学生必修的学分,纳入到大学生学分制当中,从而促使大学生意识到体育法律的重要性。

4.2 营造良好的体育法律社会环境,加大体育法律宣传力度

社会法治环境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社会法治建设程度和完善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个人法治意识,社会法治氛围浓厚将促进和熏陶每个人提高法律意识,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法律意识,社会应积极做好体育法律宣传工作,让体育法律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去,加大体育法律宣传工作和力度,比如可以借助条幅、微信公众号推送、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体育法律宣传工作,让体育法律能够真正融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只有社会规则的制定者强调和重视法律的重要性,大学生才能充分认识和意识到体育法律的重要性,因而,大学生才会更加倾向于尊重法律、学习法律和运用法律,社会上下才能协调一致,不断提升体育法律的地位和发挥体育法律的重要作用。

4.3 激发大学生体育法律兴趣,促进法律意识提高

提高大学生体育法律意识,究其根本还是要依赖大学生本身良好的学习动机以及对体育法律知识的渴望程度,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大学生应该意识到学习体育法律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比如升学、就业、未来职业规划等,让大学生充分意识到体育法律是与他们自身息息相关的。同时,调查结果发现,有85%以上大学生是愿意学习更多的知识,也认识到体育法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学校和社会作为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引导机构,在这方面要充分履行自身的职责,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快速健康成长。

4.4 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宽体育法律宣传手段和影响力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学生可通过课程教学和专题讲座直接获得体育法律相关知识,但是,如果大学生时间比较紧张的话,可能就无暇顾及。因而,无论学校还是社会都应该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拓宽体育法律的宣传手段和影响力,比如通过开放学校网络及书刊资源、通过网上在线学习答题、通过学校信息平台发送电子邮件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体育法律小常识和典型案例等形式丰富大学生的业务生活,拓宽大学生获取体育法律信息的渠道,从而帮助大学生提高体育法律意识。

5 结论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对体育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体育法律素养在内的体育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尚需提升。研究以广东两所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为样本,对体育专业本科学生的体育法律意识情况进行了深度剖析,发现体育法律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缺乏体育法律兴趣、体育法律信仰不高、缺乏诉讼意识和维权意识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究其原因是社会传统思想、校园体育法律氛围和个人法律认识的制约。综合分析当前体育专业本科学生体育法律意识情况,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体育法律意识提升的方略,包括改革校园体育法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体育法律社会环境、激发大学生体育法律兴趣、拓宽体育法律宣传手段和影响力等。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契约问卷
契约中国
——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论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问卷大调查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
卖地的契约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