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盆区磁共振成像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调查与分析

2019-02-14 01:52陈小平吴少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申请单漏报脂质

李 卓 杨 茹 陈小平 吴少平*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具有多序列成像的特点,图像包含的生理病理信息量大,而临床阅片诊断时间有限,因此,MRI观察不全面导致漏诊的不良事件较多,但鲜见报道。

腹盆部MRI检查临床应用广泛,由于其中的骨骼通常不是检查的靶器官,因此更易被忽视。为此,本研究以临床资料回顾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照分析后的诊断结论为依据,调查此类检查中骨骼MRI异常信号可能存在的漏报漏诊现象,并分析其原因,以期引导MRI诊断医师重视该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诊断能力。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8-12月间首次行腹、盆部等MRI检查,诊断报告中未描述或诊断骨骼异常,且MRI检查前后6个月内曾行相同部位CT检查的95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51例,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60.4±12.4)岁。送检部位包括:上腹部85例,盆部6例,上下腹1例,盆腔下腹3例。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齐全;②临床诊断结论明确;③CT与MRI原始资料完整,可行图像后处理分析。

(2)排除标准:①CT与MRI图像质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案例;②显像不完整的骨骼不纳入研究(股骨除外)。

1.3 仪器设备

扫描设备为SIEMENS MR AVANTO 1.5T超导磁共振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和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AS+128层螺旋CT系统(德国西门子公司),诊断工作站为PACS/RIS系统[锐珂(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1.4 研究方法

将收集的95例患者临床资料、CT资料以及MRI资料(图像、检查申请单及诊断报告),组织3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逐例阅片。阅片要求:①仅针对首次MRI检查资料进行分析;②排除但不记录骨骼MRI伪影信息;③需要给出骨骼MRI异常信号的定性诊断意见;④显像不完整的骨骼(股骨除外)不做分析。

发现可疑的骨骼异常信号并达成一致性诊断意见后,记录其骨骼异常信号的大小、部位、数目、信号特点等,分析检查申请单及诊断报告,追踪漏报漏诊原因,运用柏拉图查找腹盆区MRI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运用“人机料法环”质量管理工具绘制鱼骨图,分析产生该关键问题的具体原因。

表1 71个漏报漏诊MRI骨骼异常信号部位统计

表2 对43例患者9类MRI骨骼异常信号性别的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IBM SPSS 22.0等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骨骼MRI异常信号的显示及分类以百分率(%)表示,以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漏报漏诊的各类异常信号在男性与女性、老年(>65岁)与非老年(≤65岁)组间的差异,运用柏拉图、人机料法环测查找骨骼MRI异常信号漏报漏诊不良事件发生的关键问题及其原因,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漏报漏诊情况

(1)MRI报告未描述或诊断骨骼异常的95例患者中,回顾性集体阅片发现43例存在异常MRI信号(71个),漏报漏诊率达45%(43/95例)。该43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66.0±12.9)岁。

(2)在95例患者MRI资料中,包含符合研究要求的骨骼数量分别为:胸10椎体84块,第12肋骨、胸11~12椎体、腰1~4椎体各86块,腰5椎体95块,骶尾骨9块,双侧股骨(部分)与髂骨均为18块,总计912块。回顾发现的71个MRI异常信号见于骶尾骨、耻骨之外的各骨骼,其部位按照性别分组统计(见表1)。

(3)合并同一患者多个相同性质异常信号的数量,根据异常信号性质按照性别、年龄分组。43例9类MRI骨骼异常信号男性与女性比较,骨质增生在不同性别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00,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4)在43例9类MR骨骼异常信号不同年龄患者中,除胸10、胸11及腰2椎体外,其余骨块异常信号均以男性发生率为高;其性质以脂质沉积最多,终板炎及椎体压缩最少;仅脂质沉积在65岁上、下年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702,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对43例患者9类MRI骨骼异常信号年龄的统计

图5 MRI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人为可控因素鱼骨图

(5)在43例患者中,3例3个异常信号影难以确定性质,另有3例3个病灶疑似骨转移瘤,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左侧股骨疑似骨转移瘤MRI图像

图2 胸11椎体疑似骨转移瘤MRI图像

图3 胸12椎体疑似骨转移瘤MRI图像

2.2 MRI漏诊原因分析

逐例追踪43例71个腹盆部骨骼MRI异常信号漏报漏诊的成因,发现了病灶隐匿、报告过于简单、申请单信息不全面、不重视骨骼退变类征象、MRI诊断能力不足、骨骼显像欠佳以及其他7个方面因素(合计65个),如图4所示。

图4 MRI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不良事件柏拉图

依据图4,从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角度出发,将上述问题分为人为可控和不可控两类,其中人为可控因素出现最多且最为关键。为此,本研究针对该因素进行分析,绘制鱼骨图(如图5所示)。

图5显示,MRI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人为可控因素鱼骨图17个导致漏报漏诊的人为可控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依次为诊断医师不重视骨骼退变类信号、送检医师申请单信息不全面及报告过于简单等。

3 讨论

本研究以提高MRI临床诊断准确率为目标,以腹盆区MRI检查中骨骼异常信号的漏报漏诊研究为具体内容,所见骨骼包含了四肢骨(上段股骨)和中轴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1 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现象

腹盆部MRI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现象不少见,须引起重视。本组95例常规MRI腹盆部检查中,骨骼异常信号漏报率高达45%,散在分布于除骶尾骨、髂骨及耻骨之外的诸多骨骼中,尽管其送检部位为腹部或盆部而非骨骼,漏报漏诊的大多为脂质沉积及骨质增生等良性病灶,但是,忽视该区域骨骼MRI表现的观察终究有悖于医学影像学诊断原则,其危害较为严重。本研究发现了3例高度疑似转移瘤的骨骼异常信号,其送检时恶性肿瘤病史明确,病灶信号也并不隐匿,其漏报漏诊的原因只能更多地归结于主观因素,如重视不足,阅片习惯不正确等。鉴于此,本研究建议将骨骼信号的分析纳入腹盆区MRI诊断的质量控制环节,以此预防该不良事件的发生。

3.2 骨骼退行性变的MRI表现

骨骼退行性变的MRI表现是否需要报告,值得影像学医师思考。在本组8类性质较明确的漏报漏诊信号中,发生率最高者依次为脂质沉积(>65岁居多)、骨质增生(男性居多)以及许莫氏结节。以其中的老年患者脂质沉积为例,有研究认为,该类异常信号系老年人骨骼生理性退变,为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宜报告。然而,由于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与黄骨髓含量密切相关,同时磁共振观察骨皮质及骨小梁数量、密集程度存在不足,而黄骨髓的主要成分(脂肪)在常规磁共振显像中具有优势,可大致推断黄骨髓化程度,因此本研究认为报告“脂质沉积”很有必要。另据文献报道,老年人每增大10岁,脊柱压缩性骨折患病率增加9.1%,并多发生于胸腰椎交界区,与本组中脂质沉积的多见部位吻合,因此报告脂质沉积也有利于压缩性骨折的预防[1-3]。

此外,本研究中漏报的异常信号中有许莫氏结节6例,且男女各3例,均发生于脊柱胸腰段,以腰1椎体最多,胸12椎体次之,与Dar等[4]的研究结果相符。尽管大多数许莫氏结节的影像学表现较为典型,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当患者以腰痛就诊时,应仔细观察许莫氏结节周围是否伴有骨髓水肿征象,以免漏诊漏治该下腰痛常见的病因[5-7]。本研究中有一例腰椎终板炎III期(Modic分期)[8]患者,因发生于好发部位且合并椎间盘膨突出而被忽视,其长达数年的腰痛或许与之直接相关[9]。

3.3 改进MRI质量控制

改进MRI质量控制,是减少腹盆区MRI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的关键。本研究表明,腹盆区MRI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的因素多是人为可控,至于设备和环境,其质量控制一般易受重视。在扫描方案选择上,本组病例共选用了7种序列,包括T1WI、T2WI、DWI以及正反相位、MRCP等,这些技术有利于水脂成分的识别,也能用于转移瘤的发现。因为,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适宜肿瘤细胞生长微环境形成的过程中,骨转移瘤常先发生于髓腔[10-11]。当骨皮质未被突破时,CT常为阴性,但MRI的DWI在抑制脂肪、肌肉等组织信号背景的基础上,能敏感反映生物组织的微动态与结构变化,可以更早地显示转移瘤[12]。与设备、环境、技师及患者等因素相比,诊断医师不重视骨骼退变类信号、送检医师申请单不全面、报告过于简单等人为可控因素更应成为质量控制的重点,据此,医学影像科应该加强内部培训,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质量控制方案,不断提高报告模板设计、申请单审核、诊断报告定期回顾分析等基础、环节和终末质控的水平,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腹盆区MRI检查时骨骼异常信号的漏报漏诊,以及其他部位类似非扫描靶器官的漏报漏诊,为临床早诊早治提供更敏感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4 结语

本研究中,95例腹盆区常规MRI检查骨骼阴性报告中,包含43例(占45%)漏报骨骼异常信号的病例,共计71个骨骼异常信号,且多表现较典型,以脂质沉积漏报率最高。分析显示,漏报的主要原因有忽视骨退变类信号的观察、申请单信息不全及报告过于简单等,其中人为可控因素出现最多且最为关键。腹盆区常规MRI检查骨骼异常信号漏报漏诊率高,开展针对性全面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申请单漏报脂质
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
棕榈酸诱发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和炎症机制中AMPKα2的作用研究
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
临床输血申请单不合格项目分析及应对措施
今日良医(小小说)
某市死因监测漏报的调查报告
马钱子碱固体脂质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
朝阳地区一次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漏报分析
抚顺地区一次降水预报失误的分析
妇幼卫生统计监测漏报原因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