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初步研究

2019-02-14 13:26冯璐璐
山东水利 2019年9期
关键词:聊城市防洪河道

冯璐璐

(聊城市金彭陶水利管理处,山东 聊城 252000)

近年来,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供水、防洪减灾体系存在薄弱环节,防洪减灾能力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相协调。全市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平均坡降约1/7500,海拔高度27.5~49.0m,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是棉花、小麦、玉米、林果、蔬菜的集中种植区。全市年产瓜菜菌1600万t,被命名为“中国蔬菜第一市”,其所属的莘县被命名为“全国蔬菜第一县”。因此做好水安全保障体系对保障粮食、蔬菜生产,维持粮食安全是必要的。

1 水资源禀赋特点

1.1 水资源量

聊城市平均年降水量560.6mm,全市多年当地水资源总量11.86亿m3(地表水2.63亿m3,地下水9.62亿m3,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0.39亿m3),水资源可利用量10.80亿m3(地表水1.06亿m3,地下水9.93亿m3,地表水地下水重复量0.19亿m3)。外调客水主要是黄河水和长江水,每年聊城市黄河水量指标为7.92亿m3;聊城市一期引江水量为1.80亿 m3,二期新增调江水量 2.45亿 m3,至2035年,聊城市引调长江水总量达4.24亿m3。

1.2 水资源特点

一是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全市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206m3;亩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152m3,水资源极度缺乏。二是年平均降水量东南比西北多60mm左右;地表水由于受降水和下垫面的影响,也是东南多,西北少。地下水资源受区域降水和补给条件的优劣影响,东南部多于西北部。三是连丰、连枯、旱涝急转是聊城市水资源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全年降水量的75%集中在汛期,特别是 7~8月,甚至集中在1~2次特大暴雨洪水。

2 保障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现状

聊城市供水工程主要有:一是建设大型引黄灌区4处,设计灌溉面积接近全市国土面积的70%,给全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供水保障。二是建设湖库工程21处(包括8个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总库容1.98亿m3;马颊河、徒骇河河道蓄水闸17处,设计总蓄水量5167万m3;总引提水泵站320座;建设各类地下水井11万余眼,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水源工程体系。三是科学利用非常规水,建设二、三级污水处理厂21处,年污水总处理量2.17亿m3,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约25%,初步形成了引黄水、引江水、地表水、地下水、非常规水五水共用的局面。

全市基本构建起以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漳卫河及干支流河道和灌区干支渠道为骨干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近年来,先后完成18条河流23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道长度455.2km。实施完成了金堤河二期治理工程和桥梁改建工程,

建设了排灌泵站,改建了漫水桥及危桥等。

2.2 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节约保护能力与资源性缺水的市情不相协调。一是农业节水工程体系尚不完善。干支渠及田间工程完好率均不足50%,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尚有提升空间。灌溉方式多为传统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80%。二是传统产业水短缺日益加剧,工业用水主要体现在电力、化工、纺织等行业,虽然都安装了计量设施,但是用水还没有从“自由取水”过渡到量化取水的状态上,计划用水、定额用水还未全面实施。三是城镇用水存在跑冒滴漏问题。全市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13%,节水器具普及率低。四是非常规水直接利用量低。现状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率25%左右。

2)水资源调配工程体系不完善。一是骨干水网体系仍不完善。南水北调干线和配套工程已基本建成,但由于水厂、供水管网不完善,造成无法充分运行利用长江水。黄河是聊城市最重要的水源之一,2010年引黄水量比例达到57%,但黄河来水量呈现系统性减少趋势,且河床明显下切,引黄能力下降明显。边界河流漳卫河、金堤河引水工程仍需完善。一旦发生连续干旱或特殊干旱年份,全市可能形成大的供水危机。二是局域水网及雨洪资源利用体系不完善。根据分析,聊城市近5年当地地表水实际利用率为32.4%,距离规划的当地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有一定空间。局域水系连通不够充分,库河、水系之间不能相机丰枯互补,造成引黄、当地雨洪等单一水源充足时,不能充分发挥各大库湖、河道、沟渠的拦蓄、蓄渗作用。

3)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防洪减灾体系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全市主要河道尚有较多险工险段等防洪隐患,部分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非工程措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闸坝老化失修。洪水测报、调度及抗洪抢险决策指挥的信息化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强,小雨马路行洪,大雨内涝严重。全市先后发生2010—2011年,以及2010年、2013年聊城市徒骇河流域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城市排水压力增大,“城市看海”现象凸显。

3 水安全规划

3.1 规划总体思路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基于聊城面临水安全形势,以聊城市水安全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全域水城建设为目标建立以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为核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3.2 全域水城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根据聊城市现状水系格局、城镇分布、产业发展情况,按照“充分利用雨洪水、控制开采地下水、高效利用黄河水、积极引用长江水、鼓励利用非常规水”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思路,积极与省级水网对接,外接内连、构建“南引西调、内部互连,库河同蓄、高效利用”的水资源调配利用格局,保证聊城市水资源“引得来、蓄的住、用的好”,给聊城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

3.3 防洪安全体系

在现状水系治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梳理、查缺补漏,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加快构建以河道、干支沟渠为架构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重点做好徒骇河、马颊河、金堤河、漳卫河的治理,形成四道骨干行洪通道,确保河道内洪水可控,河道外涝水能排,保证聊城全市防洪排涝安全。

3.4 水生态安全体系

在水网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以河代库、以堤代路、沿岸绿化、蓄水造景”的治理思路,对河道两岸、堤防内外进行绿化美化,打造水清岸绿的生态廊道,对各大湖库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护湖库水源,打造环湖环库优美环境,通过主要河湖水库的生态治理,形成“五横六纵、一心多点”的水生态骨干格局。

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选择一批典型村镇,实施农村生态坑塘水系的治理,助力众多美丽乡村的建设,并注重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面上工程的治理,“点、线、面”结合,通过系统举措,形成生态治理全覆盖,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美丽的新聊城,在省内乃至全国打造生态文明聊城样板。

猜你喜欢
聊城市防洪河道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聊城市召开2021年度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席会议
山东省聊城市老年大学校歌
聊城市夏秋季大气VOCs特征及OFP分析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