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的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

2019-02-14 03:15王圣程讲师慧教授炯教授禄利刚朕讲师
安全 2019年1期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

王圣程讲师 姜 慧教授 朱 炯教授 禄利刚 张 朕讲师

(徐州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18)

0 引言

安全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是人类健康生活的根本要求,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处于第二层次,仅次于生理需求[1]。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安全领域的重视,社会对安全与日俱增的关注和有关安全法律的落实,国家、社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极大促进了安全专业的发展,也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面对就业市场的繁荣,我们不仅要关注增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为每年5-16所及截止2016年开设安全工程本科专业院校为198所的庞大数字[2],更需要关注安全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因为人才质量才是安全学科持续发展及社会安全水平提高的关键。安全工程学科是理、工、文、法、管、医等学科的新兴、综合、交叉学科[3],对安全人才的培养是巨大的系统工程。但目前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各高校存在安全工程办学定位不清、人才培养方向性不明朗等情况。

胜任力的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Dacid.McClelland教授于1973年提出,它可以将卓越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4]。胜任力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和行为技能等被定量测量和分析,且能显著区分普通者与优秀者的个体特征[5]。胜任力模型是针对特定职业职位将表现优异的胜任特征结构组合起来。冰山模型是经典的胜任力理论模型之一[6]。冰山模型将胜任力分为“水面上”和“水面下”两部分,其中“水面上”的特征为基准性胜任力,用于判断相对容易观察的外在技能与知识,“水面下”的特征为鉴别性胜任力,用于判断不易观察的深层次特质[7]。近些年来,国内学者开始探索胜任力理论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韩提文等从团队胜任力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策略[8];姚翠红和黄瑶娜建立了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会计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9];郑美群,孙淑梅构建了以提高学生人力资源管理胜任力为核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0]。陈渝果建立了职业院校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胜任力模型[11]。吴愿构建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胜任力模型,在分析胜任力模型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人才胜任力培养路径和实施保障[12]。

分析现有可以发现,针对不同专业学科和类型的人才培养胜任力模型极大促进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进步。而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需求不尽相同,面对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亟需应用胜任力理论加以研究,从而使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基于此,本文将胜任力理论引入到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探索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并建立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型,为我国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通过文献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并经过专家咨询,初步提炼出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20项通用胜任特征要素。为了确认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最需要具备哪些胜任特征并获取其重要程度,设计了《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特征重要度调查表》,每个特征按重要程度的高低分为5、4、3、2和1五个层次。该调查表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典型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负责人及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以了解其对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看法及需求。调查表共发放69份,回收57份,回收率82.6%。通过统计分析,求出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力特征的平均分,表1为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特征平均分≥4分布表。对表1中的胜任特征进行分类: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应用水平、随机应变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发展能力,包括持续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个体属性,包括意志品质、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就业竞争力,包括职业技术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心理素质。按照胜任特征的分类,计算各类胜任特征总分、平均分及权重,见表2,以此便可得到每个维度的重要性程度排序,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索提供数据依据。从表2可以发现,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各项胜任力维度的权重由大到小依次排名为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个体属性和发展能力;各项胜任力维度数值非常接近,没有特别显著的差别。这说明在被调查的安全工程专业负责人和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认为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各项胜任力都比较重要,但是专业能力排名第一的位置不可动摇。因此,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其他方面能力均衡发展的理念,最大程度的避免过度偏向某方面能力培养,而轻忽学生的整体发展。

表1 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特征频次和分值表Tab.1 Frequency and score table of competency for applied safety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表2 各类胜任特征分值及权重排名Tab.2 Ranking of competency characteristic scores and weights

通过表1和表2分析得出了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胜任特征的5个维度,结合胜任力冰山模型,根据可获得性将胜任特征的5个维度依次划分为表层、浅层和深层3个层次,如下图。表层的专业能力胜任特征容易测量与培养,称作基准特征;浅层就业竞争力的次之;深层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个体属性比较难以被挖掘与感知,被称为鉴别性特征,但同时又是不可或缺的,对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必须通过开展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加以培养和锻炼,所以应注重深层次胜任特征的培养与发展。

图 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胜任力的冰山模型Fig. Iceberg model for training competence of applied safety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2 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已有的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冰山模型中的表层专业能力、浅层就业竞争力和深层的发展能力,尚缺少深层的创新能力和个体属性的培养。基于此,将胜任力冰山模型嵌入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可有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依据胜任力模型,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在课程体系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有助于完成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1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以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为参照,制定一套基于行业特色的符合应用型人才胜任力培养规律和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实验环境,更好的交流空间和渠道,更贴近工作的实习实训基地,能更好的以实践能力和职业需求为构建逻辑,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深化冰山模型深层的创新能力和个体属性,细化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将培养标准与胜任力培育的详细目标和要求贯穿到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系统建构理论与实践深度对接的综合素质拓展体系,提高学生的深层创新能力和个体属性的培养。因此,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综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胜任力模型要求,同时要始终保持行业企业在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起关键参与作用,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发挥功用。

2.2 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全方位培养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依照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在专业能力、就业竞争力、创新能力、发展能力和个体属性5项胜任力维度的培养特点与要求,在原有“理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实践课程”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特色创新课程”。其中,理论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发展能力,注重知识培养的基础性与通用性;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要体现行业特色和应用性;实践课程在原有验证性试验的基础上,开发要具备贴切性、广泛性和创造性的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色创新课程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学科专业竞赛和社会实践为主要形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个体属性。其次,在课程内容开发上,围绕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力培养要求,构建适合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能力提高的内容体系。课程内容要与安全学科前沿内容、先进技术理论相结合,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定期召开研讨会,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探讨课程内容的设计,时刻紧握时代脉搏,增强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与理解,开阔眼界,有效契合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此外,安全工程作为多学科综合、交叉学科,要重视跨学科、交叉学科和隐形课程的开发与运用,不断提高课程内容质量,实现胜任力5个维度的全方位提高。依据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中各项胜任力的培养要求与重点,系统的分配课程与课时比例。通过“增加专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鼓励学生跨学科选修”等途径,以个体属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提升就业竞争力。

此外,以胜任力模型为标准,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发现个体属性与感兴趣的职业的结合点,使个人特质与职业生涯规划融入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对自己的性格特点、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准确的评价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增强职业竞争力,提升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潜在胜任力发展,弥补现有人才培养中的不足。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特征的调查及应用胜任力的冰山模型对胜任特征的分类,提出的人才培养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置等更有针对性,有助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胜任力模型中的深层特征的培养与提高,使应用型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定位更加清晰,弥补原有人才培养中的短板。

3 结论

(1)通过调研和统计分析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胜任特征,按重要性程度排序为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就业竞争力、个体属性和发展能力。

(2)基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特征的5个维度,构建了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力的冰山模型,对胜任特征进行层次划分,有助于更好的提高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基于胜任力模型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全方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及学生职业规划的应用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建议,为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生适应行业企业需要提供了理论支撑。

猜你喜欢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胜任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通商达天下 侨心联四海 南通警侨联动打造“海外安全工程”新模式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我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的建设需求分析研究——基于满足率/缺口率分析方法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锡盟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提质增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