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物理创造力的培养

2019-02-14 06:10杨新璆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信息技术

杨新璆

【摘要】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者意识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对教学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实现国家的发展与人才不可分割,人才的培养是对国家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人才储备战略。因此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生物理创造力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利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及信息收集处理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创造力。文章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创造力的培养,希望能为培养学生的物理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创造力;培养策略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A类重点课题(2015A004)“‘168教学改革模式实验研究”子课题,子课题名称为“新课程下中学课堂‘问题—思维—发展三线教学策略及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5-106)。

一、信息技术对学生物理创造力的重要性

物理课程强调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熟悉,提高学生兴趣,但是如果教师课堂组织和讲授形式不恰当的话,物理课堂失去趣味性,会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动力,难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创造力。

在信息时代,我们读写信息成为一种基本素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被电子网络所环绕,传统的读写正在改变。信息技术可以让我们在网络上找到需要了解的知识,让我们更准确、更客观进行知识学习。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物理兴趣,促使学生提高物理创新能力。随着时代的变化,国家发展,社会进步,都需要不断创新科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物理知识,发散物理思维,从而提高其物理创造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創造力教学策略

1.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物理创造力情境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课堂传统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物理创造力情境教学。这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师应加强课堂创造力教学情境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启发学生,让学生多进行物理问题思考,最终解决问题,提高物理综合能力,贴合学生的学习成长。通过创设物理实验教学情境可以让物理课堂变得充满活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感觉到物理的学习不再枯燥时,他们便能渐渐发现物理中蕴藏的乐趣。只有当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了兴趣,他们才会愿意自主去学习,自愿去探索,提高其物理创新能力。如果学生对物理没有兴趣,而教师还在不断逼迫其接受新的知识,这就会降低教学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

在课堂上,教师要联系实际,提出自己遇到的事情,让学生对这个事产生疑惑,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问题讲出来,最后将问题抛向学生,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在授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物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思考,给学生探索知识的自由和主导课堂的主动权,最后根据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结果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息多媒体技术,还原生活中的真实场景,让学生有参考的依据和帮助理解的中介物,将物理实验教学真实化。例如在教学平抛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注射器喷水,并通过投影记录轨迹,让学生先观察平抛运动的大致轨迹,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小钢球的平抛运动,通过观察、模拟、探索、对比,提高学生课堂做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提升物理课堂效率。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物理课堂问题教学

提问与解答是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问题教学可以促进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但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和激发。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特别要注意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实践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信息技术以兴趣为基础,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意识及思维。

问题教学中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动参与教学情境、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以及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模型。所以,一个能够增进教学民主,加强师生对话的良好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不止步于“不知道”“我不懂”的三字经,积极参与课堂思考,甚至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质疑,发表见解,乃至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增进教学民主的很好载体。

(1)教师要设置情境,创设问题,采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音乐、短视频各种媒体整合到一起,让学生在感受情境中感触问题、发现疑虑。子曰:“疑,思之始,学之端。”教师引,学生追索、思考,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堂上自信地进行表达发现的“疑”,进而提出属于自己的“问”,而不是站起来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我不懂”,这才是一个符合现代教育观的良好开端。

(2)教师要设置线索,留下钥匙,“诱”学生思己之问,“引”学生解己之虑。疑问是一切学习行为的原动力。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构建不同梯度不同指向的问题之后,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还需要教师利用在创设的情境中留下的线索和钥匙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结合信息技术把物理抽象模型形象化,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可重复的模型。

例如“自感”一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技术演示三个对比实验来创设质疑情境,这样会使得形象更清晰,更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观察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教师可及时引导学生记录总结实验现象,进而引导学生“寻疑”:当电键闭合时,电路中发生了什么现象?我们是否观察到此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通过分析“钥匙”——需要观察到发生的现象,学生提出可加接电灯或电流表,改用图2演示。结果现象依旧。此时,学生主动性被极大的触动,积极地进行讨论尝试,最后提出采用图3电路进行演示,同时进行两组实验演示进行对比。当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把本不易操作的演示实验及不易观察到的演示实验现象形象、清晰地展示出来,同时让学生参与到创设的质疑情境中去,就使得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与概念找到了开启锁头的钥匙,把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必须用蛮力用榔头开锁的苦活累活变成了利用相应的钥匙开相应的锁的精准活轻松活,使学生慢慢形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

(3)信息技术可以轻松地给物理课堂创造出民主、公平、欣赏的氛围,更能促进学生的提问。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得到认可,每一位学生都会有思维火花骤然爆发的时候。在课堂上,就经常会有学生突然迸出他们的“奇言怪论”,这样的flag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以被镇压告终。也许,我们就此错过了一项伟大理论的萌芽。信息技术完全可以让我们实现基础理论教学与奇思妙想同时绽放,相互助力的美好愿景——看电影的时候不是同样也有满屏的吐槽吗?线上课堂与传统课堂同步,教师的基础理论教授与学生的在线讨论同时,不仅可以使得我们拥有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更能刺激学生参与课堂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在教师和同学们的欣赏评价下,更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创造性,也让学生更加在意自己思维的逻辑性。

3.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教学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来推动知识共享,有助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养。学生可以利用平台资源自行下载资源,老师可以将上课内容录制发送到平台,以供学生时时查看,学生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平台观看各位名家讲师的网络公开课,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以此促进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交流区与各位老师同学共同交流学习中的问题,寻求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查看学生的信息平台学习进度,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完善教学内容。

三、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融合可以让物理课堂变得充满活力,寓教于乐,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探索与学习物理知识,引导学生构建物理思维体系,从而让学生能够形成更好的知识体系,以此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向荣.高中物理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研究[J].名师在线,2018(30):50-51.

[2]李雪娟,沈振江.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背景下基于建构主义探索中学生创造力培养模式——以物理实验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10):111-113.

[3]陈威.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物理创造力的培养[J].中学理科园地,2017,13(05):6-7.

[4]白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 2017(03).

[5]杨鹏.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13).

[6]王云云.信息技术环境下微信平台对高中英语教与学的促进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7]赵海泳.高中物理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J].教育教學论坛,2010(31).

[8]黄传坚.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探讨[J].经贸实践, 2016(21).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