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微课程群构建加强写作教学实践

2019-02-14 06:10钱琼欧伟民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微课程写作教学阅读

钱琼 欧伟民

【摘要】所谓阅读微课程,就是关于阅读教程的微型课程,它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集中针对阅读过程中的某一个细节问题展开专业化的研究,在确保横向广度的同时,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从而实现精细化阅读的教学目标,对于写作的实践教学工作颇有益处。通过教师对阅读微课程群的深化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精细化的阅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写作过程中的特定知识点和知识体系。阅读微课程群通常由一段段成体系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块构成,在各教材的具体内容之中,穿插着关于理论知识、素材课件、课后习题等相关内容,按照一定的教学逻辑和组织关系给学生进行科学化的展示。阅读微课程群最大的特点是精细化、广泛化,能够通过多项内容的穿插教学帮助教师对学生的各项写作素质进行提升。本文通过对阅读微课程群这一模式的构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索这一模式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关键词】阅读;微课程;写作教学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往往是一种模板式的教学,其既有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通常采取教师传授、学生练习、批改评价的流程来开展写作教学活动。这一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同样明显,优点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批量化的教学成长,缺点在于难以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之下,学生往往只能为了写作而写作,而无法充分激发起自身的写作兴趣,无法取得预想中的写作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用帮助不大。新的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写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严格,也更加具备素质教育的色彩。它要求写作教学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且在引导能力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学生充分激发关于写作的兴趣[1]。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高中教师来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把握,以学生作为切实的教学主体,无论是在写作之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在写作之后的总结工作,都要通过较为充分的实践活动加以提高,以取得更好的作文教学实效。

具体构建阅读微课程群的过程,就是要针对语文写作的教学内容进行横向的精细化分解,从每一个微小的知识点进行切入,根据每个知识点设计微小的课程,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要致力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或者帮助学生进行有益的思考,长期坚持下去,将点连成线,将线汇成面,就能形成阅读微课程群知识体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有高度的创新精神和自主意识,富有层次性地将阅读微课程群的教学推向深入,引导写作教学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作文兴趣

作为学生来说,虽然面临升学的压力,但学生时代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据过往的研究表明,多数学生在面对作文这一课题的时候,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下笔。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缺乏对于周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阅读微课程群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困境,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模式,将丰富的作文情境和作文素材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以最高的效率实现既定的教学引导目标,激发写作兴趣[2]。

1.融入自然美景,强化视觉感受

大自然是非常奇妙的,它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现象。对于每个学生来说,他们眼中的自然更是有着自己的色彩。但是基于学业的要求,我们无法亲自带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自然界的体验中。但是借助阅读微课程群,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五彩斑斓的自然界呈现给学生。如苏教版中的《沁园春·长沙》,描述了“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情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首诗词的微课程来体会秋天的美好意境,引导学生走入情境中的秋天大自然,借助主观的视觉感受帮助学生形成对秋天的体验,借助体验开展关于秋天的写作教学工作,可以使他们笔下的秋天更加具备活力,更加生动。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拓展延伸,将有关写秋天的文本串联起来,丰富学生体验,拓宽学生知识面。

2.重塑实践经历,激活体验资源

除了对自然界的感受之外,一些关于亲身实践的相关经历也可以令学生印象深刻,取得良好优质的教学体验。比如通过对《荷塘月色》这一文章中月光的描写,如采取閱读微课程的模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体验,会比原本单薄的文字更加具备感染力。由散文中对月的描写,延伸至其他写月的诗文,并总结概括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通过阅读微课程群的构建,学生可以在其中获得更加独特的实践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加强体验感受,比如可以借助录音、照片等数字化的方式将自身的实践融入其中,形成更加精准的感受体验,记录下来,将以上的体验感观也制作成自己独特的微课程。以《荷塘月色》的微课程阅读为例,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将相关的体验汇总收集,设定不同的感观维度,构建出关于月光这一概念的知识和体验体系,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写作资源,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情境感受力和写作能力。

二、打造差异模式,引导自主写作

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每个人的语文水平和写作水平是不同的,面对不同水平和天赋的学生,想要一个完全适用于所有人的写作教学模式是不现实的;对于教师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求同存异,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差异性现实,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的教学工作。因此,通过阅读微课程群模式的有机介入,可以实现一种差异化、情景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模式,对于高中学生的写作教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3] 。

高中语文的阅读微课教学往往会针对作文教学中某个特点的环节或者特点的细节点进行教学和讲解,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庖丁解牛般的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题,另一方面可以构建精确的教学目标,通过以点带面,将每一个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加以串联,帮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主写作意识。比如《五人墓碑记》一文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对文章的大概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而且可以充分结合届时的时代背景,从背景、线索、人物、情节、价值取舍等诸多细节着手,由五位平民百姓树碑立传的文字,探讨“舍生取义”这样的人生价值问题。同时,可以将《报任安书》 《渔父》等文本整合起来,通过阅读微课程的模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些文章的用意,纵横千年感受古人的浩然之气。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不仅仅了解文章的表意,更要对其前因后果能够有深刻的理解,这样便能够在今后的写作练习中具备类似的情感体验和逻辑支撑。

猜你喜欢
微课程写作教学阅读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