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注——构建魅力语文课堂的桥梁

2019-02-14 06:10马爱霞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魅力课堂语文

马爱霞

【摘要】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则是沟通读者内心和书籍之间的桥梁,对于人类而言,阅读是心灵碰撞和精神提升的方式。想要构建魅力语文课堂,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写旁注作为切入点。本文探究的就是添加旁注,提升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旁注;魅力课堂;语文

旁注也是在正文中做旁注的意思,可以将生字的读音、生词的意思等注在书上,也可以将文章的大意和主旨、自己预习的心得体会、疑难问题等旁注在书中。这些都应当尽可能的简洁、明了。这种方式是一种特殊的阅读方法,能够促进语文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此简单谈一些运用旁注提升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写旁注,加深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所谓的旁注是学生和文本深入对话之后产生的,培养学生写旁注也是培养学生深入阅读,加深与文本对话的习惯。在课堂上,学生会在教师写旁注的要求驱动下,更加仔细、详尽地品味文本,不但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灵的交流,而且还会和作者深化沟通。学生培养了做旁注的习惯,才能够全神贯注的阅读,并且沉浸其中。

1.在旁注中对话文本语言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排的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然而针对相同文本的阅读,不同学生在理解以及认知方面会呈现出显著不同,并且每个学生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旁注中对话文本语言。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放飞蜻蜓》一课,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了一些蜻蜓的知识,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能够明白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产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在这里,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对于自己有感的词句进行旁注,对于生字生词也可以旁注,教师需要做的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论是课前预习工作还是课上精品阅读时间,教师只需要引导和解惑,其余的留给学生主动思考,尊重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旁注可以是对于课文的思考,可以透过文本探究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建立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和想法;也可以从深入阅读中和作者对话,明白对于动物的尊重和保护之情。

对于旁注的目的有很多,不管是解决字词句的意思,还是全文全段的主要内容和主旨,都可以以简洁的旁注形式记录和展现。教师应当让学生养成做旁注的习惯,从而加深和文本、作者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创设充满魅力的语文课堂。

2.在旁注中把握文本重点

当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易于、理解的内容时,其阅读行为会更积极、更主动,也会在脑海中形成更丰富的奇思妙想,这一结果源自于他们的自主思考以及个性化思维。所以,在指导学生使用旁注式阅读方法时,首先需要引导他们使用理解式旁注,而不同学生理解的程度以及理解视角不同,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够得出有价值的旁注。

例如,在教学《桂花雨》时,可以先要求学生在实际阅读时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并做出旁注,可以是对桂花香气的描述,也可以是对摇桂花的介绍等等。

二、写旁注,展现学生个性化的思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对于文本的解读也会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自主阅读写旁注,同时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完善人格,形成独特的人文精神,在思想绽放中得到个性的发展。

1.在旁注中进行个性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進行个性化思维,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推进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进程。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文章介绍了夹竹桃的优秀品质,在课堂中教师应当让学生首先默读课文并且自由地写旁注,让学生主动阅读自行理解一遍课文。例如文中写到的具体词句介绍夹竹桃的韧性,学生们可以自主阅读找一找写写旁注,并且和同学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教师在学生交流后继续引导:文章的表达方式是怎样的?给你什么启示?学生们自主思考,和同学讨论后做旁注。这样的旁注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发挥学习主动性,在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中得到发展,从而在自主阅读写旁注的方式之下发散思维,完善自身的人格。

学生对于写旁注一定要有教师的课堂引导,在课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做旁注,同时也要留下时间让他们能够协同交流。只有如此,促成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同时才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思考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2.在旁注中表达个性理解

很多小学生在实际阅读时,经常会遇到能够触发其思维的词语或者句子,如果引导他们就这部分内容展开深层面分析,必然会生成一些个性化感悟。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使用感悟式旁注,充分展现学生个人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首先带领学生阅读描写荷花部分的内容,并要求他们写下个人感悟,不仅要画出相关语句,也要在空白之处完成旁注。此时,可能有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教师相机指导:可以基于修辞手法进行旁注,也可以通过对词句的品析完成旁注。这样学生们便能够透过这部分内容体会荷叶的顽强生命力,感受荷花的清新脱俗,由此感悟作者对于荷花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写旁注,锤炼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

在文本中书写旁注本身也是鉴赏文本的过程,每一次的旁注都是读者与作者、与人物之间的对话,有时也会是对其中精辟词语和句子的对话。在阅读中,旁注是学生每一次和文本的碰撞,也是一次次的鉴赏。这种方式是以感性的语言为主,让学生的阅读体验通过旁注得到体现,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之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1.在旁注中表达阅读鉴赏的观点

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小学生就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者,同时又是这部分信息的接受者,因此会基于个人理解对文本内容进行评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阅读时使用评价式旁注,标示出文本中的特殊语句,并写下个人独特评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首先教师需要确保对学生阅读感悟的充分尊重,其次还要能够允许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以是贬义,也可以是赞扬。同时教师也不可忽视自身应有的积极引导作用,以有效避免学生错误认知或者不正确理解。

例如,在学习《天鹅的故事》时,老人斯杰潘的猎枪在文本中总共出现两次。针对这一细节,可以先带领学生关注这两处内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一开始有学生认为出现两次的原因是因为老人喜爱打猎,也就以此作为评价。此时教师进行点拨:“如果老人真的如此喜爱打猎,为何他会将猎枪挂起来?”经此一问,学生再次返回文本,由此发现:面对天鹅的勇敢奉献以及团结拼搏的精神,老人深受感动,也因此再也没有打过猎。至此学生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才对文本做出了正确且深刻的评价。

2.在旁注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

比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学和做(4):我的成长册》,这篇并不是课文,而是一次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这是小学语文学习中最后一次的课本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一下自己的小学学习生涯,整理自己的思绪。在整个的“成长册”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感受可以旁注一些难忘的事情和体会,比如在六年小学语文学习中最难忘的经历,或者是自己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等。这些都可以以旁注的形式写在书册旁,让想法汇聚于笔尖,让学生的所思所想都汇聚于册,在锤炼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材所编排的很多优秀文章中,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既能够就此引发他们的深刻感悟,也可以触动其心灵,展开思想教育。实际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使用抒情式旁注,不仅要标示出文本中能够展现作者情感之处,也要做出相应的评注,释放阅读者的情感,促使学生和作者之间形成直接的情感交流,不仅有助于学生感悟文章内容,也能够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文本中针对老人的穿着以及外貌做出了较为细致的描写,由此抒发了作者对扫路人的尊重之情,可以此带领学生体会老人衣着的朴素,感受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得到提升的,需要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不断的阅读积累,提升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这样既能够让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发展,又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效率。

总之,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生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只有依靠生活,才能呈现出教育的力量,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可见,语文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自主發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够在基础教育阶段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师在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更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助力,其教学激情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渴望,使其生发奇思妙想以及不可思议的创造力。旁注是阅读方法中的一种,沟通了学生和文本,让学生进入深层次的阅读,让课堂充满浓浓语文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多多地提倡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钱雨婷.让语文课堂在旁注中走向高效[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01):77.

[2]陈志雄.我旁批,我精彩——小学语文旁批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例谈[J].新课程(上),2017(01):154.

猜你喜欢
魅力课堂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打造魅力小学数学课堂
巧用教育软件,增添课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