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小空间,学习大学问

2019-02-14 06:10贺静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空间规划

贺静

【摘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安全、稳定、有序又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对于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和实现课程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实现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关键词】 空间规划;区域设置;活动室构建

近年来,我们在践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课程游戏化的道路上充分认识到: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在游戏中建构知识,他们通过自主选择,进行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游戏活动。可见,幼儿并非成人的改造对象,他们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不断创造条件去充实幼儿的活动,支持他们的学习,环境创设就是第一步。正如《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中所述:“我们所在的环境影响我们的情绪、建立关系的能力以及工作和生活的质量——甚至是健康。”“早期集体环境,对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此,为幼儿提供安全、稳定、有序又具有挑战性的环境,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环境,对于推动幼儿的整体发展和实现课程的目标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以“如何在环境中渗透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主题的教育实践研习活动为契机,对环境进行了重新审议,并开展了一学期的实操性园本教研,通过理论学习及实践反思,帮助教师理解“儿童本位的环境创设”的内在蕴意和价值所在。我们以《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等专业书籍作为全园教师必读书目,每周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研读,每月围绕阅读内容撰写读书笔记,老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创设要点进行区域设置,然后我们再进一步组织大家采用蹲班观摩、人人交流的形式,将环境创设中的一些做法和困惑进行交流,相互说出亮点与不足。通过这样零距离的探讨,让老师们更加了解各班环境创设的情况,互相学习借鉴的同时也深化了游戏化的理念。

一、整体空间的规划

我们发现幼儿通过游戏进行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影响,如果不想让幼儿感到厌倦,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达到目标,我们必须要有目的地创设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工具以及能促进他们发展的挑战。教师作为幼儿发展的促进者,应该为幼儿创设丰富的高质量的环境,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发展水平及文化和地域背景并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则。

1.路线规划要合理

教师要考虑幼儿在活动室内行走路线的流畅性,怎么进教室,怎么去盥洗室,怎么入区域,避免行走过程中有磕磕碰碰和弯弯绕绕的现象,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拥挤和时间上的浪费。如:幼儿进行自主餐点时,从盥洗室出来,餐盘放在幼儿随手可拿的地方,减少集体打餐的时间,实现自我服务与管理;而餐点记录牌则应设置在幼儿吃完餐点进入室内活动区的必经之处,简便并有序。

2.布局设置要科学

班级布局的设置能促进也会阻碍学习目标的实现以及幼儿的良好发展,看似完美的布局不一定就能支持幼儿的活动需要。教师在对班级布局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多方因素,包括如何设计每个区域、区域分组、区域间的通道设计以及入口的选择,提供小组聚集的空间、个人静思和独处的空间以及其他各种空间等等。如需要安静的阅读区和美工区,应该与表演、建构这些嘈杂的区域分开。美工区的学习内容就要求靠近水源,阅读区则需要光线充足,同样对采光有要求的美工区、种植区就可以相邻设置;为了不影响阅读区孩子的注意力,一般不建议全开放,那需要静思空间的私密区就可以与之结合。

3.安全因素要重视

虽然在幼儿园中很少发生特别严重的游戏事故,但教师仍然要时刻保持警觉并及时处理安全隐患。为确保教师能充分并有效地监督幼儿的安全,在空间布局设计时除了要美观大方也需要安全健康。班级里低矮的区域分隔物虽有助于幼儿建立隐私感,但如果阻碍了教师的观察和关注,就应想办法进行调整。如:安装镜子,通过镜子的反射看到幼儿,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安全隐患的问题;悬挂式的隔断要通透不阻碍视线,以便教师随时关注幼儿行为和状态。

4.材料投放要多元

幼儿喜欢摆弄和操作物体,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关注幼儿是否与环境、材料产生积极的互动,因为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经验积累正是在摆弄和操作过程中,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和提升的。但要想推动环境、材料与幼儿发生关联,在材料投放上就应以幼儿既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为基础,改变单一、高结构的投放问题,为幼儿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材料。如:将有生命的事物带进教室,在美工区放置一些鲜花,幼儿既可以插花又可以写生;区域里投放的水果可以将果肉和果皮分别用于生活区和美工区的操作活动;投放的稻谷、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可以让幼儿自己去剥一剥,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多元的材料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来了更多可能。可以说,物质环境是幼儿学习的中介和桥梁。所以,我们要努力将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物化,将期望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蕴含在环境之中,使他们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二、游戏区域的设置

良好的游戏区域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参与深度学习的机会,在丰富的环境中游戏,为幼儿最佳的认知发展提供了工具,而且,精心的环境创设还能减少幼儿的行为问题,让教师有更多时间支持幼儿学习。因此,游戏区域的设置显得至关重要。

1.按需设区

我园的室内游戏区域主要分为活动室(包括午睡室和小阳台)的“基础型学习区域”和接待室(包括走廊)的“互动型跨班区域”。活动室一般设置6-8个区域,有相对固定的阅读区和生活区,也有可灵活调整的建构区、美工区和益智区等,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也会结合主题活动的内容设置临时区域,同时也会根据实际需要随時将区域之间进行组合或拆分。老师们根据各种活动的不同性质和功能进行区域划分,动静结合,便于幼儿移动、建造、分类制作、实验、装扮、展现作品以及便于个别化、小组和集体活动的空间。

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我们将小班的接待室设置成娃娃家,满足小班幼儿的游戏需求,将中、大班的接待室设置成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的“跨班游戏区域”,在“基础型学习区域”的基础上补充了表演、角色扮演和其他操作体验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体验的基础上自由选择游戏,发展他们的社会性与交往能力。

2.物品展示

材料的展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将会同时用到的材料存放在 一个专门的地方,方便幼儿取放和选择;使用容器(透明)存放体积小的材料和玩具,也可以利用纸板盒、鞋盒存放东西,做到废物利用;可用夹子、毛毡(搭扣)、衣架等悬挂想要挂起来的东西等。材料的展示要让幼儿很容易看到,避免让他们只有借助老师才能拿到想要的材料,可利用墙、布告栏、柱子、柜子的上方和背面、晒衣绳和衣架、渔网、画架、房间隔屏等一切可利用幼儿也能看到的地方。另外,教师要将尖锐的东西藏起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三、专用活动室的构建

幼儿园专用活动室是一种开放的活动环境,在活动室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幼儿在和材料、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1.课程需要

专用活动室最主要的功能是弥补班级活动室空间的不足,为幼儿充分活动提供可能,为幼儿自主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结合幼儿园已有资源,配合园本课程的开发,开设个性化的专用活动室,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保证幼儿全面、充分、和谐发展,这也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标志之一。如,绘本馆的设立便是在我们的园本课程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应运而生,课程的开展以及幼儿的经验提升需要更多的绘本,提供更全面、更丰富的信息和线索。

2.幼儿需要

在专用活动室的活动中,所有材料呈现在幼儿面前,应当都能让幼儿自主接触,自主挑选,而不是教师高控规定的,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自主愉悦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和体验。如,对于生活馆中工具的学习使用,师幼共同商讨制定安全操作规则,形成“我们的约定”,以幼儿的记录为展现方式,既满足了幼儿的探索需要,又提醒了幼儿对于安全事项的关注。

教师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反思并及时进行调整,因此教师的“观察”在专用活动室内尤为重要。根据观察我们可以了解群体中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确定其现有的发展水平和内在的发展潜力,从而调整材料,并提供适宜的支持。

四、结语

在环境创设与管理上,我们积极倡导环境布置环保化,空间利用合理化,除了班级环境我们还充分利用公共走廊、过道、楼梯等公共环境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成为环境教育的好阵地和好形式。我们还鼓励教师以幼儿需要、幼儿发展为本,从班级功能布局、区域设置、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上求变革,力求让幼儿积极参与班级游戏环境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使他们体验自主设计与到制作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高质量的环境是建立高质量的基于游戏的课程的基础,我们将继续努力立足幼儿的生活与游戏需要,創设适宜的室内外环境,从区域的创设到场景的布置,再到材料的投放,进而推动课程的改变!

猜你喜欢
空间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路径思考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银河空间规划委员会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美国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及启示
关于河南省空间规划试点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