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对患者血清、泪液炎性指标和眼部功能改变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2-15 06:59柏晓倩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眼科辽宁本溪117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泪液乳化眼部

柏晓倩 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眼科 (辽宁 本溪 117200)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凭借恢复较快、手术创伤性小等特点,在目前眼科手术临床上广泛应用。有研究指出,超声乳化术能够提升白内障患者视力水平,但也有人认为,超声乳化术后易产生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性丢失,不利于患者视力修复[1]。因此,本研究对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传统囊外摘除术效果进行对比,旨在找出更适合白内障治疗的手术方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88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本院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经B超检查、临床症状与体征检查均证实患有白内障,具有眩光感、视力下降等症状;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1周内无抗菌药物治疗史;④年龄>40岁;⑤对药物不过敏[2]。排除标准:①1周内行泪道冲洗者;②合并青光眼、视网膜脱落等其他眼部疾病者;③对手术不耐受者;④既往有眼部手术史者;⑤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者。对入选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2例,年龄47~73岁,平均(64.48±2.35)岁,男25例,女17例;实验组46例,年龄43~72岁,平均(61.58±3.04)岁,男28例,女18例。两组基础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均为囊外摘除术,待扩瞳及麻醉完毕后,固定上直肌,牵引出球结膜,处理球结膜,利用烧灼巩膜的方式实施止血,之后在巩膜做2mm的梯形小切口,深度为其厚度的一半,内切口约6~7mm,套出晶状体,托出晶状体核,填充黏弹剂,在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实验组实施超声乳化术。实施扩瞳及麻醉的方式同对照组,做巩膜隧道切口,注入黏弹剂,在前房做辅助切口,环形撕囊,乳化并吸净核,注入黏弹剂,置入人工晶状体,待人工晶状体完全放至囊袋后,置换和吸除黏弹剂,并水密切口。术后两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江苏汉晨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20103148):4次/d,连用7d,以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成都青山利康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20073655):4次/d,每周递减1次,持续治疗28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检测术前1d和术后28d患者空腹静脉血中的血清炎性指标和泪液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趋化因子-10(IP-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用印度Aravind眼科医院视功能指数量表(VF-14-Questionnaire,简称VF-14)评价患者眼部功能变化,共计100分,分数越高,眼部功能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两组血清、泪液炎性因子检测结果的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泪液IL-1β、IP-10、TNF-α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泪液IP-10、TNF-α显著上升,其余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泪液TNF-α、IP-10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余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眼部功能VF-14评分结果的比较

术前,实验组VF-14评分为(73.18±2.52)分,对照组为(76.25±2.31)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实验组为(84.85±2.73)分,对照组VF-14为(79.24±2.26)分,差异均较术前显著(P<0.05),实验组VF-14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对于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当前以超声乳化及囊外摘除为主流方式。其中超声乳化近几年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有研究认为,超声乳化治疗能够对白内障患者造成角膜内皮损害,继而诱发炎症反应,因而本研究对囊外摘除和超声乳化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在术后实验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1β、IP-10、TNF-α表达水平,降低泪液IL-1β表达量,但IP-10、TNF-α显著上升,提示实验组能够引起患者眼部炎症反应。这可能是超声乳化属于一种创伤性手术,会促使眼部生成过氧化物酶,其能够和氧自由基等物质结合,诱发炎症反应,分泌大量炎症因子,从而加重干眼症状,同时受到术后角膜神经损伤等因素影响,会降低眼部泪膜稳定性,形成上皮修复障碍,使上皮渗透性增强,代谢能力降低,加重眼部损伤,形成一定不良影响[3]。但通过观察两组VF-14评分的变化,可见术后实验组VF-14分数相比对照组更高,说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容易诱发眼部局部炎症反应,但由于对眼部组织机械刺激性相对较轻等原因,也因此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总之,角膜内皮细胞较为敏感,在实施白内障手术时应谨慎操作,降低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

表1. 组间血清、泪液炎性因子检测结果(±s,pg/mL)

表1. 组间血清、泪液炎性因子检测结果(±s,pg/mL)

注:比术前,aP<0.05;比对照组,bP<0.05

泪液IL-1β IP-10 TNF-α IL-1β IP-10 TNF-α实验组(n=46) 术前 39.58±4.64 341.28±11.64 51.92±3.48 63.58±6.16 80.87±4.28 1.32±1.02术后 12.62±2.16ab 112.85±7.18ab 12.56±2.07ab 15.62±2.63ab 120.52±9.25ab 4.08±0.74ab对照组(n=42) 术前 41.76±5.22 327.87±10.58 49.33±3.66 60.95±4.35 79.71±5.07 1.37±1.15术后 20.17±2.05a 210.69±10.16a 23.71±2.58a 33.49±3.01a 96.84±7.84a 2.15±0.98a组别 观察时间 血清

猜你喜欢
泪液乳化眼部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研究进展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窥见眼部瑜伽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美目莫忘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