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15 07:23冯树刚胡晓辉
山东水利 2019年6期
关键词:鲁北高标准农田

冯树刚,胡晓辉

(滨州市国土资源局,山东 滨州 25660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200万hm2,已建成项目在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当前农田经营方式及规模、项目建设管理模式等限制,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重点不突出及已建项目效益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下面以鲁北地区为例作一详述。

1 主要问题

1.1 没有把农田灌溉工程放在突出位置

鲁北平原地区是山东省乃至全国粮食主产区,但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尤其以旱灾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山东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标准》规定,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集中连片,田面平整,土体和耕作层深厚,土壤肥沃无明显障碍因素,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田间灌溉设施完善、保障能力较高,路、林、电等配套,满足农作物高产栽培、节能、节水、机械作业等现代化生产要求,达到连续稳产高产和安全环保的农田。从以上规定看出,高标准农田虽然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但从鲁北地区总体情况看,田面在一定范围内基本平整;田间道路基本满足农机作业要求;农田防护林适宜栽种的已基本成型;就目前农田灌排设施情况看,排水工程经过水利部门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已彻底解决骨干河沟排水问题,田间排水系统只要进行疏挖大都能够得到解决。而灌溉存在的问题较多:一是目前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偏小,一家一户分散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二是农民自备灌水设备采用一级或多级提水造成灌溉成本高;三是目前劳动力构成以老人及妇女为主,其精力体力不足以承受如此繁重劳动。但就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内容安排看,存在着各类建设内容面面俱到但建设重点不够突出、以致项目出现总体效益发挥不够充分的问题,尤其是没有把农田灌溉工程放在突出位置,没有把农民最想解决且最不易解决的问题放在首位。

1.2 农田灌溉工程存在重建轻管问题

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模式一般以县级农业农村部门为项目承担单位,负责项目立项、委托勘察设计、招投标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建设完建验收后,移交当地政府(一般为属地乡镇),办理移交证书,乡镇政府在进一步移交给村集体或其他经济组织管理使用、维修管护。从运行实践看,由于目前农民经营土地规模偏小,种植结构不统一,农田灌溉设施移交后效益发挥不够充分,甚至出现乱扒乱堵情况,加之缺乏后期维护资金,造成管护责任无法落实,所建工程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

2 解决措施

2.1 应突出重点补齐农田灌溉短板

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指导项目选址及布局。项目立项阶段首先要考虑项目选址及总体布局,要充分发挥当地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各类规划的引领作用,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与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的衔接,突出问题导向,紧紧抓住标准高农田建设要解决的农田灌溉这个龙头来确定项目选址,要充分考虑灌溉水源这个最基本的的条件,同时还要适当考虑方便完建后的运行与管理,在同等条件下一般宜选择土地集约化经营的地块及种植结构相对统一的地块,以便使工程发挥出更大效益。滨州市无棣县自2017年以来,结合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县政府出台规定,所有涉及高标准农田项目选址阶段,必须由水利部门依据水资源配置及水源情况出具选址意见,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技术把关,投入运行后进行技术指导。投入运行的3333.33余公顷的高标准农田取得综合布局合理、水源安全可靠、农民浇地方便、灌溉成本降低的效果。

2)农田灌溉工程措施要以因地制宜效益显著为主要目标。由于鲁北地区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当地淡水资源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求,需要客水来补充。其中最可靠的客水资源为黄河水,但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黄河水资源调控力度的不断加大,农业灌溉用水日益紧张,因此必须摒弃原来粗放式的灌溉方法,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模式。在节水灌溉模式中,鉴于鲁北地区盐碱地分布较广,喷灌、微灌后可能导致土地返碱,一般应采用地面灌进行大水压碱,节水的途径只能通过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来实现,而低压管道灌溉模式是实现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最佳途径。在进行低压管道灌溉总体布局时,应根据《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要求,综合考虑水源条件、土地经营模式、节能降耗等。根据滨州市阳信县推广成功的低压管道灌溉模式,一般以面积13.33~33.33 hm2(基本为一个村庄的土地总数)左右划分为一个灌溉单元,每一个灌溉单元建设一座加压泵站,在田间铺设低压灌溉管道,每隔50 m左右设置一个给水栓(以每户农民田块内保证有一个为原则),每一个灌溉单元设置一台控制箱,农民刷卡后既可灌溉。这种灌溉模式起到了省时、省力、省钱的目的,真正方便了农民,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农民的灌溉费用。

2.2 建管结合促使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农田低压管道灌溉系统要想充分发挥效益,建立科学的运行管理体制是最基本的前提。当前,各类高标准农田完建后,大都存在后期管护资金短缺的问题,如果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要搞好运行管理是不可能的,滨州市阳信县在这方面创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形成了“工程权责明晰、水费计收合理、管理维护到位”良性管护机制,已实现节水灌溉面积1.67余万公顷。

在工程管理运行机制上经过积极探索,走专业化公司管理的模式较为成功。阳信县2015年成立阳信朝阳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公司,项目完建后由政府相关部门向灌溉公司移交产权,灌溉公司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与农民签订灌溉合同,灌溉公司向农民提供灌溉服务。农民向灌溉公司预付一定数量的水费后即可获得使用田间灌溉系统的权利。截至2016年,朝阳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公司共管理项目区3466.67 hm2,涉及65个村5000余用户。经统计2016年一年浇灌每亩次果园平均用水45 m3,农田60 m3,较以前的粗放灌溉模式节水40%左右,社会效益明显。从专业公司角度讲,灌溉公司能达到保本微利的效果,破解了建设项目后期维护经费难以为继的难题。s从农户角度讲,原来农民每亩地灌一遍水成本需要35元左右(不含人工费),而现在只需17元,小麦玉米轮作一般年需灌水4次,每亩地农民年可节省72元;原来各村灌溉一遍地大约需要3 d周期,而现在只需7 h左右。据统计项目区仅2016年节约劳动力6000余人次,可创造价值90万元;原来农民灌溉需要主要劳动力拉运灌溉机械,而现在妇女及老年人可以进行灌溉,农民省工、省力、省心。

3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应该从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水资源、解决农民最紧迫需求角度出发将农田灌溉工程放在首位;建设过程中要充分搞好前期调研论证,做到水源可靠、农民方便、投资节省;项目完建后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会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

猜你喜欢
鲁北高标准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流泪的羊
农田“高标准”带来农业高效益
一些羊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鲁北举办“巾帼心向党·建功在鲁北”演讲比赛
忧伤像一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