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探索

2019-02-15 07:23许建辉
山东水利 2019年6期
关键词:垦利灌溉面积供水量

许建辉,尹 芳

(东营市垦利区灌溉管理处,山东 东营 257500)

东营市垦利区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入海口处,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总面积2204 km2。耕地面积3.05万hm2,其中水田0.26万 hm2,旱田2.77 万 hm2。

1 灌区的基本情况

1.1 双河灌区

垦利区双河灌区属全国大型灌区,地处垦利区中东部,北至黄河大坝,南至溢洪河,西至辛垦路,东至东海防潮坝;控制总面积5万hm2,设计灌溉面积3.6万hm2,有效灌溉面积2.33万hm2,实际灌溉面积1.75万hm2;灌区主要担负着垦利街道、水稻示范农场和永安镇水稻示范农场及黄河口镇部分村庄单位的农业和人畜用水,另外还承担着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广北水库、辛安水库的供水任务。

灌区内建有永镇水库1座,国中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年供水量2235万m3,东营市自来水公司年供水量1454万m3,垦利县自来水公司年供水量 916 万 m3。

1.2 五七灌区

垦利区五七灌区位于垦利区东北部孤岛地区,西、北、南均以黄河大堤为界,东至防潮坝。总控制面积2.4万hm2,灌区设计灌溉面积0.7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0.55万hm2,实际灌溉面积0.55万hm2;灌区主要担负着黄河口镇及垦利镇的部分村庄,以及黄河农场、济军生产基地、垦利良种场等单位的供水任务。

1.3 路庄灌区

路庄灌区位于垦利区西部,西、北以黄河大堤为界,南至东营市北外环,东至利河路;总控制面积0.78万hm2,设计灌溉面积0.78万hm2,其中耕地面积0.53万hm2,设计灌溉面积0.53万hm2;灌区主要承担着县城城区、胜坨镇及油田部分单位的供水任务。灌区内建有胜利水库1座,垦利县自来水公司年供水量2158万m3,胜利油田供水公司年供水量1026万m3,垦利胜坨利民水厂年供水量1099万m3。

2 存在的问题

2.1 工程管理不到位,工程效益衰减

全县大中型灌区、骨干河道由市、区水利部门负责建设、管理,基本能保证水利设施的良性运行管理,但大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归镇、村集体所有,基层水利管理单位自身能力建设薄弱,管理维护经费短缺。部分镇街只有一两名同志负责水利工作,且年龄偏大,专业水平偏低,很难管理好面广量大的农田水利工程。村里大多无力管护或放任不管,造成中小农田水利设施“带病”、超期、超限服役,工程效益日渐衰减。

2.2 农业水费征收不到位,管理运行困难

随着人员工资、维修费、运行管理费逐年攀升,水费征收不到位,造成了灌区经济拮据,影响了工程投入和管理水平。以大型灌区双河灌区为例,2013—2015年,年供农业用水5000万m3,物价部门批复的农业水价格为0.055 2元/m3,应收水费270万左右,而实际征收174万元。而灌区每年的开支包括农业水源费、农业用水电费、清淤费、设施维修、人员工资、办公经费等接近200万元,入不敷出,致使工程维修投入不够,管理难以上水平。

2.3 资金来源单一,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水利投入,但县级以上财政主要投资方向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仍不足。取消“两工”以后,垦利县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机制主要是“从上级争取一块、县乡投一块、农民集一块”的格局,还没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金。镇街投资来源少,财政压力大,资金短缺,导致镇、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

2.4 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工程质量差

受诸多因素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制度不完善,县级特别是镇村级监控措施及检测手段落后,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缺少必要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3.1 加大水利投入扶持力度

一是确立政府在水利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把水利列为财政投资支出的重点领域,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政府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度增加各级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基本农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业发展基金、粮棉基地建设、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等各类涉水专项资金,集中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二是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深入研究国家金融政策,大力支持山东黄河口水务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水务公司向农业银行等商业银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融通资金,积极探索发展BOT、BT、PPP等新型融资模式,用于全县水利工程建设。

三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对单村和多村小型提灌等设施,县财政按投资额给予奖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自愿投资兴建小型水利设施。

3.2 加快水价改革步伐

在水价改革上,建议政府对水管单位公益性开支进行补贴,降低水管单位供水成本。在农民合理的承受范围内,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加大政府资金对渠系节水改造的投入,提高渠系输水利用系数,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改变落后的灌溉方式,提倡灌溉节水改造,农业灌溉实行定额供水,超额用水加价收费制度,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非农业用水实行分行业制定价格,拉开行业差距,严格执行行业用水定额,逐步实行超定额加价制度,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推行基本用水定额和基准水价,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制度。同时,加强水资源费、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工程占用补偿费等水利规费的征缴管理,合理调整征收标准和范围,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

3.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争取人事和编制部门支持,通过完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管理制度、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尽可能创造优越的工作生活生产条件,引进高层次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垦利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不断提升垦利区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层次和水平。

同时,对于一些新的施工技术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与相关院校、有关单位搞好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更新农田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人员的知识,拓宽其视野,以适应岗位需要,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意志坚、能力强”的水利铁军。

3.4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监管水平,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避免“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猜你喜欢
垦利灌溉面积供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基于2018、2019年度鸡西市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分析
◆我国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67亿亩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垦利街道:为了群众的安全,人大代表在一线
祝贺《中学时代》杂志社东营市垦利区第一中学记者站成立
红寺堡扬水工程大泵改造后灌区用水分析
钦州市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分析与预测
东营市垦利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分类讨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