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量化赋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19-02-15 12:26赵元卜
陕西水利 2019年7期
关键词:汉滨区安康市赋权

孔 云 ,赵元卜 ,刘 刚

(1.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黄石滩水库管理局,陕西 安康 725000;2.陕西省水利厅,陕西 西安 710010;3.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0)

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关系着工程的良性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着广大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幸福生活和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实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亟需进行切实有效的研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良性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2017年以来,安康市各级水利部门按照省水利厅安排部署,结合农村供水工程多而小、小而散、运行管理任务十分繁重的实际,积极开展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改革,探索落实工程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经费,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群众持续受益[1]。

1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现状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依秦岭,南靠巴山,地处陕西、四川、重庆、湖北交接部,总面积23529 km2,地貌主要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2],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全市辖9县1区,163个镇(办),总人口305.02万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52.27亿m3,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陕西省内引汉济渭工程的重要水源区。

“十二五”以来,安康市将农村供水工程作为民生水利的头等大事来抓,按照“能大不小,能联不单,能集中不分散”的原则,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建成4000余处农村饮水工程,打造了一大批规模适中、布局合理、形象美观、效益较好的“精品工程”,极大地改善了200余万农村群众的生活用水条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供水保障[3]。在加强建设工作的同时,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一直积极致力于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工作探索。但是由于贫困人口众多,群众居住分散,工程规模普遍较小(日供水规模在20 m3~200 m3之间)等因素制约,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工程产权不明晰、工作机构不健全、管理模式不规范、水价核定不合理、维护基金不到位等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4],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仍未全面建立。

2 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探索

安康市各级水利部门积极探索、初步总结形成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4+1”模式,即全额拨款的“汉滨模式”、差额补贴的“旬阳模式”、自收自支的“紫阳模式”、租赁经营的“汉阴模式”以及“供水协会+管水员+X”模式

2.1 全额拨款的“汉滨模式”

汉滨区在2011年一次性解决全额事业编制71人,设立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总站,并下设8个片区分站,直接管理供水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规模水厂。目前,供水分站聘请管理员65人,直接管理38个水厂。2016年,汉滨区各供水分站水费收入约350万元,落实维修基金30万元。

2.2 差额拨款的“旬阳模式”

2013年旬阳县政府批设公益岗位55个,每年给予30万元补贴,批准组建了县村镇供水公司,负责全县17个镇农村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公司下设3个片区中心站,管理18个集镇水厂,水费及安装收入实行分站征收,县级管理,单独核算,盈亏相补。2016年,旬阳县村镇供水公司经营收入490万元,盈利40余万元。

2.3 自收自支的“紫阳模式”

紫阳县成立村镇供水管理总站,在17个镇成立15个供水分站,采取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盈亏相补的办法进行管理。2016年收入约170万元,盈利30余万元。

2.4 企业租赁的“汉阴模式”

2012年,汉阴县率先试点、确权登记,引入民营企业龙源供水公司管理经营涧池集镇供水工程。目前,龙源公司12人接手管理10个水厂,供水服务范围包括3个乡镇21个村10所学校50户企业,共计6万多人。2016年龙源公司经营收入112万元,盈利20万元。

2.5“供水协会+管水员+X”的模式

指导成立由村两委班子兼管的供水协会作为工程管护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保护水源、维护工程、应急抢修和议定水价等,并对每处工程落实一名管水员。X为管护资金和维护基金以及“两部制”税及改革(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落实方式。

3 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改革实践和成效

2017年,安康市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量化赋权”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核心环节,持续总结完善和推广“4+1”管理模式,加快建设良性可持续的运行管理机制。

3.1 确权登记,明晰两权

紧紧抓住“确权、量权、赋权、活权”关键环节,明确、分离农村供水工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厘清和明晰农村供水工程权属,做到所有权清晰、经营权落实。截至2018年,全市完成确权1079处,其中汉滨区、汉阴县完成全县(区)农村供水工程产权确权发证,平利县完成千人以上农村供水工程产权确权发证,其中汉滨区和平利县的793处工程产权确权到县(区)水利部门,资产总量为5.45亿元,汉阴县286处工程产权确权到镇政府,资产总量为8680万元。

3.2 分类施策,分步推进

按照工程规模,分类施策。千人以上工程推行“四种模式”,确定专业管理队伍和企业成为农村供水工程的经营和管护主体;千人以下工程推行“供水协会+管水员+X”的模式,形成村两委班子兼管下的供水协会为主的经营管护主体。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程采用“四种模式”管理的工程一共233处,其中采取“全额拨款”模式管理的有45处,“差额补助”模式管理的有111处,“自收自支”专业化队伍管理的有41处,“企业租赁”管理的有46处。成立镇村供水协会495个,聘用管水员678人,其中贫困户214人,采用“供水协会+管水员+X”模式管理371处农村供水工程。同时,继续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护基金建设和筹集力度,市级财政按农村人口每人每年补助1元钱的标准补助250万元,汉阴县确定财政每年补助100万元、汉滨区每年补助30万元,有效解决农村供水工程“没钱管”的问题。

3.3 县级主导,镇村实施

成立全市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安康市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试点内容和范围、工作重点、推进步骤以及保障措施。县(区)水利部门制定工作方案,指导镇村具体组织实施。目前,汉滨区、汉阴县、紫阳县三个县(区)政府全部成立由分管县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科学的工作方案,全面、全过程指导试点镇村的协会组建、运行和管理等工作。

3.4 抓点示范,逐步推广

综合考虑、稳步推进,确定了汉滨、汉阴和紫阳三个为“量化赋权”试点县。汉滨区选取关庙镇作为“量化赋权”试点镇,按照明晰工程所有权,放开经营使用权的原则,对34处工程进行确权,颁发产权证34个,使用权证34个。汉阴县明确全430处供水工程全部属于国有产权,由镇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监督、考核,县水利部门负责业务指导、维修养护立项等工作。在明晰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前提下,积极引入民营水务企业直接负责农村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实行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机制,既盘活了国有资产,又提高了服务质量,巩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5],全县已成立8家供水公司,8个镇43个水厂实现了市场化经营。紫阳县确定蒿坪、双安集镇供水和城关青中、高桥芭蕉、龙潭三个村级供水工程作为“量化赋权”工作试点,集镇供水工程县级统管,村级供水协会自管,协会自行确定相应的收费、管理制度。通过试点工程、试点乡镇、试点县区的实践和探索,及时掌握分析解决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归纳和提升经验,为“量化赋权”在全市范围全面开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安康市在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工作中根据各地供水工程现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工程管理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大多数单村供水工程水费收取低于供水成本,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工程无人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在总结经验、扩大农村供水工程“量化赋权”试点工作范围同时,加大对群众“水商品意识”的宣传力度,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进一步争取政府重视支持和投入,建立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维护稳定投入机制,保障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

猜你喜欢
汉滨区安康市赋权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唠叨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党建引领”不是空口号——汉滨区“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的调查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浇水要浇在根子上——汉滨区提升扶贫资金效益
攻坚致胜的根本在于“人”——汉滨区以党建促脱贫的调查
试论新媒体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