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5 07:27熊志勇毕秀花
医疗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封闭剂龋齿均值

熊志勇,毕秀花

上高县芦洲卫生院 (江西宜春 336400)

龋齿多发于儿童阶段,是由糖类物质在牙菌斑的作用下形成的,儿童对于甜食和零食的热爱为龋齿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故而发病率最高[1]。龋齿看似普遍,表面上对儿童的影响不大,但是会引发多种牙组织病变,如牙髓炎、根尖周炎等,还会影响儿童的饮食不利于其健康成长,总之龋齿带来的后果不容小窥。现阶段儿童自身对于牙齿健康的关注度非常小,没有养成及时刷牙的好习惯,为了预防儿童龋齿的发生还是要对其进行医学干预。本研究探讨窝沟封闭术联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82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名。试验组男21名,女20名;年龄2~8岁,平均(4.10±0.52)岁。对照组男22名,女19名;年龄2~9岁,平均(4.21±0.39)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获得家长和儿童的同意;(2)无口腔疾病。排除在预防过程中依从性差的儿童[2]。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窝沟封闭术进行预防。(1)选取合适的清洁剂清洁牙面、窝沟,利用水枪彻底清洗残留的清洁剂,并用气枪风干牙面;(2)利用酸蚀液在牙面处腐蚀窝沟,注意隔湿干燥,用水枪再次冲洗压面;(3)从远到近沿着窝沟涂抹封闭剂,排空窝沟气体后给予1 min光照;(4)观察记录封闭、固化和咬合情况[3]。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氟保护漆预防,在牙齿上涂抹氟保护漆,多次涂抹,直至完全覆盖牙齿,涂层完毕后30 min禁食禁水,30 min后封闭窝沟周围的缝隙[4]。

1.3 观察指标

治疗24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封闭剂脱落情况、预防前后龋面均值、龋均及发病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封闭剂脱落情况比较

试验组封闭剂保持完整37名,部分脱落4名,无完全脱落,总脱落率9.56%;对照组完整18名,部分脱落11名,完全脱落12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预防前后龋面均值、龋均及发病率比较

预防前,两组龋面均值、龋均及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24个月后,试验组龋面均值、龋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治疗前后龋面均值、龋均及发病率比较

3 讨论

龋齿的形成与儿童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预防龋齿形成可以通过控制糖类、零食的摄入量,培养餐后刷牙的好习惯来实现。但是这些预防措施的实施却比较困难,归因于儿童自制力比较差,没有形成保护牙齿的意识,所以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医学干预[6]。

临床上预防儿童龋齿的方式有很多,较为有效的是氟保护漆和窝沟封闭术。氟保护漆法是通过在牙齿表面涂抹氟保护漆,形成保护层,来提高牙齿抗细菌感染的能力[7]。窝沟封闭术是通过在牙齿及窝沟涂抹粘结树脂达到与口腔环境隔离的目的,避免细菌的直接侵袭。两种方法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预防年限和效果,有研究者提出将两者联合使用也许会有更显著的疗效[8]。本研究探讨两者联合应用对预防儿童龋齿的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封闭剂保持完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者联合应用能够保持封闭剂的完整性,防止脱落。预防前,两组龋面均值、龋均及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24个月后,试验组龋面均值、龋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者联合应用预防龋齿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窝沟封闭术配合氟保护漆在预防儿童龋齿中能够增加封闭剂的牢固性,降低龋齿的发病率。

猜你喜欢
封闭剂龋齿均值
材料和实施条件对窝沟封闭剂保留率的影响
三种窝沟封闭剂边缘微渗漏及抗压强度的体外对比研究
不同牙面处理方法对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脱落率的影响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关于均值有界变差函数的重要不等式
4种树脂型窝沟封闭剂预防儿童龋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