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2-15 07:27刘玲
医疗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食管次数病情

刘玲

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内三科 (江西吉安 3430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急症,表现为口渴、头晕、呕血、黑便等,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则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据统计,其病死率可达8%-13.7%[1-3]。因此,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对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系统护理措施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5~73岁;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11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8例、胃癌5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7~71岁;出血病因:消化性溃疡12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9例、胃癌4例、其他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意识清楚;排除精神障碍、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疾病等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1)为患者安排整洁、舒适的床单位,及时清除其呕吐物、血迹,保持患者身体、口腔的清洁;(2)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帮助其适应在床上大小便;(3)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信息,以及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争取患者的理解、接受;(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重点监测其血压,并密切观察患者出血的颜色、性质及量,询问患者有无心慌、头晕等不适感,以准确判断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则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护理。(1)病情观察:重点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有无上腹饱胀、出汗、面色苍白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患者血压降低、脉搏增快,提示其血容量减少;若患者体温持续不退,则提示再次出血;通过评估呕血、便血的量、颜色及性质,判断有无继续出血;若患者血压稳定、大便颜色正常,则可判定出血停止;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观察其神志,如患者出现表情淡漠、烦躁不安,且出血量≥20%,提示休克。(2)心理护理:加强病房巡视,面带微笑,安抚患者的同时及时消除血迹、呕吐物,减少感官刺激,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耐心地向患者介绍该病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转归等。(3)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安排膳食。如活动性出血时,绝对禁食;非静脉曲张出血,待出血停止后4~6 h,给予流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待出血停止后1~2 d,给予流质食物,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4)生活护理:在患者每次呕血后,立即为其进行口腔护理,2次/d,增强患者舒适感;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定时协助其翻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按摩、酒精擦浴等护理操作。(5)止血处理: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检查无漏气后进行插管,注意动作轻柔,及时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插管成功后,设置持胃气囊压为50~70 mmHg,食管气囊压352 mmHg;密切监测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置管24 h后,排净囊内气体,避免长时间压迫而损伤黏膜。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护理后再出血率、平均止血时间及平均出血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后再出血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再出血率为3.57%(1/28)低于对照组的21.43%(6/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2,P=0.043)。

2.2 两组止血时间、出血次数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止血时间、出血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止血时间、出血次数比较(±s)

表1 两组止血时间、出血次数比较(±s)

组别 例数 止血时间(d)出血(次)对照组 28 4.1±0.7 6.5±1.5观察组 28 2.1±1.0 3.7±0.7 t 8.670 8.951 P 0.001 0.001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如胃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化道恶性肿瘤等,同时也与饮食不当、劳累、药物刺激、情绪紧张等因素存在密切联系[4-5]。一旦患者出现大出血,会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上消化道出血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等临床特点,同时患者会产生一系列负性心理而加重病情,增加再出血风险。因此,需要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延缓其病情进展,缓解出血症状。

常规护理是按照医嘱完成护理工作,属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重要护理手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无法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护理效果一般。系统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而开展的一项全面、系统、规范的护理方法,可促使护理人员将被动服务思想转变为主动参与护理工作,并可有效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配合度,达到改善病情,提高预后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系统护理可以确保护理人员向患者提供规范的护理行为,从而使其得到高质量服务,避免再出血现象的发生。观察组出血次数、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体现出系统护理通过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止血处理等方面的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缓解其出血症状,从而加快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出血次数,缩短其出血时间,降低再出血率,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食管次数病情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依据“次数”求概率
胃食管反流中的胃蛋白酶对食管外鳞状上皮细胞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