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卫生保健

2019-02-16 14:51
文史博览·文史 2019年12期
关键词:万山赤脚医生卫生保健

新中国成立初期,“缺医少药”是当时医疗卫生事业的真实写照。面对严峻的医疗卫生形势,新生的政权迅速建立起了一套以城市基層卫生防疫组织、农村合作医疗、中西医结合、赤脚医生制度等为特色的中国式医疗保障体系,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堪称新中国第一次“卫生保健革命”。

①20世纪60年代,河南温县城关公社张王庄二大队,由下乡知识青年成长起来的赤脚医生送医上门,热心地为贫下中农防治疾病

②西藏和平解放后,政府派医疗队入藏。图为部队医疗人员到藏胞家里看病

③20世纪50年代,新疆,医务人员为妇女进行健康体检

④20世纪60年代初,山西长治市人民医院,医生正在为病人做手术

⑤1960年,广州市大新公社卫生院,医生和护士在病房

⑥1965年10月,豫北医学专科学校医院农村医疗队在河北延津县朱砦公社为群众治病

⑦1965年,为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广东万山守备部队卫生队从万山渔业大队民兵营里挑出9女2男培训,组成了民兵营卫生班。196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十妇妹班”。当时万山大队共有10条船,万山“十姐妹”刚好每人跟一条船,成为海上的“赤脚医生”

⑧20世纪60年代,福建,当地保健院组织医师下乡巡回医疗

⑨1969年,毕业于上海医大的舞阳工区钢铁公司职工医院医生洪明不拿工资,到大别山区当赤脚医生

(责任编辑:叶筱)

猜你喜欢
万山赤脚医生卫生保健
我家有位“赤脚医生”
浅谈小学卫生保健的教育
健康教育与护理干预对社区妇女卫生保健的影响
团长回村
老照片里的赤脚医生
出去走走
“万山”“层林”皆情语
“万山”“层林”皆情语
CITY OF LIFE AND DEATHBY ROBERT POWERS
利川市培训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