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嘉方言中的前置性话题标记 “那”

2019-02-17 14:02陈苗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陈苗

摘    要: 获嘉方言中的前置性话题标记“那”[nA]位于句首,具有引导和标识话题的作用。根据话题结构的语义关系类型,“那”引导的话题可以分为论元共指性话题、语域式话题、拷贝式话题、分句式话题。作为话题标记的“那”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与指示代词相比呈现出一系列不同的特点,同时“那”还具有承前、强调、对比和假设的语用功能。

关键词: 获嘉方言    前置性    话题标记    “那”

一、引言

“就”在北京话中作为典型的前置性话题标记[1],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获嘉方言中的“那”可以作为前置性话题标记,具有引出话题、标识话题的作用。

获嘉县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获嘉方言属于晋语邯新片。本文研究的是以获嘉县城为中心,通行于周边地区的方言。

二、“那”具有引入话题的功能

徐烈炯、刘丹青根据话题和述题或述题的组成部分的语义关系,将话题分为论元共指性话题、语域式话题、拷贝式话题、分句式话题四类[2]。获嘉方言中的“那”位于句首,引导以上四种话题成分,形成典型性的前置性话题标记。

(一)“那”引导论元共指性话题

论元共指性话题指的是话题与述题中主要动词的论元或相关的空位所指相同。如:

1.那老王,我夜儿个前天还见他去买菜了。

2.那挣钱儿,可不是跟他说了恁简单了事儿。

3.那这事儿,我咋没听他跟我说哩?

例1中,话题标记“那”后面的“老王”与述题中动词“见”的论元“他”所指的是同一个人;例2中,“那”引导的话题由动词性成分“赚钱儿”充当,与述题中动词“不是”的论元“恁简单了事儿”所指相同;例3中,“那”引导的话题由指示代词“这事儿”充当,原句应该是“我咋没听他跟我说这事儿了”,由于动词“说”的论元“这事儿”前提并由“那”引导形成话题,在述题“说”后面便留下一个语义上的空位与前提的话题相照应。

(二)“那”引导语域式话题

这类话题为述题提供时间、空间和个体方面的范围和框架。与论元共指性话题相比,这类话题跟述题的语义关系比较松散,内部差异较大,其中有的话题跟述题中某些非论元成分或空位有共指关系,如时地语域式话题、领格语域式话题、上位语域式话题;也有的话题和述题之间的语义关系主要依赖环境和认知等非语言条件而建立,这类话题称为背景语域式话题。如:

4.那前几儿前几天,咱这儿还下雪了。

5.那北京,有多少人都算挤破了头也想考到那。

6.那咱邻居老刘,人人家孙子都快上小学了。

7.那早先以前的老宅儿,连门儿都是实木做的,结实着哩。

8.那鱼吧,还是清江鱼了刺少。

9.那咱平常老经常吃了肉,还数大肉最多了。

10.那他看着老老实实了,咋会办这事儿了。

11.那甭急着浇地了,天气预报说明儿个明天有暴雨。

其中,例4和例5属于时地语域式话题,例句中表示时间和地點的话题成分“前几儿、北京”对述题所陈述的内容在时间、地点层面提出限制。例6和例7属于领格语域式话题,其中的话题“咱邻居老刘、早先了老宅”,从意义上来说,是述题中谓语动词主语的领格。例8和例9属于上位语域式话题,例8中,“那”引导的前置性话题“鱼”是后面述题小句中主语“清江鱼”的上位概念;例9中的话题“咱平常老吃了肉”是后面述题小句中主语“大肉”的上位概念。例10和例11属于背景语域式话题,例10中话题是述题的原因,因为“他看着老老实实了”,所以说“咋会办这事儿了”;例11中,述题是话题的原因,因为“天气预报说明儿个有暴雨”,所以说“甭急着浇地了”。

(三)“那”引导拷贝式话题

“拷贝”的意思只是说话题与述题中的某些成分,完全同一或部分同一,有这类特征的话题被称为拷贝式话题。如:

12.那开车,都得开十几个钟头才能到。

13.那游泳,他一口气能游几里地。

14.那写作业吧,俺家闺女放学一回家就开始写作业,写完再吃饭。

15.那买菜,以前还得老往东边了菜市跑,这现在门口了超市就能买菜。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充当话题的都是动词性成分,即话题和述题中的谓语动词存在“拷贝”关系。例句中的动词“开车、游泳、写作业、买菜”等出现在句首外位,用“那”引导和标识,充当句子的话题,与述题谓语部分的“开、游、写作业、买菜”相照应。

(四)“那”引导分句式话题

这里所说的分句式话题,意思是充当话题的成分在意义上跟述题之间有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形式上则是一个小句。如:

16.那要是如果不迟了,我就过去一趟吧。

17.那他会做饭喽,我早都不再管他了。

三、前置性话题标记“那”的主要特点

(一)前置性话题标记“那”读音特别

当“那”引导的话题为动词性成分时,一般都读轻声“na”或者“nei”;当“那”引导的话题为名词性成分时,具体的读音要根据话题成分的指称性质而定。如:

a.那老李,整天出门溜达都不知道要带个钥匙。

b.那人哪,不能学了没皮踹脸,不让人待见。

c.那大米饭,他一顿都能吃三碗。

这三个句子里,“那”的指别作用都已弱化,它们共同的性质是作为前置性话题标记引出话题。这三句里,a句“那”读为nà,重读;b句“那”读为na,轻读;c句“那”读为nei,轻读。读音的不同反映的是话题成分指称性质的不同:a句是定指成分的标志,b句是通指成分的标志,c句是无指成分的标志[4]。

(二)前置性话题标记“那”可以省略

前置性话题标记“那”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话题标记,在方言中有没有话题标记“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基本上不会发生改变。如:

18.(那)俺小妞,吃饭了时候还要拿着个手机搁那拨拉玩。

19.(那)早先的老宅儿,连门儿都是实木做的,结实着了。

20.(那)买菜,以前还得老往东边了菜市跑,这现在门口了超市都能买菜。

21.(那)他会做饭喽,我早都不再管他了。

(三)前置性话题标记“那”只能出现在句首

对于作为话题标记的“那”来说,它引导话题的时候,只能出现在句首。

22.那等我工作了,我也给市里头买套房。

*我那等我工作了也给市里头买套房。

23.那以前,我还没有在意过会有这事。

*我那以前还没有在意过会有这事。

24.那刚才那个人吧,我好像给哪儿见过。

*我那刚才那个人吧好像给哪儿见过。

25.那有时候,我不上班也会去单位溜达溜达。

*我那有时候不上班也会去单位溜达溜达。

(四)前置性话题标记“那”不能被否定和修饰

作为话题标记的“那”没有任何意义,不能够被否定和修饰,否则句子不成立。如:

26.*没有那咱妈,她咋回家了?

27.*不那西边胡同里,谁把车横着停那了?

28.*没有那皮皮个儿小,他每回从栏杆都钻里头了。

29.*不那吃饭,他每回吃一点都扔那跑去耍了,回来再吃。

(五)前置性话题标记“那”引导的话题一般处于句子外位

“那”引导的话题一般处于句子外位,呈现在书面语中就是用逗号将话题与述题隔开,使述题与后面的话题之间有明显的语音停顿,有时也会添加后置性话题标记“吧、呀、啊、呢、”等停顿词,如:

30.那买菜吧,我以前老好买可多放家,图省事,现在想通了,吃一顿买一顿。

31.那你呀,都不能天天早起会儿,不迟到。

32.那他们男生啊,就好天天没事了给一块斗地主。

33.那新房呢,准备啥时候装修哩?

四、前置性话题标记“那”的语用功能

获嘉方言中的“那”除了作为前置性话题标记以外,引导话题时还具有承前、强调、对比、假设功能[5]。

(一)“那”具有承前功能

“那”引导的话题具有承前性功能,是说它所引入的话题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的对象,而是会话过程中已被提及或关联的对象,是已知的、被激活的信息,至少是易推知信息。如:

34.——都這时候了,哪还有公交车了,咱几个人打个出租车中不中?

——那打车吧,反正也快也省事儿。

(二)“那”具有强调功能

获嘉方言中的“那”作为前置性话题标记,只能位于所引话题之前,预示话题后必有重要的信息即述题出现,提示听者注意,同时其后的述题部分中也会出现与话题一致的复指结构,起强调作用。如:

35.那小学生,不应不要再说他们小了啥也不懂,他们知道了有时候比大人都多。

36.那苹果,你一天吃一个补充补充维生素。

(三)“那”具有对比功能

对比是话题的重要功能之一,提顿词则是实现话题的对比功能的主要显性手段。有时述题所表达的内容不是话题所预期的结果,而是相对或相反的内容,这时就需要提顿词起对比作用,获嘉方言中的“那”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如:

37.那咱爸好跑,他吃罢饭都不会规规矩矩坐那歇会儿。

38.那锅毁了,咱妈都舍不得扔了换个新了。

(四)“那”具有假设功能

在“那”引导的分句式话题中,话题与述题之间便是假设关系,这时的前置性话题标记“那”便表示假设功能。如:

39.那时间不够,我明天都先不去,等回来有空儿了再说。

40.那火车晚点,你都先不用来接我了。

五、结语

获嘉方言中的前置话题标记“那”位于句首,具有引导和标识话题的作用。根据话题结构的语义关系类型,“那”引导的话题可以分为论元共指性话题、语域式话题、拷贝式话题、分句式话题。对于作为前置性话题标记的“那”来说,引导话题时读音特别、可以被省略、位于句首、不能被否定和修饰、一般处于句子外位,同时“那”还具有承前、强调、对比和假设的语用功能。

参考文献:

[1]司罗红.口语中前置话题标记“就”[J].中国语文,2013(6).

[2]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04).

[3]张伯江,方梅.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0-11.

[4]孙彦波.米脂方言前置话题标记“就”[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