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院校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2-18 08:55张水明董丽丽
生物学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兴趣小组花卉课程

张水明, 董丽丽

(安徽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 合肥 230036)

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促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系[1-2]。 安徽农业大学把培养双创型人才作为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此为抓手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3]。

花卉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作为农林类院校园艺、园林专业的核心学科之一,同时也是农林相近专业学生的选修课和大学生公共素质课。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花卉学课程,掌握花卉的发展史、国内外发展现状、品种识别、生长习性、栽培繁育以及专业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技能。作者从事花卉学教学多年,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科专业教科书轻视产前和产后环节、很多教师在课堂授课方法单调、 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这些存在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当下的教学严重脱离了花卉产业生产现状。 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正是顺应农林类院校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作者基于此,就教学内容与方法、学生素质扩展以及考核方式方面进行了探讨。

1优化教学内容

1.1教材内容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第一步是要做好课程教材的改革,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成果必须要及时呈现。 陈旧过时的教材内容,局限了教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对学科前沿信息的了解变得狭隘,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产生了严重的干扰。目前适合本科教学的花卉学教材主要有包满珠主编的《花卉学》(第3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和刘燕主编的《园林花卉学》(第3版,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在传统农业的影响下,这些花卉学教材在栽培繁殖等生产方面的内容较多,较少涉及花卉的欣赏、销售等应用方面的内容[4-5]。 花卉学教材内容的不全面,使得一些照本宣科的教师,将课本中片面的知识传给学生,学生所学的花卉学内容也就不够系统、不够全面。 花卉是个蓬勃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近些年来,市场上新的花卉种类、栽培方式和应用形式也在不断涌现。 为向学生传授全面、新颖的花卉学知识,我们对花卉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增减,增加一些新理念、新技术,如花卉营销、组合盆栽技术、花卉水培技术、花文化与赏析以及一些新品种花卉的介绍等, 减少一些应用较少的花卉种类介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课程实验改革

在花卉学学分制改革中,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要求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必须加修相应的实验课程才能获得花卉学的课程学分。在花卉学课程实验改革中,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把花卉学开设的实验由以前的验证性实验全部改为综合性设计性大实验,将花卉的播种、育苗、移栽、管理、应用、销售等结合在一起,不仅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地结合在一起,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2.1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把花卉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过程、应用效果等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对花卉学知识有更直观的理解。 花卉学中涉及的花卉种类非常丰富,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在短时间内逐一向学生介绍,应用多媒体课件大大节约了教师书写、挂图的时间,使得教师有更多时间传授知识,同时形象生动的图片教材,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获取的信息量。

多媒体教学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点,但其缺点也尤其鲜明,教材声画并茂吸引了师生的注意力,往往使教师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造成了教学中情感交流的缺失[6]。 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在课堂讲解中应结合课件加强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如在花卉应用的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教师可以用课件展示的图片提出相关问题,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

2.2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花卉学内容非常丰富,大多数花卉学知识还要靠学生自学。因此,我们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在课后从花卉的栽培方法、形态特征、 繁殖技术、生态习性、园林应用、花卉文化与鉴赏等方面对花卉进行全面的认知。为了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们鼓励学生开展花卉市场调研、 PPT报告、分类总结等活动, 并在每个学期开展3~4次研讨式教学,以了解学生的自学效果。 通过自学可以让学生对花卉学知识进行综合理解、归纳拓展,以求学以致用。

2.3 从生产实例入手,增强教学效果

花卉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花卉市场中不断有新的品种、新的栽培技术、新的应用形式涌现, 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学参考书来备课,则不能紧跟产业前沿,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递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了学习热情,老师也缺少上课的动力和激情。 我们发现,要想增强教学效果,可以从生产实例入手,如将某一时期市场流行的花卉新品种、新的花卉栽培形式等内容穿插到相关的知识点中,往往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我们还可以上网搜集每个章节的延伸内容,查阅研究相关文献,结合自身的科研和生产实践,就每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扩展。

3 加强实践教学

3.1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安徽农业大学在校内农萃园为观赏园艺方向新建了一块占地1500 m2的花卉生产基地以及一个占地600 m2供种植花卉使用的荫棚。 根据合肥地区的气候条件,我们在基地栽培了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各类观赏苗木2000 多株,用于花卉学专业知识的现场教学。 目前,我们开展的现场教学内容有:花卉的播种、扦插、嫁接、分株繁殖、上盆、移栽、整形、养护等栽培技术; 球根花卉等新型花卉的促成栽培; 花木修剪造型; 花卉展览、装饰及会场布置等内容。现场教学可以使学生实现边听讲解、边实践、边观察,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看得见、摸得着,才能理解的了、印象深、记得牢。

3.2 利用优质校外资源,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建设长久、稳定的校外实习培训基地是花卉学实践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7-8]。 近年来我校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和各大花卉相关的企业、机关以及研究所合作,建立大量校外实习基地。到目前为止,我校在校外花卉相关合作的实习基地多达30余个,如安徽大地园林公司、合肥植物园、 安徽省蓝斯凯草花基地、合肥市苗圃、安徽省农垦方邱湖农场、江苏省宜兴市农业科技园、合肥红方绿荫草坪公司、肥西三岗苗木基地、肥东县宋园盆景园、合肥半岛生态园等。 通过实习,学生可以直接参与花卉的管理、生产和销售,从而更全面地验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技术,进而通过调查花卉产业动态,预测花卉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4 扩展综合能力

4.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花卉学相关SRT计划

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素质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在完成花卉学课程学习的同时,自主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并积极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SRT)[9-10]。 例如,近100篇毕业论文中, 有95%的内容是参与完成的花卉学相关 SRT项目。 而在参加完成科研工作和SRT项目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培养科研素养,而且可以提前完成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为将来继续深造或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成立花卉兴趣小组

根据事先对花卉供需市场进行的调研,由老师指导,学生自己报名,组成多个3~10个学生为一组的花卉兴趣小组。例如,我们先后建立了景观盆栽兴趣小组、插花花艺兴趣小组、草花生产兴趣小组、球根花卉兴趣小组、多肉植物生产兴趣小组等, 学生通过自己购置苗木、花种,自己种植、管理,最后自己销售。在花卉兴趣小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为将来的就业或者创业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3 承办花卉系列“爱农杯”活动

我们已连续15年成功承办了安徽农业大学花卉系列“爱农杯”活动,在“爱农杯”平面压花大赛中, 同学们学会了脉叶书签制作、平面艺术压花等技术; 在“爱农杯”丝网花制作大赛作品中有反应田园生活的,有讴歌爱情的,也有励志追求上进的,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在“爱农杯”组合盆栽大赛中,同学们灵活地运用插花艺术和盆景配置的手法,将多种习性相同或相近的花卉种植在同一个花器内, 作品色彩丰富、造型优美,意境深远,观赏价值高。 通过承办校花卉系列“爱农杯”活动,将花卉学实践教学与学生素质培养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和学习的兴趣。

5 改革考核办法

花卉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考核作为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其评价活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11-12]。 为达到客观评价的目的,我们适当地降低了理论教学中考试成绩的比重, 提高了实践环节考核成绩的比重,添加了课程论文、调查研究和课上讨论成绩。考核总分的具体构成及其比例为:实践环节30%,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40%。 期末考试命题突出能力考核,体现开放性和评分标准的人性化,增加反映学生主观思考问题的比例,减少以填空和选择为主的标准化试题的比例。 评分标准人性化主要是为了改变传统考核答案的单一性,标准化试题的变少使得仅在课堂上的死板知识得分比重变少, 只有通过自己思考并得出有创意的答案才能获得更高的分数。

6 结语

总之,为顺应当前农林类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在花卉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学生综合能力扩展以及考核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与研究。就实践教学而言,其效果明显,不仅激发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热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 同时,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欢
兴趣小组花卉课程
李鱓·花卉十二开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艺术教育类课程与兴趣小组有效结合的策略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花卉之二》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