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8》概要

2019-02-18 18:59黄家亮
社会建设 2019年2期
关键词:短板民生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8》(张建明、洪大用、刘少杰主编,洪大用执行主编,黄家亮执行副主编)的主题是“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由1个总报告、12个子报告和1个附录组成。报告深入分析了精准脱贫、教育、就业、收入分配、住房与住房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文化体育、人口发展和生态环境等12个基本民生领域中影响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短板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民生事业发展方向更加明晰,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由于客观存在的条件约束,我国民生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短板,民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很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这在根本上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民需要的变化,科学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根本行动指南。在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键是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其中,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是实际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报告的总报告对补齐民生短板的时代背景、各基本民生领域的主要短板,以及当前我国民生短板的共性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构建中国特色民生发展模式的若干建议。报告指出,我们要处理好发展与民生、集体与个人、供给与需求、带领人民和服务人民等重要关系,积极探索与国情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适度普惠”型民生模式。同时,我们也要力避新时代社会建设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点,如警惕持续改善民生可能会产生的负面社会效应、警惕“经济和社会两条腿一样长、但步伐不协调”现象、警惕在利益固化格局被打破之前出现社会撕裂。此外,要推进民生建设的保障机制创新,进一步发挥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第一章聚焦精准扶贫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主要包括:在层层传导压力的体制下,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扶贫任务时出现急功近利倾向及短期行为;地方政府过于依赖行政指令,忽视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未能激发贫困人口主体作用;扶贫资源集中配置引发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和发展差距;未能有效回应城镇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建议应从建立健全扶贫长效机制、加强构建贫困问题多元治理格局、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统筹城乡贫困治理等方面进行解决。

第二章分析了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未来面临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保持平稳,社会充分就业基本实现,这主要得益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的增长与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改革与政策红利的释放。然而,我国就业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宏观上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和结构矛盾凸显并存,个人层面表现为部分劳动者“找工作难、找好工作更难”。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经济转型、人力资源供需矛盾、社会价值观念滞后、制度政策供给不足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我国就业需要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在市场引导、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第三章分析了教育领域的突出短板。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教育中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入园难”持续存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不减并向中小城市延伸,农村教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最大短板,随迁子女“入学难”问题依旧突出,等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优质资源配置不均、制度设置的不公平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加大力度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这是补齐教育民生短板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四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突出问题。研究指出,一是总体上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在世界上位于较高水平;二是近年来基尼系数的缓慢下降并没有让老百姓感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不公平感较强烈;三是在城市与农村内部,已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收入流动固化趋势;四是中等收入群体具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不仅客观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较低,主观社会阶层认同也偏低。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包括个人收入来源在资源禀赋上的差异,政府再分配的不均,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程度的差距等。研究认为,要解决该问题,应继续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积极发挥政府再分配作用以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第五章分析了当下我国国民健康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基层医疗服务不能满足需求,医患关系矛盾依旧突出,公众的科学健康知识仍比较有限。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医疗机构改革效果尚并不显著、行业监管混乱、现有医疗资源配置缺乏人口流动视角等多方面因素有关。长期来看,完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既需要着眼于“大健康”战略,从生命历程、健康服务过程、全人群三个宏观角度规划和审视健康服务,又要正确理解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六章聚焦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情况。当下我国老龄事业正遭遇“三大难题”:家庭“养老难”、市场“经营难”和政府“管理难”。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与养老观念不相适应、“未富先老”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养老政策制度不完善是“难题”的主要成因。这些挑战对我国养老服务业的顶层政策设计、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期照护体系、构建适合养老的社会环境,此外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养老。

第七章聚焦我国的住房和住房保障问题。住房问题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房住不炒”是新时代我国住房制度建设的基本定位。当前我国住房和住房保障领域面临诸多挑战,如民众对房价调控信心不足、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尚不完善、住房政策支持不够、保障性住房难以满足公众需求等。保增长任务和中央、地方间的利益博弈削弱了房价调控的效果,市场监管的薄弱和租购不同权制约着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和供给体系缺陷阻碍保障性住房发挥应有作用。对此,应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第八章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主要表现为:一是总体上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较明显,不同的制度类别,因制度设计起点不同,导致其待遇水平也有较大差异。如在养老保险方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等不同类别待遇水平就有较大差异;又如公费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存在同样问题。二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程度较低,不仅违逆了社会保险的基本原则,使制度效能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人才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三是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尚未落地。四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还存在低保对象遴选不够精准、福利叠加、不同制度缺乏衔接等问题。为此,应继续深化改革,以民意为基础、以共识为依据,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九章聚焦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食品药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受到老百姓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该领域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部分食品药品安全质量未达标,食用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或重金属超标,保健食品乱象丛生,食品药品安全谣言打击消费者信心,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争议巨大。监管难度大、监管力度不足、对“互联网+”新型业态监管经验不够、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是问题的主要成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亟需完善相关监管体系,特别是要适应“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等新型食品药品业态对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并把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第十章聚焦我国文化体育领域存在的短板。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公共体育文化设施不足,既有总供给的不足,也有结构性不合理,同时也存在由于管理不完善造成的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公共文体设施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现有公共文体设施存在向城市集中、向中心城区集中的态势,公共文体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三是公共文体设施管理不到位、不规范,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导致公共文体设施的有效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经费来源单一,政府投入不足、相关政策执行不到位、管理体制机制落后、文化行业整体上对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建议,从“做足增量”和“盘活存量”两方面入手,具体落实政府责任、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强化政策“落地”、建立健全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推动“互联网+公共文体服务”。

第十一章聚焦我国人口发展。总体而言,我国人口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就已进入新常态,其特征是人口总量保持惯性增长、增速放缓,居民健康素质大幅改善、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人口流动性增强。低生育率和结构失衡是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最主要挑战,突出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并对传统家庭功能产生影响。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长期目标,为此应加强研究、制定合适的战略,其中提高生育水平和重塑家庭功能应成为战略的重点内容。

第十二章聚焦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过去“粗放式”发展方式也带来不少生态环境问题。近年,大气污染(集中表现为雾霾问题)和水污染成为备受关注的环境议题,环保管理体制的一些内在弊病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带来额外的挑战。研究指出,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既要针对各具体问题对症下药,也要从制度建设着手,进一步完善我国环保管理体制。

附录中呈现的是由中国人民大学调查与数据中心所开展的2017年度发展获得感及民生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调查显示,近年来民生各领域的发展得到了大部分群众的直接感受与高度认可,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了幸福感、获得感和信心,近八成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生活幸福,86%的受访者认为这些年来的发展提高了自己的物质水平,86%的受访者表示对未来有信心。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民生发展领域面临的重要矛盾与障碍,城乡差距、阶层差距、区域差距依然较大,改革发展成果需要更加公平地惠及全国各地区、社会各阶层。民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影响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影响着群众获得感的进一步提升。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民生领域改革发展成果更加看得见、摸得着,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猜你喜欢
短板民生制度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补齐短板中的短板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