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复习之《陈涉世家》

2019-02-18 15:56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扶苏古义陈胜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聞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古诗鉴赏

夜到渔家

张 籍

渔家在江口,潮水入柴扉。

行客欲投宿,主人犹未归。

竹深村路远,月出钓船稀。

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思考练习】

1.此诗前两联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反映出渔人怎样的生活状况?

2.请从笔调与意蕴内涵两个方面,对诗歌结尾句“春风动草衣”加以赏析。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释】

①断肠天:指令人陶醉的时节。

【思考练习】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的表达效果。

【文学常识】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重点字词解释】

1.辍耕之垄上       (    )

2.苟富贵           (    )

3.九百人屯大泽乡   (    )

4.会天大雨         (    )

5.今亡亦死         (    )

6.以数谏故         (    )

7.楚人怜之         (    )

8.卜者知其指意     (    )

9.置人所罾鱼腹中   (    )

10.忿恚尉          (    )

【通假字】

1.无相忘

2.发闾左適戍渔阳

3.为天下唱

4.固以怪之矣

5.将军身被坚执锐

6.卜者知其指意

【词类活用】

1.天下苦秦久矣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3.置人所罾鱼腹中

4.固以怪之矣

5.夜篝火

6.狐鸣呼曰

7.皆指目陈胜

8.忿恚尉

9.将军身被坚执锐

10.皆刑其长吏

【古今异义】

1.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2.楚人怜之

古义:

今义:

3.夜篝火

古义:

今义:

4.固十六七

古义:

今义:

5.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

今义:

6.藉第令毋斩

古义:

今义:

7.今亡亦死

古义:

今义:

【原文理解】

1.陈胜能成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原因是什么?

2.陈涉、吴广起义经过了几个步骤?

3.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苟富贵,无相忘”这句话?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猜你喜欢
扶苏古义陈胜
《兵谣》:一曲军人心灵成长的赞歌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Transient air-water flow patterns in the vent tube in hydropower tailrace system simulated by 1-D-3-D coupling method *
我和扶苏君的日常
发皇古义 融会新知
Influence of flow field on stability of throttled surge tanks with standpipe*
陈胜
骄傲的陈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