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自治县高中教师团队建设初探

2019-02-18 06:26徐维彬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团队高中

徐维彬

【摘 要】本文根据少数民族自治县高中教师团队建设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应补足师资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搞好思想保证和制度维护以建立一支好的教师团队,以骨干引领并利用目标把教师团队统一到一个方向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确保教师团队稳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中 教师团队 思想保证 制度维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06-03

2018 年 1 月 20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由此可见,教师队伍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如何打造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摆在了教育管理者,特别是校长们的面前。

隆林各族自治县有 40 多万人口,隆林中学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唯一一所高中学校,以 2019 年春季学期为例,隆林中学有 86 个教学班,6205 名学生;教职工 281 人,其中,在职在编 238 人,借调(跟班)43 人。在 238 个教职工中,教师 233 人,按岗位等级分,五级 8 人,六级 12 人,七级 17 人,八级 21 人,九级 22 人,十级 37 人,十一级38人,十二级69人,十三级 17 人;按学历分,硕士 7 人,大学 225 人,中专 1 人;按年龄段分,35 岁以下 87 人,36~40 岁 44 人,41~45 岁 47 人,46~50 岁 31 人,51~54 岁 15 人,55~59 岁 9 人。

根据高中师生 12.5∶1 的编比,隆林中学应有教职工 496 人,可是现才有 281 人,尚缺 215 人。全校学生 6205 人,如按照规定的每班 55 人来设置,应该有 113 个班。这样,若语文、数学、英语这 3 科以每人上 2 个班来计算,则语文应有 56 人,但现在才有 40 人,缺 16 人;数学应有 56 人,现在才有 40 人,缺 16 人;英语应有 56 人,现在才有 40 人,缺 16 人。全校理科班高一 37 个班,高二、高三各 25 个班,共计 87 个理科班,若物理、化学、生物这 3 科以每人上 3 个班来计算,则物理应有 29 人,但现在才有 20 人,缺 9 人;化学应有 29 人,现在才有 28 人,缺 1 人;生物應有 29 人,现在才有 17 人,缺 12 人。全校文科班高一 37 个班,高二、高三各 12 个班,共计 61 个文科班,若政治、历史、地理这 3 科以每人上 3 个班来计算,则政治应有 20 人,但现在才有 18 人,缺 2 人;历史应有 20 人,现在才有 14 人,缺 6 人;地理应有 20 人,现在才有 6 人,缺 16 人。

总的来说,目前高中教师缺额严重。要想办好县里的高中教育,稳步提高办学质量,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建设好隆林高中教师队伍。本人认为,应采取如下主要措施。

一、补足师资

教育局要和人社局做好沟通工作,拿出切实可行的教师增编方案,出台《隆林各族自治县高中教师发展规划》,采取具体措施,力争在 6 年时间内把缺额教师数补足。

规划中应明确补充高中教师数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一是提高高中教师的待遇,让高中教师享受与公务员同等的待遇,这样,既可以吸引本县有能力的初中教师到高中任教,又可以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而现在的情况是,2018 年隆林各族自治县拿出 40 个指标来招聘高中教师,实际报名的才 15 个,最终到岗的 5 个。其中,有 1 个工作了一个星期后辞职不干。原因有二:一是无编制保障,二是待遇低下。2019 年自治县拿出 58 个控制数指标来招聘教师,报名人数才有 16 人。目前隆林各族自治县高中教师的工作任务异常繁重,6205 个学生,按正常每班 55 个学生来计算,应该为 113 个班,而现在为 86 个班,大部分班级的人数 80 人左右。大班额的普遍存在,不利于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加教师编制势在必行,否则难改变现状。在确保待遇优势的前提下,每年可利用双选会的机会有计划地到高校去招聘教师。对紧缺科目,比如,数学、地理、生物,争取采用委培方式来解决。自治县可与相关高校签订委培协议,然后每年从本县毕业的高中生中选拔有从事教育工作意愿的学生送到高校委培。在如今教师异常紧缺的情况下,可以与百色学院、河池学院等师范类高校联系,争取一些准备实习的师范类大四学生来校实习,缓解教师上课压力。

二、思想保证

开展教师团队建设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作用,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学校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建设,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标杆。学校要“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学问与关注社会相统一”。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对教师的需求也迅速增加,教师人数也急剧增加。2016 年,新进高中教师 25 人,2017 年 32 人,2018 年 16 人。教师队伍扩大了,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也就刻不容缓。县里为了抓早、抓好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抓住新教师刚到学校希望能好好工作、顺利发展的愿望,为他们选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跟班师傅—— 指导教师。通过师傅的言传身教,使他们更快地称职起来、优秀起来。另外,充分利用校党委召开的支部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这“三会”和“党课” 这一课,加强党员和年轻教师的培养。党小组采取以同年级的同科目为一组的形式,组织各小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日常教学工作交流等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避免教师队伍流失,更好地稳定队伍,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三、制度维护

县里为了促进高中教师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比如,《教学新秀表彰制度》,在每年五四青年节之前,根据 30 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在上一年度两个学期的教育教学成绩和师德方面的表现,采用“教育教学业绩量化、师德领导评议和自行申報”双结合的办法,对符合条件的人选,由教育局对这些教学新秀进行表彰。又如,《师傅带徒弟制度》,为每年新入职的教师配给一个师傅。师傅是学校从那些爱党爱校、工作兢兢业业、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中筛选出来的优秀老师。新教师到来后,根据自己的科目和对这些备选师傅性格、爱好等气质的了解,确定自己的师傅人选,学校确认后,以文件的形式公布,把它确定下来,一带就是 3 年。在这 3 年里,师傅和徒弟每周至少要互相听 1 节课。徒弟每上 1 节课,都要先把写好的教案让师傅审定,哪些该详讲,哪些该略讲,为什么详、略,都要弄清楚。对实在不太好把握的课,徒弟要先听师傅讲完后,再到自己的班上讲。这样,3 年下来,师傅的爱党、爱校情怀以及敬业精神、优异的成绩,都会让徒弟感到由衷的敬佩,也在潜意识里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再如,《优秀教研组奖励办法》,对按照学校要求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并在市里统一组织的期考中取得显著成绩,且排名在市里同级同类学校前三名的教研组(备课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对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且排名在市里同级同类学校前三名的教研组(备课组)除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还在年度考核确定优秀人数时给予适当倾斜。这样,整个教研组(备课组)的成员都会群策群力,出谋献策,努力把小组的成绩提升上去,而不是单打独斗。

四、骨干引领

配好、配强科目组团队领头人。根据《隆林各族自治县高中教研组组长选配办法》,备课组或是教研组人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至少是一级教师、有过一轮高中本学科教学经验,且教学成绩在同年级组名列前茅;(2)团结同事、顾全大局;(3)愿共享、喜奉献。选出来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三年。三年过后,所带团队(教研组)成绩稳步上升的,继续聘用;只顾自己成绩提升或是无法带领团队的,另选他人。对长期表现优秀的,机会成熟,提拔到教务、科研等领导岗位加以重用。

试行名师工作室。传统的以同学科或是同年级为单位的教师团队,虽然其有“人员固定,开展活动时间固定”等优势,但从长期的团队建设实践中来看,也有它的不足,具体表现在:(1)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团队认同感,抱着“我之所以在这个团队,是因为我不得不在这个团队,因为我属于这个科或是这个年级,其实我根本不喜欢这个团队”的态度;(2)一些上课比较优秀的教师因为竞争关系,有好的资源不愿拿出来分享,生怕同事超过自己。而名师工作室则不同。首先,作为名师工作室的带头人,在本地区,至少在本校就已经是名师,从学识与经验上看,他已经处于团队的顶峰;从年龄上来看,一般偏大;从德行等方面看,他有奉献精神,愿意把经验与同事分享,并且有培养后进、把本校乃至本地区的教学搞上去的强烈意愿。这种工作室,一般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引导、靠鼓励。这类团队,主要是因为志同道合而组成。工作室成员因为都有一种献身教育的信念,所以在工作中更能真诚相待,更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也更能见成效。因此,学校领导应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学科允许、甚至鼓励本校的名师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并在研究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外出学习培训上给予适当的倾斜。这样,名师工作室就能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能稳步提升。

五、目标导航

一个教师团队,无论是小到几个人的备课组,还是大到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师团队,都应该有自己近期的小目标与长期的大目标。有这样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才能把大家的心凝聚起来。而目标的制定,也应该立足实际,而不能好高骛远。长期以来,县里把平果高中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在县一级高中学校中,从每年高考考上重点线人数这一点来说,它名列第一,我县名列第二(2019 年略有后移,排第三,靖西市排第二)。为了实现既定的“缩小差距,力争赶上甚至超越”的目标,我们分析平果高中各科的做法,多次派人到平果高中考察,甚至跟班学习,并请相关的老师来县里指导工作。

六、“教”尚往来

任何一个教师团队的建设,都不可能闭门造车,必须是勤于钻研与善于学习的结合。为了打造好高中教师团队,长期以来,我们与南宁三中、广东深圳翠园中学高中部、成都七中网校等区内外名校建立良好关系,每年带领教师(下转第12页)(上接第7页)到这些学校考察(跟班)学习,请这些学校的名师到县里进行备课指导、上课示范。除此之外,我们还请广西师大的黄麟生、李乃龙等教授到县里讲学。通过这些“教”尚往来的活动,增强教师的信心,激发教师的热情,提高高中办学质量,使学校从 2003 年的全市高中排名倒数到现在的排名前三,可以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俗话说,一个人虽然可以走得很快,但只有一个稳固的团队才能走得更远。一所学校要想行稳致远,教师团队建设的探索永远在路上。

【参考文献】

[1]黄永刚.浅谈如何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J].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2019(06)

[2]刘静波.“榜样”铸魂团队  “Grit”引领成长——五十八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纪实[J].中学课程资源,2019(04)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教师团队高中
MS—EEPO(有效教育)教师团队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研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三元制”协同工作机制
论技能竞赛对会计教师团队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