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视角下埃利森文学的全面解读
——评谭惠娟教授的《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

2019-02-19 03:25李蓓蕾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拉尔夫非裔黑人

李蓓蕾

(浙江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04)

1.0 引言

拉尔夫·埃利森(Ralph Ellison,1914-1994)是美国20世纪重要的非裔现代作家,他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尽管这位卓越的黑人作家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其文学整体和思想体系的多元价值仍有待全面发掘。因此,谭惠娟教授历时18载所著的《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以下简称《文学研究》)正是通过多维视角的解读,使我们得以完整地了解埃利森的艺术和思想贡献。作为我国第一部从全局视野对埃利森展开系统研究的著作,该书为我们提供了美国非裔文学研究的重要范例。

2.0 价值重鉴:埃利森与文学传统

《文学研究》一书深入探究了埃利森对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创新与超越、埃利森的文化思想以及他对美国主流文学传统的融合与批判。埃利森在美国非裔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既因为其作品对美国种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进行了隐喻式和象征性的书写,也因为其作品的理性高度。正如作者所言,“拉尔夫·埃利森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非裔作家,也是成就卓著的美国非裔文学评论家,还是20世纪美国文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谭惠娟,2018:16)。

作为一位身处20世纪风云变幻的美国社会的黑人作家,埃利森对美国的种族融合现实的深刻洞见和他的颇有前瞻性的文化融合思想影响了艾丽斯·沃克、托尼·莫里森等现当代著名黑人作家和评论家,至今仍有世界性的普遍意义,这也正是《文学研究》侧重诠释的关键内容。该书突破西方学界在黑人文学研究方面重经验轻思想的研究模式,将埃利森置于美国黑人文学、美国文学和美国黑人思想史的洪流之中进行观照。埃利森仿佛一面棱镜,20世纪美国社会文化的天光云影通过他得以呈现,他也在这些天光云影之下被照得通通透透,成功地显现和塑造了他的多面自我。正如作者所说,“研究埃利森及美国黑人文学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了解真实的美国社会、美国历史和美国民主”(谭惠娟,2018:31-32)。

3.0 多维视角与范式:埃利森的创作和批评

《文学研究》采用多维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运用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把埃利森放在美国黑人历史、美国黑人文学史、美国主流文学研究和美国文化研究的大背景中研究,系统把握埃利森的文学创作与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化思想之间,他的生平经历与文学创作之间、他的早期短篇小说与中后期小说创作之间、非小说创作与小说创作之间,以及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与他对艺术风格的追求之间的关系,力求全面地解读埃利森文学的独特价值。在该书中,解读埃利森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对西方神话仪式中的黑白对立的解构、对种族主义的批评和对艺术与现实之关联的思考构成了该书的核心内容。

作者在每章的研究中穿插对埃利森与其他黑人和白人作家之间的思想碰撞和文学对话的解析,如埃利森与欧文·豪的艺术美学与意识形态之争,埃利森对赖特的继承与超越,埃利森与巴赫金的呼应与对话、与爱默生的命名和命运渊源、与梅尔维尔在种族批评思想上的汇聚、与艾略特的现代主义对话、与福克纳在文学与现实之关联上的共识以及马克·吐温对埃利森的文学创作的影响,使得该书形成内在逻辑性和关联性较强的研究整体。该书对埃利森与其他作家的纵横比较,考察了他们的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思想源流的异同,既彰显了埃利森的文学世界的复杂纹理,又展现了一幅以埃利森为轴心的、鲜活的作家群像。

作者结合德里达的“白色的神话”理论、罗兰·巴特尔的“解神化”理论和米哈伊尔·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等文学批评、文化批评、音乐、历史和哲学理论深刻分析埃利森的作品和思想,尤见于作者由黑人音乐切入探讨埃利森文学、由埃利森的文学评论文探入他的文化思想及其对美国文化研究的重要影响,充分地呈现了埃利森的文学和思想的现实性、经典性和前瞻性。

4.0 研究路径:埃利森的语言与思想

《文学研究》从当下的社会话语和学术语境出发,对埃利森作全面研究,力求呈现作为黑人作家、思想家、批评家和音乐家的埃利森的传奇一生,再现他的文学体系和思想脉络,进而重新审视美国非裔文学的发展史和美国的民主现实,彰显了埃利森文学研究的中国视角和路径。作者对埃利森文学的学术探索基于对作家的作品的研读、翻译和阐释,凸显出翻译与研究相互融合的文学研究路径。作者由对埃利森的翻译和研究延伸至对包括赖特、鲍德温等黑人作家和批评家的翻译研究,再拓展到对整体的美国非裔文学和美国非裔文学批评的翻译考察,体现由点及面、层层拓展的研究思路,使得这部著作彰显融语言领悟于思想剖析、寓理论阐发于作品解读的鲜明特点。作者敏锐地把握到埃利森散文式的、富于哲理和音乐性的且“语不惊人死不休”(谭惠娟,2018:399)的语言特点,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埃利森的语言特色,并且实现了一种文学研究与品味人生相交融的学人境界。

《拉尔夫·埃利森文学研究》凝聚了作者多年的埃利森研究所积累的语言品悟和思想沉淀,全面展现了埃利森广阔深邃的文学域界,突出了著作的学术性、客观性和原创性。该书为我们理解美国非裔文学和美国文学、认知美国社会现实和历史文化提供了材料,为我国的美国非裔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它的多维度研究视角和范式对国内外学界尤有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拉尔夫非裔黑人
黑人谈河流
论美国非裔诗人C.S.吉斯科姆的“拖延”诗学及其族裔诉求
跟着拉尔夫闯世界
一个承诺
一个承诺
等猪会飞的时候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美国第一位黑人三军主帅——鲍威尔
郑成功的黑人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