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党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治党理论的发展

2019-02-19 14:06张云德
社科纵横 2019年9期
关键词:执政党治党政党

张云德 丁 丽

(兰州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时事、谋划大局,着眼于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提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布局,并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遗余力地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治理理论。梳理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的历史发展,我们将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当前从严治党的合理性及其时代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治党理论综述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治党理论概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首次确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同时强调,“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1](P41)指明要坚持共产党的纪律,确立了政党建设的纪律原则。但他们没有亲身历经共产党的建立与执政,因此对政党的治理论及较少,除关于政党建设原则性的设想外,有关治党的专门论述相对较少。

列宁时期,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无产阶级政党第一次作为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执政党自身建设与治理的必要性得以凸显,列宁对此做出理论上的探索。首先,强调共产党必须在革命中牢牢掌握领导权,坚持党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出版物应当成为党的出版物”,“写作事业无论如何必须成为同其他部分密切联系着的党的工作的一部分”。[2](P92)其次,重视党的纪律建设,要求党内必须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党员应当加入党组织并在其中工作,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监督和纪律,不能崇尚涣散和无政府状态。[3](P102-104)还要用铁一般的纪律管党治党。再次,提倡党的作风建设,他认为党在执政后会面临脱离群众的危险,面对“三大敌人”,而作为先锋队领导国家建设必然要改进思想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为赢得群众的绝对信任,领导人不应脱离群众,先锋队不应脱离整个劳动大军”,[4](P314-315)列宁发出“善于接近群众”的口号,动员干部深入基层与群众,反对其特殊化。最后特别强调党的组织建设。列宁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防止旧资本主义的渣滓混入执政党来,“清洗党内想作为执政党党员捞好处的人”,“徒有虚名的党员白给不要”。[3](P222-223)对此列宁进一步指出要严惩腐败以从严治党,反对官僚主义,清除官僚分子。此外列宁在党的思想建设和人才的培养与使用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

斯大林时期,在坚持列宁治党理论的基础上,斯大林对加强党的领导做了有益探索。他指出,党的领导在革命后依然重要,“无产阶级没有革命的党,就等于军队没有司令”,党的领导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保证,“没有党的原则性指示,就不会决定任何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或组织问题”。[5](P415)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将经济与政治工作相结合、党的决议制定和决议执行都要贯彻党的领导等原则。同时斯大林也指出,党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必须清除机会主义分子以保证党在意志上的统一,还要主动联系群众、吸收非党群众。斯大林着重强调党的干部培养问题,认为选人用人要坚持政治和业务标准,对年轻干部要深入了解、及时选用,在职干部需长期培训,训练党政工作之技能。

(二)中国共产党治党理论的历史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治党理论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首先,自党成立伊始,毛泽东就注意到党的建设问题,八七会议上他最先提出要进行党的组织建设,整顿党的队伍。此后在三湾改编时面对旧军队的不良风气毛泽东鲜明地指出:“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党的各级组织,设党委、委员会”。首次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同时要求扩展、严密党的各级组织。其次,重视党的制度建设。井冈山斗争前毛泽东就提出建立党的代表制度,党内实行民主制度,此后他强调,对于盲动主义思想的泛滥必须“从制度上和政策上纠正”。[6](P95)抗战时毛泽东指出:“为使党内关系走上正轨……还须制定一种较详细的党内法规,以统一各级领导机关的行动”。第一次提出要建立党内法规,并对党内法规制度的建立做出安排。他还强调,党内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并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国后毛泽东指出,必须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统一,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同时,毛泽东指出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严明党的纪律,“通过纪律建设以提高制度的执行能力”。[7]他认为既要建立完善的铁的纪律,又要通过纪律教育强化党员的纪律自觉,自上而下遵守纪律。此外,毛泽东对剔除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以强化党的思想建设、发扬“三大作风”以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也做出一定的探索。

邓小平时期,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党中央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整顿党的组织、作风。邓小平首先突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并指出: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8](P143)提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推进党的思想建设。1989年4 月爆发的颠覆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八九风波”使党面临严峻的政治考验,于是邓小平在6 月16 日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抓紧惩治腐败,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8](P314)严管严抓主要靠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规范党员言行,坚定不移维护党的领导。邓小平特别指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党内必须进行政治路线教育,同时将纪律与民主相结合,确保党的政治路线得以贯彻。21 世纪初,江泽民重新思考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创造性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党始终作为先锋队维护人民的利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治党管党。他强调,我们必须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拒腐防变,抵御风险的能力。[9](P117-118)胡锦涛时期着重强调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从六个方面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指出,要提高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使党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洁、务实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八大强调,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任,明确了党在新时代所肩负的历史使命。2012 年11 月15 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总书记指出,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他强调,与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相比,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干部队伍的素质作风和党的组织建设状况之间的差距仍不小,实现伟大复兴必须将党建设好,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紧迫。2014年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说,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第一次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命题,将其与“三个全面”结合,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使得影响从严治党的因素越来越多,既有国内外因素又有党内外因素,党内面临的思想不统一,政治性、原则性弱化等难题相互交织,对此习总书记首先提出,要将传统优势和其他政党的经验结合起来,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预见性、时效性。把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集中到自我净化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10](P102)所以从严治党不能是喊口号,要体现到党的一切活动中,以永远在路上的心态持续推进,明确指出将作风建设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二是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11]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治党的根本性要求,切忌将具体经济建设工作与党的治理割裂对立。要做到治党工作常抓常严,敢抓敢严。三是管党治党首先要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起。最根本的是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强化党内外监督,加强党内团结统一;还需及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同时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反对“圈子文化”;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抓好高级干部这一群体。四是强调要对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及时修订党内法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好做法以法规形式固定下来,因此党中央应及时修订条例、准则,这是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的相统一的重要安排。

习总书记特别指出,目前从严治党要坚持问题导向,着重解决如下问题:抓思想从严,抓执纪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既要让党员坚定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又要严格党内各项纪律;既要狠抓作风转变去“四风”,又要以零容忍态度反腐败;还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重视其培养选拔。最核心的是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各党组织必须守好责任田,担负管党治党责任,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总的来看,习总书记对从严治党的理论构想全面科学,涵盖政治、组织、纪律、作风建设等方面,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党和国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党面临的“四大风险”是严峻的,“四大挑战”是复杂的,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在新时代格外凸显。自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以把大局、谋大事的睿智和敢于革命的勇气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从多方面进行理论探索,其治党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是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其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向导。习总书记强调,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主线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统领是党的政治建设;着力点是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2](P310)习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纪律建设是治本之策,组织建设是关键举措,作风建设是长远要求,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二是强调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各领域必须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与党中央在政策、行动上保持一致,将党的领导权贯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2018 年8 月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成立一个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将治党治国相结合,这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成立这样的机构,表明习总书记关于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的领导有了新的认识。三是强调进一步完善监督体系,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以加强党内外监督。十九大以前习总书记更多强调加强党内监督,但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指出,必须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及时监督公权力,通过党内外监督的配合形成监督合力。随后习总书记提议建立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并与纪律检查委员会合署办公,将执法执纪相贯通并衔接司法。合署办公的提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习总书记对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新构想。

关于党的组织建设,十九大以前习总书记就提出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明确好干部标准、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等重要论述,十九大以后,面对治党已取得的成效及新出现的问题,习总书记强调,要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新时代干部的选拔做出新的指示。首先,严把德才标准,这里的德指政治品德,主要强调政治上靠得住,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做人前人后两个样的“两面人”。其次,坚持公正用人,为事业用人、依事择人,出于公心而不主观臆断,剔除“又跑又送、提拔重用”那一套。再次,拓宽用人标准,盘活人才资源,任用有经历、经得起历练的干部。最后,激励干部积极性,将严管与厚爱结合,严管和干事创业统一,让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给予大展身手的机会。[13]同时强调要引导干部走好从政第一步,明白从政是为了人民,想捞好处的坚决清理。此外,习总书记将现阶段党的组织建设方面的关注点再次聚焦党组,重新组织修订《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新条例主要强调以下几点:党组对本单位工作中重大思想动态的政治引导、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及党组设立的具体原则。当前习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整体来看,习总书记在实践基础上使其治党理论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三、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的时代意义

(一)保持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担当社会责任

马克思曾指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对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14](P228)这表明政党最鲜明的特征是阶级性,马克思也强调,政党最本质的特征是阶级性,因为政党是特定利益集团或阶级的代表,一个政党的阶级性往往决定着政党的性质、宗旨及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只有在政党的自我治理中才能使其保持原有性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对一个政党而言的重要意义就在于此。

一是保持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由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他们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代表整个阶级的利益;坚持严密的组织形式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建立广泛的群众基础保证其群众性。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是其区别于资产阶级等其他一切政党的显著标志。作为无产阶级先锋代表的共产党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建党的基本原则才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在世界范围内与资产阶级政党不同且始终领导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建党的基本原则。党之所以能在90 多年风雨中坚如磐石始终成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关键靠自我净化、自我治理保持了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从政党治理的角度出发,强调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这是对一个政党坚决抵御异己思想的腐蚀、异己力量的侵蚀做出的重要安排部署。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严明党的各项纪律以规范党内生活、去“四风”以改进党的作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以提高党的政治定力等构想,是从党的纪律、作风和政治性上对治党规划的路线图,最终会引领从严治党细致化、常态化,使我们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其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始终做马克思主义政党,站稳政治立场。

二是激励政党担当社会责任。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明确的组织发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的政治目标和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责任,不为个别群体某私利。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它一经成立就自觉肩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一如既往地勇担使命、接续奋斗,这是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在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新时代,我党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具体化、多样化,对国内而言,我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发展中特色社会主义,帮助困难群众稳定脱贫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终实现整个中国的共同富裕。对国际而言,我党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惠及他国,为实现人类最终的解放献策献力。习总书记将治党与治国相结合,通过强化各级党组织建设落实党的政策,积极部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党的治理来激发我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通过顶层设计的完善增强党的政治定力和领导能力,从而提升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党将能够有力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防范核心价值观的冲击,剔除党内消极腐败的思想,真正担起对内对外的社会责任。

(二)扩展党的执政基础,提升执政能力以实现“初心”

政党与执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掌握国家政权。当一个政党成长为执政党时,便获得相应的执政地位、掌握国家权力,但其所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既有来自党内的消极腐败危险,又有来自国外的和平演变风险,如何保证自身的执政地位是执政党不得不思考的。马恩曾指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要时刻接受人民的监督、反对特权、组织各民族的统一。列宁认为,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党在夺取政权后要保证其在国家政治、经济等各项生活中的领导权,同时党的思想作风上也会出现普遍性问题即脱离群众。因此执政党需要保持其先进性,创造执政条件以实现“初心”,习近平新时代治党理论对治党提出的制度化、系统化部署将扩展党的执政基础、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奋力实现“初心”。

一是扩展党的执政基础。列宁曾指出,“对于一个为数不多的,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来领导一个大国在没有先进国家援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产党来说,最严重的危险是脱离群众”。[15](P304)执政党若脱离群众将失去其执政基础从而动摇其执政地位,所以执政党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谦虚谨慎,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执政的标志,党第一次作为执政党登上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国内一穷二白,国外反动势力虎视眈眈,对新生政权封锁包围。党能够克服困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党发扬革命时的“三大优良作风”,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从而扩展党的执政基础,这是解决政党执政的根本问题的唯一出路。进入新时代,人民有了更多的美好生活需要,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评价标准;强调着力解决人民最痛恨的腐败问题,改进党的作风,对党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努力;同时吸收团结非党的各行各业的人士,从根本上说是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人心向背是党自身的作风和行动决定的,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变革自身是党赢得民心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顶层设计强调坚守人民立场,在治党过程中维护人民利益,这将有力地将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极大地扩展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实现“初心”。马恩在共产党宣言的结尾处呐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是他们为实现无产阶级以及整个人类最终的解放发出的号召。解放全人类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初心”,而这一初心实现的第一步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此后作为执政党的共产党需要考虑如何始终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生产力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中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前列,科学并长期地执政。长期稳定地执政是执政党要破解的难题,这就要求执政党通过自我治理提升其执政能力,执政能力强则党兴国兴,反之则易亡党亡国。时至今日,我党已在中国执政70 年,党和国家的事业迈进新时代,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再次升级,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发展难题与日俱增,继续推进国家治理需要党有不畏艰苦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恒心,而这必须进行党的自我建设才能予以保证。从我党提出的党的建设总要求来看,以五项建设为统筹,监察巡视齐发力,干部队伍抓落实的治党安排将提高党各方面的执政能力。首先,使党具备强大的领导力,始终成为领导各项事业发展的核心,勇敢肩负起时代使命;其次,使党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优缺点,并合理地驾驭市场经济,抵制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腐蚀;最后,增强党把大局、谋大势、成大事的能力,使其正确把握国内外局势,增强与国际合作交流的能力,在促进本国发展的同时惠及全人类。全面从严治党最终会将党锻造为有实力、敢作为的执政党,使其带着崭新的希望奋力实现我们党的“初心”

猜你喜欢
执政党治党政党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坚守人民立场 从严管党治党
在夯实组织保障中落实管党治党责任
执政党道德形象的塑造
论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
略论陈云执政党党风建设的思想
依法治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