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典籍翻译意识研究

2019-02-19 20:00赵长江王密卿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民族意识民族学典籍

赵长江,王密卿

(1.西藏民族大学外语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2.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24)

引言

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产生并反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典籍称为民族典籍。民族典籍是中国文化典籍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与汉民族文化典籍长期的相互翻译中,汲取各自的精华,已形成了各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在当前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形势下,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民族典籍了解较少的情况下,将民族典籍译为外文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一个良好契机。

文化走出去与翻译密切相关,译得好或找到一个较好的切入角度,会使中国民族典籍大放异彩;相反,不仅会损害中国民族典籍的原貌,还很可能给中国的民族问题带来麻烦,甚至危及中国边疆的长治久安。为了更好地翻译传播民族典籍,必须理清政治思路,了解民族政策,熟悉翻译路径,找到新的切入角度。与此相关联的是,民族典籍翻译意识必须清晰,它不同于汉民族典籍的翻译,甚至比其更复杂,更多样化,更具有研究价值。因此,只有厘清民族典籍翻译中的意识问题,中国民族典籍翻译事业才大有可为,大有发展。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意识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借用到民族典籍翻译中,意识指译者要时刻提醒自己所译对象是民族典籍。从民族典籍翻译译者的内在要求看,民族典籍翻译意识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知”指译者对民族典籍翻译要有深刻的认识;“情”指译者要热爱民族典籍并对民族典籍做出正确的评价;“意”指译者的意志,要有顽强的精神,把民族典籍翻译好。除此之外,对民族典籍译者还有四个方面的外在要求:政治意识、反分裂意识、民族意识和学术意识。这四方面的意识要求译者从政治和思想的高度来认识民族典籍翻译,自觉地按照这四个意识去做,把民族典籍翻译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加强民族典籍翻译中的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就是要求民族典籍译者了解中央的民族政策,从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要特别关注所译民族典籍的那个民族,比如,译藏族格言诗就要深刻领会国家对西藏的政策精神,并自觉地融入译文之中。此外,还要对藏族做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解读,甚至是研究。只有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才能把握好翻译的方向,才不会犯政治错误,才能将民族精神传递出去。

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和关注哪些民族政策和哪些有关民族问题的基本精神呢?2014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精神可作为民族典籍翻译的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如何认识这一“家底”是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①。

民族典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累起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族人民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每个民族都是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定维护者和捍卫者。这样一来,就要求译者在翻译中融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政治意识,自觉地践行这种意识,使得民族典籍翻译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从政治的高度把握民族典籍翻译,为中华民族的团结、合作、富强服务。

为了使中国各民族之间做到团结和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十四个坚持”: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②。

虽然“十四个坚持”与民族典籍翻译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作为民族典籍译者必须了解中央的政策和政治意图,努力使自己的翻译能够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保持一致。个别译者或许会认为,民族典籍与汉文化典籍都是典籍,在翻译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种认识与中央民族会议的精神有偏差。汉民族典籍主要体现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而民族典籍除了体现各民族不同的思想之外,还要体现中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的休戚与共、风雨同舟、团结统一,等等,这就是民族典籍翻译比汉民族典籍翻译复杂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民族典籍翻译中,要体现中华民族认同感,中华文化认同感,有意识地凸显这种认同感。对于没有这种认同感的作品,坚决不翻译,以防对中华文化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十四个坚持”要深刻领会,不符合“十四个坚持”的民族典籍是不能翻译的。民族典籍翻译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自觉贯彻执行201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十四个坚持”,选译质量较高的有政治觉悟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民族典籍,将它们介绍到国外,为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民族团结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把握民族典籍翻译中的反分裂意识

民族问题越是复杂,译者就更应该进一步去了解所译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中国各民族之间在长期的相处中,吸纳了许多不同民族的精神思想,尽管如此,各民族依然有自己不同于他民族的精神面貌,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更是如此。正是思想精神、宗教信仰、民族意识等方面的不同,让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或个人找到了分裂中国的“口实”,所以民族典籍译者一定要有反分裂意识,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所有搞分裂的人其言行都会有欺骗性,都会迷惑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作为民族典籍译者,一定要学会辨别真假,比如,对达赖言行的甄别:

1959年达赖逃往印度达兰萨拉,从此走上一条叛逃之路。达赖在流亡的50多年里,一直从事着分裂祖国的活动,在国际社会到处散布分裂祖国的言行。从1959年起,达赖多次游说美国国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与“台独”势力汇合,幕后操纵“3.14”打砸抢烧事件。达赖利用西方媒体在国际社会发表反动言论,歪曲事实,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1]

其实,达赖经常拿宗教和文化说事,污蔑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政策,其言论完全是一派胡言。西藏的宗教不是达赖宗教,西藏的文化更不是达赖文化,而是西藏人民的宗教和文化,达赖是不能代表西藏人民的。对于这些搞分裂的人的言行,民族典籍译者一定要认识清楚,对西藏宗教、文化、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若是不了解,最好不要翻译藏族典籍,搞不好会成为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口实。

可以这样认为,翻译民族典籍必须了解少数民族的精神生活,要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解决好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根本就在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切实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历史悠久的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倍加珍惜来之不易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始终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各族人民长期实践探索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③。

在反分裂思想意识指导下,首先,要选择那些能体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智慧、民族伦理道德等积极向上的民族典籍进行翻译,不可违背民族精神,以防被分裂分子所利用。其次,在翻译中自觉融入反分裂意识,要对分裂分子的言行给予坚决回击。可以利用副文本的形式进行诠释与解说,以便反驳分裂分子的言论。最后,民族典籍译本最好让懂民族政策的人把关,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犯政治错误,保证反分裂意识在民族典籍翻译中占据主要位置。

三、民族典籍翻译中的民族意识问题

除政治意识和反分裂意识之外,民族意识也是民族典籍译者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疆域辽阔,不少少数民族居住在中国的边疆地区,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受气候、地理、环境、教育等影响,形成了与汉民族迥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这样便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民族意识。如果用概念来表达的话,民族意识应该是某个民族的族群人员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心理等方面的一个认同。因此,民族典籍译者应该深入了解所译民族典籍的民族意识,并达到某种程度上的认同,这样才可深刻理解所译民族典籍作品。

民族意识分为表层特征和深层特征。表层特征就是从外貌长相和服装服饰上可以看出其所属民族,即使是表层特征也是民族意识长期发展的结果,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风俗、民族心理等。

不同的族群名称(如XX族)一旦确立之后,除了反映族群之间的实质性差别之外,也会具有一定的固定形象(image)和符号象征(symbol)意义。在实际过程中,群体间实质性差别的消亡很可能早于群体名称象征意义的消亡,特别是对群体的划分予以制度化之后。[2]

从民族意识的表层特征入手,将民族典籍中有关民族意识外在因素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是民族典籍译者的责任之一,而且表层特征译得越形象、越靠近原文,也就越能够深挖民族意识的深层特征,因为表层特征和深层特征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那么,什么是民族意识的深层特征呢?简言之,即表层特征后面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比如,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藏族人温柔和平,不善争斗;蒙古人的热情好客等等。与民族意识的表层特征相比,民族典籍译者更应该关注深层特征,将其完全彻底地表现出来,这样才可带有明显的民族意识特征,也是民族典籍翻译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然而,由于中国各民族之间长期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各民族之间的表层特征和深层特征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正因为中国绝大多数民族之间在体质外表上没有明显的差别,又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交流、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一定程度的通婚,中国各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意识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的情况比较是相对淡漠的,尤其是那些能够讲汉语并与汉族生活习俗差别不大的少数民族成员,民族意识相对会更淡漠一些。[2]

特别是在当代,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人民的外出等因素,融合的速度越来越快,民族意识中的表、深层特征逐渐淡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变得更为重要,在翻译中要鲜明地表现出这些特征,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意识,在翻译时不仅要体现所译民族典籍的民族意识,还要留心与其他民族典籍相关的民族意识,不可顾此失彼,造成民族心理伤害。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多在边疆地区,这样便出现了跨境民族或跨国籍的民族,比如,朝鲜族、蒙古族等等,因此民族意识也可划分为多国籍民族意识和同国籍民族意识。多国籍民族意识与民族典籍翻译有关系,但是,只有民族意识那一部分在翻译中会起作用,而国籍意识那一部分与翻译关系不大。

同国籍意识在民族典籍翻译中需要特别注意,因为民族意识不可超越国家意识:

在多民族的中国,各民族应该首先树立牢固的国家、国民意识,这样,民族意识(同国籍民族意识)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中华各民族的国家、国民意识淡漠,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那么正常的民族意识可能蜕变为极端的民族利己主义,甚至滑向极端民族主义。在我国,各民族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平等权力和利益的获得既要建立在不损害其他民族平等权力和利益的基础之上,同时也不能损害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民族之间的权利、利益是平等共享的,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一种上下层的关系,只有国家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得到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利益才可得到保障。[3]

由此可以看出,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特有的意识,它还要服从国家、国民意识,不可超越。特别是在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然而,少数人打着“泛民族”或“泛民族意识”或“泛民族利益”的旗号,实际上是极端民族主义,这是非常有害的,与多国籍民族意识的属性无关。

民族意识有时是非常模糊的,没有敏锐的政治敏感性,对国家的民族政策了解不深、吃不透,就有可能陷入思想矛盾和混乱,对于典籍作品的理解会出现偏差。毫无疑问,民族典籍译者的民族意识问题不解决的话,不会译好民族典籍。基于此,民族典籍译者一定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特别是中央有关民族政策的学习,牢牢把握政治方向,要在所译民族典籍中能够融入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国民意识,体现中国民族典籍独有的特色。

四、努力提高民族典籍翻译中的学术意识

除前面提到的三个意识之外,还有一个学术意识,也就是尽最大努力使民族典籍翻译带有学术色彩,体现学术研究水平,不能仅仅是一鹦鹉学舌式的传话机器。没有学术水平的民族典籍翻译,在翻译上就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世界翻译舞台上就没有位置,更不能产生学术影响。学术意识主要体现在:以民族学作为翻译的基础,以多学科相互参照作为寻找翻译角度的切入点,以体现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为落脚点。

民族学以民族为研究对象,在具体研究上,以某一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与研究,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消亡过程,研究各民族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学起源于国外,在国外的发展和研究有良好的学科基础,研究基础雄厚,流派众多。我国的民族学也发展迅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频繁,中国的民族学研究不断健康发展,出现了一批学者,取得了一批成果。

由于民族学是研究不同地区的族群及其文化,研究对象本身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差异,各个国家、各个地区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研究者必须考虑究竟是否能够把一套在某一特定环境中建立起来的理论模式运用到其他地方,需要总结和发现不同文化的概念、认识体系、文化积累、政治经济制度和现实情境。学术发展离不开相关的情境。相对性的存在使民族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需要成为必然。[4]

民族学的研究由于差异较大,必须本土化,这也是社会科学的普遍做法:任何国外传来的学科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水土相服。民族典籍翻译要借鉴民族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比如田野调查法、实证法、访谈法等。在翻译过程中,注重差异性,将民族差异译出来,突出民族典籍应有的特色,这是民族典籍翻译的学科基础。

民族学与许多学科或学派都有密切的联系,如进化论学派、传播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结构主义学派、文化相对论学派等等,学科和学派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推进民族学进一步向前发展,使其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宽。这些学科和学派为民族典籍翻译提供了广阔的视角,开拓了译者的视野。

民族典籍译者应该把与民族学相关的学科与流派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到与所译民族典籍有直接关联的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在民族典籍翻译中找到新的诠释角度。民族典籍翻译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的对应,要有深度,有特点,有研究,有结论,真正把民族典籍翻译作品提高到民族学的高度来看待,形成翻译学与民族学相结合的民族典籍翻译。

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对于那些有学术因子的民族典籍要注意在语言的转换中使用学术化语言,通过学术诠释以便与国外同类作品形成对话的基础,更好地传播民族典籍。此外,不要使用带有情感或情绪化的语言,以免对原作造成伤害,降低学术标准或学术分量。总之,民族典籍翻译既要有较高的学术性,又不能脱离中央的民族政策为学术而学术,要让学术为中华民族服务,而不是躲进象牙塔自娱自乐。

五、结 语

民族典籍翻译意识是民族典籍翻译的前提,是翻译的大方向,只有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进行民族典籍翻译,才可保证民族典籍翻译的正确性,才能译出与众不同的民族典籍翻译作品,在国际翻译界发出我们的民族声音,让民族典籍真正走向世界。此外,中国民族典籍翻译必须是: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与世界各民族进行平等的文化交流,这应该是民族典籍翻译的目的要求。

[注 释]

①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 .山西新闻网:http://news.163.com/14/1018/14/A8RK6T8I00014A EE.html.

②“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EB/OL]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822/c413700-30244032.html.

③[解答] 如何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EB/OL] .统战部:http://www.zytzb.gov.cn/tzb2010/wxwb/201605/ffbfc2c1b24247a295e6784aedba39c0.shtml.

猜你喜欢
民族意识民族学典籍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在诗词典籍中赏春日盛景
论当前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日益强烈对我国族际政治整合的影响
中华民族追逐“复兴之路”的历史足迹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根植民族 与时俱进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