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人才在CBE模式下的校企合作

2019-02-19 21:43
市场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外贸应用型校企

刘 圆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湖南 衡阳 421001)

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内国贸专业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要求培养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型、复合型人才。然而,就目前来说,大部分高校对国贸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脱节。许多学生一毕业就面临这失业,或者是不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工作困难重重。学生到底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练习哪些技能、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学校并没有规范的要求。因此,针对这些现象,本文从C B E能力本位教育模式出发,探讨了当代应用型国贸专业开展校企合作的一些途径。

一、关于C BE模式的介绍

C om p ete nc y-B ased E du c atio n,又叫做能力本位教育,是近年来流行于加拿大等国家的一种职业模式教育。

C B E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目标具体、针对性强,在就学过程中强调学习者而非老师的核心地位,其整个讲习目标的核心是如何使学习者具备从事某种岗位所必需的能力,从学生未来的岗位定位出发,侧重于其职业所需的能力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具有典型的职业性,这与我们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目标基本吻合。

二、国贸主要岗位及能力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的工作包括翻译、外销员、跟单员、货代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等,下面将介绍主要的几种岗位的能力。

(一)单证员岗位能力分析

在外贸结算中,进出口商凭借在其在交易中所使用的证书、文件,来办理商品的交付、运输、保险、检验、结汇等事务的职员。工作范围是审核信用证等单据文件、制作单据、交单与存档等一系列国际买卖事务。由于其工作量大、关联面广、时间性强,外贸公司的单证员岗位要求通常较高,必需要熟悉商贸实务的具体操作,掌握商贸实务的具体流程。

(二)跟单员岗位能力分析

在外贸合同的签定后,依据合约和相关证书,对商品的加工制作、包装运输、办理保险、办理商检和海关、顺利收汇结汇等一些或全部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协助贸易合同的外贸从业人员。因此,岗位要求必需谙练国际贸易根本常识以及外贸工作的基本流程;掌握相关的外贸法律法规以及行业的标准;掌握外贸商品学的各种知识;熟悉海陆空运输的物流基本常识;了解报检、报关,结汇内容;熟悉企业生产工艺等。

(三)报关员岗位能力分析

报关员必需合法通过报关员从业资格考试,考取证书,并在海关注册登记,管理外贸商品通关事务。岗位要求必需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必须熟谙精通各国的海关法规。每两年报关员必须要在海关总署进行的审核,审核通过,才可以继续从事报关工作。

(四)报检员岗位能力分析

报检员必需合法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规定的从业资格考试,并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注册登记,负责管理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工作。

(五)外销员岗位能力分析

外销员也常常看做是进出口企业中的业务员,其岗位工作包含从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制单、报检、通关,到办理运输、保险、交单议付等工作。外销员需要精通外语,熟谙国际商业谈判,熟谙国外市场,具备高深的市场开拓技术和人际沟通技术。

(六)外贸货代员岗位能力分析

货代员主要负责为企业办理国际间的货物运输、协调工作,负责有关商品的通关、交卸、存储、商检、封装、周转、租船订舱等工作。岗位要求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外文水平;具备丰富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熟谙国际物流法例要求;要有良好的贸易道德和自律意识;具备从事国内、国际运输以及多式联运的组织和设计能力。

以上职业不仅须要各类资格证书,更要求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面,更要具体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开展校企合作对于现阶段的国贸专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基于C BE模式的国贸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一)制度保障,健全校企合作法令法例制度,明确各方职责

企业的终极目标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培养高等院校国贸专业见习生须要企业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之,目前多数外贸公司为中小型企业,规模并不大。因此,通常来说,大部分企业响应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强,热情不高。因此,校企合做的重点虽然是高校和企业,但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政府应制定关于校企合做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明确高校、企业以及学生的权力与责任,充当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润滑剂,保障校企合做机制的稳步运行。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对积极给予合作支持的企业给予部分减税甚至是免税;设立企业专项配套资金等,降低其培训外贸实习生所需的成本;也可以学习海外校企合做的成功经验,例如,美国政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高校管理,对高校进行投资,吸纳在校生进行顶岗实习,设定毕业生最低工资标准等。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加大校企合作上要建立长效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各种途径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企业。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1.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由合作企业提出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进行修改补充,使得学校适应企业要求。我校从办学开始,就创办了校企合作订单班,和浙江广州十多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在人才培养规划中,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从大三开始,每学期要求学生至少每个礼拜下企业1—2次,学期外假期统一安排学生下厂工作1—2个月,使学生更好的领会从事外贸这一行业所须的职业能力。2.开展以企业为主导的“职业教学”。学校定期邀请优秀的外贸企业家来学校开展演讲、报告等交流活动,甚至可以聘任部分优秀的企业家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授课,与学生直接互动,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让学生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的动态和职业技能要求。同时开课堂外教学,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访外贸企业、港口、相关政府部门,让学生了解外贸工作体系和办事流程。3.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管理。除了及时联系外企为学生进行具体的实训设计和职业生涯筹划外,在实训期间,必需确保外企有指定的老师领着学生熟悉进出口流程,参与到企业的外贸管理中,而不是走马观花的参观企业,确保学生实习的质量。在实训结束后,也必需由公司出具详细的实训考察表,便于学校及时归纳情况,并根据其在实训期间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和处理,提高实习的效率。

(三)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师资力量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稳定,创新性教师缺乏的现象。要按照C B E模式的要求,制订明确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重点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指引并鼓励青年教师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累积自己的实践能力。要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通过其经验学习,进一步加强教学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增强学科竞争力。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的国际访问、学术交流平台,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另外,在师资引进上,一方面,高校也可以聘请一些企业人员到校内来担任学生导师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市场需求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规划,搭建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和合作的桥梁;及时觉察和解决授课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授课质量。另一方面,要加强“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的建设,要建立具有“教师资格证书”与“国际贸易技能证书”的教师“双资格证书”准入制度。用具体的制度来明确规定教师必需深入到外贸企业一线工作、实习,熟悉具体的外贸规则和流程,防止教师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际脱节,提高教学水平;构建有益于师资队伍调整的激励机制和分配机制,将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学术型”转变为“产学研型”。

猜你喜欢
外贸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