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初探

2019-02-20 01:05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运维工程造价

舒 崧

青岛市热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000

引言:国家不断发展,经济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想要确保经济的有效发展,保证工程造价实效性十分重要,而想要达到此目标,就需要积极探寻出高效、现代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通过有效开展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式,可促使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大幅度提升。

一、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重要性分析

实际开展相关管理操作的过程中,经由科学的设计规划,采取现代化的技术、工艺及材料等实现对全生命周期内工程投入成本的有效控制,优化工程生态、环保及社会效益,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高的价值。同时,基于投资决策层面来讲,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分析成本的方式,人们可以基于工程全生命周期角度,更主动、全面的对工程建设、运维或者投入成本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在多个设计方案内,结合全生命周期对成本的相关要求,挑选出最合适的方案,有助于大幅提升投资决策有效性及科学性[1]。

二、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一)决策阶段

就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决策阶段具有的重要性较高,究其原因,其一,该阶段是工程全生命周期最初阶段,相应决策和工程造价加量及后期各环节造价管理操作的顺利与否存在直接联系;其二,该阶段工程施工尚未正式开始,强化此阶段开展的工程造价设计及管理质量,对相关方案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等操作,可起到最大化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的作用。

在工程建议书审批完成以后,建设方可自行开展或委托具备相关资格的单位开展工程可行性分析操作。负责开展分析操作的单位,需要确保市场、资源调研及运营成本信息分析操作的有效性,基于全生命周期特点及相关原则,预估未来工程运行相关信息,针对决策实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同时,基于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充分考量,针对拟建工程开展相关利益关系的分析操作,明确各利益关系主体,明确工程各环节现实价值,再经由价值管理,结合工程建设、技术及设备择选方案等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最终决策方案[2]。

(二)设计阶段

1.施工方案设计

结合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研究,参考设计的持续及可维护性,掌握工程功能需求及资源获取情况,针对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结构进行分析,同时探寻可对其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设备择选、施工区域择选、建筑结构等。从全生命周期方面加以考量,减少工程施工、运行及材料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以,实际开展施工方案设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全生命周期特点,利用能耗较低、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新型建筑结构。

2.施工方案评价

设计方案择选及评价主要是基于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预估和明确方案于工程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投入的费用。首先,根据工程建设目标设计备选方案,此类方案需要和应用方案存在显著差异且可为工程相关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其次,择选最适宜的方案,并确保此方案可实现工程成本效益最大化,同时描述其被选中的原因。

3.确定方案

根据全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原则进行最后方案的确定,确保所选方案存在可持续性。基于LCC针对全生命周期成本开展系统化研究,确定LCC最小的方案为最终方案。

(三)招投标阶段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中的合理最低价中标评标法,主要指业主经由招标的方式择选承包方,并于所有投标方内选择报价为合理最低价的一个作为中标方。此处的合理最低价主要指符合招标文件内所有现实需求,且为通过评审得出的投标最低价,这其中不包括报价不超过企业自身成本的。评标价指判断投标竞争力的具有货币形式的定量指标,不仅需要考量价格因素影响,也需要对施工质量、进度及新技术等进行有效考量。

(四)施工阶段

1.目标成本管理

正式施工以前,委派专门人员开展工程雇员及预算分割操作,明确各环节单价,科学设计目标成本,将相应目标成本逐层落实到施工队、个人,同时签署承包合同,将施工成本和个人利益相连。

2.施工技术管理

改良施工设计方案,择选有效、合理的施工技术工艺,提升劳动生产率,减少施工成本;加大四新技术宣传推广力度,挑选相关人员组建技术攻关小组,针对各类施工难点、重点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利用有效、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质量。

3.施工质量、安全、进度管理

严格依照安全文明施工标准规定各环节安全管理工作,以实现对施工质量、安全及进度的合理控制;严格依照所规定标准、规定及要求,开展各环节施工行为。

(五)竣工验收阶段

完全依照合同内容开展工程验收,并在确保验收结果符合要求后再将其纳入竣工阶段,基于合同规定收费标准、结算办法等开展具体的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操作;依照原设计单位所出具的变更图纸或者通知报告等相关资料开展设计变更操作,同时,相应资料中需要同时包括设计、校审人员签字以及单位公章,影响较为复杂的设计变更还需要通过原审批单位审批。

(六)运维阶段

针对设施的性能开展评估,明确投资成果检查结果,针对设备运行实施全过程监测,模拟分析及预估设备性能衰退可能性;基于用户对于设施性能的现实需求实施相应的设备运维管理操作,在此过程中应确保用户需求调研、设备性能监控及运维方案设计的有效性;分析可能导致设备运维投入增加的因素,构建可支持相关决策的数据支持需求,同时注重定期维护更新。

结论:综上所述,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工程造价会对社会经济及生产力的发展造成影响。想要确保工程管理质量,就需要重视开展全过程控制,科学配置资金的使用,有助于推动社会各事业发展。实际开展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操作的过程中,应注重考量全生命周期基本特点及成本最小化原则,有助于确保管理合理性。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运维工程造价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风电运维困局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配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探讨
工程造价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