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人为本生态校园构建
——以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为例

2019-02-20 01:05朱玉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校园绿色生态

徐 俊 朱玉琨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安徽 合肥 238076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是我国重要政策与方针之一,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校园是高校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所,是高校成立的基础,新时代以人为本生态校园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和谐智能舒适的校园环境,在全国各地学校建设中都十分重要。

1. 生态校园的理念

1.1 构建生态校园的重要性

据2015年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在校学生有2.9亿多人,校园数量多、人口稠密,校园建筑面积大、设施多,能源消耗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校园的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有了更多新的刚性需求。校园应满足师生之间传道授业解惑、共同进步的需要和空间,提供一个现代化、人性化、舒适整洁的环境,使校园更富有生气和活力。

1.2 生态校园国内外发展

“生态校园”一词我国学者多翻译ecologcal campus ,国外学者习惯表述为 green campus,即绿色校园。对生态校园的研究,国外最早源于“绿色校园”。美国蒙大纳州立大学于1998年计划兴建的世界上第一所“绿色学院”科学馆,其中包括建立一所零污染排放的化学实室,这座建筑因地取材,将人和化学实验室产生的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建设湿地系统,展示了现代低污染建筑技术。

校园能耗是生态校园建设的重要指标,美国纽约哈佛福雷学院是成立于1833年,其综合体育中心获得了LEED金牌认证。建筑师注重建筑技术设计,优化日照,布置太阳能集热器补充更衣室的热水需求;利用坡段提供天然的绝缘屏障,降低了室内供热制冷的需求。加拿大红河学院新校区在生态建筑中有效利用太阳能照明发电,在玻璃板间成阵列布置光电池,为校区的五幢大楼提供全年的电力,同时通过巨大的玻璃窗采光,满足日间照明需求,校园运行时能效比高于《国家能源法典》的典型值47%,相当于每年节省了大约二十万美元。

我国于1997年由清华大学首次提出绿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从长远发展角度部署学校的各项工作。绿色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即绿色校园,是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运用先进的技术,对校园的空气质量、噪声、垃圾处理等进行综合监测和治理,将校园文化融如其中,形成一个优美整洁、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它也是生态校园的前身。生态校园本着保护环境的理念,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建设更为人性化现代化的校园环境。华东师范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实现了“江南传统园林的现代校园演绎”与“曲水绿荫人文校园”的校园建筑主题生态建设,展示了生态校园对校园本身的极大益处和重要性。

2. 生态校园的人文环境与建筑文化

建筑是生态环境的重要部分,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传递文化信息,更是一种艺术,带给人们精神的享受。大学校园的人文环境及模式在社会影响上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对大学校园中的可持续交通进行规划,Carlos阐述了美国大学校园的交通方式转变,鼓励低碳出行,从小汽车交通转向自行车和步行交通方式,并调研了优先选择自行车和步行的八所友好型校园,表明大学校园应立足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的交通方式的重塑奠定基础。

3. 构建生态校园的标准

2013年4月1日起实施《绿色校园评价标准》CSUS/GBC04 -2013为国内第一部绿色校园评价标准,为我国开展绿色校园评价工作提供技术依据。在校园的全生命周期内,从“四节一环保”即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方面定义绿色校园,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环境育人,为师生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它是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校园。目前,《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51356-2019于201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适用于所有大中小学校的绿色校园评价工作,有两套评价体系: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及高等学校。从规划与生态、能源与资源、环境与健康、运行与管理、教育与推广五个方面全面评价高校校园,根据一般项和优选项的项数加权打分,有分数高低划分为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

4、以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实例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新校区位于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环巢湖旅游景观大道旁,坐拥八百里巢湖。在学院方圆20多公里内人杰地灵,是著名的张治中、李克农、冯玉祥将军故居,有保存完好的长临河古镇和六家畈古民居,有姥山岛、相隐寺、龙泉山、大片巢湖湿地等知名景区。校园内景色优美,占地规划面积490亩,绿化率45%。校园内典型的徽派建筑周边景色融为一体,布局合理,因地制宜,能源利用最大化。

4.1校园运行管理

4.1.1 学习办公环境

师生共同学习办公场所,分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和行政楼。教学楼有三栋,有万余座位,绿化率高,以草地为主灌木为辅,营造了一个空气质量好且无噪音的学习环境。校园内图书馆与行政楼兼并一体,绿树环绕且背靠河流,内有会议中心、大小礼堂等设施,设有徽派建筑展馆、智能化阅览器、休闲阅读区等,既人性化又现代化。

4.1.2 生活活动区

师生生活活动区满足学习生活、休闲娱乐,闹中取静,动静结合。生活区分学生住宿区、教工住宿区以及食堂与综合楼三部分。周围道路规划合理,绿化多为乔木,夏季阴凉,冬季不遮挡阳光,住宿区集中供热水,配套设施齐全。综合楼为学生活动中心,有大学生众创空间、社团联盟等学生团体组织,场地规划明确,组织协调性好。

体育活动场地主要设施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操场,16个篮球场地以及风雨操场、网球场、排球场以及五人制足球场等,靠近生活区,利用率高,运动场附近有大片草坪和成片树林便于休闲,活动区周围种植常绿植物,隔音滞尘。

4.2 生态效益及环境质量

巢湖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大气环流以西风环流及亚热带环流为主,该流域年平均气温在15-16℃之间,四季分明,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合理利用校园地势特征,一个生态湖和一条小溪贯穿校园,生机勃勃。周边无高层建筑,日照充足,空气质量高,建筑屋顶、停车棚顶大面积敷设太阳能光伏板,并网发电,敷设面积约1万平方米,装机容量1.3MW,年发电量170万度,用于师生的学习生活,结余电量并入国家电网,有效利用太阳能。校区内设有电动车智能充电桩,校门左右侧均有固定公交站以及共享电动汽车,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交通便利。

4.3 人文环境及教育宣传

校园里典型的徽派建筑与小桥流水自成一派,彰显了色彩斑斓的古镇文化。学校专业设置围绕“大土建”,园内设有建筑物理、建筑模型、建筑材料、信号系统、金工等七十多个实验室,开展实践教育、校地校企合作,注重人文培养,围绕保护环境绿化环境展开一系列活动,引导大家重视校内环境保护,开展乐跑活动,培养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彰显了“明德爱国、善进匠心”的校训。

5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当今科技发展迅速,在数字化网络的快时代,大学校园生态环境发生了改变,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努力解决。如学生作为时代的前沿者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得到了极大便捷,网上购物、高校外卖等产生大量塑料垃圾,阻碍生态校园的构建。开展各类活动,引导学生保护环境,如“爱心瓶回收”不仅保护环境,同时奉献了爱心。

结束语

新中国历经70年的栉风沐雨,进入新时代,校园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人为本,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一个现代化风格校园环境,为社会生态的发展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校园绿色生态
绿色低碳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生态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