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约精神规塑与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再组织化

2019-02-20 01:05刘淑荣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契约管护

刘淑荣

重庆市万州区铁峰乡农业服务中心 重庆 404000

1.契约精神的提出背景

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保障粮食总体产量不断提升,将农田水利设施生产风险降低到最小化,不断提高农村水利资源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农田水利设施直接反映农业生产的水平,在我国农业建设过程一直是进行热门讨论的话题。

1.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提出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发展水平相对还处于落后阶段,这一时期国家大力推广以粮为纲的号召,一时之间兴起了水利设施建设工作。在全民关注的状态下,设施管理工作仅仅依靠农民自组织行动无法实现。国家政府提出了强大的权利摄入能力,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一下权力体系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成功的联系在一起,农村水利设施资源实现行政性整合,现阶段设施管护工作已经属于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之一。调整初期,从土地改革运动开始对剥夺传统乡绅财权的行为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运用工分制的方式瓦解传统乡村社会封闭性的权利问题,使农民群体不断了解并信赖国家政权,使行政权力在社会和政治层面上支撑起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工作,由此农村水利资源建设工作进入了大集体时代。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动员全体农民的方式开展,不断构建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时间内扩大了水利设施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但是由于调动劳动力时过于强制,所以建设工作成本计算不明确,出现了重复建设或超标建设的问题,建设水平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或远超于农民的需求,所以这种运动模式不能长期存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中。

1.2 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的重大转折

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农业生产市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改革的浪潮中,乡村经济关系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调整,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小组向国家政府提出了新的问题。由于前些年管护工作的欠缺,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出现了严重的损毁现象,设施维护工作出现了组织弱化的问题,因此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完善对水农户系统的整合势在必行。总而言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的建设与农村权利体系的结构具有密切联系,现阶段的国家权利已经从土地革命时期的强制进入,变成了逐渐抽离,农村社会的整合形式变为了契约型。在8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形势开始转变,乡村个体经营不再维持维持一元权力持续的集体经济基础,垄断性的集体水利设施管理,全力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推动并迅速构建出协作价值为主旨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乡村经济在多元化形式的驱使下,国家行政权力呈现出自上而下的削减,农村水利设施管理权力的合法性开始自下而上的增长,这也使农民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最后构建起成熟的村民自治制度,这加速了水利设施管护运行灵动性的提升,符合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组织化效益衡量标准,在乡村权力结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设施管护组织不断吸纳和动员农民,提高农户的自控能力,顺应新时代农田水利设施管理的契约性整合。

1.3 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发展

在开展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时,还要充分考虑改革前高度集权化的单项统治模式,制定合理的多元参与规制,顺应农村权力结构变革的发展规律,不断加快契约精神,在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中的实践应用,达到农村水利资源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为了使契约精神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中发挥出最大作用,还要进行契约精神的推广和普及,使更多农户重视并自觉参与到设施管护工作中,加强管护参与中的契约责任感。契约精神在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过程中不断深入,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设施管护的自觉化和民主化,使农户在追求个人用水权益的过程中,不断运用契约精神,构建协作意识和共同促进意识,实现各方面利益的总体提高,达到共赢的效果。

2.实现农田水利设施维护的组织化管理

在讨论集体行动和社会发展关系时,经济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指出:社会成员个体行动的根本存续与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一直受到个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说农民组织化管理和合作化发展,是实现阶段农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环节。用水农户契约意识,价值观念意识都会在农村用水组织发展中影响村民的发展观念。所以为了使农田水利设施维护工作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实现自我合作和自我组织化,不断提高农村人民的文化素养,加速农民身份向契约精神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快农村经济市场的改造,为农民契约精神奠定基础。不断加速农民经济市场的发展,可以打破农村传统宗教思想,让个体农户都打开自己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空间,形成完善的规则意识和法治观念,在经济合作的过程中构建出完善的村级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建立在市场经济层面上的契约精神。可以在农户选择市场进行个人利益交换过程中起监督和促进作用,不断地提高对自身公民身份价值的认可。农民契约精神在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过程中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可以夯实农村的经济基础,在政策引导和经济扶持的基础上,推动村级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加快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在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时需要明确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运行条例,建立出明确的奋斗目标,让农民们形成组织运转的监督意识。在日常活动中不断加强对契约精神的了解和宣传,使农民对村庄公共事务的关心度不断提升,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户在设施管护上的技术要求,让农户和用水组织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总结

现阶段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还不够完善,参与管护工作的重要力量没有发挥出最大效果。因此,调整设施管护思路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完善和培养农民的契约意识,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是现阶段提高公民文化素养的首要任务,可以营造出优质的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环境。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契约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一纸契约保权益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专家解读《农田水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