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三天可见”的朋友圈:隐私边界管理与自我表露

2019-02-20 04:42王周霖欣
视听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边界社交

□ 王周霖欣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不仅仅是通过微信进行相互联系、聊天,更多的时候微信成为了人们自我展演的空间——在朋友圈晒照、更新动态、分享信息,以此获得点赞与评论。人们正是通过这样一种“数字化展演”维持和拓展着自己的社交关系网络,并不断汲取社会支持,增加社交资本。但通过表露个人信息进行的自我展演的方式同样也会带来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造成隐私焦虑。

一、微信朋友圈中的隐私担忧与自我表露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获取、收集与分析变得更加轻而易举,我们每天都在网络上留下了大量的痕迹,这些包含着我们个人信息的痕迹又会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二次利用”。调查研究显示,2018年全球范围内有45 亿条信息泄露,光社交媒体领域就发生了6 次重大的数据泄露事件,而Facebook 的隐私丑闻更是成为了社交媒体数据泄露中的最大“丑闻”,直接导致Facebook 流失了大量用户,使用率整体下滑高达5%。除Facebook 之外,美国其他社交媒体同样受到了影响,全美社交媒体用户数量相较于2017年下滑近4 个百分点,这也一举打破了其长达9年,年均增速近8%的高速增长(Edison Research,2018)。而就在全美社交媒体陷入颓势之时,Snapchat 用户却在短短一年之内激增10%。本研究认为Snapchat 之所以能逆向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其主打功能“阅后即焚”能很好地保护用户隐私,满足年轻用户社交媒体使用的隐私保护期待。而在我国,微信也在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了“三天可见”功能,之后迎来了用户日活的持续上升。

高德纳公司(Gartner)的研究表明,目前社交媒体用户最担忧的便是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近40%的用户产生了社交媒体隐私顾虑,其中一半的用户会因为担心隐私泄露而拒绝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自我表露(Gartner,2011,2017)。以往的研究发现,随着社交媒体的泛化发展,“语境消解”(context collapse)的出现使得社交媒体公共与私人之间的界限坍塌(Marwick & Boyd,2011),人们的隐私关注也随之增加。由于担心自己在社交媒体上互动表露太多个人信息而带来未知的风险,用户会选择不在社交媒体中发布个人信息(黄莹,2017)。人们的隐私关注直接影响了个人的线上自我表露,隐私关注越高,自我表露越谨慎。申琦(2015)在对上海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实证研究中也证实了隐私关注对自我表露呈负面影响。曾有学者于2006年发现用户的隐私关注影响其自我表露行为,当他感知到表露个人隐私带来的风险大于收益时,便会十分谨慎,甚至拒绝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自我表露(Peronio,2012)。在实际的微信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用户都是矛盾的,他们一方面积极地主动表露着个人信息以获得社会支持或某些便利,另一方面又担忧着隐私安全(Barnes,2006;Taddicken,2014;薛可,何佳,余明阳,2016;李兵,2017)。

二、微信朋友圈中的隐私边界管理

为了避免隐私泄露带来的风险,人们在网上进行自我表露时也会采取隐私保护措施。隐私保护行为一般分为抑制类隐私保护行为、伪造类隐私保护行为和管理类隐私保护行为三类。抑制类隐私保护行为是一种极端的隐私保护方式,包括为了避免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人们会拒绝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信息,甚至退出社交媒体的使用。伪造类隐私保护行为意味着微信用户往往使用虚假信息或残缺信息来隐藏自己真实身份,例如通过切换“小号”、使用假ID 等方式来规避自我表露带来的隐私泄露。尽管我们可以在姓名、性别等个人资料上进行“伪造”以保护个人安全,但倘若在双方进一步的交流中仍然不断提供虚假信息、“满口胡言”,那么便会使双方关系陷入僵局。约哈瑞之窗理论指出,维持和拓展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放大公开区,也就是要进行自我表露,而“抑制类”和“伪造类”均属于消极的隐私保护方式,不利于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与人们使用社交媒体的意愿相悖。人们更多会选择管理类隐私保护行为平衡自我表露意愿与隐私风险之间的矛盾,而设置个人隐私边界是微信用户最常用的隐私保护行为,微信的“三天可见”功能也由此应运而生,为用户更好地管理个人隐私边界提供便利。除此之外,用户还会通过设置自己社交媒体主页的访问权限、开启微信好友添加的隐私权限等方式管理个人隐私边界。

“隐私边界”(Privacy Boundary)来自于皮特洛尼奥2002年出版的《隐私的边界》一书,她在书中提出的“传播隐私管理理论”(Communication Privacy Management)将自我表露看作一个表露个人隐私的同时隐匿个人隐私的过程,系统地论述了人们传播隐私的选择过程(Petronio,2002)。根据这一理论,微信的信息传播是自我表露的过程,在传播的过程中,表露信息的人与接收信息的人需要不断地对其“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边界进行管理。隐私边界管理的核心在于“边界链接”(Boundary Linkages)、“边界渗透”(Boundary Permeability)和“边界所有权”(Boundary Ownership),借鉴传播隐私管理理论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来协调微信传播的边界管理,不仅为保护用户的隐私提出了建议,也为本文提供了新的视角解释人们如何管理私人信息的表露与保密之间的关系。

三、微信使用中的隐私关注、隐私边界管理与自我表露

为了获得社会认同和社会支持,人们不断在朋友圈中通过自我表露的方式“刷存在感”。但正如凯文·凯利所预言的那样,大数据时代,“数据追踪”无处不在,“数字化展演”获得存在感的同时也在不断泄露着我们的个人隐私信息。人们因为披露个人隐私可能带来诸如积累社交资本、拓展社交关系网络等感知价值而进行自我披露,但又因隐私泄露可能带来的风险而陷入了究竟该不该发朋友圈的矛盾之中。人们的隐私关注会极大降低用户在朋友圈进行自我表露的意愿,但也提醒了人们进行隐私边界管理。“三天可见”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隐私边界管理。与其他社交媒体的开放性不同,微信一直很注重用户隐私的管理,也从技术可供性的角度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且行之有效的隐私边界管理方式——在微信朋友圈中,非好友无法相互观看评论,并且最多只能看十条朋友圈,这一功能便很好地控制了隐私边界的所有权,使隐私边界始终在用户自己的掌控之中;更新后微信发布的三天可见、分组可见功能则是通过控制隐私“边界链接”的方式控制了隐私表露的对象、内容、时间与空间,保证个人隐私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表露(殷俊、冯夏楠,2015)。

当人们一旦进行了恰当的隐私边界管理之后,便等同于为用户个人隐私表露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可控的环境,缓解甚至消除了隐私关注带来的隐私焦虑以及对自我表露的负面影响。哪怕是那些隐私关注高的用户,在这样一个安全稳定的隐私环境也会积极地进行自我表露,毕竟“公开与分享”才是社交媒体该有的常态与隐含的规则。

四、结语

微信中社交关系的维持与拓展实质就是一个自我表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不断与他人协商,进行隐私边界管理,以平衡信息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尽管隐私关注会使人们减少自我表露行为,但同时也会增强隐私边界管理的意识,人们可以通过有效的隐私边界管理降低甚至规避自我表露带来的隐私风险,在更安全的环境表露个人信息,获得社会支持与社会认同,这也是微信中存在一大群活跃在“三天可见”朋友圈的用户的原因。本文基于传播隐私管理论,揭示了隐私关注、自我表露与隐私边界管理之间的关系,但并未能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撑,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会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收集数据,并验证隐私边界管理如何影响隐私关注与自我表露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边界社交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拓展阅读的边界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社交距离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