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视角下的安徽花鼓灯媒介形象分析

2019-02-20 04:42
视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花鼓人民日报民间艺术

□ 王 琦

一、研究背景

作为安徽沿淮地区历史悠久的汉族民间艺术,花鼓灯融舞蹈、灯歌与音乐于一体,享有“东方芭蕾”的美誉。它不仅是地域文化的精品瑰宝,也是民族艺术的亮丽名片,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报纸媒体广为报道的话题。而当代艺术呈现给公众的形象又大都是通过大众传媒建构的,“传媒掌握了阐释生活和艺术的话语权。无论真实的艺术状况如何,至少人们了解到的艺术就是传媒‘构造’出来的”①,因此,探究大众传媒与花鼓灯这一当代民间艺术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必要。艺术媒介形象的构建与变迁则是很好的研究切入点。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日报》是当前中国最具权威性的媒体之一,其对安徽花鼓灯的相关报道所呈现出的媒体形象自然更具有引领性,在受众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因此有必要通过解读相关报道文本,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话语中安徽花鼓灯的媒介形象建构过程,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官方媒体对安徽花鼓灯形象的话语建构,以期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分阶段对《人民日报》有关安徽花鼓灯的新闻报道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总结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花鼓灯媒介形象的变迁历程。

(二)样本选取

在《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中选定时间段为1949年10月至2019年8月,以“花鼓灯”为关键词进行样本搜索,显示总计136 篇新闻报道;再以人工阅读方式剔除演出计划、广告、名单、书评等无关样本,最终得到有效样本共计50 篇。

(三)内容分析

首先对样本进行阶段性划分,第一阶段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文革”结束,第二阶段为1977年至2000年,第三阶段为新世纪至今,以此为基础展开研究。

1.不同阶段的报道数量分析

第一阶段涉及安徽花鼓灯的报道共有18 篇,年均报道量为0.66 篇;第二阶段涉及安徽花鼓灯的报道共有17篇,年均报道量为0.73 篇;第三阶段涉及安徽花鼓灯的报道共有15 篇,年均报道量为0.78 篇。以上分析表明,《人民日报》对安徽花鼓灯的报道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公众关注度。

2.不同阶段的报道版面分析

第一阶段涉及安徽花鼓灯的报道主要集中出现在第6 版和第7 版,前者稿件数为6,占比约为33%;后者稿件数为8,占比约为44%;两者合计约占77%,其他则在头版、第2 版、第5 版、第8 版。第二阶段涉及安徽花鼓灯的报道主要集中出现在第7 版和第8 版,前者稿件数为6,占比约为35%;后者稿件数为5 次,占比约为29%;其他则头版、第3版、第4 版、第5 版均有。第三阶段涉及安徽花鼓灯的报道主要集中出现在第9版(文化版)和第11 版(文化纵横版),前者稿件数为5 次,占比约为33%;后者稿件数为4 次,占比约为26%;其他则在头版、第4 版、第14 版、第22 版等。在报纸分析中,稿件版面的位置传递着稿件新闻价值的大小和新闻的重要性等隐性信息②。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涉及安徽花鼓灯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文化相关版面中,其他则不乏出现在头版、第2 版、第3 三版等重要版面,体现出《人民日报》对安徽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

3.不同阶段的报道体裁与内容

第一阶段报道使用较多的体裁是消息与通讯报道,合计为9篇,报道重点是安徽花鼓灯的出国演出及获奖新闻,如《中国戏剧在巴黎再放异彩》一文报道了中国艺术团把以花鼓灯为代表的新中国民族艺术带给西方的观众,受到热烈欢迎;其次是评论体裁较多,共有4 篇,着力于挖掘花鼓灯的文化渊源与艺术价值,如《秦汉时期的舞蹈》一文从舞蹈史角度分析安徽花鼓灯的历史起源。第二阶段报道使用较多的体裁依然是消息与通讯报道,合计为8 篇,报道重点也是安徽花鼓灯在民间的演出及获奖情况,如《花鼓灯歌舞剧〈玩灯人的婚礼〉受到观众赞赏》一文报道了安徽蚌埠市文工团新创作的花鼓灯作品在沿淮地区的演出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评论体裁的比重有所增加,共有6 篇,如《花鼓生涯五十春》以新闻专访的形式报道了花鼓灯老艺人冯国佩的事迹,等等。而第三阶段报道则以评论体裁为主,共有10 篇,占66%,如《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机制大力继承花鼓灯艺术》《中国舞蹈的“本土化”诉求》等评论文章都深度分析了安徽花鼓灯在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问题。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对安徽花鼓灯的报道在第一、二阶段主要是以消息与通讯报道为主,内容主要集中于相关演出活动及获奖情况;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则以评论体裁为主,报道深度不断拓展,报道焦点集中于安徽花鼓灯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4.不同阶段的报道倾向

新闻的倾向性是指叙述者在新闻报道中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程度③。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事实是经过选择的事实。新闻具有客观性,但又无法实现完全客观,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倾向性,尽管这种倾向性在不同的新闻中有不同的表现,或隐或显,或明或暗,但始终贯穿于传播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报道过程之中。总体而言,《人民日报》对安徽花鼓灯的新闻报道以正面为主,几乎没有负面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以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一项基本方针,也是党报必须长期坚守的报道原则,《人民日报》需要将正面报道作为重头戏,去引导舆论、鼓舞士气、凝心聚力;另一方面则源自安徽花鼓灯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长期细致的艺术改造,其负面性的因素已消失殆尽,加之在从艺人员培养过程中又着力强化艺德教育,以致鲜有负面案例发生,因而形成了《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以正面舆论引导为主的局面。

三、研究发现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方媒体话语对安徽花鼓灯媒介形象的建构是一个多元动态的呈现过程,经历了明显的变迁历程。在第一阶段《人民日报》建构的形象维度上,优秀的汉族传统艺术是这一时期安徽花鼓灯媒介形象的主要呈现。报道聚焦于花鼓灯出国表演并获得极佳的演出效果,充分展示了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新兴国家的朝气蓬勃。在官方媒体话语体系中,安徽花鼓灯的形象被建构为新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符号之一,既是民族传统文化形象的代表性元素,也是中华民族自豪与自信的视觉化呈现。而在第二阶段,《人民日报》视野中的安徽花鼓灯已经从“国字号”舞蹈转换为乡村民间艺术,是群众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报道的重点在于凸显花鼓灯的“土”味。简而言之,花鼓灯的媒介形象被呈现成一种充满泥土气息的乡村文化,其从业人员以及受众也多是乡村农民,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观念的变迁。在第三阶段,安徽花鼓灯的形象则被官方媒体建构为一种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焦点在于呼吁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对花鼓灯给予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反映了当下安徽花鼓灯的现实地位与真实困境。

四、结语

在《人民日报》70年来的持续报道中,官方媒体话语体系建构的安徽花鼓灯形象经历了三次转换,建构了三个不同的媒介形象:优秀的汉族传统艺术、群众性的乡村民间艺术、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提升安徽花鼓灯的艺术媒介形象,扩大民族传统文化对外影响力的同时,也真实地记录与再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花鼓灯的发展历程,并为安徽花鼓灯未来的前进指明了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安徽花鼓灯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注释:

①许静涛,徐沛君.传媒与当代艺术[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112.

②陈晓雯.《人民日报》 关于内蒙古的媒介形象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 周年报道为例[J].视听,2018(11):160-161.

③孙志伟.从叙事学视角看新闻报道的倾向性[J].新闻爱好者, 2007(03):35-35.

猜你喜欢
花鼓人民日报民间艺术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民间艺术篇
幸福花鼓
花鼓灯小唱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花鼓桥
民间艺术
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