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山土地复垦技术与生态重建探讨

2019-02-20 07:52
关键词:人造尾矿植被

陈 晶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3

我国露天矿山所处位置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进行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极为困难。但由于矿山开采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相关企业也在不断扩大开采规模。由于前期只顾开采而并未想到如何恢复,以至于完成开采后,留下各种固体垃圾,并且空洞的矿洞也会因海啸引发地震,导致地区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本文将探讨复垦技术的使用方法及生态重建的具体意义,并对影响生态重建的因素进行分析,期望能够帮助矿山重新建立优质生态环境。

一、国内外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

在1930 年美国就针对矿山环境问题展开复垦活动,利用矿山坑体外部物体对坑体进行埋填处理,并在完成埋填后种植易存活植被,确保矿山开采后不会遗留环境问题。据此,美国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直至1977年美国联邦政府又针对矿山开采颁布了《露天开采管理和复垦法》,针对矿山环境问题制定相关土地复垦法律法规,加之复垦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让土壤改造和现场管理逐渐成熟。尤其是外排土场与锥形尾矿库、无覆土的生物、抗侵蚀复等复垦技术与清洁采矿、矿山生态保护工艺等取得显著成绩,完成了生态环境建设。

我国展开矿山土地复垦时间较短,是始于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土地复垦规定》,让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拥有有据可依的法律法规,进入了发展正轨。但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矿山土地复垦已经列入国家发展计划,但仍然受到天气、环境、地区、植被成活等问题的影响,无法达到预期的复垦效果。我国矿山土地复垦与西方国家处于不同地区、地貌,加之处理企业的不同都为土地复垦带来对应难题,造成土地复垦发展困难。

二、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涵义

对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进行具体分析,其涵义为:对因采矿造成的土地及环境进行价值恢复,让被破环土地仍然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及生产提供帮助。主要通过合理改造实现矿山土地再利用,让其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改变周围被破环生态环境。

Ecological restoration 被称之为现代生态学最活跃的关键行动之一,在我国该行动被称之为“生态恢复”。后由于其含义的演变以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意义,被改为“生态重建”,是指人为干预下的生态建设活动。矿山生态重建则是改善土地经历开采后的环境损害,处理堆积的岩石与塌陷,恢复被破环生态环境,采取人工填土、种植植被的方式,制定对应土地复垦计划,对土地进行有效重建,将其恢复成为具有利用价值的生态体系,为未来建设提供支持。土地复垦是将原本被破环土地恢复至可利用状态,而生态重建则是要将原本被破环环境恢复至利于生活的状态。

三、影响因素

由于矿山所处地区、地域不同,加之矿山开采方式不同,会给矿山土地复垦带来许多难题,在矿山土地复垦过程中需要根据各自差异化特点注意其影响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的因素。如:矿山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植被茂盛程度、水文地质情况等;矿山所处地区气候情况、降雨情况、居民分布情况;矿山所处地区的矿体情况、岩石种类、物质鉴定;开采方法是露天还是地下等。需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后,才能确定使用何种方法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才能够避免企业成本浪费,加快施工进程。

四、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

根据我国土地复垦技术的发展,传统技术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物理恢复和植被恢复。两种恢复技术都是将回填土在被破环位置进行埋填,然后在恢复土地上进行植被种植工作,该技术极为传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颇见成效。但是,植被恢复难度较大,无法真正实现生态重建,加之植被不适应该地生态环境难以成活,也是传统技术中的其中一项弊端。加之,能够覆盖被破环位置的回填土也极难寻找,所以传统复垦技术必须要升级,才能实现生态重建计划。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有针对性的研究出新的土地复垦技术:利用矿山原本固体废物进行矿山坑体覆盖。矿山尾矿可以作为填充物,填充露天采矿区域,这样既能让尾矿有所利用,还能保护周围生态环境,又能避免复垦土地出现沉降现象。利用矿山内的物质对矿山进行复垦,即实现了生态重建,又能够让资源重复利用,可谓是一举两得。但需注意,将尾矿埋至坑体底部后,需要在尾矿上部覆盖有机材料及土壤,同时在两者中间加上过滤网,防止上下材料出现混合现象。该种土地复垦技术能够避免尾矿出现酸化现象,减少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人造表土:由于矿山开采后的土地贫瘠,熟化的表土已经被完全破环,所以在复垦前先通过人造表土恢复。人造表土与自然表土有异曲同工之妙,能够直接作为自然表土使用,或者作为表土改良剂使用。人造表土内含养分与自然表土内含养分一般无二,甚至比自然表土还要高,所以使用人造表土进行覆盖时,可以适当降低厚度,其效果与自然表土没有任何差别。人造表土也可作为作为改良剂和肥料来使用,能够帮助土地复垦达到最理想状态。

人工抚育草灌木:由于露天开采矿石会影响周围草地及生态环境,所以在露天开采完成后要对生态环境进行补偿。传统植被种植技术不过关,导致植被存活率极低,但是使用人工抚育草灌木则可以提升植被存活率。同时,在选择植被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根据地区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矿区生长的植被。比如在风蚀沙化较为严重的地区,种植沙棘、柠条等灌木植被,提升植物存活率的同时,实现生态重建。

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让我国矿山土地复垦技术与生态重建取得优异成绩,也让我国因矿山开采被破环的土地和环境逐渐的恢复,但是在恢复过程中由于技术的不成熟,还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继续完善我国土地复垦相关法律法规,企业需要加强认知,并充分利用新技术,让我国矿产事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实现有效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生态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人造尾矿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无中生有人造木
《固体矿产尾矿分类》等3项行业标准于2021年6月1日起实施
人造太原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某金矿重选尾矿回收金、铜的工艺研究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
铁尾矿资源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