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课程思政价值

2019-02-20 19:42游柱然陈均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价值观思政德育

游柱然 陈均土

(1.绍兴文理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绍兴文理学院 党委宣传部,浙江 绍兴 312000)

课程思政是高校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一大飞跃,也是学科教学方式和内容的重大转变。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意味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局限于思政课程及其他相关活动[1],而是要求所有课程均具有思政功能,让大学课堂真正成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2],实现培养德才兼备、思想过硬、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实施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开拓思维,充实课程的思政内容和方法[3],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公德培养、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专业伦理教育等内容渗透到专业课、实践课及其他教育活动中,从而对大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其中优秀传统德育文化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课程资源,它不仅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一些基础性内容和关联手段,而且为完成上述思政任务提供了好的切入点和引申点,因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德育文化元素是实现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目标的重要抓手和策略。

一、传统德育文化与课程思政的内在关联

事实上,课程思政的理念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有着本质的内在关联。从指导思想来看,课程思政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德育观”的继承与发展,即将教学生做人做事作为所有教育的首要目标。所谓传统德育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有关道德教育内容的部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组成之一,包含了丰富的价值理念与教育方法[4-5],其目的是为了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关系。德育文化的存在让中华文明具有强烈的道德教育色彩,也让德育成为了传统教育的核心任务,让中华文明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数千年而延绵不绝。就其功能而言,中国传统德育文化是政治理想、思想教育、道德规范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蕴含了政德合一,修身治国的哲理[6],有很高的思政教育价值。其中许多内容不仅成为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概念和用语,而且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7]。正因如此,优秀传统德育文化可以成为我们在专业教学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8],是进一步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基础和引申,更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思想武器。

将优秀传统德育文化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既有其必要性又有其可能性。当前,尽管一些大学开设了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对上述传统德育内容也有所涉猎,但由于课程量少覆盖面窄,影响力十分有限。课程思政则有助于克服德育课程孤立空泛的问题,为普及传统德育文化提供了契机;优秀传统德育文化也由此成为课程思政的重要课程资源,充实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从课程渗透的可能性来看,高校开设的所有课程均具备融入传统德育内容的基本条件。中华传统德育文化内容极其丰富,与各学科教学内容均能紧密契合。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如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等都包含了大量的传统德育内容,而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学科当涉及人的需要和社会价值维度时也与传统德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优秀德育文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从文化视角来看,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德育文化元素,符合中国人的文化倾向和心理结构,易于被学生所理解与认同,这也为进一步为宣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文化与心理基础。

二、课程思政的目标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价值

从目标定位来看,课程思政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科教学主渠道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方面施加正面影响,全面提高他们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9]。这些任务可分解为相互关联的三个子目标,即道德关怀提升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政治诉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中国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其核心是价值观的塑造。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统一,让“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真正融为一体,“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全域、全息化地融入思想教育的理念、目的、手段和技巧。”[10]66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课程思政价值则主要体现在它对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贡献上。传统德育文化渗透了爱国爱民的思想,强调人生理想和社会担当,联系着中华文化的道德教育传统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因而在学科课程中渗透传统德育文化元素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道德关怀、政治诉求、民族自信的三维目标。

首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德育文化是课程思政道德关怀的必然要求。传统德育文化的核心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人伦教化,这为通过课程思政促进大学生道德成长和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提供了大量的思想元素和教育内涵。中华传统德育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礼义廉耻、仁孝诚信、忠恕和睦的价值体系和教育目标[11],并通过相关教育活动促进了国家的和谐和稳定,增进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虽然其中有些概念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其基本思想通过当代更新,依然是今天中华文化的价值核心,是人们道德立身、为人处世的依据。其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理念有着很强的道德感召力和价值塑造功能,具有激励大学生宽厚待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教育价值。其次,传统德育文化的一个核心目的是教人明辨是非,包含了大量的明理教育思想。所谓读书明理,也就是通过学习认识和遵循为人处事的道理。为此,天理和道德良知被提升到很高的位置。这种为人的道理被赋予了天的崇高性,同时却又把决定权置于个人手中,要求他们自觉自愿地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因此,传统德育的主要概念与方法不管是“格物致知”“致良知”,还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都为大学生指出了治学的方向和道德修身的途径,有助于学生理性思考,坚定意志与信念,克服当代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

在社会担当方面,传统德育文化更是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极为生动的关于爱国敬业,胸怀天下的思想素材和道德成长方案。例如,“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完善和政治理想相统一的哲学信仰,为学生提供了服务社会的心理导向与情感基础。这种信念把“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主张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来追求人生理想与政治抱负,以实现服务社会和国家之目的。为此,北宋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德育四大目标,其信念和豪情更是鼓舞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立志学习为国家服务。虽然这种传统的家国情怀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中的精神内核今天可以转化成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操和理想信念,而这恰恰是当前许多大学生所缺乏的素养,也是当前各科课程教学中较易被忽视的内容。

其次,优秀传统德育文化有助于课程思政的政治诉求目标的达成。课程思政的政治诉求目标其实质是强化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12]。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离不开对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诠释和升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也需要得到中国传统德育文化的支撑和滋养。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3]。事实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和谐,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凝练和培育都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肥沃土壤、思想资源和精神要素。也就是说,中华传统德育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基础、心理倾向和源头活水,而后者中一些核心价值观也可视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超越性升华[14]。不继承弘扬中华文化的美德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于和谐、爱国、敬业、友善等的教育就难以实施,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自由、民主、法制也因此缺乏文化基础和思想内涵,难以成为当代中国的共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学中渗透这些德育内容对于各学科课程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它让核心价值观符合于中华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情感内核和认知方式,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此外,这些德育文化内容还可以作为学科知识和价值观之间的桥梁,为进一步阐释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内涵,使后者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其三,课堂渗透优秀德育文化尤其有利于实现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奋中国精神的课程思政目标。课堂教学是思政的主战场[15],大学各科教师应该通过教学弘扬主旋律,讲述中国故事,振奋民族精神,而渗透优秀传统德育文化内容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内容和方式。民族自信首先就是文化自信,特别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价值取向的自信心。传播中华文化价值观,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只有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青少年接受、认同和实践中国价值观,获得民族自尊自信,才能真正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并从价值观教育的层面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事实上,中华传统德育文化中的仁爱,和谐,宽容、互惠互利,自强不息等价值观具有超越时空的人类共同价值,能为人类和平和文明进步做出贡献。例如,“忠恕之道”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华文化精神,有利于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宣扬“和而不同”则有利于协调不同文明和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避免极端思想[11]。德育文化中顺应自然、少私寡欲的观念也对当前世界应对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授这些德育思想能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价值,以实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方面的作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优秀德育文化有助于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其中,道德修养、社会公德、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则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教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德育文化,能够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学科教学渗透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方法与要求

与一些大学通识课程专门教授传统文化的方式不同,课程思政要求各科教师将传统德育元素渗透到各学科课程教学中去。这就需要我们挖掘其学理、机理和方法,积极探索将传统德育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途径和方式,使之能真正与学科教学知识点相融合,充分发挥优秀传统德育思想的课程思政价值。依据学科教学及传统文化的特点,优秀传统德育文化的课程渗透一般可采用知识关联、概念活化、价值引领和情感认同等方法。

所谓知识关联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相关传统德育概念与学科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阐释和引申的方法。关联知识点和相关德育概念一方面让这些传统德育思想有了与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的机会,突显其价值塑造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阐释这些知识点,赋予知识以丰富的社会内涵。知识关联的意义在于实现知识层面与价值层面的贯通,传统思想与现代理念的沟通。例如,在专业教学中融入传统德育文化关于“义与利 ”的讨论有助于破解当前普遍存在的道德困惑和信念缺失问题,对于学生成长有着特殊的专业伦理教育价值。此外,一些学科的基本概念也可在传统德育文化的渗透中得以活化。所谓活化是指将价值理念注入一些抽象的“客观”概念中,赋予后者以人文取向、生命意义和社会功能。如在建筑课中渗透传统德育中道法自然、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从文化层面影响建筑设计思路,让相关设计中的概念得以活化和升华。最后,许多传统德育元素还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来进一步引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教师通过融合优秀传统德育概念与学科知识点,并以之为基础进而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意蕴,可充分展现中华价值观念的继承、发展和创新的思路进程。

知识关联与概念升华的最终目的就是进行价值引领与塑造。价值引领不仅是德育文化的要义与宗旨,同时也是实现其课程渗透的必要方式。现在许多高校课程强调“工具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即倾向于探讨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客观用途,而忽略知识的道德内涵和社会属性。很多理工科乃至人文社科学生缺乏“道”的意识,也就是价值层面的反思和自觉,而是单纯从技术的层面去解读科学与人文艺术,难免落入功利性取向,容易在求学之路及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因此,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中运用多种思政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领和塑造。从这个角度来说,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可有意识地联系相关优秀传统德育元素,宣扬传统德育中“求道”“求真”“求实”的人生取向,进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实现教学的道德关怀与价值塑造之功能。这实际上是赋予学科知识以正确的社会意义阐释和文化价值导向,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培育其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的过程。

情感熏陶与美的感染是将传统德育文化融入学科课程的重要方法,也是实现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路径。中华传统德育文化的一个独特之处是强调情感因素和美的感染力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换而言之,价值观的塑造要通过情感体验,人文关怀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等来实现。在理性道德思考同时加之以情感教育和审美情趣让传统德育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这反映在家国文化礼乐教化的过程中,特别父慈子孝等人伦情感培育之中。从课程思政的需要来看,要实现文化认同和价值塑造的目标尤其需要让学生得到情感与美的体验,从而不仅从理性的层面来学习中华核心价值于本学科的社会意义,而且从情感和心灵的层面来认同与强化。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德育文化应该恰当地采用情感学习和审美体验的方式,综合运用教学内容、音视频、图片等媒介和课堂对话的方式来产生情感与美的感受,并以此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而家国文化的心理结构也让这种方式易于接受和产生共鸣。情感和美有助于德育文化元素的活化与升华,从而使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更加生动和丰富,使之具备深厚的情感基础与美的意蕴。

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传统德育文化要求教师首先要对传统德育文化的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继承和当代内涵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当代大学生的要求。这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尤为如此,需要甄别和遴选富有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容,并挖掘其现代意义。例如,将“以和为美”“和而不同”“和合精神”融入并充实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概念,并结合中庸思想进行讨论,以避免极端思想和偏激情绪;选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充实“爱国”的价值观;把“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以及“守望相助”的关爱精神融入到友善范畴;把“言必信,行必果”“民无信不立”纳入诚信的价值观;把“天下为公”“公而忘私”“舍生取义”融入到公正范畴;将“言忠信,行笃敬”“知行合一”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到敬业范畴。另外,“天人合一”“回归自然”“无为而治”等德育理念也应该渗透入课程以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意识。

此外,在进行课程渗透时并非原样照搬传统德育元素,而是需要对这些传统德育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思想内核的创新性发展[16]。例如“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思想在传统德育文化中一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因其含有传统的等级观念即上下尊卑各安其位的思想需要进行内涵更新。在今天教学中,教师更应该强调社会平等与公正条件下礼的运用及其社会和睦之功能,这样可以赋予这些传统德育内容以现代价值。对于“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浓郁的概念则要做出批判性的分析,揭示其历史局限性。

四、结语

总之,优秀传统德育文化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性课程资源,而在各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德育元素则是实现课程思政三维目标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价值塑造功能和道德情感培育方面,渗透优秀传统德育文化让学科知识得以活化,明晰其社会价值与方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更加充实和丰富,从而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向提升,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价值塑造的同步发展。虽然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文化不是课程思政学科渗透的唯一内容,但却是宣扬和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和重要组成,并为进一步结合学科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发点。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它不仅是学科教师的重要课程思政资源,也为其具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创新提供了一个好的切入点和实施路径。

猜你喜欢
价值观思政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思政课“需求侧”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