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2019-02-20 19:38
师道(教研) 2019年7期
关键词:张明留守学生思念

文/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中心小学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批农民告别了曾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温暖的小家,前往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孩子则被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亲戚朋友照看。这些留守在家的学生们(简称“留守学生”),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不少“留守学生”因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性格自私任性、逆反心理严重、自暴自弃等诸多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不断开拓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努力成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一、施以“偏爱”, 转变自我

一切教育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留守学生”离开了朝夕相处的父母,容易产生亲情离散的孤独感,他们经常心神不定,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学习的注意力。我班的陈裕东同学是一名“留守学生”,性格内向,平时总是沉默少语,课堂上从不举手发言,课间不与其他同学一起活动,他不是在教室里坐着,就是一个人在操场上发呆。我看到后,就找他谈心,询问他的生活情况、在校学习情况,详细了解其思想动态,结果才知道他的异常表现是思念父母,缺少亲情所致。因此,我用关爱自己的孩子的心情去关心他,在课堂上,我鼓励他积极发言,多让他展现自己的才华,享受班集体的快乐;课后,我抽出时间给予他更多的耐心辅导;开展活动时多与他沟通、交流,鼓励他在各方面都不落后。我给予的“偏爱”,使他的情绪很快调整过来,从此,小陈变得活泼、快乐,看到他的进步,我欣慰地笑了。

二、宽容以待,完善自我

孔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老师,面对犯错的小学生,为什么不能多一些尊重和宽容,并加以积极的引导呢?宽容学生的错误,并不是软弱、妥协,而是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有反思的机会,感受到教师的期待,进而转化为动力。记得去年九月,我刚接任四年级一班,在批改第一单元的试卷时,发现张明同学试卷上写的字如同“天书”。当时我火冒三丈,在问及以前教过他的老师时,才得知这个同学属自暴自弃型的“留守学生”,前任老师早已对他失去信心。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便思索起来:如果任他这样下去,教育者的责任何在?我试着用宽容的心寻找教育转化的切入点。于是,我拿了一张空白的试卷来到他桌前,和颜悦色地说:“张明同学,你刚才交上来的试卷老师看不懂,能不能重新做一遍给老师看?”张明同学吃惊地看了我一下,犹豫了一会儿后便点了点头,接着就重新做起试卷来。我就在旁边看着,不管他做得对与否,当我看到他写的字工整些了,就表扬他说:“张明同学,你这字写得比以前好多了,老师也能看懂了。”我就这样陪着他做完一张试卷,而后当场批改给他看,并在肯定他的字写得有进步的同时针对他出现的错误逐一讲解给他听。这时,他表现出既高兴又后悔的神情,真诚地对我说:“老师,今后我一定会认真对待学习。”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是一个好学生,我相信你能说到做到。”

后来,张明写字越来越工整,学习成绩也慢慢地提高了。记得他在一篇周记中写到:“老师,您的宽容改变了我的学习态度,改变了我的性格,我也会用宽容的心对待我身边所有的人。”

三、情感维系,健全人格

“留守学生”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但是,父母远离他们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为此,我运用通讯工具作为架设直通父母子女之间亲情桥梁的纽带。在需要的时候,教师可开通自己的手机、微信视频,让留守儿童直接和父母通话,亲耳听到远方父母的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仿佛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独,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感,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另外,我要求他们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汇报学习、生活情况,汇报学校中愉快的事情,诉说伤心或快乐的经历,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依恋之情,让他们学会倾吐,学会坚强。“留守学生”给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写作能力,加强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而且在相互交流中,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留守学生”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的形势下,学校教育的新课题。“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标尺。留守儿童中的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长期而又反复的工作,但留守儿童的进步,则如融融春意,暖洋洋地慰藉着我们的心灵。

猜你喜欢
张明留守学生思念
思念
被女生拒绝后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二手货
你怎么不向我借钱
张明等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
思念那么长,寂寞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