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安全标准化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探讨

2019-02-21 06:29沈世茜余时芬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利部管理水平水利

沈世茜,余时芬

(1.湖北腾升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湖北 武汉 430064;2.武汉博晟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3)

2011年水利部正式启动安全标准化建设,2013年水利部颁布了一系列相应的评审标准和评审管理办法,水利行业正式具备了评审依据[1]。2017年年底,水利部开始征集水利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修改意见,并于2018年4月正式出台了最新的水利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将原有标准进行了整合,并新增了部分内容,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建设指明了方向。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2]。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人员素质、施工环境、技术水平等诸多影响因素,水利施工面临着极大风险[3]。标准化建设将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本文通过统计目前安全标准化建设达标情况,并分析了各地区、各企业达标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同时,针对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状对水利行业安全标准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水利安全标准化建设现状

水利工程失事主要有勘察设计问题、施工问题、运行管理问题[4],为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事故频发,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基本已经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部分企业已经完成达标建设,通过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以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可以了解我国目前安全标准化建设的基本现状,如图1—3所示。

图1 目前水利安全标准化达标数量

图2 安全标准化各级达标数量所占比例

图3 水利行业各级安全标准化达标情况

由图1—3可知:

(1)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数量最多,远远超过水管单位和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达标数量。

(2)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数量远高于一级和三级达标数量,且一级达标数量远高于三级达标数量。

(3)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安全标准化达标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参与投标的基本门槛或者投标加分项,对施工企业投标具有重要意义,水利施工企业更加愿意推动水利安全标准化建设。同时,一级达标存在建设周期长,建设要求高等问题,而三级达标对企业建设要求低,达标意义不大,所以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大多选择二级安全标准化达标,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

①除海南、重庆和西藏外,其他地区均已存在达标企业,各地区达标情况并不一致。

②除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和广西外,其他地区均只有一级达标企业,无二级、三级达标企业。

③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各地区发展情

况不同,水利主管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推动力度不一;二是湖北、广东等省份均为水利建设大省,水利主管部门对水利安全标准化更加重视,企业申报水利安全标准化更加积极。

虽然各地区、各企业的发展形势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达标工作是水利行业的发展趋势,各地区、各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安全标准化所带来的积极效应,并根据生产实际早日实现安全标准化达标。

2 水利安全标准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分析

2018年4月,水利部发布了更新后的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相较于前一版的评审标准,更新后的标准将原有的13个一级评审项目整合为8个一级评审项目,但其实质内容并未减少,反而增加了部分新内容。

2018版评审标准与时俱进,与过去几年发布的诸多标准规范进行了结合,更加符合水利行业发展实际趋势。特别是增加了更多的评审否决项,对安全标准化创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企业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018版评审标准中增加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安全,并引导企业安全工作逐步走向信息化,实现信息化管理。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发展趋势,不仅有助于企业长久保存相关资料和随时查阅,也方便了主管部门随时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另外,加快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构建信息化平台,全面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应用水平,是解决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手段[5]。

图4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水利安全标准化达标情况

水利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的更新对水利行业规范安全管理,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率,将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政府加强监管,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动态起到重要作用。

2.2 水利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安全标准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历初始级、计划级、规范级、控制级和持续改进级等5个过程[6-7]。通过5个级别的建设,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才能不断进步,最终达到本质安全。

水利部正式发布更新后的评审标准后,各地区立即开展了大规模的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目前,我国水利行业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主要是依托第三方咨询机构。咨询机构通过对企业的前期调研,中期辅导和后期改进,不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第三方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标准化创建可以使得企业在较短时间取得安全标准化达标证书,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通过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可以使得企业快速掌握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方法,提升其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但安全是企业需要长期重视的工作,企业在取得达标证书后,往往有所懈怠,很多安全资料和档案不健全,为了应付检查,安全资料临时补全。因此,咨询机构在提供达标服务时,应尽量让企业自身完善安全工作,摸清安全标准化建设流程和评审要素,逐步建设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而不是第三方机构完全代劳。

在安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内部往往存在配合上的问题。很多部门认为安全标准化只是某个部门或者某几个部门的任务,与自身无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认真落实各项安全职责,从领导层树立安全发展观,并全面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位。其次,成立安全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以制度保安全。

通过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是达标创建的主要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提倡的是齐抓共管、全员参与、互相监督。以科学规范、标准化的管理为支撑,塑造企业安全文化,从管理过程入手,细化各项生产工作,实现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9]。

3 水利安全标准化发展趋势

根据水利部和应急管理部近几年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最新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可以发现信息化已成为主流发展趋势。如湖北省已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数字化(两化)管理系统。

“企业自主、外部协助、政府复核”已成为安全标准化建设模式。2017年年底水利部将原有的安全标准化达标流程由创建咨询、评审、现场核查[8]简化为创建咨询、现场核查,弱化了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对企业的信任。但是由于企业经验不足,对标准的把握程度不够,往往还是会寻找第三方机构支持。因此,第三方机构应发挥其咨询辅导作用,指导企业创建达标。有能力的单位,可以组织专门的人员开展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作,对企业长久安全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虽然水利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在2018年进行了更新,但目前水利行业安全标准化评审标准仅覆盖了项目法人、施工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而在实际水利施工过程中,参建方还包括了设计、监理、勘察等单位,缺乏相应的评审标准。其他参建单位往往参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对安全资料进行梳理,无统一的标准化建设标准。因此,建立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标准化评价体系对于完善行业安全体系建设、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

4 结语

安全标准化建设与地区发展水平、主管部门的重视程度、企业自身能力均存在着较大关系。各地区水利行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进度存在着较大差别,新评审标准颁布后,主管部门应更加积极主动的推进标准化建设。同时,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标准化建设对企业的安全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应逐步提升自我安全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水利部管理水平水利
淮委贯彻落实水利部工作要求进一步部署近期防汛工作
水利部发布2019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熔铸“祥龙文化”品牌 提升五精管理水平
以信息公开提升危险废物管理水平
初中班主任应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