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2019-02-21 06:29石勋鹏
水利技术监督 2019年1期
关键词:全景河长河流

石勋鹏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对河流及其涉及流域所展开长久而系统的治理工程需要长时间经验积累的过程,且十分的庞大繁杂,需要对整个河流流域有十分准确的把握,对周边地域的特点有深入的体察,包括河流的沿岸水土和河堤等建设构造的分析总结,还有河流一般分为上中下游,对于河流上下游的特点和随时间气候的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水文特征有细致的总结;同时包括河流所承载的相关功能,如运输航运的功能,也需要综合考虑,同时河流还有其它的重要功能,比如建筑所用的砂土有时也需要从河流的河床中获取;河流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水资源的供给和排污泄洪的功能,这其中既有普通居民所需要用的生活用水,也有一半的企业和工业单位所需要的工业用水,涉及到生活和工业用水难免会涉及河流的污染问题,这其中包括点污染和线性污染。在我国以往的河流专项治理中,河流的管理一半只会交给相关的行政单位,主导水资源综合治理,其他部门比如林业渔业和农业等相关部门辅助治理。但是这样的主辅管理制度只能让多人治理变成最终的无人治理,而长期的经济发展的指标让下级行政区内的河流承载了太多经济发展的硬性指标,先开发后治理或不治理的思想长期存在,导致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发生了难以挽回的损害。对人民生活用水造成很大的威胁。在2016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这是具有国家权威的河流管理办法,标志着国家开始下决心整治河流乱象。

要治理首先需要对河流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河长制度的推行也意味着河流的治理有了平台化治理的方向,旨在搭建一种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的河流管理平台,能够不间断地捕捉河流的水文和综合信息,这对于河流领域的治理具有很好的数据支撑作用,也是对以往治理手段的总结和借鉴。“河长制”平台应该也必须同现在的信息化平台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更高的管理效率。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现有的河长制度,为河流流域的综合治理提供手段和技术支持,实现河流管理高效、健全、便捷和实效的管理目标,能够对河流污染产生有效地抑制,对河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1]。

1 河湖信息化管理有待完善的环节

1.1 传统河湖管理方式不能有效保障自治区水安全

传统的管理河流湖泊的方法在当今社会环境中早已不能适应当代的发展需求。首先就是信息的闭塞,以往管理方式不能够时刻实时的对河流的信息有效地收集和管理;再者就是管理部门没有做到职责明确和责任到位,没有压力和动力主动承担管理河流和治理污染的责任,导致河流的管理疏忽。河流的管理不是一个部门或者一个人就能落实管理到位的,虽然河流治理是需要很多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在水利部门、城建部门、环境部门等的职责下都有涉及到河流流域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统领全局,此外,河流的专项治理一般需要的成本比道路管理要高很多,这也是有关部门不想承担的责任的原因;同时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长期合作和信息共享的机制,导致每个部门所掌握的信息不全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河流治理的脚步。

1.2 河湖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不能满足现代化水利的要求

(1)现代化手段缺失,考核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权责制度,考核体系不明确,不具体。

(2)河长的工作范围内无法及时地收到下级组织的报告和信息提报,工作日志建立不完善,信息采集不及时,导致河长所能够掌握到的信息非常有限,河流的巡查力度和项目不够。

(3)对于重点河流区域的水污染情况关注度不够,没有形成7×24h的长效预警机制,对于信息的采集不及时,同时不能够及时的提供给河长及其管理平台的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预警,导致河长在处理污染的问题上所掌握的数据和信息不足,没有办法作出有效的决策和制定合理科学的方案。

(4)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低下,素质较低,没有形成良好的考勤和考核制度,所采集到的信息可利用率低。

2 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要点

2.1 平台成功标志

河长制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这也是在以往的河流管理上进行升级和改善的最重要的几个方面,首先是河长制平台的建立能够满足当前对于河流管理治理的信息采集的所有需要,其次系统信息化集成程度高,便于维护和管理,能够横向纵向管理好平台,实现不同部门用户下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及时变更需要和采取手段,提高效率。

2.2 平台建设关键

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涉及2个核心问题:

(1)建设什么样的平台。这是主观问题,即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河长制需要将信息任务、管理任务、责任考核任务同时考虑进去。

(2)怎样建设平台。包括实际的建设、平台的搭建、平台的架构、相关技术、运维人员、评价考核以及监督等环节的建立健全都需要系统的考虑。

2.3 平台建设目标

平台的建设必须要根据水文和地理基础来搭建,并且能够为河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群众提供实时的信息和提报的平台。河长制是一个高效管理的平台,同时也是信息集成化程度很高的平台,能够实现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透明化的要求,根据遥感、GPS、GIS等信息技术能够实时采集信息,实时反馈方案。

2.3.1 静态展现

在一方面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各种终端了解到河流的每个区域的水文特征和地理信息变化的情况。

2.3.2 动态管理

通过数据共享和互联,能够将各种信息统一的提交到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并且为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能够进行动态的管理。

在前面的基础上,要将河流治理实现常态化,工作日志的建立,工作人员要对上级部门进行日清汇报,确保信息能够不断的被收集到决策者的手中[2-3]。

3 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实例

3.1 系统设计目标

本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南湖河”的治理作为研究背景,并从“河长制”要求出发,结合地理信息的主要思想,实现“全民治水”的需求。通过采用先进、可靠的软件工程技术、GIS地图服务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从而构建一个面向大众的,具有较强可视化功能的河道监察管理信息平台,本系统的建设目标主要为以下4个方面:

(1)实现问题的发现和处理体系。

(2)能看能干,实现各种条件和场景下的工作。

(3)利用先进的前端框架和设计模式思想,实现全景与传统DOM对象的高效结合。

(4)利用信息的高效处理功能实现全民治理的思想,为广大群众提高举报监督的渠道和信息透明的窗口。

3.2 系统总体架构

3.2.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系统搭建主要包括数据支撑、web服务、应用逻辑、用户表现四层。使用者可以进行前台的交互控制,同时系统可以自适用满足平台标准,符合相关规范。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架构设计

3.2.2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1)系统管理模块:实现对系统中各种场景的管理。

(2)全景浏览与交互模块:采用全景数据和模型化架构将数据资料全景展示给使用者,并且可以自主操作预览。

(3)全景上传与预处理模块:支持用户对不用数量尺寸的场景图进行处理和分析上传。

(4)全景图编辑模块:用户可以在可以观察到的范围内进行自己编辑包括背景、视角、方向等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调整等等。

(5)发布与分享模块:支持用户将自己创建的全景发布出来。

(6)全景与地图集成模块:可以将地图和实物的全景地图进行合成,运用遥感技术和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的合成和全面的信息联动。

(7)信息上报模块:支持用户对外界接入条件下对于外界的图片进行上传和举报,包括非法操作管理、非法养殖、水文破坏、排污排放等场景,同时也可以兼顾监督,对于执法部门的不规范执法进行举报和上报等。

(8)信息汇总模块:此模块是为河长设计的后台模块,一般人不可进入和编辑,河长可以从此模块中查阅到所有的河流和组织信息,并且可以根据所采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决策和采取颗粒科学的措施。

3.3 系统运行环境

3.3.1 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一般有全景、业务和系统管理数据库3种。这3种数据库都是采集和管理信息的系统。全景数据库包括对静态动态数据的浏览和配置功能。业务数据库保存业务数据和工作操作数据,系统数据库可以编辑系统页面,对于其他模块和相关功能的定制进行自定义编辑和改善。

(1)全景数据库:包括河流的全景信息、切角切换和控制、镜头特效、评论等数据信息。

(2)业务数据库:主要包括河流、河道、河长、整治进度、省监控断面、问题反映投诉等数据。

(3)系统管理数据库:包括系统编辑、自定义主题、功能模块的显示方式、用户操纵记录和操作数据记录等等。

3.3.2 系统软硬件环境

河长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且采用PHP5.5、MySQL客户端等部署环境。开发环境采用的是Webstorm11、Apache2.3.1。文件管理服务器采用的操作系统与文件服务器分别为Windows Server 2008与FileZilla Server。

3.3.3 系统集成与安全

软件设计必须满足安全隐私规范。所有操作系统这必须要对操作信息进行记录和数据被反,由专门的运维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并定期检查,对于操作要进行跟踪和透明化处理[4]。

3.4 系统功能

3.4.1 全景图上传与处理

本管理系统支持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将全景图上传,即可以是球面投影全景图,也可以是立方体投影全景图,如图2所示。在上传过程中,为图片增添名称、河道标签等方便索引。在得到河道的全景浏览前,能够在电子地图中对拍摄地进行标定,即在地图窗口以手动打点的方式精确地校准位置,如图3所示。

图2 全景拍摄图片上传

图3 全景拍摄地图定点

3.4.2可视化全景编辑

本系统的可视化编辑可以分为景内编辑与景外编辑。景外编辑主要提供全景管理、标签等功能。支持点选是否发布全景、是否推荐给河长等拓展选项。景内编辑则主要针对河道细节进行编辑,主要包括兴趣点与视角两个选项,前者是对不同类别兴趣点的设置与编辑,后者是对俯视、仰视、水平等视角的设置。

3.4.3问题上报

用户可以随时将河道中的环境问题在系统中提交,例如污水偷排、非法养殖、水利破坏等,如图4所示。

图4 河道环境问题上报

4 结语

河长制平台的建设设计了很多部门的职能整合。具有长期和复杂性,确是应该坚持的长远战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长期推动平台建设,为河流水资源的长效治理和资源环境的动态平衡提供可靠保障。基于地理信息的相关理论与思想可以构建起河流的全景地图管理系统,从而满足“全民治水”的需求,为河道监管提供新思路。

猜你喜欢
全景河长河流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河流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流放自己的河流
淮委研究部署淮河流域推进河长制工作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全景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