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现代化与新疆文化发展*

2019-02-21 02:18吕永红段会平
关键词:理性化新疆现代化

吕永红,段会平

(1.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7;2.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与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己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首先必须推进我国文化现代化,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新疆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新疆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因此推进新疆现代化首先必须实现文化现代化,文化现代化是引领新疆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实现的现实要求。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是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而民族分裂、暴力恐怖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是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严重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毒瘤。从根本上实现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必须彻底铲除“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实现新疆文化现代化。

一、文化现代化的内涵

文化现代化是以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化发展过程。文化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推进人的思想意识的世俗化、理性化,文化现代化和文化世俗化、理性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指出:“文化世俗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和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是密切相关的,在世俗文化中,个人往往自信他们拥有改变环境的能力,并选定有助于改变环境的行动方案。”[1]

深刻理解文化现代化的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文化现代化首先是指人的思想意识的现代化。人的思想意识的现代化应是文化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文化现代化要求广大人民群众要用现代知识、现代观念、现代思想以及现代生产和生活方式武装自己,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第二,文化现代化包含价值观的现代化,文化现代化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现代化的精髓;第三,文化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政治技艺的现代化,政治技艺主要指民众参政议政的能力,民众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建立合法有效的政府,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这是世俗化的最终结果,也是文化现代化在政治层面发展的最终目标;最后,文化现代化是民众情感的现代化,民众情感的现代化有利于增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认同。

综上所述,文化现代化的内涵涉及思想意识、价值观、情感、政治技艺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思想意识的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现代化的精髓,情感的现代化是文化现代化重要的引导力,而政治技艺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主要手段。

二、文化现代化的内在属性

(一)科学化

文化现代化首先是指文化的科学化。科学化是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产物,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进步规律的文化。文化现代化旨在构建一种科学的、民主的、先进的文化。

科学文化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精神层面的科学文化主要包括科学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精神等,这是科学文化的灵魂之所在;物质层面的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的技术、制度、行为等内容,这是科学文化的实体之所在。

文化现代化更加强调价值观念的科学性,理想信念的坚定性,这是文化现代化的首要特征。在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今天,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与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文化现代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创造力,不断推陈出新。文化现代化必须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当然,在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中孕育出来的科学文化,受到先进科学技术的熏陶,同时要更加强调用科学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理性化

理性化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属性,又是判断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准,是区别现代性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之一。人类社会生活的理性化进程促成了人类行动本身从传统性向合理性转化。提到理性化,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人物就是马克斯·韦伯,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的理性化促进了文化的理性化,进而促进了经济理性化,最终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诞生。

文化现代化要以理性化为主要内容。“文化现代化是对传统文化历史的、整体的、本质的转变和转型。与传统文化所建构的农业文明的自在的、经验的、人情的、封闭的文化模式相比,文化现代化是建构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理性的、契约的、主体的、开放的、创造的文化模式。”[2]农业文明时期创造的传统文化主要以经验主义为主,而工业文明时期创造的现代性文化主要以理性主义为主,是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的文化,文化现代化是在理性精神和契约精神的指导下建造的,是大众化的,具有创造精神的文化,促使文化更加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三)大众化

文化现代化必须大众化,现代性文化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大众的文化。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成果则要由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建设群众性的、大众化的文化,以文化大众化引领人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引领政治、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这样才能实现文化自身的大发展和大繁荣。科学的理性的文化是大众的文化,文化现代化所产生的优秀成果也是属于大众的优秀成果。

(四)包容性

文化的现代化主张开放的、包容的文化。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共同为丰富中华文化宝库添砖加瓦。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文化的包容与开放的重要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文化开放与包容程度也逐渐加深。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发展有活力和有创造力的文化,所以文化现代化不应该是僵化和保守的,而是开放和包容,是与时俱进的。

三、新疆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境内外分裂恐怖势力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境内外的分裂恐怖势力对新疆的渗透从未停止过,而且在信息社会以及科技逐渐进步和发达的今天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他们将主要的活动指向文化领域,利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手段,图书、音像等人们乐于接受的文化娱乐形式,将主要的目标对象指向年轻人,宣传极端思想,对新疆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新疆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由来已久,由于历史上外国势力策动分裂活动的影响和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的传播,新疆一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民族分裂势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同新疆民族分裂势力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新疆宗教极端势力及其活动是影响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大对分裂势力与暴恐分子的打击力度,持续开展严打专项斗争,挖存量,减增量,铲土壤,新疆总体形势可控、向好,但是仍然面临稳定发展两个“三期叠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新疆地区存在的分裂和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

(二)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宗教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新疆文化现代化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传播的区域,萨满教、祆教、摩尼教、景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都在新疆传播过,伊斯兰教对新疆民众生活产生的影响比较大。宗教是新疆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乎新疆的政治发展、经济进步以及社会稳定。在新疆文化现代化的构建过程中,宗教因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宗教作为一种文化来说,既有其合理的部分,也有与文化现代化的要求不相符合的部分。由于宗教在新疆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具有保守性和排外性,而且“三股势力”还利用宗教来消解新疆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现代化是新疆文化发展的方向性选择,新疆文化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强调宗教要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与新疆社会生态相适应。

(三)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如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社会发展等。首先从地理位置来说,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3]新疆位于亚欧大陆的交汇处,而且处于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新疆成为各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大舞台,这些文化主要包括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波斯伊斯兰文化、古代中国文化等。其次从历史沿革来说,张骞出使西域造就的“丝绸之路”为新疆的文化交流开辟了又一通道,各民族文化、中西方文化以及中原文化逐步传入新疆,在这里交流、融合和碰撞,为新疆多元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从社会发展来说,自古以来,我国历朝历代都对新疆的治理和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尤其自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对口援疆战略,以及近几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这些措施的提出和实施使许多人走上了建设新疆的道路,在促进新疆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实现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成为新疆多元文化形成的一股主要力量。新疆多元文化的现实状态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同时也对文化安全构成了威胁,文化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文化现代化建设要承认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发展,但同时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的“扬弃”原则。

四、用文化现代化引领新疆文化发展

(一)以科学文化引领新疆文化发展

一个国家的文化环境事关这个国家的民主程度和开放状况,近几年来,境内外敌对分子主要运用文化输出和文化渗透的方式影响我国新疆的文化环境。文化安全事关新疆的民族团结和稳定,事关国家的安全大局。现代化的文化是科学化的文化,在一些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往往缺少科学的因素,这就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如欧洲中世纪,宗教严重阻挠了科学的发展,成为科学发展的桎梏。因此,现代化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的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用科学的思维和方式去除“三股势力”对于新疆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的危害。

文化现代化首先是文化科学化。文化现代化要用科学文化来武装,要以科学文化引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引领新疆文化发展。发展科学文化就是要从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文化建设。科学文化的物质层面包括科学的技术、制度以及行为,科学文化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文化,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文化;精神层面的科学文化主要包括科学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精神等。科学文化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统一是新疆文化发展的内在灵魂,是推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

境内外敌对势力能够对新疆的局势造成威胁,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新疆地区一大部分的人民群众缺乏科学理念与思维,易受到境内外敌对势力极端思想的影响。科学文化中蕴含着一整套的科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能够引导新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思维,坚决抵制境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渗透。

因此,为了抵御境内外敌对势力对思想领域的渗透,对文化安全造成的威胁,新疆必须做好文化现代化工作,通过科学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来提高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系统性,使新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思维,彰显人本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文化科学性的引领之下,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抵御“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造成的威胁。

(二)以理性文化引领新疆文化发展

理性化是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先进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文化价值标准之一,文化的理性化就是文化的祛魅化和世俗化,就是要求新疆文化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指导,坚持改革开放的理性道路,培养新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理性思维。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区域,多种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在这里融合、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存在着冲突和碰撞。新疆普通民众中间相当大的一部分人群是信教群众,充分认识宗教在新疆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角色就显得至关重要,宗教的功能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其中的有利部分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另一方面,也可能阻碍甚至于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是因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4]。因此,就必须对宗教加以良好的引导和发展,要以理性文化为引领对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定位作准确的分析,并且对宗教文化的发展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宗教意识与现代理性相结合,是积极引导新疆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重要基础。

首先,以理性文化引领新疆文化发展,就要从思想上清晰地认识到宗教仅仅是限于宗教场所的事务,因此理性文化就要引导和教育广大的信教群众把对宗教教义的笃信和宗教仪轨的遵从都简单纯粹地作为个人生活领域和宗教场所的事务,既不带入社会生产和生活当中,也不将宗教思想强加给其他人。

其次,宗教的实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的理性化要从信教群众的思想意识入手,教育和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理性地对待国家、民族、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因此不能用宗教思想和意识指导社会实践和发展,更不能使宗教思想和意识阻碍新的社会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的创新和发展。现代化的文化是理性的文化、是具有创造力的文化,在文化现代化引领下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应该是理性的、科学的、充满活力的和创造力的。

最后,文化的理性化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文化理性化的最终目标是要构建“现代理性”,现代理性的构建过程就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的过程,引导宗教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一方面宗教可以获得现代活力,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和步伐;另一方面宗教也可以不断调整自身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不断满足信教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理性文化是新疆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理性文化构建的最终目标就要使新疆广大的人民群众树立理性思维、理性观念。

(三)以大众文化引领新疆文化发展

2011年6月29日,自治区庆祝建党90 周年大会提出了新疆“多元一体”文化发展理论,提出对待文化的态度应该是欣赏和包容,要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从而增进民族间的团结。文化安全关系到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文化大众化的重点就在于引领一体文化的建设,在新疆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树立一种包容思维,以此来实现民族团结,从而为新疆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精神动力。

现代化文化是大众化的文化,用大众文化引领就是要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增强对多元文化和一体文化的认同,其中多元文化的认同是基础,是低层次的认同,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最终目标,是高层次的认同。“一体”是指新疆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文化的建设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最高层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指导,以文化的大众化为引领,在现有的文化多元的基础上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欣赏,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为各族群众所接受和认同的现代化的文化。文化大众化可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树立一种包容思维,实现民族团结。因此,“一体”文化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是主流方向;多元文化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一体文化的必经之路。以文化的大众化为引领,就是要做到充分认识新疆文化的多元性和特殊性,要增强对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把握和促进“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发展。以文化的大众化引领“多元一体”文化模式的建设,实现民族文化和现代化文化的交流发展、相互促进,既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又引导中华文化走向大众化,对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和睦相处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以大众文化引领新疆文化一体化是新疆文化发展的目标选择。

五、文化“固边”是新疆文化发展的目的之所在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关键,稳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新疆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总体可控、总体向好,但稳定的基础仍很脆弱,稳定的形式依然严峻”。“三股势力”分裂活动仍在继续,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的西化、分化战略仍在继续,“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仍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我们要紧紧围绕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将稳定作为新疆工作的第一要务。自治区提出“一年稳住,两年巩固,三年基本常态化,五年全面稳定”的工作目标要求我们必须从长远思考新疆的稳定。

“稳疆兴疆,富民固边”,这是自治区提出的治疆目标,在这四大目标之中,“稳疆”是第一位的,只有新疆稳定了,改革和发展才有良好的环境,也才能确保“兴疆”“富民”“固边”目标的实现。但是“固边”不仅仅是指政治上、军事上的稳“固”,更重要的它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上的稳“固”,文化规定人的行为的倾向性,只有当人们把现有的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内化为一种积极的态度、正面的情感时,才更加有利于人们形成一种积极的认同,自觉维护现有政治秩序,确保大局稳定。反之,则会在人们心中产生负面的态度,消极的情感,增加执政与维稳成本,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只有以文化现代化为引领,才能在民族关系、法治理念、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等各个方面,建立起自觉抵制侵蚀、合理调节纠纷、有效解决矛盾的和谐基础,使社会运转的各个环节进入良性运作,从而整体提升社会对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抵制力、免疫力、最终实现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目标。”[5]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以现代化的文化为引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就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化为各族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发挥基层人民群众的力量,维稳在基层,促使基层维稳常态化是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总之,文化现代化是新疆文化发展的方向性选择,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对于现阶段的新疆来说,首先就是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导向功能与教育功能,从而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要引领人民群众养成现代化的人文精神,用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培养具有现代精神的人,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最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引领还要求广大干部要具有现代化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要提高广大干部处理事情和解决矛盾的能力,以现代化的思维方式武装自己,与广大人民群众相协调,共同以现代文化引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

文化现代化是新疆文化发展的方向,文化现代化就是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质要求。文化现代化就是要构建科学的、理性的、大众的文化,构建符合新疆区情和具体发展状况的文化。新疆文化的现代化有利于文化创新,增进全民族文化活力,推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新疆文化现代化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把握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建设现代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必须以文化现代化作为新疆文化发展的方向性选择,这是建设现代国家的本质要求;其次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最终成果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所以文化现代化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文化惠民”的理念运用到实践中;文化惠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在文化上的具体反映,就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更多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第三,文化现代化建设要坚持变化和革新的原则,使新疆优秀的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相适应,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和活力;第四,文化现代要求文化建设要动员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新疆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结果,文化现代化过程应该是一个全民参与、全民创造的过程,而文化现代化所产生的优秀成果也是全民共享的。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和大众化能够引领新疆广大人民群众具有科学思维、理性思维和包容思维,从而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理性化新疆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能否迎来“春天”?
论人事管理程序化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