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新疆民族团结建设*

2019-02-21 02:18张建军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文化共同体

张建军,马 娜

(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2017年10月24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正式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新疆作为我国典型的多民族地区,民族团结工作不仅关系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更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切相关。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大局成为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目标和方向。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那么如何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理解。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

中国历史的发展,就是一个各民族间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并形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过程。其中,汉族这个人数最多的民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样少数民族也为中国的巩固和发展做出许多贡献,如历史上匈奴统一北方游牧民族、鲜卑建立的北魏、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的清朝等。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血脉相连,守望相助,一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费孝通先生1988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做了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讲,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一重要论断,他在讲演中指出,“中华民族”这个词是指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11 亿人民。“它所包括的50 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他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中华民族的主流是许许多多分散独立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接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3]费孝通先生的这一论断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渊源。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命运联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记忆、共同遭遇、共同使命的命运共同体。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华民族的历史开始迈入近代时期。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整个中国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我们在回忆这段历史时,将其称作一段屈辱的历史。救亡图存、摆脱侵略、争取独立、赢得解放、振兴国家、复兴中华等等任务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和使命。从客观上来说西方的坚船利炮打醒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近代以来,中国的各民族在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人民政权的斗争中,不分你我,共赴国难,励精图治,共谋复兴,这些历史记忆促使中国各民族形成了紧密相依的中华命运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联系

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在国家统一中发挥了强大向心力作用。几千年来,“大一统”思想浸润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成为中华儿女深入骨髓的政治追求,不仅为汉族所推崇,也是各少数民族政权遵循、奉行的理念和目标,更是我们今天治国理政的重要价值取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项惠民政策,真正实现了各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进一步强化了中华各民族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依靠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各民族的领导核心,依靠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依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依靠各民族共同分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有了共同的政治基础,从而结成了牢固的中华政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济联系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各民族因为生产方式的差异,形成了经济方面的互补关系。几千年来,中华大地上各个民族群体在经济上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通有无,相互往来,形成了密不可分、相互离不开的局面,结合成融合共生、有机联系的中华经济共同体。例如北方的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农耕民族,他们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民族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而迁徙,需要粮食、茶叶、布匹等作为生活资料。农耕民族需要游牧民族提供牛马牲畜作为扩大农业生产、进行交通运输等工作的生产工具。二者优势互补,各取所需,相互依赖,结成了紧密的联系,绵延数千年的“茶马贸易”就是典型代表。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在不同产业、不同经济领域、不同生产方式上的有机联系构成中华民族形成的物质基础。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联系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许多传统思想和价值观念对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爱国、忠诚、守信、谦逊、质朴、勤劳、孝顺、友爱、团结、和睦、进取、自立、自强、自尊等等思想观念构成了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人生信条,形成了中华民族牢固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团结之魂”[4],“没有对中华文化的深层次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也因此,我国向来十分重视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党和国家通过传统伦理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各种民族文化的普世性阐释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批判性吸收,着力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5]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动力,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至今不断发展的文化基础。正是基于强大的中华文化认同,最终形成了中华文化共同体。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渊源、共同前途命运、共同经济联系、共同政治理念、共同文化认同的血脉相连的共同体。明确认识这一点,是我们深刻理解和切实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丰富内涵的关键。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来看,我们可以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统一的身份认同,缺乏统一的精神追求,缺乏统一的情感共鸣,那就必然会是四分五裂,一盘散沙。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虽然历经磨难但依旧不断发展壮大,依靠的就是五千年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博大精深、丰富绵长的中华文化。其中追求统一、维护团结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始终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存续发展,始终是中华精神的体现。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正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和中国能够从古到今延续不断的关键。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仅是表达上的变化,更深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本质属性,更科学完整地传递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目标追求,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砥砺奋进终会实现伟大复兴的内在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国各族人民心目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伟大复兴大业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和情感基础

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和不断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长期大一统历史的思想文化结晶,同时也是是保障国家统一的精神依托和情感纽带。正是因为有这一精神依托和情感纽带,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次经历分裂割据、政治动荡,但都会重新走向统一,并且统一的程度会不断深化,统一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因此,我们应当在意识形态领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铸牢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大团结的前提条件

只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切实把握民族团结工作与各族群众的心理契合点、利益结合点、情感共鸣点,才能真正使五十六个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本民族的认同对立起来,而是应当通过教育各族群众,理清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和本民族自我意识的关系,摆脱狭隘的民族意识,共同构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让各民族群众在身份认同上,自觉地主动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置在自身认同的核心地位。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6]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夙愿,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对象,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亿万人民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中华民族也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新时代,每个民族的成员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参与人,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因此,中华民族的儿女们都应当自觉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新疆民族团结的具体措施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家园。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中华民族。生长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用实际行动证明着我们形成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必须要维护好、巩固好、发展好民族团结,就必须要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由松散到紧密、由多元到一体的过程,多元是历史源流,一体是现实状况。实现民族团结,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巩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让我们同属于一个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中,传承在骨肉血脉中。当前,新疆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党中央非常重视新疆的民族团结问题。尤其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在新疆这样一个民族聚居地区要贯彻落实好总目标,必须要首先搞好民族团结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上反复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群众工作。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新疆民族团结工作方向。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作为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命运、经济、政治、文化的共同体,我们在培育各民族群众的共同体意识过程中,也应当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新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我们应当摒弃专注于某一单一群体的单一线索和脉络的历史研究、教育,这往往会造成民族关系认知上的偏差,着重建设完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华民族历史的研究、教育体系,注重中华整体历史观的树立,破除社会上存在的体现在某些少数民族历史问题上的虚无主义。通过学校层面的教育和社会层面的宣传,使得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这个实体形成的历史过程有一个科学、全面、理性的认识,对少数民族和汉族、少数民族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同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的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事业中。

其次,加强对新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制约,新疆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为了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党和国家以及内地省市通过优惠政策、对口支援提供了巨大帮助;新疆各族人民也为国家发展、边疆稳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新疆的发展主要推动力是国家的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大家庭之间经济联系纽带不断巩固,推动了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发展。当前新疆地区能否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因此在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时,要以维护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经济共同体为中心,坚持把新疆的地区经济发展融入整个国家经济战略大局,紧紧把握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一致性,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尽快缩小发展差距,保证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在促进经济活动参与、经济利益分配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中华一家的思想认识。

第三,加强对新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涵盖全体公民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基础上,在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为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参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类活动,而建立的一项政治制度。截止2003年,我国44 个少数民族建立了155 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11 个杂散居少数民族也获得了相应的法律保障,让各族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民族区域自治在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当前我们在培育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时应当继续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科学、全面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即我国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地方,都是全国人民共有的家园;民族区域自治不是哪个民族独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要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反对分裂破坏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从深层次上破除各种错误认识,推动新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的政治认同。

第四,加强对新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的,因此党和国家十分注重通过中华文化的传承培育增强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其主体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形成的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其中也包括了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必须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牢固树立中华文化自信。要坚决防止和破除将新疆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并列于中华文化甚至自外于中华文化的片面理解和错误认识,教育新疆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新疆主流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新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植根于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观念,大力加强对于中华文化的教育,增强新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要通过培育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新疆各族群众深刻理解: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赖以生存、发展的疆域是由中华民族五十六个家庭成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开拓的;建设伟大祖国、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的努力;正是在五十六个民族齐心协力反抗侵略和分裂势力的过程中,才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实体;各族群众要不断从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断增强爱国意识,增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将“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7]。新形势下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疆民族团结工作,必须要强化“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旗帜。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强化公民意识,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同一切妄图分裂祖国的敌对势力作斗争。其次,必须认同中华民族。从思想上认同中华民族是一个涵盖全体中国人的共同体,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五十六个成员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要始终把新疆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第三,必须认同中华文化。坚持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新疆的主流文化,树立中华文化是新疆各民族文化之魂的思想。坚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新疆各族群众最基础、最根本、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之根。只有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其他方面的认同。第四,必须认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孱弱走向强大、从衰落走向复兴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属性。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业,之所以能够保障人民幸福安定的生活,靠得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五,必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的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帮助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在维护国家利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共同富裕方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8]其内容涵盖了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思想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疆积极培育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疆各族人民心目中扎下根来,对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地区来说,无疑是必须认真加以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首先结合新疆民族地区的实际,旗帜鲜明地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的要求,以此促进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让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目标,也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目标追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中,要让新疆各族群众深刻地认识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种价值追求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当今时代的价值体现,是整个社会都应该认同和践行的共同价值;在公民层面的认同中,新疆各族群众应当深刻地认识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种价值目标不是对某一个体或群体提出的特殊要求,而是针对全体人民提出的,是对现代公民道德和行为层面的基本要求,是现代公民素质的具体体现,是必须认可、接受并践行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我们要不断强化“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新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加强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奠定基础。

(三)通过民族团结融情实践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而民族团结则是贯穿于总目标落实的一条生命线。过往的经验证明,做好民族团结,避免民族团结工作流于形式,甚至跑偏走歪,必须要围绕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展开。那就要求我们既要在理论政策层面下功夫,更重要地是要将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实践之中,通过民族团结融情实践构筑起坚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了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全疆广泛开展了各项民族团结融情实践活动,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确保民族团结落地生根。

1.“访惠聚”活动

2014年开始,新疆开展了干部下基层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自治区党委十分重视“访惠聚”住村工作的深入开展,从2017年开始,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住村工作,确保该项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数据统计,“2018年,全区共有1.2 万个工作队、7.6 万名干部参与住村工作,实现了全区城乡‘访惠聚’住村工作无盲区、无缝隙、无空白点”[9]。基层的驻村工作队普遍开展了政策下乡、医疗下乡、科技下乡、培训下乡、招聘下乡、文艺汇演下乡等各种活动,积极协调推进农村道路、富民安居、定居兴牧、养殖小区等项目建设,帮助老百姓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增收、脱贫等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困难。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访惠聚”活动的开展系统性地将民族团结从理论推向了实践。

2.“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6年10月,为增进民族团结工作的实效性,自治区党委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按照党委制定的具体活动实施方案,天山南北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干部群众结对认亲、互访活动。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自治区专门开通了连接南北疆的“民族团结一家亲”专列。同时为了确保“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的效果,党和政府在具体落实政策时,针对干部、农村居民、社区居民、中小学生和宗教人士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强化宣传和教育针对性和实际效果。例如,针对要求各个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公务员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每人结对联系一户困难群众,各民族群众与干部之间相互结亲,确保每两个月与结对认亲户开展一次走访住户活动。通过亲戚间常来常往,经常走访,密切与各族群众之间的联系。

3.“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

在全疆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了“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即干部教师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师生交朋友。“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是增强广大师生彼此认同,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10]在各个层面都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深入开展以“上好一堂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参与一次民族团结体验行动、了解一个民族团结模范、讲好一个民族团结故事、学唱一首民族团结歌曲、参加一次民族歌舞表演、结交一批不同民族的好朋友”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主题实践活动,让每位师生都能怀民族团结情、讲民族团结话、干民族团结事,争做民族团结模范,促进师生之间实现“六个相互”。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目前,“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在党委的周密部署和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全疆上下以实际行动积极投身于追求民族团结进步、建立良好的民族关系的事业中,大大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推进深度扶贫

贫困问题是影响当前新疆尤其是南疆三地州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块“短板”。“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心下,在19 个援疆省市的支持和帮助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11]2018年到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了尽快地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党和政府也在不断地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扶贫。“在长期的扶贫实践中,新疆南疆三地州初步形成了‘五个精准’的精准扶贫体系,用以解决新疆南疆三地州贫困这块‘短板’。‘五个精准’,即‘精准扶贫指导思想’‘精准扶贫方针’‘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方略’‘精准扶贫模式’。”[12]深度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了新疆民生改善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推动了少数民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巩固和发展,进一步筑牢了新疆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5.开展基层支教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教育也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途径。南疆基层地区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为了能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自治区决定从2017年开始,新疆所有面向社会公开招录的各级各类公务员以及一些事业单位人员,除去选调生、南疆乡镇公务员以及政法专项编制的人员以外,必须按照要求在试用期派往南疆基层学校、幼儿园等支教一年。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也选派有经验的教师、干部以支教方式,充实基层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务员赴基层支教是践行民族团结的良好契机。基层支教的人员是当前推进新疆基层基础教育、“双语”教育工作的重要群体,对于南疆地区青少年、儿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水平,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和管根本、利长远的重大意义。

6.构建互嵌式的居住格局

“民族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地域,成员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是以某个少数民族为主体,几个民族杂居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而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构成的区域。”[13]各民族互嵌式居住场所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为了能够使各民族群众之间更好地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形成民族团结的社会交往环境,需要进一步推进民族社区向互嵌式的居住格局转变。在高校,广泛推行民汉合宿、合班;在社区和乡村,促进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交错分布和居住。这样能够使各民族成员之间更好地学习交流,增进了解,打破封闭,破除狭隘的排他意识,了解彼此的风俗习惯,提高少数民族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7.筑牢意识形态防线

围绕着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们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着持续的斗争。这场斗争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尖锐性,有时甚至是十分激烈的。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严峻性和复杂性,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坚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清除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言论,不断增强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政治辨别力和政治敏感性,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与“三股势力”“双泛”思想进行坚决斗争,强化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和敌对势力渗透的能力,切实有效地增强思想免疫力和抵抗力,全面深入营造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和谐亲密关系。

在新疆开展的民族团结融情实践系列活动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进一步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推动了新疆民族团结工作的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融情实践活动始终坚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从加强基层基础、发展改善民生、强化教育引导、交往交流交融、破除民族隔阂、筑牢思想防线等方面践行民族团结,使新疆各族群众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深刻领悟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谛。通过民族团结融情实践切实增强了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了中华民族认同,同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拓展深化民族团结融情实践,全面推进交往交流交融。在二者持续深化的互动中,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全面深入团结,结成牢不可破的血肉联系。

新疆民族关系中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有力地证明,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必须要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做好新疆工作的一条基本遵循和目标归宿,是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核心要义。放弃或是忽视这一点,民族团结就会无所依凭,缺乏根基,就会造成现实工作中的思路混乱、矛盾频发,就会导致民族关系中的各行其是、自说自话。因此,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必须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共同体旗帜,坚持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纠偏正向,正本清源,破除错误思想,理清工作思路,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思想引领,抵御分裂破坏,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工作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好民族团结,保障社会稳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因此,必须从维护国家政权稳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高度,全面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珍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引领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深化发展,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早日实现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文化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