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亚文化研究述评

2019-02-21 09:11
关键词:亚文化大学生文化

赵 颖

(沈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国内大学生亚文化研究可以回溯到20世纪80年代,“亚文化”一词最初通过学者译著进入研究视野,经历了外来文化视角、多样化文化视角、网络文化视角的研究发展历程,将大学生亚文化概念从青年亚文化、校园亚文化、大学亚文化等概念中凸显出来,确立了大学生亚文化研究的基本领域,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成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文化强国目标为指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转变对大学生亚文化的收编和整合思路,建立引领的理念、方法和体系,把大学生亚文化建设成为主流文化的有益补充,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力量。

一、大学生亚文化研究视角的演变

(一)早期研究主要从外来文化视角开展

1984年,冯凭在译文中对“青年亚文化”“青年反文化”[1]等概念进行了介绍。随后,“越轨行为”“激进主义”“放荡不羁”“边缘人”[2]等陆续通过译介被引入国内学者研究视野。王曙光提出,“当前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着青年亚文化的问题,这是因为主要由青年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亚文化,为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各种新信息波及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3]青年人最先接受了外来文化并演变成独树一帜的青年亚文化,而知识青年由于青年期结束得最晚,所以亚文化特征体现得更为典型,受影响深度和传承度要高于一般青年群体。张荆提出“青年知识分子层次的出现使青年文化得以确立,而青年市场是青年文化的后盾。”[4]社会转型发展和思想解放促动研究者开始关注青年的主体性和社会诉求,站在这一立场,王曙光进一步提出不能“由于这些不三不四的人穿着港衫、牛仔裤,所以人们往往就把穿着港衫、牛仔裤的看成不三不四的人。”[3]这些“越轨”亚文化群体“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创造者”[5]。额尔敦特别提出要辩证看待亚文化问题,尤其对于大学生中的亚文化意识不能采用“简单的、机械的推理,使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变成了僵硬的、刻板的说教,使我们不能客观地、辩证地看待问题。”[6]外来文化与大学生校园生活紧密结合,产生了形式多样的亚文化实践,引起学者关注。蒋宏等总结了高校“读书热→从政热→文化热→西方思潮热→跳舞热→恋爱热→经商热→出国热→厌学热”等文化热潮,提出应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繁荣校园文化,推进校园民主。”[7]

(二)多样化文化视角下研究转向更具体的应用性研究

文化多样化发展令学者已经毋庸探讨亚文化的存在性问题,亚文化研究由一般性问题转向具体问题,从侧重理论讨论转向实际应用。1991年我国第一部校园文化论著《校园文化导论》出版,突出了校园文化建设对教书育人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正是因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多质性和多层次性,才使得校园文化丰富多彩”[8]。“多元亚文化的崛起,构成当代中国文化变迁光辉灿烂的一页。”[9]文化研究领域的主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概念愈加分明,大学生亚文化研究开始逐渐从青年亚文化范畴中凸显。有学者提出,“校园文化包括两大体系,即校园主文化体系和亚文化体系。”[10]学者对文化多样化发展和深化改革社会背景的持续关注,让亚文化研究逐渐摆脱国外研究范式,转向深层次的理性思考。高丙中指出,“校园文化总是与主文化保持距离。如果这种距离能够得到尊重,校园文化是建设性的;如果受到粗暴对待,容易酿成社会事件。”[11]越来越分明和丰富的大学生亚文化既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潜藏着问题,既是文化创新的先导也孕育了一系列重大校园事件。研究者用“经商热”“厌学风”“麻将热”“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等描绘了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亚文化的不同侧面。世纪之交,多样文化视角被广泛接受,开始出现酷文化[12]、另类文化[13]、哈韩[14]、新人类[15]等多样化的具体亚文化形态研究。

(三)网络视角下的本土化研究

网络普及后国内亚文化研究视角多集中在“从媒体技术和媒体文化的立场去看待今天的亚文化”[16],学者对大学生亚文化研究开始了新的思考,有一批学者开始致力于本土化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程士安分析了网络的“信息的共同性”“一对一的互动交流方式”“虚拟时空与现实社会共存”特征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变化的关系,阐述了网络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亚文化的形成[17]。网络丰富了大学生亚文化的形态,令生活化、娱乐化特征更为明显,也带来了新的问题,研究者逐步开始专门关注大学生亚文化这一课题,意识到“虚拟社区中的社会交往,正在逐渐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18]周宗奎在著作《网络文化安全与大学生网络行为》中定义网络文化,“是人们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数学编码为载体,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在从事网络活动时所创造的一种全新形式的文化。”[19]从2009年开始,“网络亚文化”概念开始进入研究视野,并且成为研究热点。在2011年之后,分别出现了“博客亚文化”“COSPLAY亚文化”“网络热词亚文化”“恶搞”“御宅族亚文化”“媒介文化”“微群体亚文化”“表情包”“ACG亚文化”“网络主播亚文化”“二次元亚文化”“消费亚文化”等具体文化形态研究,大学生亚文化研究由更加聚焦,更加微观。霍圣录等从“自拍文化”“迷文化”“恶搞文化”“体文化”“段子文化”等具体文化形态入手,解读了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风格[20]。李超民对大学生“屌丝”亚文化的特征、成因和教育策略进行了详细论述[21]。李伟围绕晒秀文化、粉丝文化、恶搞文化和御宅文化等青年亚文化现象,探察其背后独特的心理体验与情感诉求,进而剖析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崇尚自我和泛娱乐化、浮躁参与和拜物炫耀、解构权威和身份焦虑、价值虚无和犬儒主义等社会心态的群体症候[22]。孙黎剖析大学生网络亚文化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探究大学生在网络亚文化影响下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的转变[23]。

二、大学生亚文化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一)界定大学生亚文化概念

有的学者就大学生整体文化的构成内容和表象形式定义大学生亚文化,陈靖等认为,“大学生亚文化是在青年心理特点和大学环境基础上整个大学生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和文化心态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热点及对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的探索与思考。”[24]尚玲玲认为,“大学生亚文化是大学生群体所创造、信奉并在他们中间流行、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25]。有的概念考虑到了大学生亚文化群体分类现象,如李琪认为,“大学生亚文化是指高校中部分大学生或特定的大学生群体所创造、信奉和推行的一种特有的文化价值体系,是大学生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和其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综合与概括”[26]。有些概念把大学生整体文化作为一个次级文化提出,对照与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差异来定义概念。蒋文宁认为,“大学生亚文化主要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即指大学生群体特有的信仰、价值观、审美观、风格及追求,是异于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新生文化。”[27]这种定义方式因对主导文化和主流文化参照对象和差异程度表述不同,造成概念内涵差异较大。有的概念则将这种差异性表述为“对立”,袁文伟认为,“所谓大学亚文化,是指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与学校教育宗旨相对立的,由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所普遍拥有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大学亚文化是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特殊文化形态,其形态具有强烈的叛逆色彩。”[28]

(二)研究大学生亚文化内容形式成因及影响等内容

李琪全面介绍了大学生亚文化内容、特点、影响、成因及高校不同主体对大学生亚文化应然的态度[26]。方黎等以手机媒介为背景对“圈子文化”“围观文化”等亚文化现象进行了表达方式的认识和反思[29]。有学者就具体大学生亚文化现象进行专门研究,如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大学生网络直播现状、主要问题、行为归因和对策建议进行研究[30],大学生“恶搞”的要素、主题、价值取向研究[31],高校“佛系青年”的生成和引领策略研究[32]。其中,以网络社会、新媒介为背景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如御宅族亚文化[33]、弹幕亚文化[34][35]、“晒秀文化、粉丝文化、恶搞文化、御宅族”等[36]。高淑怡、王春娥、刘晓等专门对大学生不良亚文化进行了分析[37-39]。很多学者从价值偏离性角度考察了大学生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就大学生亚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关系进行研究。李文亮等论述大学生微群体亚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构成影响[40]。尚玲玲论述了大学生亚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冲突和融合机制[25]。有学者从大学生亚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入手进行论述。张戈等阐述了大学生网络亚文化的生成、群体特征,以及造成的价值冲突[41]。杨华分析了校园亚文化“提升创造能力,促进个性发展”和“促使理想信仰淡漠”等双重影响[42]。也有很多学者关注到大学生亚文化的积极作用,比如:孙亮在多篇论文中从大学生亚文化功能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大学生亚文化在推进大学生研究型学习中的作用和途径,阐述了丰富大学生亚文化建设是推动大学特色建设的途径,以及大学生亚文化对大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的重要作用[43-46]。

(三)探寻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策略

长期以来“收编”成为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的基调,如“意识形态收编”[47]“媒介技术、商业资本和社会主流文化收编”[23]“主导文化收编”[22]等。在此基础上,学者展开了丰富的建设策略研究。傅显捷给出了坚持校园文化的主导地位,“矛盾冲突—吸纳融合—矛盾冲突—吸纳融合”的大学生亚文化发展路径[48]。曹殿朕提出,“加强对高校亚文化的正向引导,努力创建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相和谐的外部环境”[49]的建设策略。杨华提出了“强化校园主流文化”“合理引导高校校园亚文化”“多管齐下,净化大众传媒环境”“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42]等建设策略。很多学者还就具体大学生亚文化形态建设给出了应对策略。比如:高淑怡等针对“大学生不良亚文化”提出了“引导及管理”[37]对策;陈振中等针对大学生消费亚文化提出了“权衡符号价值,导向理性消费”“崇尚个性差异,凸显主体自我”“规范大众传媒,树立审美理念”“推崇主文化,重塑消费亚文化”[50]等具体建构措施;孙黎提出了以“身份认同,以对话的方式推进”“拒绝符号借用,深入精神内核”“树立榜样,重视榜样的引导作用”“媒介自律,净化网络环境”[23]等加强大学生网络亚文化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李翠华针对反学校文化现象提出“建构学校理想文化,注意合理引导”“加强隐蔽课程建设,重视渗透融化”“遵循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充分尊重理解”“加强家校合作,发挥社会力量的支持作用”[51]等建设策略。

三、大学生亚文化研究的总体评价

国内大学生亚文化研究抓住了大学生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价值偏离性特征,形成了比较明显的研究热点,围绕大学生亚文化表现形态、生成原因、文化影响和建设策略等问题形成了丰富的研究层次和研究成果。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内众多学者从现象入手,沿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了覆盖广泛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新时代文化建设要求的指引下大学生亚文化研究仍有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空间。

第一,需要确立适应新时代文化建设要求的研究新视角。国内大学生亚文化研究沿循从外来文化视角、多样化文化视角到网络文化视角的发展路径,清晰地体现了大学生亚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研究者探寻文化现象的时代性。不同的视角侧重不同的文化研究层面,展现不同的研究内容。但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新时代文化发展要求新高度,大学生亚文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创新研究视角。

第二,大学生亚文化概念界定不明确,存在概念混用的情况。有的概念因循传统的青年亚文化定义,突出了大学生亚文化的叛逆性和抵抗性,但却忽视了大学生亚文化群体的趋中心性特征、大学生亚文化的渗透性、生活化、娱乐性、杂糅性等新的发展状况与传统定义已经不相适应的现状。另外,参照主流文化定义大学生亚文化的方式虽然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但却造成大学生亚文化划分依据不一致,内涵不明确,概念混用的情况。因此,大学生亚文化概念界定需要体现新时代大学生亚文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特征,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第三,大学生亚文化基本问题研究覆盖面广泛,但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现有研究对大学生亚文化现象描述较多,但缺乏对大学生亚文化产生及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的深入分析,造成对大学生亚文化认识上的缺失和片面性。对大学生亚文化具体文化形态研究较多,但缺乏对整体文化发展状况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研究。因此,在大学生亚文化的结构、特征、类别等基本问题研究成果上显得宽泛零散。

第四,文化影响研究方面多采用定性分析,缺乏动态的过程性分析,研究思路以收编和整合的思路为主,没有充分考虑新时代大学生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的新发展。大学生亚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主流文化具有较强的互补功能。而现有研究往往采用一分为二的论述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大学生亚文化影响。对文化效应采用“切片式”提取,停留在表象和静止分析层面,因此往往得出“良性亚文化”与“不良亚文化”“管理”“整合”等对立论断。由于缺乏对大学生亚文化动态效应的深层次分析和全面认识,以至于多以收编和整合的研究思路为主,没能充分尊重大学生亚文化的独立主体地位,导致大学生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疏离甚至抵制。

第五,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大学生亚文化建设体系。大学生亚文化发展建设必然是一个涉及交叉学科的复杂问题,众多研究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并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不论是“矛盾冲突—吸纳融合—再矛盾冲突—再吸纳融合”,还是“引领”“整合”和“管理”都抓住了二者互动作用关系这一重要线索,但是,目前在诸多研究成果中关于二者矛盾冲突历史和现实基础、二者排斥融合的契合点,以及引领发展的作用机理鲜有阐述,仅从现象层面来进行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仅就短期和表层效应给出经验层面的解决之法,却没能深入阐述建设机理并形成比较完善的建设体系。

四、大学生亚文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亚文化不是比文化低一层的东西,而是文化的一部分”[52]。大学生亚文化更是需要深入研究的专门领域,整理分析国内关于大学生亚文化的研究成果,得到以下启示。

第一,开辟适应新时代文化建设目标的文化自信研究新视角。大学生亚文化是由特定大学生群体创生于主流价值体系之外的文化价值系统,具有一定的价值偏离性,但也对主流文化具有突出的互补功能。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亚文化会获得越来越蓬勃的生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给大学生带来全方位的深刻影响,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建设好大学生亚文化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53]新时代大学生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大学生亚文化研究需要确立文化自信的研究视角。

第二,全面认识大学生亚文化,形成以引领为主的研究新思路。大学生亚文化最宝贵的品质在于反思和创新,而这两点却因抵抗性和叛逆性的外在特征成为主流文化最集中的“攻击点”。众多学者的研究体现了文化即人的本质的基本思想,却在具体实践上又越过这一自然本质,将大学生亚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重新带入对立矛盾中。因此,在新时代应该转变收编、整合的研究思路,依据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地位作用,创建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先进性、科学性的引领的新思路,以改善大学生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甚至对立的关系,引领大学生亚文化以独立文化形态健康发展。

第三,在具体研究内容上要结合大学生亚文化新的发展状况和特征明确定义大学生亚文化概念,深化大学生亚文化基本问题研究。对大学生亚文化进行单独研究是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是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对大学生亚文化现象的直面和重视。要明确定义大学生亚文化概念,进一步将大学生亚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校园亚文化等文化形态进行区分,明确研究的逻辑起点,廓清研究领域。另外,必须深化大学生亚文化基本问题研究,深入分析大学生亚文化的类别、结构、特征,揭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动态分析大学生亚文化的动态效应,形成对大学生亚文化的全面性、整体性、深入性认识。深入揭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存在的现实问题,探寻成因,研究有效解决办法。

第四,构建完善的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的大前提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提高引领能力。透过文献分析,可以明确大学生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不是简单的主从关系,二者既存在抵抗与收编的矛盾又相互借鉴吸收。大学生亚文化与思政治教育也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矛盾,而是由两组复杂要素构成的动态作用系统。显然引领大学生亚文化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国共产党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综合借鉴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理论和方法打造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建构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让这一研究能够不断走向深入,取得更多成果。

第五,担当文化繁荣兴盛的责任使命,深化引领研究,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从文献分析来看,大学生亚文化问题获得了普遍关注,但却没有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系统研究成果。现实需求的急迫性与缺乏体系化、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情况给本研究在进行文献综述和研究准备时带来困难。然而众多学者长期、大量的研究成果积累以及现实的迫切需要都证明,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需要开展专门研究,鼓舞我们担当起时代使命,开展深入研究,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持续引领大学生亚文化健康发展,成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的创新力量。

猜你喜欢
亚文化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大学生之歌
把脉“腐败亚文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