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

2019-02-21 10:23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财经类职业院校校企

刘 钦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8)

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指导下,我国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1]对于财经类院校来说,其所开专业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院校也在不断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2]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学徒制是一种传统的职业教育形式,又称手工学徒制,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在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即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以师傅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的职业技能传授形式。这种活动是一种高度情境性的学习方式,通俗地说即师傅手把手教会徒弟相关技术。[3]

现代学徒制中的“现代”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也称为 “新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融入了现代学校教育因素的一种职业教育,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推进的一项育人模式。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既不同于传统的学徒制,也不同于单纯的学校职业教育。这种方式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是传统职业学校的一场重大变革。[4]

二、财经类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现状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被接受和认可,成为财经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教学改革试点的方向之一。

(一)现代学徒制得到从上到下的一致的重视并积极进行试点

现代学徒制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对学生(学徒)进行有针对性的“双主体”培养,解决了学生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实现“工学交替”,解决了传统只在校园课堂学习的缺点,增加了学生们的实践时间,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之际,中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职业院校也在教学改革中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尝试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意见;2014年9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2015年8月,教育部遴选了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在此推动下,除了其中100家被选中的职业院校外,其他财经类职业院校开始重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启动了在本校相关专业进行试点工作。比如河南经贸职业学院、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等在本校很多专业开始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工作。

(二)部分企业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培养所需人才

近些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技术促进新职业的出现,一些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企业出现了“用工荒”现象。这促使一些企业开始转变招聘人才的思路,把目光转向在校生。同时在企业经营节奏加快的要求下,为了能使毕业的学生快速融入企业并完成岗位任务,企业开始与财经类职业院校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提前将岗位工作要求、学习内容、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等融入课程中,缩短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的实习适应期。比如在一些人才需求量大的专业如物流管理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企业主动与职业院校合作成立订单班,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财经类职业院校的探索。

在财经类职业院校中一些招生规模比较大的专业,例如会计、金融类、营销类专业,单个企业对这些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小,无法实现用人企业与学校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所以就出现了另外一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中介)+企业(用人单位)。在这种模式中,与学校合作的是一个中介企业,这种企业一方面比较了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与企业联系比较紧密,能够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并实现就业。由于这类教育中介企业在连接职业院校和用人单位中获取利益,因此他们比较积极地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

(三)财经类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在进行试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财经类职业院校中,因没有可资借鉴的现成经验,只能是一边与合作企业的师傅共同探索和创新,一边寻求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的方法。同时,很多领导和专业教师走出校园,参加由教育部、高校以及一些教育企业举办的关于改革教学模式方面的培训班,学习到了关于现代学徒制的新理念、新方法,或者到合作企业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实践锻炼,然后结合所在专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改进、调整和创新,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式。通过这样的学习、锻炼,财经类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三、财经类职业院校推行现代学徒制存在的问题[5]

从目前来看,财经类职业院校在推行现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时,会涉及企业、院校、行业以及政府等多方利益,在推行试点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一)政府政策的支持缺失

现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财经类职业院校的专业中进行实施,应该说还没有什么经验和模式可供参考,这种模式牵涉到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以及学生各方的利益。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学校和企业提供教育资源来实现工学结合,培养的学徒(学生)能够顺利到企业就业,就是为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学生可以得到稳定的工作。因此,需要政府提供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需要从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同时获取相应的回报。

(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现代学徒制需要校企双方通过工学交替共同来完成人才培养,最终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根据调查发现,当前财经类职业院校的专业除了一些使用人力资源较多的企业如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愿意与学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外,很多行业的企业对于参加现代学徒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究其原因,一是每个企业对这些专业需求的人数较少,如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所以企业无法直接与财经类职业院校合作采用现代学徒制的订单培养。二是一般企业都是以短期利益、低成本为主,就是最喜欢招聘到的员工能够马上投入工作,且不需要进行长时间、花成本地培训后上岗,即使工资高一点也能接受。三是企业与财经类职业院校合作进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将会花费很大的成本,包括与院校的沟通、师傅的补贴等,而培养出来的学徒(学生)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工作技能,会由于待遇低而跳槽到其他待遇好的企业,从而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另外,也未能得到相关政策的优惠和资金上的补贴。因此,造成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性不高。

财经类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校企合作的新模式,突破现有体制与机制上的瓶颈,使学校和企业合作向纵深发展并实现双赢。

(三)符合要求的师资资源的缺乏

合格的教师团队是保证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的基础。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过程中,师资力量来自于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的技术能手(师傅),由他们共同手把手地教学生(学徒)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师傅也应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然而,当前财经类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特别是新进的教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教学,没有进入实际企业岗位工作,他们虽然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但没有经历实际工作的锻炼,没有实践经验,那么在上课过程中就无法保证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具备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能手们,由于学历达不到学校的招聘条件而无法成为专业教师,这样就导致专业教师的素质达不到现代学徒制对教师的要求,从而出现师资缺乏的现象。

(四)财经类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和调整

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因此要针对企业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目标,并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并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学徒)学习的内容是针对工作岗位设置的。但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培养方案设计时还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教学内容的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课程内容,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尚未完全摆脱传统学科体系的束缚,这虽然强调了“高等性”,却又弱化了“职业性”。此外,如果按照合作企业的岗位工作任务确定为教学内容,基于岗位工作流程来组织教学,但会出现缺乏以能力培养为逻辑主线的系统学习和训练,这显然也是强调了“职业性”却弱化了“高等性”。这均不能满足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

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应该有一半的时间是实践环节,其中有三分之二时间应当是在合作企业中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当前财经类职业院校与其他理工类职业院校一样都面临一个难题,课程进合作企业的校外“基地”和“基地”师傅(兼职教师)承担课程教学,这本应是一种常态的教学安排,但是,这样做一方面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比如有些每周都要上课的公共课程;另一方面也会打乱企业的正常经营。在企业中一些敏感部门的岗位,有时还不接受学生(学徒)们的专业实习,从而造成实践环节无法达到最初的预期效果。

四、加快推进财经类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目前,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从上到国家层面、下至各职业院校的重视,一些职业院校包括财经类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试点,且取得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但是,要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展开并形成具有特色的中国模式,还需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一)政府应加强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不断出台和完善支持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政策,才能快速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1.进行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度建设

根据国外发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经验,政府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从整体上统筹配置政府、企业、职业院校、行业等各方资源,建立一些能够保障现代学徒制顺利进行的政策或法规,比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管理条例、现代学徒制管理规定(试行)、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工作开展指导意见等,通过建立完善的现代学徒制管理体制、构建多赢的现代学徒制合作机制、建设完善的现代学徒制保障制度,以保证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效果。

2.从财政税收等方面,鼓励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

作为企业来说,做任何事情的根本出发点是获取利益,同样,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也是要能从中获取收益的。从当前进行试点的职业院校反馈的结果来看,虽然参与的企业能够从学生中选取一些优秀的员工,但由于学生的离职率较高而引起企业的不满,从而失去参与的动力。所以,政府应该从财政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或税收减免,激发企业以更大的热情支持财经类职业院校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

3.研究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

从制度建设角度看,我国的现代学徒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还没有统一的学徒培养标准。北京师范大学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认为,从世界各国经验看,现代学徒制若要存活下来,必须要有全国统一培养标准,这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如果仅靠校企关系,学徒制是做不下去的。因此,通过财经类职业院校的不断探索,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是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实践的当务之急。

(二)财经类职业院校要积极推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施和相关工作

首先,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模式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并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倡议,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财经类职业院校领导要重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设置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共同开发合适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学院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组成课程开发项目组,进行课程体系创新,构建适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其次,做好现代学徒制的师资团队建设。现代学徒制采取双主体的培养方式,教师是来自于学校的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师傅,要将他们打造成符合要求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要达到要求,一方面要对专业教师进行不断的培训,特别是那些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新进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他们到合作企业学习、挂职锻炼。另外,企业派出的技术师傅不但是技术能手,还应该是具有一定理论的老师,如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要进行相应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教师队伍。

(三)企业层面应认识到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获得收益和承担社会责任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要认识到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一般来说,校企合作双方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并成立订单班,合作企业应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明确的现代学徒制的技能标准,选择合适的技术人员担任师傅角色(企业指导老师),并承担一定的费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益处,就是它能够为企业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即提供合格且优质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在人才荒的时候更能体现这种校企合作所带来的好处。而且企业参与才能实现工学结合,通过企业根据学徒培养的需要派出企业教师,讲授企业文化和岗位工作技能,在学徒未进入岗位之前就已经深入地了解企业并掌握了岗位的技能,提升他们对企业的认知度和忠诚性。同时,企业要意识到参与财经类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工作是他们的社会责任。

(四)从学生(学徒)角度来看,应认识到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为自己未来就业打下基础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人数直线上升,继而带来的客观事实是学生毕业就业压力增加,甚至出现一些财经类专业人才过剩的现象。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做好自己的定位,最好的选择是积极参加校企合作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载体的冠名订单班,通过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的直接指导,快速掌握工作技能,实现毕业即就业,避免出现毕业就失业的尴尬。

猜你喜欢
财经类职业院校校企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双平台嵌入式”的“粮味”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