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及其《流浪者之歌》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2019-02-21 10:23邹秀荣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黑塞流浪者现代人

邹秀荣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济南 250307)

一、席卷全球的黑塞和《流浪者之歌》

《流浪者之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籍德语作家赫尔曼·黑塞的第九部作品,也是黑塞最经典的作品之一,1922年在德国首次出版,反响空前,不过直到1951年,该书才在亨利·米勒的强烈推荐下被翻译成英文出版。

《流浪者之歌》是黑塞获得国际性影响的第一部小说,特别是在东方,这是他被人们读得最多的一部作品,在印度甚至被译成了12种地方语言。这部充满东方浪漫气息的小说,不仅仅是美国嬉皮士一代和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的来源,也给其后各国艺术家们以启迪。

赫尔曼·黑塞1877 年出生在一个充满着宗教气息、文化上又极其多元的传教士家庭里。虽然身处基督教和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黑塞并不囿于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反而在立足自己宗教和文化的基础上,放眼世界和整个人类。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文明受到强烈冲击,“欧洲人引以为傲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实用理性、谋略理性等等,从最深的根处切断了他们精神的源头活水。”[1]这样的社会背景使得黑塞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希望从其他的文化当中寻求到弥补和拯救西方文明的力量,特别是东方文明中的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黑塞自幼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一生中涉猎了大量的中文书籍,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特别是老庄的哲学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黑塞的作品到今天还成为人们艺术创作的源泉,不仅要归功于他的文字温和优美,清楚直白,诗化的叙述风格,既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又在浪漫精神中融合了东方的哲理思想,还因为他把对人的内心的认知和探索作为创作的主题,注重在精神领域里的探索,以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为核心,毫无保留地剖析,寻找自我,探索自我,并给予拯救的希望。他认为:人只有回归自己的内心深处,向内求,才能够走出困境,找到出路。这些在《流浪者之歌》中得到了完整而详细的体现。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困境

改革开放后的40年来,中国正在经历工业化的洗礼,不仅在经济上受到西方世界的影响,而且在思想文化上也受到很大影响,西方文化中所高扬的人本主义、自由民主和公平正义曾经给中国社会以巨大的推动力,促使中国由农业社会飞速转型为工业社会,但人本位导致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又引发了空前的精神困惑。

物质日益富足,社会却也日益浮躁,踏进小康社会门槛的中国人越来越疲惫焦虑,幸福感低,诚信缺失,防范和猜疑、冷漠旁观成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模式;道德堕落,物质充沛与精神的匮乏成鲜明的对比,精神被遗忘在一边,繁忙焦虑变成日常生活的常态。物质的充裕已经不再保证精神上的富足,以至于有网友说,我向往毛泽东时代的精神生活,热爱邓小平时代的物质生活。当下的中国很像马克思批判过的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实际生活缺乏精神活力,精神生活没有实际内容。

梁漱溟认为,一个民族的生活不外乎这样三个方面,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而人生在世,无非是处于三种关系当中,物我关系、人我关系和自我关系。人类面临的三个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说到底,人其实一直在自己的精神活动之中,无论是对物质的追求盖过了精神,还是物质和精神并重,抑或是精神超越物质,人没有须臾是脱离得了精神活动的。

冯友兰在晚年则具体从精神层面把精神生活分成四个不同的层次,对应着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种不同的精神境界。在自然境界中,人很少去想理想和希望,在功利境界当中,人所追求的是满足个体利益,在道德境界中,人要遵循的是整体社会的规范,在天地境界中,人要符合宇宙法则。这和梁漱溟表达的是同样的观点。

梁漱溟对世界发展的预测中,认为人类社会会走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对物质世界的追求和征服,以西方的文化价值为主导;第二个阶段是物质基本满足后,开始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人类社会的主要价值取向将会以中华文明为主导;第三个阶段,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基本解决后,人类社会开始关注人类的一些终极问题,人与宇宙的关系,人活着的意义,人与自己展开内在的对话,印度的佛教文化代表的印度文明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价值观。西方文化、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这三种文明发展的方向刚好就是人类从物质走向精神的过程,虽然不一定划分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大致的发展态势是切合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的。

黑塞认为,欧洲文化具有片面性……欧洲中心主义是非常危险的,如果欧洲不向其他文化(还有古代文化)开放以及不能做到开放的接纳态度,那么欧洲会陷入落后狭隘的地方主义危机之中。所以,一个世纪之前,当西方陷入工业技术化带来的精神困境时,黑塞凭借其多元的文化视觉,试图从东方古老的文明中寻找西方文化的出路,写了一系列的作品,的确给了西方人精神层面的一次新的尝试,缓解了西方的精神困境。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工业技术现代化给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带来了动力,也导致原有的传统价值的式微,引发人们精神困境——今天的中国也藉由工业化进入这样的境地,黑塞当年对东方文化所做的尝试,反过来也成为诊治救助中国人的一剂良方。在这个东西方文化大融汇的全球一体化时期,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成了双向互动的模式,互相借鉴也是文化融合的一种良性交流。

三、《流浪者之歌》对现代中国社会的救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塞的作品在世界上普遍被东西方所接受,但在中国却无人知晓。他的作品正式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

日益焦虑虚无的中国人,如何寻求内在的超越,营造一个强大坚固的精神世界来抵御浮躁的外在社会?如果说黑塞的作品切合了当年西方文化在工具理性和机器化带来的现代化冲击下的式微所引发的普遍迷茫和焦虑,给西方人以心灵的逃逸和心理的救助,那么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也同样能给当今的中国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黑塞的《流浪者之歌》写于1919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去,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促使黑塞开始思考信仰和个人的重要性,小说依托于印度佛教中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婆罗门贵族青年悉达塔的寻求自我之路的经历。故事的核心并不是悉达塔如何得道成佛,而是一个人在经历过种种挫折与错误之后,“从被感性支配的自然状态走向精神能控制物质的理性状态”[3],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启通往内在之路,并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最终找到自己的心灵故乡。

(一)寻求自我和真理的流浪之旅

流浪与孤独是《流浪者之歌》中的两个主题。悉达塔抛家舍业,放弃荣华富贵,为寻求自我不断地将自己放逐在人群和世俗之外,一次又一次踏上征程,走向了流浪和孤独。可流浪是什么?流浪在外在形式上看来好像没有目的地漫游,在悉达塔这里则是刻意地追寻,不是消极地逃避人生的艰难和责任,而是把自己投入到一场目的和境界更高的追寻。在黑塞看来,“唯有流浪,才能摆脱定居者的麻木。流浪之途充满艰险,流浪汉深知一切生命之脆弱和短暂,因而激发他不为物累,使生活变得极其简朴……物欲被超脱,心灵才会敞开。”[4]

物欲被超脱,心灵才会敞开。市场经济催生下的消费主义使现代人沉溺在物质的享乐中,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尘嚣日上,人的内心世界日益被物欲蒙蔽,社会被异化,文化的核心不再是精神的澄明圆满,而是理性与科学、物质与实利,文化变成了商品,金钱利益成为评价人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尺度,实用主义高于一切。后现代消解一切权威和经典,多元化的繁荣下面是各自为是的盲目自由。手机电视电脑的高科技,高楼大厦豪车美女的奢侈,各种品牌广告和信息的繁冗,现代人看起来越来越自由便捷,内心却反而越来越集中和禁锢。“我”的欲望推动他们不断地往外求,向外界索取,结果,无止境的欲望之渊使得现代人不仅失去了敏锐的感受力,也失去了反观内心的能力。当人们深陷在各种俗世之物的包围中时,人很难对自己做一次深刻的反思,向内求一份返璞归真,很难找得到一个清明的自我。

只有当我们暂时脱离现实的世俗的牵绊,放弃执著地外求,现代人也许才能在刹那间有所感悟,找到真正的自己。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爱上旅行,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短暂的有目的的流浪?将自己从日复一日的定式生活中抽离出来,在看向异乡的同时也在反观自我。外在的流浪也许容易做到,而内心的流浪则需要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的后果常常使人陷入到孤独的状态中。也许只有如故事中的悉达塔那样,将外在的流浪与内在的流浪、外在的孤独与内在的孤独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独自踏上自我的寻求之路。

(二)斋戒禁欲,思考等待的意义

在《流浪者之歌》中,当名妓卡玛拉问悉达塔会做什么的时候,悉达塔回答说:“我会思考,我能等待,我能禁欲斋戒。”悉达塔遵循的是印度佛教修行的方法:

“用纯粹的理智装备自己,用强力约束自己,离弃声色犬马和一切感官享受,居留于孤独之中,少饮食,控制自己的言语、躯体和灵魂,时时静坐冥思、潜修入定,寻求无痛苦的境界,摆脱自我意识、权力、骄傲、欲念、怒气和财产,那么他便成为无我和灵魂安静的人,他令人尊敬,他已和婆罗门思想成为一体。”

悉达塔的流浪之旅中并不是无所作为,只是他的所作所为刚好是和世俗的追求相反。在世俗里看来最无用最没有价值的等待、斋戒、禁欲和思考,刚好是一个人摆脱物质的围困,走向自我觉醒和彻悟的必要步骤和过程。冥思苦想,通过真正的沉静,才能真正审视自我,保持内心的本真与和谐。通过深入到内心最深处的内省,摆脱感性的表层的自我,踏上找寻真正的“自我”的开始。

现代人深深地沦陷在日常生活中,为衣食住行、名位利禄奔波劳碌,技术越来越先进,社会越来越快捷,消费主义刺激出来的欲望越来越多,还要面对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诱惑。GDP一路高歌,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节奏加快,一切都在加速往前赶,速度和节奏、效率和效益是现代人追逐的目标,现代社会越来越外在化,越来越功利化,人们变得浮躁、焦虑,物质不断在更新超越,灵魂却没有跟上来。南怀瑾先生十年前就已经提到:今日的世界,由于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如交通的便利,建筑的富丽,生活的舒适,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这在精神上来看,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也正如白岩松在《不平静,就不会幸福》中说:我们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们要等等它。因为如果我们走得太远,就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虽然我们不可能达到悉达塔奉行的那样的佛教苦修:那种让身心都能彻底隔断尘缘,让自己完全处于超尘脱俗的心境之中,从而让自我达到彻底的解脱和自由。但是稍微摒弃一点欲望,放慢脚步,让灵魂跟上趟,不要因为物质功利的围裹而抽空了我们的精神,枯竭了灵魂,失去了心灵的滋养,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流浪者之歌》之于现代人的意义,就是通过悉达塔追寻自我的故事,告诉现代人:其实不用那么着急向外攀援,放慢脚步,稍作停留,等待、冥想、斋戒、思考,开启一条通往内在之路——人只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才能够发现生活的出路——现代人的人生才能既享有物质的满足,又拥有独立自在开放的灵魂,人生的品质才会圆满自足,没有缺憾。这也正是黑塞写作《流浪者之歌》想要告诉精神陷入困境的现代人的目的。正如黑塞研究专家西格弗里德·翁塞尔德所评价的那样:“谁读了黑塞的《流浪者之歌》,谁做出了思考,谁进行了体验,谁就可以”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摆脱外在的强制,摆脱随波逐流,摆脱约束和羁绊。”[4]

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态势,不同文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陷入自我缺陷的困境,东西方相互取长补短不失为一种智慧。当年黑塞凭着艺术家的敏锐,预感到西方文化走入了困境,试图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西方引入东方佛教的智慧和老庄的哲学,拯救西方人的精神世界,认清自我。今天,当工业化席卷东方古国的时候,黑塞创作于20世界20年代的《流浪者之歌》依然是现代人可以从中获益良多的精神源泉。

猜你喜欢
黑塞流浪者现代人
微言大义
车夫总在刹车
及时刹车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现代人的避难所
流浪者成美国防疫“定时炸弹”
巴士车上的“浴室”
智珠
夜间
给你一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