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山西地域优势 提升谷子产业水平
——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农业大学教授郭平毅

2019-02-22 01:18柳晓林
今日农业 2019年2期
关键词:穗肥谷子小米

□柳晓林

谷子是山西的优势杂粮作物,也是我国原产的粮饲兼用作物和营养保健作物,在保持作物多样性、旱作农业以及山西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种植业结构改革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们请到山西农业大学郭平毅教授就山西谷子产业发展作了详细的介绍。

记者:郭老师,您好。山西素有“杂粮王国”的美誉,谷子是杂粮谷物中的大类。郭老师您觉得在山西,谷子产业发展现状如何?

郭平毅(以下简称郭):山西谷子种植面积23.45万公顷左右,年总产80万吨左右。平均产量231.2千克。种植面积在2017年已达23.18万公顷,种植面积连续三年居全国第一。

小米产业得到市场的认可:伴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健康产业的兴起,昔日传统的谷子等小杂粮逐渐风行全球市场,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健康食品。特别是近几年来,大量的小米产品和品牌不断涌现,更是直接拉动了山西省谷子产业的发展。市场效益和健康消费的双重拉动,让此前一直不温不火的谷子产业,一跃成为“十三五”期间山西农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谷子和小米自然成为山西省农业关注的焦点。

出现众多优质小米品牌与产品勇闯市场:以沁州黄、汾州香、汾都香、东方亮为代表的小米品牌已走向世界舞台。还有“檀山皇”小米、汾阳“汾珍香”小米、晋中“德御”小米、“天下谷”小米、榆社“河峪”小米、浮山“神山”贡米、翼城“隆化”小米、泽州“鲁村”小米、阳城“析城山”小米等知名品牌。同时,小米锅巴、小米醋、小米酒、小米挂面、小米米粉等小米的深加工食品越来越多地进入市场。山西省正在全面推进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明确提出要做精杂粮,以开发功能性食品、发展功能农业为主攻方向,给山西小米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谷子区域优势的形成和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进展的进步:朔州大同地区有东方亮,吕梁、晋中、忻州、临汾地区有晋谷21号,晋东南地区有沁州黄,形成了以广灵、汾阳和沁县为中心县辐射全省的种植格局,各地纷纷依托品牌优势进行小米深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开辟出一条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谷子全程机械化生产有了可喜进展:2017年10月6日,在山西繁峙海丰农牧场内,伴着收割机的隆隆声,一垄垄成熟的谷穗纷纷喂入收割机,长20多米、宽约2米的谷子地几分钟内很快便收割完成。越来越多的山西谷农们再也不用辛苦地弯腰挥镰了。仔细一算,机械化收割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节约了收割成本。

近年来,随着山西省谷子简化栽培技术,播种机、联合收割机和渗水地膜覆盖种植谷子等轻简化生产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扩大,山西的谷子种植效益也开始得到显著提升。

政府的大力重视,打造“山西小米”大品牌:2017年6月,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就指出,山西是著名的“小杂粮王国”,要立足优势,扬长避短,突出“特”字,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山西省委、省政府也很快作出了“大力发展功能农业”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小米等杂粮产业得到政府的重视,打造“山西小米”大品牌:按照《“山西小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山西将通过加强“山西小米”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精深化加工、全程化监管,打造“绿色、营养、保健、好吃”的优质山西小米,力争到2020年,将“山西小米”品牌建设成为全国著名区域公共品牌,推动“山西小米”由“好米”变“名米”,把“名米”卖“好价”。

山西省粮食系统也和中央粮科院、山西农科院以及山西大学等加强合作,研发功能食品,促使“山西小米”打得更响,走得更远,将“山西小米”打造成山西的新名片。

记者:郭老师,如果山西大力发展谷子产业,我们有什么优势?

郭:我们有六大优势。一是生态优势。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属温带气候,南北横跨6个纬度,形成的独特气候、生态类型,也决定了山西省谷子从南到北都有种植的特点。

二是资源优势。据悉山西省谷子种质资源丰富,达5000余份,占到全国的1/5,其数量之多,在全国是罕见的。

三是品质优势。山西小米以“色金黄”著称,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叶酸等。小米中还含有镁、铜、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

四是品种优势。品种以山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晋谷21号为主,以品质优而著称,已推广近30年,累计推广达536万公顷以上,并成为各优质品牌小米加工采用的主要品种,在山西年播种面积13.4万公顷左右,占到山西谷子播种面积的60%左右,在中晚熟区占到70%。还有晋谷40号、晋谷29号、长农35、长生07等,特色谷子有青珍珠、晋谷28号等。

五是品牌优势。以沁州黄、汾州香、汾都香、东方亮为代表的小米品牌已走向世界舞台。还有“檀山皇”小米、汾阳“汾珍香”小米、晋中“德御”小米、“天下谷”小米、榆社“河峪”小米、浮山“神山”贡米、翼城“隆化”小米、泽州“鲁村”小米、阳城“析城山”小米等知名品牌。

六是技术优势。山西多年来形成了谷子种植的技术优质,以有机旱作技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渗水地膜覆盖种植谷子技术、山西农业大学谷子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的推广,逐步解决谷子间苗难、除草难、收获难的问题,增产效益显著。把以晋谷21号为主的优质谷种植区域向高海拔冷凉地区的山阴、陕西佳县等地扩展。

记者:目前山西谷子产业存在哪些问题?

郭: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商品种子混乱:晋谷21号作为常规种子,投放市场年限已经很长,但现在市场很多销售晋谷21号种子的企业并不具备生产、销售资格,企业未取得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多以粮食直接转为种子,生产检验包装过程很不规范,造成现在市场晋谷21号种子质量难以保证。

调研发现,有纯度问题、发芽率、拌种不到位问题,更甚者直接把张杂谷商品谷作为晋谷21号销售。

种子纯度是最突出的问题。

第二原粮品质参差不齐:由于地域差异、种子质量差异、水肥投入差异、田间管理差异等原因,导致商品谷质量差异较大。包括颗粒大力、容重、颜色、适口品质等。原粮的品质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小米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低下:首先是产业门槛低,技术性不强,所以省内小米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差、合作少、资金短缺、生产条件差、储备困难,恶性循环导致大打价格战,扰乱市场秩序。

其次是一二三企业融合发展不够,尽管省内小米加工企业和种植合作社及粮农建立了联系,发展了农业订单,但没有建立起农企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没有形成全产业链,只是初步供方与卖方的合作,难激励农户或合作社增质增量的积极性。

最后是科技含量低,多数产品还仅限于产品的初级加工转化,精深加工产品不多,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不够,加工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低。

记者:郭老师,我们该如何提升山西小米产业呢?

郭:我们要控规模、提品质、树品牌、挖文化、提价格、深加工、增效益。

一、把好种子质量关,尤其是纯度问题。规范子生产、加工、销售管理。

二、控制生产规模规模,不能无序发展、出现红枣一样的情况。使整个谷子产业“做强、而不是扩大规模”,“谷贱伤农”。

三、划定优势区域,制定统一生产技术规程,保证原粮质量稳定。

四、加快“谷子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包括“品种选育”。

五、联合制定小米加工技术规程,保证产品质量稳定。包括产品包装标识,建议表明小米产品使用的“谷子品种名称”。

六、打造“山西小米”公共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加大政府性质宣传推介力度。

七、加大深加工研发力度,开发新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拓宽消费渠道。

专家指导

谷子施肥注意事项

磷肥:促进谷子生育和成熟,开花后磷肥充足有降低秕粒增加千粒重的作用。谷子对磷素吸收最多的时期与氮素吸收最多的时期是一致的。拔节到穗分化期的吸收量占一生吸收总量的50%,抽穗到开花阶段的吸收量约占吸收总量的20%。研究表明,谷子生育前期即幼穗分化阶段,从土壤中吸收的磷素,大量积累在幼嫩的新生组织如茎、叶、幼根的幼穗中,开花灌浆以后籽粒中需要大量的磷素,主要是依靠前期植株中积累的磷素向籽粒中转移。所以生育前期的磷素营养条件对产量有重大影响。

氮肥:促使茎叶繁茂,穗大粒多。谷子在拔节前由于苗小生长缓慢,吸收氮量很少。自拔节到穗分化期的1个月内,由于茎叶生长和幼穗发育同时进行,吸氮量迅速增加,此期氮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吸收总量的1/3。抽穗到开花期谷穗迅速生长,吸收氮量占吸收总量的20%,以后对氮素的吸收很少。

钾肥:增强谷子茎秆的韧性,减少倒伏,提高抵抗力。同时还有促进养分向籽粒输送,增加籽粒重量的作用。谷子对钾素的吸收在抽穗前最多。谷子是密植作物,子实和谷草营养均很丰富。植株繁茂,根系发达,并在土壤浅层伸展,需要从表层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据资料介绍,每生产100千克春谷子粒约从土壤中吸收氮4.7千克、磷1.6千克、钾5.7千克;每生产100千克夏谷子粒,约吸收氮2~5千克、磷l.2千克、钾2.4千克。谷子一生需肥的规律是苗期和成熟期需肥较少,拔节至抽穗期需肥多。氮、磷、钾的比例大约为2:1:2。

施肥注意事项

基肥与种肥。施足基肥是实现谷子高产的基础,可将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微肥和1/3左右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施好种肥也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每667平方米用磷酸二铵或尿素3千克左右,在播种时随种子施在沟内。如果土壤干旱,要注意减少种肥数量,并将种子与肥料适当分开,以免影响出苗。

拔节肥。中、低肥力条件及脱肥地块拔节以后要立即追肥。施肥量占氮肥总量的45%~50%。无霜期短的地区及生育期长的品种要早施、重施拔节肥,以免谷子贪青晚熟。地力好、基肥足的高产田要轻施拔节肥,拔节肥占总氮量的30%以下为宜。简化栽培可以将拔节肥和穗肥合并为一次施用,施肥时间比拔节肥晚一些,但不能晚于孕穗期。

穗肥。穗肥在抽穗前7~10天施用,高产田一定要增加穗肥用量,将总氮量的40%~50%作为穗肥施用,低产田将总氮量的20%~25%用作穗肥。施穗肥可以与中耕培土和浇水结合起来。谷子开花期如果出现脱肥现象,应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肥,特别是保肥能力差的沙性土壤要增加追肥次数,随时补充肥料。灌浆期可酌情采用根外喷肥的方法,喷施0.5%~1%的尿素溶液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667平方米喷50~60千克,能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

叶面喷硼。采用叶面喷硼时,要正确施用硼酸溶液的浓度、用量、喷洒时期和次数。

谷子高产合理施肥。播种前结合深耕整地,一次施入基肥,一般以农家肥为主,如果将磷肥与之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施种肥可满足谷子出苗后对养分的需要,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磷铵5千克。

猜你喜欢
穗肥谷子小米
传递
打谷子
不同穗肥用量和运筹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不同氮、钾穗肥使用量对中粳稻产量的影响
杜小米的夏天
晒谷子(外一首)
不同叶龄期穗肥施用尿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懒洋洋的兔小米
小米搬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