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评书《东汉》的版本与特色
——京津冀评书漫话之二

2019-02-22 11:29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刘秀评书

于 鹏

(国家图书馆 中文采编部,北京 100081)

民国时期,京、津两地报纸副刊上都有不少评书连载。与天津报纸以“短打书”为号召(《明英烈》等是少数例外)不同,北京方面是“袍带书”的天下,《西汉》《东汉》《隋唐》《薛家将》《飞龙传》《杨家将》《说岳》《明英烈》……传统袍带书的主要书目几乎都上过报纸。可惜的是,由于单行本出版跟进得不够,时过境迁,不少评书已难觅全貌。相对而言,《东汉》是保存较完整且有不同版本参照的一部书。

一、民国《东汉》的连载与出版

北京评书《东汉》非只一门,但如今流传下来的两种文本—高豫祝(1891—1970)传本和连阔如(1903—1971)传本—均得自评书前辈张诚斌的传授。高豫祝介绍,张诚斌曾研究该书达数十年之久。

1938年10月23日,高豫祝为自己在《时言报》连载并由报社结集出版的首集《东汉》单行本作序。“高本”《东汉》报纸连载每日一期,至少持续连载了五年多,到1943年12月15日报纸停刊时,书还远未结束。单行本进度落后于连载,依据《时言报》广告,单行本至少出到第十二集。①笔者购得前十一集:第一集出版于1938年11月6日;第十一集出版于1942年3月16日,集末进度相当于报纸1941年12月16日连载。另有记载,20世纪30年代末,高豫祝的前部《东汉演义》在《天津时报》上连载,后集成书出版,达百余万字。书中曾提到:“编是书者,系十一位名人细心考究,经长久时间,耗尽心血,始行编成流传后世。”因笔者未见,暂记于此备考。高本《东汉》从武科场②科举起于隋唐,民间作品不合历史,但内容精彩。开书,直到刘秀定都洛阳,征讨二龙山,之后的内容可能已经失传。解放后,高豫祝加入北京宣武说唱团。从1961年开始,黄存洲、王兴州曾记录了他的后部《东汉》,书稿约一百多万字,但不幸在“文革”中散失。③连丽如口述、梁彦编著:《走进评书》,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4月版,第173—174页。

另一位善说《东汉》的是高豫祝的师弟连阔如。连阔如回忆,他的《东汉》是“牺牲了半年的光阴,耗费了许多的金钱,才学会了一部地道的道活(辈辈相传的)。自从会说《东汉》,北平的大书馆儿才纷纷地约请。听书的座儿都知道评书界有个说《东汉》的连阔如”[1]276。有人记述当初连阔如白天在张诚斌的书馆收钱,将老师的《东汉》记下,晚上到东四书馆去说。一次,张诚斌经人介绍去东四书馆,对连阔如的表演非常满意,于是将自己师父的《东汉》评书秘本传给了连阔如。[2]1937年11月3日到12月31日,连阔如在电台播讲《东汉》(每集80分钟),轰动一时。1938年到1941年,《立言报》和《立言画刊》将依据广播记录下的书词予以连载。①1938年10月1日《立言画刊》创刊号即连载《东汉》,从第九回开始,之前的内容由其前身《立言报》刊载,1941年10月25日第161期最后一回即第六十三回载完。这个版本从王莽篡位开始,到信都封臣结束。

在此之前,另有一种连阔如《东汉》连载本—《民声报》连载本,系已知为《东汉》最早的文字连载。此本为笔者撰写本文过程中的新发现,依据今天掌握的残本期号推断,大约从1934年9月开始连载,时间早于“立言本”和高本,比“立言本”多出信都封臣后边的内容。该本连载到1937年7月28日,讲至“四棍扰信都”为止,次日侵华日军占领北平,报纸停刊,连载亦被迫终止。

笔者最新发现,连阔如还有一种《后部东汉》,在1941年2月1日到9月18日在《戏剧报》连载,讲云台小将事,后文介绍。

二、高本《东汉》前部内容梗概

以高本为据,评书《东汉》前部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王莽勾结苏献篡汉。刘秀武科场谋刺王莽不成,回到白水村兴师讨逆。刘秀得邓禹、马援、姚期②即历史上的“铫期”。、马武、岑彭、贾复、吴汉、苏成、纪敞、郅君章等三十六员云台将及王伦、公孙述、朱文华等辅佐,先占宛城,又连下南阳、胡阳、棘阳、颖阳、昆阳。王莽兵围昆阳,刘秀三江搬兵,大破莽军解昆阳围,莽军将领巨无霸自杀。汉军破潼关、陇右,战长乐坡,活捉苏献,攻陷长安,杀死王莽,恢复汉室。朱鲔、胡殷、陈本、曹宣、何仁、何义、王凤、王匡八大奸臣保刘玄登基即皇帝位,为更始帝。八奸背着更始帝和刘秀在潼关将云台将散去。第二部分讲述刘秀封逍遥王,巡视河北。河北河中府大枪王刘庭、邯郸小枪王刘林与飞虎帅梁林起兵,联合王莽之子王朗子(化名刘洪)及田布、公孙美、佟鼎、高凤等各路反王反汉。刘秀在邯郸被追杀,先后退至黄桑林、台城、宣城、草桥关,最后到达信都关。一路上,云台大将陆续重聚在刘秀身边保驾。马援解信都之围,设计杀死梁林。众反王败退烈焰山。第三部分讲述八大奸臣将长安献给赤眉王盆子刘扬,云台将一路保护太后及刘秀家眷退至太谷、蒲关,被赤眉军围困。小将耿耳火牛阵解蒲关围,马援出兵解太谷围,赤眉军大败,八大奸臣被捉。更始帝刘玄将玉玺交与刘秀后自尽。信都关太后封臣,云台将得侯爵之位,八大奸臣被处死。第四部分讲述哀帝时王显云南平叛,七十二国国主、十八洞洞主投降王显。王莽陷害王显,王显云南自立铜马王。王莽覆灭后,王显带云南兵归征讨刘秀,云南洞主之女、王显妃子贾云刺杀刘秀被擒,太后恩待贾云,贾云自尽,王显投降汉朝。王显征讨烈焰山中反王之计丧命。反王出山,与梁林之子梁辛、幽州彭伯虎、大齐国赵维泽的援兵一起棍搅信都。赵维泽追杀刘秀,王丰救驾。公孙述请三江兵救援信都,信都解围,吴汉将赵维泽射死。田布、公孙美、佟鼎、高凤等反王降汉。马援兵进河中府,活捉大枪王,梁辛自杀。汉军取幽州,彭伯虎逃跑。刘秀肃清河北。第五部分讲述刘秀柏乡称帝。汉军会合佟鼎、高凤、王显子王羽军队,破潼关,杀死投奔赤眉的彭伯虎,入长安活捉赤眉王盆子刘扬。马援征讨洛阳王王超。大军过断线桥,杀洛阳猛将吴长寿、巨文通,火烧藤甲兵,解围破九龙十字峪,双侠盗宝剑,汉军占领伏凉关杀守将蔡吉。最后刘秀大军攻破洛阳,杀死洛阳元帅程德燕,王超逃走。刘秀入洛阳建都。

以上为前部《东汉》。高本在叙至铜马王王显时,有大段的倒笔书,详细讲述当初汉哀帝时,王莽挂帅,王显为先锋,征服云南十八洞、七十二国的故事。高豫祝曾自豪地说:

是说东汉的主儿,全算上,没有这些倒笔。因为学徒的老先生传徒弟,传的细致,其余是任何人也花钱买不全。以后再想说全了,那除非是传于我徒弟了。[3]

连阔如《民声报》连载本叙至此处时亦无此大段倒笔书,或者这一段并非其师祖所传,系张诚斌得自别处或者干脆是自己的发展创作。高本报纸连载还保留了后部《东汉》的一部分内容。

三、高本与连本“信都封臣”前内容之异同

连阔如《东汉》的《立言报》《立言画刊》连载本相当于高本的前三部分,到“信都关太后封臣”告一段落。高本序言交待“特由是书最热闹节目马武大闹武考场起始”[4]序,这与《明英烈》从武考场开书类似,意在一开始就抓住读者听众。相比之下,连本在武科场之前多出一段开场书①连阔如称在书馆里叫“垫场话”。,讲述王莽毒死汉平帝篡位,王皇后在柴文进的帮助下认刘秀为子,柴文进、苏成护送刘秀出京,隐士田备立将刘秀安排至白水村,天下大乱,反王四起,绿林、赤眉起兵。有了这一段,听众、读者可以更加了解前因后果,故事也更加完整。两相比较,高本更适合书场表演,而连本更适合书面文本。

高、连二本的共同部分—武科场到信都封臣,不仅故事情节、插话、赞赋大体一致,更重要的是,棘阳关之后的很多语句都一字不差。攻潼关一段,高、连二本甚至出现了共同的笔误:

吕敖这才问道:“卓总镇请我有什么事哪?”卓茂说:“老将军,昨天我因心中烦恼,言语多有不周,请你勿怪。”卓茂说:“都是自家人,谁亦不能记恨谁。”卓茂说:“我有一事相求……”②高本单行本第五集27页,连本《立言画刊》65期第28回,引文以高本为准,连本非关键处个别字句有异,不一一注明。民国本引文标点笔者均依当今习惯改动,后同不注。

连续三个“卓茂说”,很显然,第二个“卓茂”当作“吕敖”,而高、连二本均误。

高、连二本的主要区别如下。

其一,岑彭的兵刃。连本作“九耳八环刀”,而高本则说是“三尖两刃刀”。高本还有一段说明:

那位说,人家都说岑彭使九耳八环大刀,你怎么死起白咧说他使三尖两刃刀哇。请想那九耳八环大砍刀,一摆哗郞郞乱响,那是大花脸使的军刃。红胡发蓝靛脸使着合适。到后套马武之子马青,使九耳八环大刀,岑彭长得眉清目秀,小白脸子,那能使九耳八环,所以我师父传给的是三尖两刃刀。[4]38-39

这个理由似是而非,后面要谈到的西河鼓书道中岑彭确亦用三尖两刃刀,高本之改不知与此有无关系。说师父传授的是三尖两刃刀则有不实之嫌,因为一师之徒的连阔如便说岑彭用“九耳八环刀”,而高本虽然主要作“三尖两刃刀”,个别地方忘了改,亦作“九耳八环刀”。更关键的是,九耳八环刀在后文“真假岑彭连环计”一段是有作用的。书叙假岑彭廉登用真岑彭的刀袭击刘秀,连本作:

幸亏九耳八环刀,刀一动环子直响,刘秀听了刀环子响,他躲的很急,若换口别的刀,听不见刀环响,刘秀的命就没了。①《立言画刊》第67期第二十九回。

这个交待与高本的三尖两刃刀完全不能相容,高本只得全部删去。但紧接着后文又有岑彭得姚期传授,抓刀环活捉廉登的情节,这次高本无法删除了,只能原样保留,于是闹了个抓三尖两刃刀刀环的笑话。由此可见,岑彭用三尖两刃刀系高豫祝擅加改动,结果反弄巧成拙。而连本保持了原作正确的文字。其二,武科场马武住梅家老店一段。高本中的马武捏着鼻子装小媳妇说话撞开店门;连本则是用肩膀硬撞店门,把里边铺板险些撞塌。两本马武的形象各具特色。其三,菩提岗双救驾一段。魏田挑拨马武、姚期关系:连本中姚期根本不信,一枪将魏田扎死;高本中姚期上当与马武交战,马武放箭,姚期躲开,魏田被射死。其四,取宛城一段。高本比连本多出两段颇为生动的情节:一段是守城官崔成“手持两根棍,绑着切菜刀”上阵。另一段是刘秀被敌人追赶,马被射伤,沙土岗上找牧童买一头牛逃跑(史实有刘秀骑牛杀新野尉得马事)。不知何故,这一段不少过场人物的名字,两本都完全不同:高本的刘光胆、崔成、李二、王兴民、王化民、庞能,在连本中分别作霍涛、袁亭、李有、孟德勇、孟德刚、庞顺。其五,取胡阳一段。高本有一段胡阳守将韩滔追赶刘秀,赶到的苏成镖打韩滔救驾的故事。连本没有这一段,后文苏成突然出现在汉军队伍中便显得突兀了。其他细节亦有区别,如高本是棍打韩滔,连本则为刀斩韩滔。其六,姚期搬兵一段。姚期闯营来到盟叔傅友德家,敌将李保追至,与姚期交战。傅友德子傅俊和女儿傅丽蓉赶到。连本描写如下:

姚期、李保杀的难解难分之际,忽然姑娘傅丽蓉掏出一只镖来,抖手打出去,奔了姚期、李保,只听噗嗤一声,那镖不偏不歪,正打在李保的眼上,他疼痛难忍,“扑通”一声,摔倒在地。姚期乘势一鞭,将李保脑袋打碎,一命呜呼……②《立言画刊》第28期第十九回。

高本的描写是:

傅友德是要看看姚期的武艺怎样,忽见姑娘把刀交与左手,右手从镖囊中取出一双镖来,要向他女儿说,你这是要打谁呀,话还没出口哪,姑娘的镖已然打出手去,可把傅友德吓坏了,怕姑娘把姚期打死,只听“扑哧”一声,镖打在人的身上,“扑通”一声,早有一人栽倒,阅者要问姑娘因为什么用镖打人哪?原来李保他见姑娘长的美貌,动着手他冲姑娘打手势,要调戏姑娘,那姑娘性烈,不由得大怒,取出镖来便打,正打在李保的右眼上,痛的他栽倒在地,姚期用鞭将他的头颅盔头打碎了。李保一命呜呼,驾返瑶池去了。(成了女的。)友德这才把心放下。[5]

两相比较,连本较原始,高本经过精细加工,傅友德从担心到放心、姑娘为何镖打李保都交待细致。其七,黄桑林挡贼一段。两本有较大差异。高本侧重朱文华为官爱民,连本侧重朱文华收养梁林的经过。两本各有精彩之处。

四、高本与连本信都封臣后内容之异同

连阔如《民声报》连载本今天掌握的资料虽然不完整,却为我们提供了连阔如《东汉》信都封臣之后部分珍贵资料。将之与高本(参前文高本梗概第四部分)对比,有共同点,但差异也不小。其一,如前所述,高本有一大段铜马王王显征服云南十八洞、七十二国的倒笔书。连本没有这大段的倒笔书,且铜马王王显征服的是十八洞、七十二溪,系苗人。其二,大齐国援军头领:高本作赵维泽,连本作赵惟德。高本中赵维泽仅打死卢方,魏致只是被打昏,后脱险。连本中卢方、魏致皆被赵惟德打死。其三,幽州反王头领:高本作彭伯虎,连本作彭白虎。高本有彭伯虎征讨刘秀,魏英信劝阻的情节,连本无。连本有彭白虎与冯异、姚期、岑彭、杜茂交战事,高本无。其四,梁林之子:连本作梁兴,高本作梁辛(高本梁兴另有其人,系刘秀亲戚,为征讨二龙山的二路元帅)。高本有梁辛学艺的倒笔书,连本无。连本有梁兴杀汉将张继武、耿茂,四先锋战梁兴事,高本无。高本详细叙述了梁辛学飞刀的过程,却似乎未见其使用。连本没有梁兴学艺,梁兴反倒亲自上阵打了几仗。其五,倒笔书追述往事:公孙述在高本中系潼关散将时离开,未回宝君山;连本①指《民声报》连载本,《立言画刊》连载本同高本。公孙述在汉军进长安时即不辞而别,曾回宝君山等郅君章不到,将山寨遣散。高本有公孙述杀恶霸小阴人一段,连本无。两者相比,连本公孙述的不贪功名更像义士。但原本驻扎宝君山是为抵挡赤眉军的,赤眉尚在便解散山寨小有疑问。其六,连本苏成潼关散将后置田度日,高本则叙苏成占据小孤山为王。其七,公孙述、苏成三江搬兵:高本二人谎称去三江的同时也去五阳搬兵,连本未涉及。连本叙李树业派出三江八路军马进兵,高本无。其八,连本有耿耳杀杨广、杨盛,斗梁兴,被困铁车阵,四先锋破车阵救耿耳事;高本虽有耿耳闯营获救的情节,却缺少耿耳这些英雄事迹,杨盛、杨广系后来信都二次解围时死于乱军之中。连本临近连载结束,再叙耿耳参与破反王事,高本无。耿耳前文破赤眉时光芒四射,此处似乎连本更好些。其九,连本有公孙述刀劈王清山事,高本无。其十,连本中彭白虎在信都门外被贾复电光锤打死;高本的彭伯虎未和贾复交手,系在信都门外被苏成飞镖所伤,逃回幽州。因《民声报》连载残缺,只能对比至此,好在“四棍扰信都”一段还算完整。从最后一处不同看,连本显然没有高本的汉军征讨幽州、彭伯虎逃离幽州投奔赤眉王、长乐坡姚期枪挑彭伯虎、魏英信自尽等情节。

总之,与信都封臣之前高、连二本情节大体一致不同,信都封臣之后的情节两本虽有相似情节(如“铜马王王妃行刺及自尽”“铜马王和张美烈焰山丧命”“反王棍扰信”“耿耳闯营”“公孙述搬兵”“三江兵解围”等),但具体安排差距极大,似为两个流派,一师之徒为何会如此待考。高豫祝曾介绍他有一个同行沈兰俊“只会说到信都关”[6]47。连阔如《民声报》连载至少说至信都封臣之后的“棍扰信都”,而之后的广播和“时言”连载却也只到“信都封臣”便剪书。可见信都封臣有点类似《明英烈》的“鄱阳湖战陈友谅”及短打书《五女七贞》的“破连环套”,之前的书各家一致,之后的书不同流派差距极大。近期连阔如传人连丽如录制电视评书,出版后部《东汉演义》,有依《民声报》连载恢复连阔如书道之计划。

五、近三十年出版的连本单行本

连阔如《东汉》传女连丽如(1942—)和女婿贾建国(1943—)。1989年3月,工人出版社出版连丽如、贾建国的《逍遥王》。1990年1月,中国曲艺出版社出版连丽如、贾建国的《斩莽剑》。2005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连阔如口述本《东汉演义》平装本(下文简称“05版”)。2013年7月,中华书局出版连阔如口述本《东汉演义》典藏本(下文简称“13版”)。2017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精忠说岳(外五种)—连阔如中短篇评书集锦》,收录连丽如、贾建国《逍遥王》后半部分(下文简称“17版”)及连阔如讲述后部东汉姚刚故事的《恶虎庄》。

几种版本中,最接近“立言”连载版原本的是“13版”,完全依据民国原本整理,原则上尽量遵从原本不予改动。整理之处有三:1.将原来的六十三回重新划分为五十九回(主要因为原本回目序号有误),回目由单句、对句并用改为统一的单句;2.和高本一样,民国版连本对赤眉“贼”不离口,整理本悉数去掉;3.个别词语有修饰,如将“我孤”改成“孤家”或者“孤”。相对而言,此版最接近民国版本,连连阔如当初的开场白亦原样保留。

“13版”遵从“立言”连载本原貌,从“王莽篡汉”开始,结束于“信都关太后封臣”。“17版”《逍遥王》接续 “13版”,讲述之后的故事,但情节与高本及连阔如《民声报》连载本均异,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将相关文字对照一下。《逍遥王》内容梗概如下:云南南藩王王远不服王莽自立,用神射技降服了云南苗人洞主。贾复师父也是族叔贾成流落云南亡故,其女贾云嫁给王远。王远征讨刘秀,贾云行刺刘秀被擒,太后恩待贾云,贾云与兄长贾复相认。王远归汉,带兵征讨烈焰山中计被困,贾复炸山口,王远得救。众反王与来援的梁林子梁兴、赵维芳、彭伯虎围攻信都。彭伯虎追赶刘秀为王丰所救。姚期杀死梁兴,小将耿耳杀死赵维芳,彭伯虎逃跑。佟定、高凤、田布、公孙美反戈,将大、小枪王及王朗子擒获归汉。赤眉王在长安扣留刘秀叔父刘良。义士焦雄与姚期之子姚刚、马武之子马青劫法场救刘良,会合赶到的汉军活捉赤眉王,刘秀进军长安一统天下。①关于此段书来源,承连丽如告知笔者,系其师兄丁增启(师从马阔山)的书道,又经连丽如加工。

《斩莽剑》和《逍遥王》并非依据民国“立言”连载本,而是连丽如、贾建国依据连阔如的传授恢复整理的。从文本看,两人确得连阔如真传,虽然语句与民国本有差异,但内容完全不走样,赞、赋词句更是符合原本。《斩莽剑》内容相当于本文上述内容梗概第一部分(包括武科场之前的王莽篡汉)。《逍遥王》上册相当于第二部分,下册相当于第三部分加“17版”《逍遥王》。两书的改动《斩莽剑》后记有介绍:一是“去掉原书宿命论观点”,包括老道严光预言算命和星宿下凡(即著名的东汉云台将二十八宿,评书为三十六人),二是“删掉了原书中贬斥农民起义军的错误倾向”,将姚期被赤眉王染眉,赤眉王与姚期、公孙述、郅君章冲突部分删除。[7]《逍遥王》中被八党奸臣引入长安的军队也由赤眉王改为大枪王,涉及的手下将领也予以替换。八党奸臣中的王凤、王匡②历史上绿林起义军领袖,王凤还是昆阳之战守城的主要领导者,评书民国本将此功归于邓禹,对王凤、王匡极力贬斥。改为张光、张亮,所占山寨也由“夷秋山”改为“万泉山”。

与民国“立言”连载本对比,《斩莽剑》《逍遥王》还有几处不同,或为连阔如父女对原书的修订加工。其一,马武进京闯城门一段:民国本叙述北京关城门的习俗;《斩莽剑》无,代之以一个“老子”“爷爷”的小笑话。其二,刘秀进京赶考时化名“金和”,是以外人均不知其真名。但民国本叙外人宋千、宋万直接根据画影图形叫出刘秀的名字并去告密,这是原本一处明显的漏洞。《斩莽剑》中补叙苏成告知苏献所谓“金和”就是刘秀,王莽因此改严拿金和为严拿刘秀,将漏洞消除。其三,民国本中苏献之侄苏虎先后出现两次,又被杀了两次。《斩莽剑》将后一个苏虎改成苏龙,纠正了一处评书原本的失误。此情节取自明代谢诏的《东汉演义传》原著小说,原著中正是苏虎、苏龙。其四,刘秀昆阳搬兵:民国本在搬兵中途插叙邓禹守昆阳的经过,《斩莽剑》改为救兵贾复来到昆阳城下见到邓禹,再补叙邓禹守城的前情,比民国原本更顺畅。其五,杜颜带领朱刚、朱柔、卢方、魏致去信都关投奔刘秀:《逍遥王》叙途中遇到寻找姚期的傅俊;民国各版均无这段,后文傅俊突然作为战将出现便缺乏交待。

值得指出的是,以上几处,中华书局“05版”均同《斩莽剑》《逍遥王》,可见这个版本是吸收了其合理之处的。至于《斩莽剑》《逍遥王》的去神怪、删改“贬低农民起义”之处,“05版”则按民国本恢复原文。相比之下,“13版”完全忠于民国“立言”连载本原貌,原本漏洞亦保留不改。下文提及的后部《东汉》,今年亦有出版计划。

六、北京评书《东汉》赏析

《东汉》结构非常巧妙,这里以“长安救驾”一段为例。八党奸臣将长安献给赤眉王。云台将保护太后与二王妃、二王子、偎香郡主分三路从西、南、东三个城门出城逃往信都,被把守三个城门的赤眉将领隗嚣、戴礼、樊崇分路追赶。三凤驾被隗嚣围在太谷,二王子被戴礼困在蒲关,偎香郡主被樊崇追至平顶关。蒲关的云台将邳彤、万休出城求救,遇小将耿耳,耿耳火牛破敌杀败戴礼,解蒲关之围。耿耳遇出太谷求救的云台将王梁,王梁告知耿耳之父兄在太谷。王梁去信都求救。耿耳寻父兄,路上解救弃平顶关败退的偎香郡主,打败樊崇,又去太谷闯营战隗嚣。王梁信都搬兵解太谷之围,汉军打败隗嚣和与其会合的樊崇、戴礼。刘玄逃跑,被赤眉北门守将谢禄追杀,最终刘玄被汉军解救,谢禄兵败,刘玄交出玉玺后自尽。四路王驾出逃,把守四门的赤眉四将领兵分别追赶,四路汉将护驾、迎敌,两处(太谷、蒲关)被围、求救、解围,四路激战,场景纷纭、故事错综复杂,评书却穿插巧妙,叙述得一丝不乱。而四个赤眉将身边每一路都有两个奸臣跟随①八奸分别为四员赤眉将开长安四个城门,随后相随。。最后四路赤眉军被分别杀败,赤眉主力覆灭,八党奸臣两两成擒。这一段以处决八党奸臣、太后大封群臣结束。看过之后,深感结构之美,编书人调度有方。

书中通过人物再现推动情节,可举几例。姚期之父姚猛有几个结义兄弟:杜颜、傅友德、朱文华、卓茂,分别在前部《东汉》第一部分的棘阳、傅家庄、三江、潼关归汉。第二部分,朱文华在黄桑林被其徒梁林杀死,傅友德报仇亦丧梁林之手,引出杜颜带领朱文华二子、二徒八大锤与姚期一起杀死梁林复仇。梁林死后,又有其子梁辛(梁兴)复仇事。此外,书中的王朗子,各处投奔引来汉军跟随追讨,有点和《三侠剑》中的秦尤类似。类似勾连全书、推动情节的人物还有不少。如王莽之弟寿王王丰,第一部分一再暗中帮刘秀、助汉军,昆阳解围之后王丰不知去向,直到第四部分才再次出现救刘秀退反王。再如义士焦雄:第二部分开头首次露面;之后冯异搬兵再次出现相助冯异;第三次出现在第四部分,相劝铜马王救郅君章;第四次出现在第五部分开头,相劝梅伦归汉;第五次出现在第五部分中间,双雄盗宝剑,之后又将行刺刘秀的谷明真杀死。还有一些人物,可谓伏脉千里。如赵世显,第一部分开始部分开城门放刘秀,到第三部分再次出现,战隗嚣护凤驾大出风头。再如赵凯,开头武科场现身,胡子被王霸所烧,第二部分中间赵凯再次现身献宣城。此外,世外高人田备立、严子陵、蔡少翁三隐士,书中很多将领为其弟子,这三位本人也总是在重要关头出现(如“云台布阵”“信都搬兵”),推动情节发展。

本书有三义母:姚期之母、岑彭之母、吴汉之母。书中又有三节妇:吴汉之妻也是王莽之女雨兰公主、王霸之妾徐艳贞、王显的妃子贾云。故事有些残酷:姚母自尽以助姚期投军;雨兰公主自刎让丈夫提人头归汉;徐艳贞舍身让王霸将自己的肉做成人肉羹为守蒲关断粮的将士充饥;贾云自杀表清白,使王显归顺刘秀。由此留下“姚期改孝期归汉立功”“斩经堂(吴汉杀妻)”“战蒲关(人肉羹)”等著名的东汉故事。

《东汉》还用兵器、战马等推动情节。如著名的岑彭、马武对花刀。姚期坠马折枪,后得马山威镫拐弯①圈马时能先行回头,让交战的敌方措手不及。宝马和楚霸王宝枪。连阔如《民声报》连载本还有一段贾复五用电光锤,说贾复平时只用手中戟与敌交战,电光锤一辈子只用了五次:第一次昆阳打巨无霸,第二次潼关打阎仇(及他本的阎虬),第三次草桥关打梁林,第四次信都打彭白虎,惜第五锤因后稿失传不详。其余诸如“朱柔识良马”“八锤震梁林”“四棍搅信都”“双雄盗宝剑”(皆据高本)等等,也都是有关兵器、战马的精彩关目。前述九耳八环刀和三尖两刃刀的问题,也可看出原书安排细致,改编不慎会牵一发动全身,伤害情节。

传统评书少不了笑料作为调剂。《东汉》开书的武科场部分,众举子购买有“状元及第”“金榜题名”等字样的灯笼,王霸舍不得买,便拿了饭铺永利居“随意便饭,包办酒席”的灯笼进考场乱晃,气得考官传令捉拿二荤铺掌柜,喜剧色彩浓郁。不过王霸并没有如其他评书一般当书筋②评书中的诙谐人物。到底,后来蒲关再出场,他成了以小妾、忠仆人肉给断粮众将充饥的悲情人物。高本后部有一段王通抄山:义士王通夷秋山灭寇,杀散小喽啰,小喽啰跑出半里多地才敢回头:“王通啊,你等着吧,管叫你小子命丧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王通答:“你待着吧,我死了还管云深不深,什么叫不知处啊,我没功夫跟你背千家诗。”[8]恶搞加千家诗“穿越”,让人忍俊不禁。评书还对斧、钺之别作了另类解释,说钺也要称为斧,“吃我一斧”没问题,若是“吃我一钺(月)”,便要问了,“怎么不吃一年”?[9]72

传统袍带评书多为夹杂神鬼的花袍带,但与乔云斋的《明英烈》不同,《东汉》神鬼内容并不多,稍加改编去除了也并无大碍。《隋唐》《明英烈》都有二十八宿下凡,但无人不知的还是《东汉》的云台大将二十八宿,评书又发展为三十六员云台将。若不喜神怪,说成并非天星临凡,而是严子陵将人间众将对应天上星宿也无不可。类似的严子陵在信都被围困之前即让公孙述、苏成去三江搬兵,也可视为战略家对形势的预判。

其他不多的神怪情节也在此略为介绍③均据高本。。书说王莽大将梁方是巡天都鬼星,巨无霸为水兽星,但二人应雷而来,迎头一雷就得回去,故早亡。姚期之子姚刚出世,其母则夜梦黑虎星。邓禹进长安被赤眉围困缺粮,暂停军中谣言鬼语、大肆邪说、假托梦寐、捏造鬼神的禁令,亲自扶乩求神。阵亡后成散仙的大将王伦提示邓禹“没粮却无妨,下看”[10]。邓禹依据提示挖出赤眉守城时埋藏的军粮。高本还有一段果报之说,说刘邦斩蟒蛇,白蟒口吐人言。对刘邦说“斩头篡你头,斩尾我篡你尾”,于是刘邦将蟒蛇腰断两截。一老妇山上质问何仇何恨斩之,刘邦想除去后患,便让老妇下来,假说“平地还命”[9]35。不想后来应在平帝身上。蟒蛇托生王莽,毒死汉平帝篡夺江山。因蟒蛇被腰断两截,王莽在西汉和东汉之间篡位。

关于王莽篡位,连阔如本开篇亦有一段神话:王莽早朝见一高大神鸟。臣下徐世英言可用一盆净水、一颗人头、一笸箩五谷杂粮祭之,鸟喝水则天下涝,鸟吃杂粮天下旱,鸟咬起人头天下刀兵起,鸟不食不饮则天下太平。结果神鸟既喝水又食杂粮,叼起人头飞走。此事取自明代谢诏《东汉演义传》。

传统评书总有些拉典和书外书,《东汉》也不例外,这些拉典和书外书也体现了北京评书的特色文化。当说到“贾复拖肠战”时,顺带介绍评书典故:

我国拖肠战的武将只有三个人,第一是贾复,第二是界牌关的罗通,第三是大清康熙年间康熙施琅打台湾的蓝理。[11]115

介绍永安王彭伯虎的幽州郡时,高本《东汉》再拉评书典说《明英烈》,因涉评书史料,这里多引一些:

原来燕王并非朱洪武之后。因为陈友谅五抢金陵之时,马娘娘被抢,过二年回来,便带了燕王。后来与翁娘娘(按,即别本《燕王扫北》的瓮娘娘)同游湖,才产生了燕王。依着马娘娘将此子抛于湖中,翁娘娘不肯,说“您如不要,我情愿将他收为子”。马娘娘无法,只得与了翁娘娘。后来长大成人,才立了燕王。后来他在北平坐了天下,改为燕京,是为燕王。这燕王在明朝,虽然坐了天下,按血统上说,实在不算是朱元璋之后……后来那燕王认翁娘娘为生母,不认马娘娘。……《英烈传》时可没说到这里,就到朱元璋二次武当山降香。八黑十二红赶大元,黑水湖捞玉玺,那可没登。因为会《明英烈》的主,多一半全会到鄱阳湖,学徒不好再往下写,防备丢啦。按说《东汉》可不能拉《明英烈》的典,这不过是为提到了北京,这才说了几句,因为甚么叫北京。那朱元璋庆贺群臣的时候,问过刘伯温,说:“我这四个殿下,哪一个能统一天下呢?”刘伯温一乐,奏道:“将来成立了帝业,除非是乌龙盘玉柱。”朱元璋一听不明白此事。书中暗表:原来燕王吃饭的时候,用两只手抓菜吃,吃完油手,往龙抱柱上去抹,那乃是五龙盘玉柱。燕王长大,太祖和他不和,便将他贬在北帝燕京。刘伯温知道他有天分,这才暗中保护来到北平,缺少木柴,他们在西山挖出黑土来烧,又用土作锅,作出泥火炉,以便烧黑土。朱元璋的心意,原想把他饿死在此地。过了些日,派人前来刺探,看他们仍然存在,这才回到金陵,奏与太祖知道,说燕王在北地是黑土为煤,泥锅造饭。太祖一听他们是苦极啦,这才不注意他们。后来刘伯温才置造北京。[9]90-91

叙至郡主配耿耳为妻时,高本《东汉》插入孟姜女的书外书:

这位孟老员外,夫妻无儿无女,广种田园,在地中种了西瓜十数亩。单有一棵西瓜秧,蔓延到姜姓地上,竟在姜氏地中结了一个最大的西瓜。后来两姓争执,有人出主意,叫他们各分一半,谁知剖开一看,原来里头是一个小女孩子。双方见了,俱各大喜,以为是仙女,两家再争,那就没甚么意思啦,孟老员外比姜家富有,这才由孟家抚养,长大成人,取名孟姜女。[6]50-51

七、关于后部(套)《东汉》

高豫祝在取洛阳即将结束时说:

这套书,过了这个扣子,慢慢就入了后套,这些云台将的后人,全要出世了。[12]

可见,以刘秀定都洛阳为界,东汉分为前后两部。前半部以云台大将为主,后半部以云台大将的后人云台小将为主。因高豫祝和连阔如传本存世,前部《东汉》基本保存完整。而后部《东汉》目前只有连阔如《戏剧报》连载本完整存世,而高本只有残文,完整版有可能已失传。

目前保留的高本后部《东汉》残文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汉军大将王伦之子王通行侠杀恶霸胡士丹(八奸的胡殷之子)、洪雷事。王通系大将王伦之后,富春山蔡少翁传王伦武艺,曾言“云台二十八宿行将功成,后辈儿孙应当应时而生以继先志”[13],我们因之将其列入后部《东汉》。第二部分是姚刚出世,详见下文。第三部分兵取二龙山:讲岑彭、樊凯去信都关接老太后和刘秀妻儿去洛阳,途中岑彭被陷狄万昌、狄万明、狄万祥三兄弟占据的二龙山。汉军少帅寇恂带领七十二国公征讨二龙山,战事不利。梁兴为二路元帅,却存勾结二龙山反叛之心……很遗憾这部分目前的资料不全,我们终不知下文如何。高豫祝曾交代:

那位说,你做甚么说出这些个云台小将呢?列位不知,不久就该用。云台一共有小将二百多名,怎么往出说啦?到时候我不先伏下笔,将来一说出来,就该问我啦,这些个小将几时生养的?那时我就无法说啦。[6]43

可见《东汉》后部以云台小将为主。

后《东汉》最重要的主要人物应为姚期之子姚刚。今存高本连载本保留了一段完整的姚刚出世,讲述姚刚天生赌神,逢赌必赢,却救人行善,将赌徒输掉的银钱、财产赢回,使其戒赌的故事,内容新颖别致。袍带书中穿插这种“赌场侠义”书,可见《东汉》之丰富。高本单行本第四集第十回回目为“姚期闯宫结仇郭妃”[11]1,惜正文未见点题。另高本报纸连载亦有“姚刚抢宝马力劈太师”[14]“姚刚抢马打死郭熊”[15]的回目,惜亦佚失。

笔者发现连阔如在《戏剧报》刊登了完整的《后部东汉》。书叙刘秀定都洛阳,众云台将封侯。姚期长子姚能①后作姚仁,为同一人,不注。被严子陵带去富春山学艺。姚期次子姚刚当街打死二国舅郭虎,抢得其宝马。因宝马系郭家私藏的贡物,太师郭平不敢告发。江南王苗人首领龙天寿派使者张敞、龙彦豹与汉朝比武,一众云台小将不敌。姚刚出场,立劈张敞,打死龙彦豹。姚刚与马武子马青、杜茂子杜明跨马游街,竹竿桥遇太师郭平阻路,姚刚将郭平杀死,又杀赶来报仇的大国舅郭雄。郭平女儿郭妃告状,阴丽华以处置郭妃为由使刘秀赦姚刚死罪。姚刚发配长沙,马青、杜明相送。路上姚刚为民除害,杀死卖肉欺人的恶霸黄小山(黄一刀)、皮氏夫妇,又将赶来报仇的黄一刀子女、万全山山寇黄龙、黄虎、黄赛花除掉,平灭万全山。姚刚三人到达长沙不久,龙天寿派张车率兵进犯汉朝。刘秀召姚刚回朝抗敌,不想姚刚回洛阳后被郭妃下狱意图谋害。众云台小将劫狱救出姚刚,反出洛阳占据太行山,姚刚自封“中山王”。张车进兵,岑彭挂帅出兵迎敌,汉军先锋梅伦中计丧命,十名云台老将阵亡,岑彭被刺杀,苗兵威胁洛阳。刘秀派黄文及姚刚三弟姚标两次招安姚刚,姚刚不奉旨,王英劝姚刚奉旨不成反被姚刚责打,骂寨离开。姚标回京途中遇夏侯商元、商恩兄弟,一起去洛阳勤王。马武出洛阳搬来四方救兵,夏侯兄弟率藤牌军杀死张车,将兵围洛阳的苗军杀退。郭妃乘刘秀酒醉骗姚期入宫将姚期斩首,马武去求情,太监不放人,马武碰死,姚期丧命。刘秀、阴丽华处置郭妃,郭妃自尽。苗兵又来进犯,夏侯弟兄兵败。姚刚母亲奉旨招安姚刚,又遇学成的姚能归来。姚能挂帅,姚刚为先锋,金驼岭姚刚杀死龙天寿之子龙光保,龙天寿被百姓所杀,汉军奏凯。刘秀夜梦云台老将,马武打金砖,刘秀归天。连阔如在《江湖丛谈》中说《东汉》“直到上天台,马武打金砖,二十八宿归位止”[1]274,因此《后部东汉》系这套评书的终结。

此外,笔者发现《新北平报》连载了一段后《东汉》片段《恶虎庄》②连载时间为1936年10月21日至11月13日,已收入中华书局2017年版《精忠说岳(外五种)—连阔如中短篇评书集锦》。,相当于《戏剧报》连载本前版部分内容③到杀死黄一刀为止。。此段情节与《戏剧报》连载有同有异。主要差异在于:第一,《新北平报》连载中洛阳比武被姚刚杀死的张敞、龙彦豹并非江南王龙天寿所派,而是南匈奴单于所派;第二,姚刚抢马杀死的并非郭虎而是郭雄(熊)—没有后者竹竿桥报仇事,这一点与高本目录“姚刚抢马打死郭熊”相符;第三,竹竿桥打死郭太师的是姚刚、马青、杜明三人(系杜明直接杀死),并非姚刚一人所为,发配也是三人发配,并非马青、杜明陪伴姚刚;第四,给姚刚求情的是窦融而非阴丽华,理由是“前套”所叙姚期郭家庄救驾而非阴丽华威胁处置郭妃。

与连本相比,高本姚刚故事虽佚失,前文却有种种伏笔,下面略为勾陈。

前部《东汉》,取长安之前有一段“兵取陇右”,叙汉将陈俊攻取陇右,莽军陇右守将阎褀夫妇兵败自尽,汉军副元帅邓禹恩待阎褀之子。此处高本较连本多出一段话:

直到后文书姚期的儿子姚二愣(按,即姚刚)据河北定县时,三招中山王,阎褀之子才长大成人,才报邓禹的大恩。[16]

这一段显然是预告后《东汉》情节,惜高本相关部分佚失,连本三招中山王无阎褀之子报恩之事。前部《东汉》曾交代,王莽之子王朗子(化名刘洪)投奔大枪王追杀刘秀。大枪王失势后,王朗子改投洛阳王王超,又与江南王龙天寿军师金子陵往来。洛阳城破之前,刘洪以搬兵为名,诓得王超兵马投奔江南王龙天寿。而梁林之子梁明、梁月亦去投奔龙天寿。连本《后部东汉》虽有江南王龙天寿,这些人却并无交待。此外,高本的江南王龙天寿似乎并非云南苗人—因高本中终于汉朝的铜马王王显之子王羽占据云南,并非龙天寿。此外云南苗人称江南王亦有疑问。高本中有公孙述曾遇杜茂本族叔父杜振雄及其子杜文林事,二杜为侠士,后部当会再度出场,惜亦不能得见。高本《东汉》说本书有三漏,也就是三个下落不明之人:第一位是寿王王丰,信都救驾后遁去下落不明;第二位洛阳王王超,洛阳城破后不知逃亡何方,以后也再无书;第三位没有提及姓名,当在后部之中。以现有资料,高本后部《东汉》只能勾陈至此。相关迹象显示,高本后部《东汉》比连本《后部东汉》(《戏剧报》连载本)细致。前述连阔如《民声报》连载本提及贾复一生五用电光锤,前四锤都有着落,第五锤暂不详,或亦当在后部之中。

鼓词《云台中汉》,有云台大将归天及云台小将征讨安南事,满篇神怪,与北京评书不同。另,传统鼓词、苏北大鼓、河南坠子、安徽大鼓、邳州大鼓、蒙古乌力格尔以及苏州评话、杭州评话等都为独具特色的《东汉》书目,与北京评书、西河大鼓有同有异。各种鼓书后部基本都有姚、郭两家恩怨及星宿归位的故事,不过不少鼓书的打死太师的姚期之子并非姚刚而叫姚通(有版本称姚刚系姚通之子),又有冯顺搬兵等故事,征讨对象亦有龙华国、安南国、怀王等,因非本文范围,在此不多涉及。

八、京评《东汉》的遗憾

文艺作品无十全十美之作,《东汉》亦不例外。

评书不是历史,艺术允许虚构。评书将历史上刘秀的敌人公孙述、隗嚣、卢芳写成刘秀的大将没问题,将善待功臣的刘秀写成醉酒杀功臣也没问题,将守卫昆阳的王凤的功劳归之于邓禹,而将王凤归入“八大奸党”依然没问题。至于明显“穿越”的武科场,虽有问题,但这类情节在原作明代谢诏的《东汉演义传》中就有,评书艺人只是发展、加工。高本《东汉》疏忽之处在于:书中人物(非后知五百年的神仙)有“刘邦四百年的天下”的言辞,而东汉初年之人是不可能知道汉统还要再延续二百年的。历史上的光武帝刘秀是难得的优秀帝王。“昆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刘秀出城搬兵,三千敢死队击败王莽数十万大军的壮举为千古传颂。评书中将刘秀的援军数量夸大一百倍,说刘秀带30万大军救昆阳,可谓点金成铁,传奇反倒不如史实。

从艺术上讲,《东汉》重复较多。“灭王莽”部分,无论攻占宛子城、南洋、胡阳、棘阳、昆阳还是最后的长安城,一律都是里应外合的相似方式。城池被围,求救,援兵到来里应外合杀退敌兵的模式也在昆阳、信都(前后两次)、第二次长安之战、后部《东汉》洛阳保卫战中重复。与《三国》等优秀作品相比,高下立判。此外,书中人物动辄便杀死老虎,也与优秀作品《水浒》明显有高下之别。《水浒》武松打死一只虎已累得不行,李逵虽杀四虎,却是用了兵器,传奇中有真实感,故《水浒》两次杀虎都深入人心;而《东汉》都有谁弄死过多少老虎,即使笔者亦不易说全。

大段倒笔书是高本《东汉》的一个特点,但也产生了问题,就是倒笔书过长,倒笔书说完,之前说一半的正书反倒忘记了细节。如高本姚期战张美写到一半,插入铜马王王显平定云南的大段倒笔书,等这段说完,说书人已把姚期战张美一事忘记,让纪敞出战张美。另一段说吴长寿击败公孙美,之后插入吴长寿和巨文通结拜的长篇倒笔书,待倒笔书说完,吴长寿第二天再遇公孙美,重新通名如不认识一般,可见说书人又把前文忘记了。

高本取洛阳临近结束,插入王伦之子王通出世的长篇倒笔书,书本身还精彩,可谓袍带书中的短打,类似武松的英雄传奇,但与前文不合。前文曾叙述潼关散将后王伦投奔马武,马武想给王伦娶妻,因王伦相貌凶恶未成。王伦离开马武便去了邯郸,在邯郸被梁林所杀,若王伦有妻儿,他不可能宁可在外也不予顾及。可见这段倒笔书是后来创作插入的,插入时忘记了与前文统一,造成前后严重冲突。至于王伦本人是否属于云台大将一员,书中也自相矛盾。类似前后问题在高本《东汉》中还有不少,如梅秉忠县令之子,开始称为“梅杰”,后来莫名其妙改为“梅伦”。有的人物,如小枪王刘林、金枪谢禄,高本莫名其妙写丢了。这些地方若重新整理,应予注意。

九、评书和鼓书

与其他传统书目一样。《东汉》评书也有北京评书道和西河鼓书道之分。两者均由明代谢诏的《东汉演义传》发展而来。评、鼓两路共有的很多故事,如“岑彭和马武夺状元对刀”“昆阳贾复托肠战”“大战巨无霸”等,都已见于《东汉演义传》。但由于谢诏原著比较幼稚、杂乱,评书、鼓书(这里主要介绍西河鼓书道)都各自进行了大幅度丰富、发展,形成不同流派。相对而言,鼓书道更具传奇性,更加炽烈火爆。

西河鼓书道《东汉》没有云台三十六将,只有二十八宿,但其二十八宿的一些人物如神镖诸葛敬、常胜将宇文灵、宝枪将董平、太行薛凯、大官人冯彦等均不见于评书中。评书道的义士公孙述在鼓书道中被列入二十八宿。评书道的女士蝠景丹在鼓书中被改为两个人物:一个是轸水蚓景丹;另一个则是女士蝠姜景丹,又称姜敷女,系二十八宿中的唯一女将。其他评书道没有的人物还有宇文化、公孙阳、马奎、李金龙、冯千郞、柴国柱以及女将李金锭、窦金莲等。姜景丹、李金锭、窦金莲等同嫁刘秀,亦为鼓书常用套路,与评书中刘秀娶殷(殷,殷丽华,即历史上的阴丽华)、郭二妃不同。

西河鼓书道《东汉》为河北唐山的西河大鼓前辈刘福轩所创。今天流传较广的版本有张震佐、张少佐父子的录音《光武中兴》《刘秀走国》《东汉风云》等。以汉军攻破长安为界,鼓书分上、下两部。张庆生、郗秀云、张建成的《刘秀走国》[17]名曰“走国”,内容却是破长安之前的上部。

上部因相对较多依据《东汉演义传》,与评书有相似处。但“窦融舍女嫡龙换凤”“刘秀跨虎登山走南阳”“姜家庄幼主会皇娘”“柴国柱三棍定徐州”“马武下山遇虎坠”“郅君章火烧二龙山”“公孙阳锤震王朗子”等独有情节,在评书中均不见踪迹。其中“嫡龙换凤”叙忠臣窦融以女窦金莲将平帝亲生子刘秀换出事;评书中刘秀为王娘娘过继之子,为柴文进和窦融一起救出,无以女相换事。“马武下山遇虎坠”比较复杂:讲述太行山占山为王的马武想请冯彦入伙。马武杀死王腾挂其人头于冯门外,想以此方式逼冯彦上山。冯彦因之遭陷害入狱。冯彦子冯千郞欲远行救父,王腾养女娟娟将家传宝物玉虎坠赠冯千郞,助其路费。马武再下山发现玉虎坠是自己留给亲生女儿之物,与娟娟相认,又救出冯彦,娟娟与冯千郞婚配。有的本子以为马武杀王腾不妥,以马武杀恶人代之。马武下山遇虎坠不见于北京评书,却是鼓书《东汉》的重点章回。如果说北京评书最重要的人物是姚期,那么西河鼓书浓墨重彩刻画的首要人物则是马武,除 “玉虎坠”以及与北京评书共有的“闹武场”“对花刀”外,“反长安”及下部的“破北方六国”等处都是马武的名段。

鼓书道的下部与评书截然不同,并非“刘秀巡河北战枪王”,而是“刘秀走国”。在鼓书中,长安城破时王莽并未被擒杀,而是成功逃脱,如刘福轩《东汉》下部书道—

刘秀将帝位让与原汉平帝过继子刘角,刘角称帝复汉,但昏庸无德,排斥有功之人,众将纷纷出走,刘秀吴汉因打死强抢民女的国舅黄三福,被发配到沙陀国,沙陀国玉镜公主抛彩球选婿,选中刘秀,招为驸马,不料王莽联合北方六国,起兵剿捕刘秀,公孙阳、马武引汉军来援,大败莽军,收服了北方六国,刘秀回朝后,王莽又联合西方六国犯汉,刘秀吴汉引军伐莽,于凤翔府与莽军大战,邓禹请回出走的众将,又收降了马武之子马义,同至凤翔府,大败莽军,汉军乘胜追击,降服了西方六国,王莽逃到白蟒台,被铫期之子铫刚所杀,至此汉军一统天下,刘洋灭昏君刘角,刘秀登基,定都洛阳,是为东汉。[18]

从中可见其与谢诏原著及北京评书差距之大。北京评书《东汉》大枪王帐下的双锤大将、飞虎帅梁林让人难以忘怀。在鼓书门中也有梁林,但属王莽义子,使金枪,在刘秀发配途中于截龙岭出场。评书道中的梁林杀害杀义父及师父朱文华之举,最后为朱文华二子、二徒八锤杀死。鼓书道中的梁林亦有杀义父及师父吴继祖之举,最后为吴继祖侄郅君章所斩杀。郅君章此事及前部的“火烧二龙山”等事迹,亦与评书道的“宝君山双侠镇赤眉”“伏凉关双侠盗宝剑”完全不同。

田连元以家传鼓书道为基础,兼采史实(“李通献图谶”“刘秀骑牛取新野”“兵败小长安聚”“刘玄杀刘”“刘秀敢死队援昆阳”“强项令”等)及各曲种之优长,编成《刘秀传》①留有录音,整理本初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情节紧凑火爆,别具一格,但与传统鼓书演绎已有了较大距离。

十、评书和京剧

与评书(包括西河鼓书道)《东汉》有关的戏曲作品甚多。最著名的剧目是《斩经堂》,无论北方的各种梆子②有些称《吴汉杀妻》,为同一剧目。,还是南方的粤剧③名《存忠剑》。,都属传统保留剧目。《上天台》等剧亦为各剧种广为搬演。京剧《斩经堂》为周信芳(饰吴汉)代表作,还摄有电影纪录片。

京剧以东汉为题材的剧目非常之多,且多为名家代表作,与评书、鼓书互相影响。《战蒲关》为传统名剧,陈德霖、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刘叔度、王凤卿、高庆奎、余叔岩等名家①留有录音,整理本初版由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9月出版。均擅此剧。此外,《玉虎坠》为尚小云(饰娟娟)代表作,《白蟒台》为马连良(饰王莽)代表作,《取洛阳》为侯喜瑞(饰马武)代表作,《草桥关》为金少山(饰姚期)代表作,《姚期》为裘盛戎(饰姚期)代表作,《上天台》为余叔岩(饰刘秀)代表作,《打金砖》为李少春(饰刘秀)、袁世海(饰马武)、王泉奎(饰姚期)代表作,《黄一刀》为郝寿臣(饰姚刚)代表作。名净郝寿臣与连阔如为忘年交,连阔如连载评书《恶虎庄》开头即赞郝寿臣《黄一刀》,为梨园佳话。新编剧目《汉宫惊魂》串联《姚期》《上天台》《打金砖》为一剧,系李光(饰刘秀)、李欣(饰姚期)代表剧目,亦为优秀作品。

另,据1942年9月的《时言报》,京剧舞台上还曾上演《全部姚刚》,计有:“灭番寇封王游御街”“猛姚刚剑劈皇国丈”“伴驾王绑子上金殿”“汉明主恩贬小英雄”“姚二楞发配万紫城”“黄一刀卖肉恶虎庄”“为不平大闹黄土岗”“三小王夜破万泉山(即评书中的万全山)”。情节略同于连阔如《后部东汉》的前半部分。

京剧另有一后东汉剧目《太行山》(又名《王英骂寨》)。前辈艺术家何桂山、李顺亭、金少山、林树森均擅此剧。翁偶虹先生说:

姚刚之占据太行山,导火线还是刘秀之醉斩姚期。刘、姚的矛盾,截至现在所见为止,已有四种不同的结果。一是《打金砖》的二十八宿上天台。二是《四本草桥关》(即裘盛戎改编的《姚期》)马武蓝逼宫,姚家父子戴罪出征。三是《绑子上殿》,刘秀赦免姚刚之死,发配宛子城,接《黄一刀》姚刚除霸。四是《太行山》姚刚反朝。[19]222

其实,结合评书理解,并没有那么复杂,是先后顺序问题。首先是姚刚打死郭太师(戏曲和一些鼓书中为郭荣,评书中为郭平)父子,姚期绑子上殿,姚刚遇赦发配;之后,姚刚发配途中杀死黄一刀;之后姚刚受郭妃陷害反朝、太行山王英骂寨;之后郭妃怀恨姚家,刘秀醉斩姚期;最后二十八宿上天台。翁先生还曾提供此剧前后之资料,为评书所未见,转录于此:

闻前辈言,王英离太行山后,复至凤凰山游说姚玉环(姚刚之妹),姚玉环再劝姚刚名曰《后骂寨》。《太行山》前,还有王英主唱的唢呐戏《探五阳》(即南阳、棘阳、颖阳、昆阳、洛阳,均系刘秀灭莽转战之地),盖为《太行山》王英骂寨而铺垫者。[19]226

北京评书《东汉》,赞赋多是一大特点,几乎所有重要将领出场都有为之精心设计的赞赋伴随,这些赞赋开脸亦与戏曲脸谱有关。

猜你喜欢
刘秀评书
“把身体当地种”——评书泰斗袁阔成的养生故事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刘秀苦寻同窗
刘秀:响当当的“成语帝”
蒙养山房评书法
To Be Continued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福安评书弹指间道尽千年事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