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时相PET/CT检查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价值

2019-02-23 08:17陈杰付丽媛钟群肖慧许尚文赵春雷钱根年陈自谦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2期
关键词:膀胱癌放射性尿液

陈杰,付丽媛,钟群,肖慧,许尚文,赵春雷,钱根年,陈自谦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原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医学影像中心,福建 福州 350025

引言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1],90%以上为移行上皮癌,极易复发。现阶段18F-FDG PET/CT已经广泛应用于膀胱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和复发检测[2]。但18F-FDG代谢产物经肾脏排泄后进入尿液,尿液经输尿管大量聚集于膀胱中,导致膀胱内大量放射性干扰,影响了病灶的显示,引入双时相显像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3]。本研究回顾分析57例临床可疑膀胱癌或术后复发患者行双时相PET/CT显像,以评价其在膀胱癌及其术后复发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临床可疑膀胱癌或术后复发患者,入组病例均行PET/CT双时相扫描,并经病理或6个月以上随访证实。共57例:其中可疑膀胱癌病例26例,平均58.8岁;膀胱癌术后病例31例,年龄42~85岁,平均65.3岁。对以上患者行常规及延迟扫描,对双时相扫描病灶形态显示及SUV值变化进行比较。

1.2 显像方法与结果判断

PET/CT扫描仪为GE Discovery LS16型,PET 采集参数:2D方式采集,重建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重建后的图像送至EWS核医学工作站经计算机处理后获得横断、冠状和矢状位图像。CT 扫描参数:管电压 120 kV、管电流120 mA、层厚5 mm、层间隔4.25 mm,平静呼吸下由头顶扫至股骨上段。18F-FDG由GE PET Tracer回旋加速器及自动化学合成系统生产,放化纯度>95%。患者空腹6 h以上,空腹血糖<6.6 mmol/L,脉注射18F-FDG 3.5~5.4 MBq/kg,静卧45~50 min后行PET/CT扫描,常规显像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延迟扫描时间均在注射药物4~6 h后进行,延迟扫描前让患者口服呋塞米20 mL,饮水1000 mL以上,并排尿6次以上,延迟扫描前充盈膀胱,以期最大限度地显示清晰的膀胱壁图像及减少膀胱尿液的放射性。

1.3 图像分析及诊断标准

由两位以上核医学专科医师分别独立进行视觉判断。定量分析由同一操作者核对。FDG摄取增高区域勾画感兴趣区(ROI)计算标准摄取值(SUV)。根据双时相病灶SUV值摄取程度(SUV>2.5为判断良恶性病变的标准)、病灶形态变化、是否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最终诊断以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对57例病例病变常规扫描SUV和延迟扫描SUV、常规扫描尿液SUV和延迟扫描尿液SUV、病变常规扫描SUV和常规扫描尿液SUV、病变延迟扫描SUV和延迟扫描尿液SUV行配对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可疑膀胱癌组

26例最终病理及随访证实其中膀胱癌23例,良性病变3例。其中18例病例常规扫描膀胱壁可见结节状高代谢灶或膀胱壁明显增厚,SUV值为3.7~22.1,另有8例应膀胱充盈欠佳,病灶显示不清,以SUV>2.5判断良恶性病变的标准,常扫描诊断正确18例,误诊8例。23例延迟后扫描SUV值仍增高,SUV值为3.9~18.7;另3例延迟扫描SUV值明显减低,SUV值为1.2~1.9。最终病理证实,双时相SUV均增高病例中22例为膀胱癌(图1),1例为纤维瘤样增生;3例延迟扫描SUV明显减低病例2例为膀胱憩室(图2),1例为低级别早期膀胱癌。延迟扫描诊断正确24例,误诊2例。

图1 双时相SUV均增高病例扫描

图2 膀胱憩室扫描图

2.2 术后组

术后组31例,最终病理及随访证实其中25例有复发,另6例无复发。其中20例病例常规扫描膀胱壁可见结节状高代谢灶或膀胱壁明显增厚,SUV值为1.7~22.1,另有7例应膀胱充盈情况不佳,显示为膀胱壁稍增厚,壁结节显示欠清,以SUV>2.5判断良恶性病变的标准,常扫描诊断正确23例,错误8例。延迟后扫描25例SUV值仍增高,SUV值为3.9~18.7;另2例延迟扫描SUV值明显减低,SUV值为1.2~1.7。最终病理证实,双时相SUV均增高病例25例中24例为肿瘤复发,1例为非特异性增生病变;2例延迟扫描SUV明显减低病例为炎性改变。另4例常规扫描未见膀胱壁结节病例,延迟后扫描,2例膀胱充盈良好,2例充盈稍差,均未发现膀胱壁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病理证实3例未见复发,1例后发现为肿瘤复发(本例病例主要是因为病灶过小,双时相膀胱充盈差无法显示,后膀胱镜活检证实)。延迟扫描诊断正确29例,误诊2例。延迟扫描较常规扫描诊断正确率大大提高,行χ2检验,P值小于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常规扫描与延迟扫描诊断正确率比较 [例 (%)]

2.3 常规扫描及延迟扫描SUV值比较

对57例病例病变常规扫描SUV和延迟扫描SUV、常规扫描尿液SUV和延迟扫描尿液SUV、病变常规扫描SUV和常规扫描尿液SUV、病变延迟扫描SUV和延迟扫描尿液SUV行配对t检验:常规病变SUV与延迟病变SU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尿液组SUV与延迟尿液组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病变SUV与常规尿液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延迟病变SUV与延迟尿液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常规尿液与延迟尿液相比,延迟尿液放射性有显著下降。常规肿瘤SUV与常规尿液SUV相比,肿瘤SUV值低于尿液,呈相对低代谢,两组数值差异有统计意义学,但不利于肉眼上观察与诊断病变。延迟肿瘤SUV与延迟扫描尿液相比,肿瘤SUV值高于尿液,呈明显高代谢,从肉眼更有利于观察与诊断。

3 讨论

因18F-FDG需要经泌尿系排泄,膀胱内本底很高,导致膀胱内肿瘤被掩盖,常规PET/CT显像常无法分辨[4]。早年部分学者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来提高膀胱肿瘤的显示效果:① 导尿法[5]:该方法属于有创性操作,显示结果也不理想,同时会增加操作人员的辐射剂量;② 显像前注射利尿剂法[6]:该方法减低了膀胱内的放射性浓聚,也可使膀胱充分充盈,但无法使膀胱内尿液放射性降低至本底水平,诊断准确性仍无法明显提高。

本研究采用了常规扫描后口服用呋塞米(利尿剂),大量饮水(超过1000 mL),并多次排尿(6次以上),延长两次扫描的间隔时间(4~6 h)等方法[7-8],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低膀胱内尿液的放射性,本研究中显示,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可减低尿液放射性至本底水平,排除了膀胱内尿液对病灶SUV值测量的影响,使得病灶显示清晰,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性。延迟扫描时充盈膀胱,CT显像可对膀胱壁解剖结构进行直观判断,可发现见局限性增厚改变,膀胱壁上肿瘤呈“菜花状”“乳头状”向内或向外突起,更易于诊断[9]。PET显像方面因尿液呈较低代谢,肿瘤为高代谢,可形成良好的对比。本研究中2例膀胱憩室病例,常规扫描尿液进入憩室内,造成了测量不准;延迟后扫描,尿液SUV降至本底,病变显示为阴性。

常规肿瘤SUV与延迟肿瘤SUV值相比,均值增高,说明随着时间变化肿瘤的放射性浓聚有增加。常规尿液与延迟尿液相比,放射性有显著下降。常规肿瘤SUV与常规尿液SUV相比,肿瘤SUV值低于尿液,呈相对低代谢,两组数值有统计学差异,但从肉眼上观察差异并不十分明显。延迟肿瘤SUV与尿液相比,肿瘤SUV值高于尿液,呈明显高代谢,从肉眼上观察差异十分明显。

本方法从技术上消除了尿液放射性高的干扰,并不会改变病变本身生物学特征[10],因此还是会产生少量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原因可能是:① 膀胱刺激征和肾脏功能较差,口服呋塞米延迟后,仍无法充盈膀胱[11];② 病灶本身分化程度不同造成;③ 有些膀胱镜或活检患者距离上一次检查时间太近,有时也会导致局部18F-FDG代谢增高;④ 有些病灶过小(0.3 cm),低于PET/CT的分辨能力,也会造成诊断错误[12]。

总之,口服速尿后行延迟扫描该技术简单易行,可重复性强,患者无痛苦。可准确的诊断出原发膀胱癌及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13-14]。此外,近些年来一些新型的显像剂也在膀胱癌的临床诊断中有所运用,例如18F-FLT、乙酸盐等。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种显像剂联合显像对膀胱病变进行诊断[15-17]。

表2 多组SUV值配对t检验结果(±s)

表2 多组SUV值配对t检验结果(±s)

SUV值 7.04±3.65 7.37±5.09 18.90±3.70 1.35±0.70 7.04±3.65 18.90±3.70 7.37±5.09 1.35±0.70 t-1.07 36.15 -16.72 8.47 P 0.29 0.00 0.00 0.00

猜你喜欢
膀胱癌放射性尿液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中医治疗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研究进展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 Meta-Analysis of Treating Radiation Proctitis by Retention Enema 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尿液是健康的“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