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近10万失信主体退出黑名单

2019-02-23 08:57
中国信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黑名单法人农民工

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总量持续增长

截至2019年1月底,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300.25亿条,联通范围不断扩大。“信用中国”网站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1.48亿余条,其中,行政许可信息1.10亿余条,新增信息1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3803万条,新增信息1748条。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通过“信用中国”网站发布《1月份新增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公示及公告情况说明》,所公示及公告的失信黑名单,是经有关部门严格按规定和程序认定发生严重失信行为的市场主体,希望公众知晓,并在工作生活和经营活动中,注意识别失信主体,慎重选择合作对象,切实防范信用风险。公众可通过“信用中国”网站查询了解合作对象是否被列入失信黑名单,降低因对方失信而可能遭受损失的风险。失信主体应立即纠正失信行为,履行法定义务,并积极通过公开作出信用承诺、接受信用修复培训等方式进行信用修复,主动改善信用状况,为顺利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失信信息公示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

1月份,相关部门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送失信黑名单信息新增215,582条,涉及失信主体190,531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54,484家,自然人136,047人。1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98,511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26,883家,自然人71,628人。根据《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火车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在一定期限内适当限制特定严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1月新增因符合以上两个文件明确的严重失信行为而限制乘坐火车严重失信人579人,限制乘坐民用航空器严重失信人863人,其中,铁路总公司提供578人,民航局提供862人,税务总局提供1人。

重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持续推进

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 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持续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一是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2019年春运工作的意见》,会同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等多部门加强春运期间信用记录建设,严惩“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不文明行为。二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共同召开91家直销企业集体约谈和提醒告诫会,要求直销企业结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从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内部管理等环节全面排查漏洞,整改存在的问题。三是持续推进慈善捐赠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发布第三批慈善捐助失信领域黑名单,新增严重违法失信社会组织1家。四是涉金融专项治理领域发布第十一批涉金融领域黑名单,包括严重失信债务人名单、非法集资个人、非法集资企业和其他严重违法名单,共计403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87家,自然人316人。五是拖欠工资领域,新增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信息30条,涉及法人及其他组织30家,截至1月底,各地共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2.8万件,为38.9万名农民工追发工资待遇57亿元。六是公安部门先后侦破“精准扶贫”“北斗共享联盟”“中国梦想起航基金会”等诈骗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6人,冻结涉案赃款273万元。

(本栏稿件 何玲辑)

猜你喜欢
黑名单法人农民工
防晒黑名单?第2款就翻车了!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论法人的本质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浅析我国法人人格权现状及立法建议
陕西省法人及其他组织违法失信“黑名单”
受惩黑名单
受惩黑名单
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