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微”径寻习作之趣

2019-02-23 06:35吕睿宾
考试周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写话低年级微信

摘 要: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抓好低年级的写话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交流工具和平台。因此,可以把微信与一年级语文写话教学结合起来,依托微信平台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他们说话写话的能力。

关键词:微信;低年级;写话

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低段写话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今后学生的习作能力。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特别是“微信”成为许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交流工具和平台。大家会把时间大量地花在聊微信和发朋友圈等方面。大家各抒己见,表达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文字可长可短,可配上相应的图片,也可以附上喜欢的表情。然而,鉴于现在大多数孩子都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现状,笔者主动探索“微信”这种新媒体手段与语文写话教学两者之间的联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微信平台来优化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呢?笔者接下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 微积累:丰富素材,锦上添花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时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东西的时候却成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从古至今我们总是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烂熟于心。可见要想写好文章,积累是必经之路。

(一) 定期推送,逐渐积累

低年级的孩子还处于识字的初步阶段,对新事物的求知欲还是相当大的,因此看的课外书虽然比较多,却也比较杂。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还不具有自我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整理系统的、适合低年级学生积累的词语、句式、文章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分享。比如在一年级学习比喻句的时候,孩子很难理解什么叫做比喻句。于是笔者就整理了一些适合低年级学生积累的比喻句放在微信平台上:细细的柳条像长长的辫子;圆圆的月亮像白玉盘;闪闪的星星像宝石;树上的苹果像大灯笼……语文的学习是语感的训练。对低年级的孩子不可过深地与孩子讲语法。而恰巧可以让孩子在积累中慢慢明白什么叫比喻句。那么一些课堂的教学难点也就因此迎刃而解了。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但是现在的孩子对古诗的学习基本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鲜有主动对其产生兴趣,并进行课外学习的。这个时候,刚好可以利用课堂所学的内容,利用微信推送相关古诗内容,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比如二年级下第一课古诗两首《村居》《咏柳》是关于春天的古诗。笔者顺势整理了《春晓》《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江南春》《钱塘湖春行》等几首同样关于春天的古诗。让孩子们在复习巩固旧知的同时,又积累了新的知识。

(二) 挖掘生活,积累素材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写话要求中提到“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然而在实际写作當中,低年级的孩子感到没有东西可写,不知道要写什么,其实就是他们对素材的积累还不够。我们常说,生活不是不够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啊!生活是最大的素材库,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区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美,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写话灵感。由此,笔者想到利用微信群聊来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培养他们的写话兴趣。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遇到的事情与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每个孩子可以利用手机将有趣的家庭生活,社会上的所见所闻等用影像的形式留下来,分享在群里,作为其他孩子积累的素材。当然针对当前学校或社会上的热点话题,大家也可以利用微信群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这些句子都是短小而简单的,而且还可以使用语音功能,这正符合了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不会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加上以群里聊天这样的轻松形式,更是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有次针对“在班级里该不该吃零食?”这个话题。大家积极地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不可以带零食。因为教室是学习环境,带零食会有卫生问题。”有的说:“课间吃零食,大家都会抢,会影响别的同学学习。”也有的说:“可以带一些小面包或者水果填一下肚子。”大家在群里争论得不可开交,很多平时不敢发言的孩子也都站出来说了自己的意见。微信群聊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有话可写”“有话想写。”

二、 微练笔:激发热情,自由写作

写话练习要强调的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话。”而平时生活中我们喜欢利用朋友圈晒一小段文字,可以配上图像也可以配上音乐。这种看到什么就给它记录下来,走到哪就给它记录下来的方式随性简单,但是也是真实自我的体现。我们每天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即兴地写下来,利用这样的一个平台,将自己的快乐、烦恼或发现感悟记录下来。基于此,可以引导学生在朋友圈进行“晒周记”的活动。每个周末让学生写写自己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可大可小,字数可多可少。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不限内容和形式。这让写话练习变得普通而平常,把看似“创作”这样有难度的事情变得轻松简单。这种融入生活的“写话”练习,让孩子们放下了课堂的束缚,放飞了自我。让他们更喜欢去写,更乐意去写。而这种篇幅短小的形式,也完全适合低年级的孩子,为他们将来的习作练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微指导:观看微课,习得方法

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上课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有效地使用“微指导”来辅助孩子的学习。在这里,笔者说的“微指导”可以解释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利用微课资源来辅助孩子学习写话。另外一个是利用微信平台,对孩子做到一对一地指导点评习作以促进孩子进一步掌握习作方法。

(一) 微课资源,助力自学

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内容短而精,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非常适合给低年级的孩子自学的时候使用,对他们平时的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将课堂上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设计,制作成微课发在微信公众号上。孩子们在观看微课的过程,其实就相当于将老师请回了家,对孩子做到“一对一”地指导。而且微课可以反复地播放,有的孩子如果一时半会不能明白,也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掌握自己原本不太明白的知识点。

微课视频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孩子们可以在家里与家长们互相讨论,可以在朋友家与其他孩子一起交流。在这轻松的交流环境之下,孩子们的话匣子就很容易打开了。他们的兴趣就在这讨论互动中被激起,让孩子有话说、有话写。

(二) 因材施教,一对一沟通

传统课堂的习作练习,由于受时间和人数的限制,教师对写话练习的反馈总是做得不够及时。对于学生的作品基本上也只能择取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示范性辅导,很难做到与所有的孩子都进行一对一的个性对话。而微信恰巧可以有效地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语音、留言等功能以及微信群、朋友圈、公众号等平台与学生们及时地做到师生互动。而其他同学也可以给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以达到生生互助的状态。学生们在写作时遇到什么困难也可以利用微信求助教师,教师可以针对孩子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指导,促进孩子习作方法的进一步提高,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四、 微评价:多维评价,提升素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根据需要,可让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适当参与评价活动,争取社会对学生学习的更多关注和支持。”可见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非常的重要,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微信群功能來实现评价的多样化,进行多维度的评价。学生完成的微作文可以发到微信群里。群里的读者范围十分的广泛,包括老师、同学、家长。当然,如果将作品放到公众号或订阅号上,那读者的范围再一次扩大,除了刚才提到的群体之外,还会有不认识的网友。他们都可以对发上来的作品进行评价,老师评、家长评、学生评、朋友评、网友评……从而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比较全面的评价,促进他们交流沟通的能力,在评价中提高修改写话的能力。

学生可以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话水平。因此,学生在交流评价中,就会取长补短,学习他人的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学生在提高自我写话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改作文的能力和鉴赏评价等习作素养。

五、 结束语

总之,基于微信平台的微作文教学模式,让我们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而且作为一种拓展资源便于学生们学习新知和查漏补缺。在这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学生们的写话能力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亦华.微信平台开启儿童“微习作”教学新模式[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7.11.

[2]郭惠敏.基于“微信”平台的“微作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2015.01.

[3]冉光瑜.博客技术应用于习作教学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0.

作者简介:

吕睿宾,小教二级,浙江省东阳市,东阳市白云昆溪小学。

猜你喜欢
写话低年级微信
微信
小学低年段写话练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图画 让写话教学春暖花开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