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ESI-M S/M S测定白酒中7种甜味剂的方法研究

2019-02-25 02:08唐艳荣毛从兴时宏伟
酿酒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甜味剂检出限液相

周 玉,唐艳荣,余 义,刘 莎,毛从兴,郑 静,孙 琳,刘 艳,时宏伟

(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0)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问题。在食品工业中,甜味剂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且种类较多,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非糖类甜味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人食用,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食品原料,在中国不作为食品添加剂。属于非糖类的甜味剂有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有甜菊糖、甘草、甘草酸二钠、甘草酸三钾(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有糖精、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阿力甜等。为此,对于甜味剂合成工艺展开进一步地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3]。甜味剂尽管应用范围很广,但是在白酒中是不允许添加的[4-5]。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蒸馏酒,按其风味特征可分为各种不同的香型,虽然每种香型各有其典型风格,但是不论哪种香型的白酒,保持适度的甜味,不仅可以遮盖其他一些苦涩杂味,而且还能使酒体甘洌、醇厚、绵软,关键是这种甜味是来自于自然发酵产生的,而非添加甜味剂。

风味化学研究表明,味觉是由一定的呈味物质引起的,酒之所以具有醇甜之感,是因为酒中含有一定量的甜味物质,如高级醇、多元醇、氨基酸等,多元醇的甜味随着羟基数目的增加而加强,如丁四醇的甜味比蔗糖大两倍,己六醇的甜味更强。此外,多元醇都是黏稠体,均能给酒带来丰满、浓厚感,使口味绵长。这些甜味物质,对于名优白酒,是由其特殊的生产工艺决定的,如浓香型大曲酒的低温入池、缓慢发酵,就是为了有利于醇甜物质的生成,无需另行添加[6-8]。

人工合成甜味剂可能对人体有致癌、致病的副作用[9],因而已被许多国家限制使用。尤其在白酒行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白酒中不得检出甜味剂。所以对于白酒中甜味剂的测定应该做到严格把关,防止行业和白酒企业中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对消费者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关于甜味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10-12]、高效液相色谱法[13-15]、高效液相色谱蒸发散射法[16]、高效毛细管电泳-间接紫外法[18]、核壳型色谱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19]、紫外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1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样品:市售白酒样品。

试剂及耗材:三氯蔗糖(规格1 g,储存温度2~8℃,日本和光纯药工业株式会社);纽甜、阿斯巴甜、阿力甜(规格100 mg,储存温度-20℃,上海安谱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规格0.25 g,储存温度20℃±4℃,Dr.Ehrenstorfer GmbH);甲醇(色谱纯,美国Baker公司);乙酸铵(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蒸馏水(广州屈臣氏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规格600 mL)。

仪器设备:Agilent 1260LC-Agilent 6460安捷伦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 ZORBAX RX-C18安捷伦色谱柱(4.6×50 mm,2.7μm),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有机滤膜(孔径0.22μm,天津津腾);全玻璃微孔过滤器(规格1000 mL),天津津腾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标准溶液配制

准确称取10 mg(精确至0.0001 mg)纽甜标准品于100 mL容量瓶中,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配制成100 mg/L的标准储备液,置于4℃冰箱中保存。根据需要用蒸馏水逐级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混合标准工作液。

1.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均质样品,经0.22 μm的有机滤膜过滤,滤液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1.2.3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RX-C18色谱柱(4.6×50 mm,2.7 μm);流动相:A为0.02 mol/L乙酸铵溶液+0.1%乙酸溶液,B为甲醇;柱温箱:30℃;进样量:5 μL;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见表1。

1.2.4 质谱条件

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负离子扫描;检测方式:多反应检测模式;干燥气体温度:350℃;干燥气体流速:8 L/min;喷雾电压:206.8 kPa。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的优化

表1 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2.1.1 质谱条件的优化

采取直接进样的方式,将目标物标准溶液注入质谱,分别进行正离子模式和负离子模式全扫描检测,得到一级质谱图和准分子离子峰,再用惰性气体氮气攻击该母离子,获得其二级质谱图及相应的子离子。结果表明,在负离子模式下响应值及灵敏度均高于正离子模式,因此,本方法选择负离子电离模式。利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对选定的定性离子和定量离子对碎裂电压、碰撞能、保留时间、碰撞池加速电压等质谱参数进行优化,使各监测离子丰度和信号达到最佳。负离子模式下的质谱分析参数见表2。

表2 7种甜味剂的质谱参数

2.1.2 色谱条件的优化

分别以0.1%乙酸-甲醇、0.1%乙酸-乙腈、2 mmol/L乙酸铵-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样品分离。结果表明,用2 mmol/L乙酸铵-甲醇作为流动相时物质分离度、峰形、响应值以及保留时间的稳定性均优于0.1%乙酸-乙腈、0.1%乙酸-甲醇,故本方法最终选用2 mmol/L乙酸铵-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图1是7种甜味剂在优化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的MRM色谱图。

图1 7种甜味剂的多反映监测色谱图

由图1可知,安赛蜜的出峰时间为1.4 min,糖精钠的出峰时间为1.5 min,甜蜜素的出峰时间为2.2 min,三氯蔗糖的出峰时间为3.0 min,纽甜的出峰时间为3.7 min,阿力甜的出峰时间为7.0 min,阿斯巴甜的出峰时间为11.7 min。

2.2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

线性范围、检出限和定量限参照梅婕等[20]的方法,将7种甜味剂标准储备液用蒸馏水稀释,分别配制成5种浓度: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和阿力甜10 μg/L、20 μg/L、40 μg/L、100 μg/L、200 μg/L;阿斯巴甜、纽甜 50 μg/L、100 μg/L、200 μg/L、500 μg/L、1000 μg/L;三氯蔗糖 40 μg/L、80 μg/L、160 μg/L、400 μg/L、800 μg/L,按1.5节所述的色谱-质谱条件进行测定,绘制标准工作曲线。结果显示,7种甜味剂在所配制的浓度范围内,所有分析物的质量浓度x(ng/mL)和响应值y之间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以性噪比为3确定检出限,性噪比为10确定定量限,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和阿力甜检出限是10 μg/L、定量限是20 μg/L;阿斯巴甜、纽甜检出限是50 μg/L、定量限是100 μg/L;三氯蔗糖检出限是40 μg/L、定量限是80 μg/L。

2.3 精密度和回收率

精密度和回收率参照孙棣等[23]的方法,采用在空白样品中添加标准溶液的方法,选择常见的浓香型和兼香型两个不同香型白酒酒样及乙醇进行7种甜味剂的检测试验,成品白酒1、白酒2和乙醇3的三氯蔗糖含量均为未检出,并向两个样品中分别添加50 μg/L、100 μg/L浓度水平的甜味剂进行回收率实验,重复测定2次。共6组平行,12次检测,结果表明,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小于2%,且回收率均在85%~105%范围内,所以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结论

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白酒中7种甜味剂化合物的分子信息,利用多反应监测模式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建立了一个快速、稳定、灵敏的可定性定量甜味剂的方法。该方法可在14 min内完成,其检测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安赛蜜、糖精钠、甜蜜素和阿力甜检出限是10 μg/L、定量限是20 μg/L;阿斯巴甜、纽甜检出限是50 μg/L、定量限是100 μg/L;三氯蔗糖检出限是40 μg/L、定量限是80 μg/L;精密度<2%;回收率>85%;且与国标中的检测方法相比检出限更低,能更加有效的监控白酒中甜味剂的含量,综上所述该方法可以对甜味剂进行实际的定性定量检测。

猜你喜欢
甜味剂检出限液相
环境监测结果低于最低检出限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定量NMR中多种检出限评估方法的比较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四环素类的含量
农药残留检测检出限的测定方法探讨
牙膏中禁用漂白剂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90-2021)
甜味剂安全吗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儿茶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甜蜜素
甜味剂还是糖?这是个问题
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