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 胶济铁路上的先锋战士

2019-02-26 19:17郝炜华
旅游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胶济邓恩铭王尽美

郝炜华

在山东青岛,有一个世界知名的生产动车组的工厂——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翻阅山东铁路工人运动史,四方机厂的名字屡屡出现在我们面前。1925年2月8日,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四方机厂的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了罢工,积极争取权益,迫使铁路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领导此次大罢工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名水族青年。他原本居住在贵州荔波,因为求学来到山东, 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后,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山东中共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邓恩铭。

1917年10月,16岁的邓恩铭从贵州荔波出发,前往山东济南投靠堂叔黄泽沛。邓恩铭到达济南的第二年,黄泽沛到山东益都任职,邓恩铭跟随叔父来到益都,不久后,考取了山东省立第一中学,重回济南读书。同年春天,另一位有志青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他就是邓恩铭的战友王尽美。

在济南,邓恩铭凭借出色的表现,被同学推举为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主编一中校报。他研读《北京大学日刊》,接触到了革命进步思想。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邓恩铭积极参加运动,组织省立一中的学生罢课。

此时,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读书的王尽美在“五四”运动的洪流中脱颖而出,被同学推荐为代表,联络济南其他学校的学生,建立反日爱国组织。在学生运动中,鄧恩铭与王尽美成了战友,成为学生界有影响的人物。

当时,在济南,有一个传播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齐鲁书社。书社由时任山东省议会议员王乐平创办,经销《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通过齐鲁书社,王乐平联络结识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成为山东新文化运动的一名旗手。王乐平因此受到陈独秀的赏识,并与他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邓恩铭、王尽美经常相约到书社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20年夏,陈独秀约王乐平在济南组织共产党组织,王乐平向陈独秀推荐了王尽美、邓恩铭。

1921年春,以齐鲁书社为基地,王尽美、邓恩铭等人发起建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邓恩铭和王尽美均担任小组负责人。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邓恩铭与王尽美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会议,与其他代表共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当时,邓恩铭年仅20岁,是12名代表中唯一的在校中学生,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参加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邓恩铭回到了山东,1921年9月,同王尽美等人在济南贡院墙根街的教育会内竖起了马列主义的大旗,建立了山东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在中共中央代表的帮助下,他们又建立了中共中央直属的中共山东区支部,邓恩铭任支部委员,在山东区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从事党的组织、宣传工作和山东工人运动的发动工作。

1923年9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委派邓恩铭到青岛做建团工作。不久, 他就与四方机厂的工人群众组织——“圣诞会” 取得联系, 并被聘为“圣诞会”秘书。

四方机厂修建于1900年,1903年正式投产,1912年进行了扩建。1914年,日德开战,德国战败,四方机厂被日本侵占。1923年胶济铁路从日本人手中赎回,四方机厂被胶济铁路管理局机务处接收,由中国人管理。

回归中国政府管理后,四方机厂的工人欢欣鼓舞。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机务处选派的管理人员,加上留用的日本人、被提拔成领班和工头的翻译、汉奸,变本加厉地压榨、欺压他们,工人的希望很快破灭了。其时,四方机厂的工人已在郭恒祥的带领下组织成立了“圣诞会”,积极为工人争取权益。工人遇到困难、受到工头欺负、出现家务纠纷时都找郭恒祥等人调解处理。

郭恒祥也经常组织工人举行怠工、罢工等斗争活动。 “圣诞会”的影响力引起了中共中央的注意。1923年3月,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铁路五路联合会(京汉、粤汉、津浦、正太、道清五条铁路)委派党员王荷波来到青岛,与郭恒祥取得联系,对他进行教育,使“圣诞会”转变成了一个具有工会性质的群众组织。不久,王荷波因工作关系调离青岛,党组织便安排邓恩铭接替他的工作,邓恩铭与郭恒祥取得了联系。

1924年2月,全国铁路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秘密召开,郭恒祥代表胶济铁路工人参加了大会。从北京回来不久,郭恒祥就由邓恩铭等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郭恒祥等人因争取和维护工人权益,与胶济铁路管理局、四方机厂发生激烈冲突,为胶济铁路管理局与四方机厂所不容。1924年3月,胶济铁路管理局借故将郭恒祥等人开除。

面对不利局面,邓恩铭等人总结经验教训,并秘密成立了四方机厂工会,继续斗争。而此时的胶济铁路正陷在国民党交通部与山东地方势力明争暗斗、江浙籍南方官员与山东籍员工矛盾不断的混乱之中。

胶济铁路收回后,因为强大的利益优势,成为国民党交通部与山东地方势力抢夺的“肥肉”。1924年12月31日,交通部任命阚铎为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为了消解山东地方势力,上任第一天,阚铎就撤换了3位山东籍处长;上任第三天,又撤换了10多位山东籍课长、段长。阚铎的做法激怒了山东地方势力,1925年2月7日,山东省议会议长宋传典等人要求交通部撤换阚铎。遭到拒绝之后,他们向全省商界发布罢工动员令,山东籍胶济铁路员工集会,决定全体罢工。

罢工消息传出后,邓恩铭急忙赶到四方机厂,召集工人积极分子开会,决定发动声援罢工。他们制定了5项复工条件:一是恢复郭恒祥等人的工作;二是承认工人有自己的工会;三是不分领班、工匠、小工、学徒,每人每月增加6元工资;四是速发年终奖;五是工人和员司享受同等福利待遇,发给大煤和奖金。

1925年2月8日,胶济铁路大罢工拉开序幕,四方机厂工人参加了罢工。当时的《申报》报道,铁路工人用枕木和钢轨封锁了铁道线,司机熄灭了炉火,各站段工人全部停止工作,未开出的客货列车一律不许开出,开出的客货列车开到哪里就停在哪里,不再开动。胶济铁路全线瘫痪。

在罢工的强大压力下,2月11日,交通部罢免了阚铎的职位,委任新的局长。胶济铁路随即全线恢复通车,但是四方机厂工人没有复工,因为他们罢工的目的不是为了更换局长,而是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因此工人继续罢工,同时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工会小组、支部和全厂工人委员会。

罢工进行到第七天,胶济铁路管理局警务处处长率路警荷枪实弹来到四方机厂,胁迫工人复工。工人并不害怕,与警务处处长和路警据理力争,迫使他们退出工厂。罢工进行到第九天,新任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亲自会见四方机厂的工人代表,同意恢复郭恒祥等人的工作、发年终奖等部分要求。

工人代表向邓恩铭汇报情况,邓恩铭说:“不能要求一次斗争解决一切问题,要适可而止,只要答应复工条件的60%,就是胜利。”于是,大家决定第二天复工。2月18日上午,四方机厂工会召开全厂工人大会,1500余名工人参加会议, 庆祝罢工胜利, 正式挂出了“胶济铁路总工会四方分会”的牌子。

猜你喜欢
胶济邓恩铭王尽美
触摸胶济风云
火车站里的博物馆
写给母亲的诀别诗
封入土墙的照片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印象邓恩铭(外一篇)
邓恩铭 不惜惟我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