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桑田美景品味有德人生

2019-03-01 02:33桑丽虹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品德名师德育

桑丽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德育课优秀教师,全国优课评审专家;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小组学员,浙派名师,浙江省省品德理事会会员、领雁工程优秀指导师;浙江省首批名师网络工作室主持人,丽水市首批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多次被评为省市级重大研究成果工作室。

工作室理念:肩负爱和责任,乐在品德教学

工作室特色:邂逅桑田美景,品味有德人生

当前,教师的德育专业成长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品德(道德与法治)学科可以说是最薄弱的学科,学科教师的专业成长面临许多现实问题。十余年来,工作室以浙江省教育资源网为支撑,以“桑丽虹名师工作室”平台建设为契机,一群热爱德育的学员们在导师的带领下组建成长联盟团队,互相学习沟通、交流心得、分享成果、相互促进,扎根德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用行动践行“肩负爱和责任,乐在品德教学”之座右铭,在“邂逅桑田美景,品味有德人生”的价值追求中不断实现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从“山里红品德园地”的“深度阅读”启程

众所周知,阅读是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便捷的方式。丽水地处浙江省欠发达地区,教师的德育专业发展面临诸多资源匮乏的难题。工作室成立之初,便确立了“在閱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成长”的活动宗旨,采取集体共读和个人自读相结合,推荐阅读和自主阅读相结合等方式,用阅读引领品德教师的专业成长。

多年来,工作室为学员推荐订阅了多种学科相关杂志,并围绕德育课程理念,为学员精选阅读书目。学员们抓住一切“闲暇”时间投身阅读,研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品读《中小学德育》《人民教育》等杂志;悦读《静悄悄的革命》《童心课堂》《第56号教室的奇迹》等书籍。每年寒暑假,工作室则组织学员们共读同一本书,和大师开展心灵对话,并联系自身实践由心而发地撰写读书感悟。

而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无疑为工作室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育资源,也为“深度阅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阅读基础上,工作室开设了“山里红品德园地”网络论坛,借助“山花留痕”和“名作思读”两个栏目进行资源整合,组织学员们在这里交流阅读心得,展开高效的专业学习。

譬如,通过品读导师撰写的《正是潜心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浅谈学习起点与品德有效教学的关系》(刊发于《中小学德育》)一文,学员们一起深入分析教学现状,认识到寻找和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实现小学品德课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归纳为在生活经验中找寻学习起点,在尝试练习中找寻学习起点,在体验学习中找寻学习起点。由此,学员们开始在自己的品德课堂中开展实践运用,根据学习起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设计弹性教学方案,根据学习起点演绎精彩课堂。

再如,导师在《教育是一种生命的关怀》一文中提出: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行,教育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其中所提到的,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应该关注“乐观向上的信心、敢于担承的责任心、面对挫折的勇气、良好的交往能力、批判性的思维”等观点,成为老师们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品德课堂立意的关键词。

读书是手段,以读促思促教,强化实践,转化能力才是重要目的。通过线下阅读与线上分享交流,工作室不断引导学员及时记录阅读中产生的思想、观点、方法,并尝试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创造性地解决德育实际问题;进而通过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故事、教学论文、心灵感受、生活感悟等,引导学员总结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由此,让教师在与文章和书籍的对话中,深度反思自身的理念和行为,将“学会反思”与“学会教学”结合起来,自觉提升德育教学实践的科学性,脚踏实地走上了专业成长的道路。

基于实践,以线上线下交互式主题研修乐享专业成长

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场域。而德育课堂以其综合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也更具动态性的要求。品德教师必须不断回应时代发展要求,立足学生与课堂的新变化、新要求,具备研究课堂教学的能力。为此,工作室扎根课堂实践,以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为研究课题,依托“山里红品德园地”这一网络平台,采用线下与线上交互的学习方式,带领学员开展了基于实践的主题研修。

多年来,工作室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网络式主题教育研修活动,并开设了“教研活动”和“名师面对面”栏目,结合当前教学的热点、难点创设话题,引导学员们在线上讨论交流。“活动作业如何设计与评价”“如何聚焦学生学习,提升核心素养”“统编教材如何德法相融,教学相长”“品德文化主题教学中如何提升孩子跨文化理解能力,有何策略”等话题,引发了工作室学员的关注和热议,大家一起展开了理论思考、观点碰撞、总结提升等系列活动。而后,老师们再深入课堂进行教学实践探讨、互动交流。而“基于生活常识类课文的说课艺术”名师面对面直播活动,则邀请四位名师面向全省小学教师作在线专题交流,通过线上网络互动,及时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儿童因为受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影响,不同程度地存在“唯我独尊”思想,不善于体会与人共享的欢乐,缺乏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在交往中不懂得尊重、宽容他人等问题。对此,工作室组织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现象背后的规律,即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和交往能力。这导致教学活动往往难以触动学生的情感,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针对这一难题,工作室组织学员开展了交往类题材教学的研究。学员们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多次进行听评课活动,而后展开现场讨论和线上研讨,针对课前、课中、课后寻找对策,细化教学环节。最终,通过“课前探询——课中放大——回归落实”的教学策略,采用多元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交往中体验情感、开发思维,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交往能力的发展与提升。通过这一课堂研究,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儿童立场”的意义与价值,并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行为方式。

这样的主题研修有效助力学员不断发现与解决问题,养成了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的习惯。教育的爱与责任融入了每一位学员的血液之中,大家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乐在品德教学与课堂研究之中。在专业成长上硕果累累,《关照儿童立场的品德课教学——以品德学科交往类题材教学为例》《研究性学习架起知识与实践的桥梁》等文章先后在《中小学德育》等杂志刊发;课题《品德与生活(社会)交往类课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习方式的研究》先后荣获市级表彰,《品德与社会史地类题材教学的实践研究》更是走出丽水,获得了浙江省级奖项。

拓宽路径,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同行共育品德之花

“山里红品德园地”的建设发展为学员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交流研讨与学习成长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工作室学员成长联盟既是合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生成整合的过程。这些都为品德教师的专业成长积累了丰富的资源,提供了更多的成长路径。工作室进一步整合资源,通过加强互动与辐射,带动更多老师的成长,同时也帮助学员实现更好的发展。

当前,“培训就是给学员最大的福利”已成为一种共识。为了强化学员教学实践研究,我们不定期选派成绩突出的学员外出学习、观摩,吸取先进经验,推荐优秀学员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并给予大力指导、帮助和支持;组织学员积极参加市内、校际之间的课堂教学观察和评价活动,促进老师们深入了解本市小学品德的教学现状,发现課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进而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使学员尽快成长为教学能手。

工作室总体规划各类教研和培训活动,在省、市、区组织的品德学科各项培训以及教育教学活动中,工作室主动承担相关展示活动的实施。例如,通过浙江省“浙派名师”展示平台,工作室先后开设了两次专场,鼓励学员们展示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与全省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学员切磋教学,提高教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助推品德教师专业成长。

工作室力求与省、市、区教研活动相结合,积极为学员搭建展示、发展平台。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走进课堂后,工作室围绕“新教材”“新课堂”“新探索”这一活动主题,联合杭州、金华、丽水三地品德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学员们认真剖析新教材,积极尝试新课堂,实现了“促进互动交流,开阔教学视野,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效果”的活动宗旨。

学员们切切实实的成长吸引了越来越多品德教师的参与,工作室鼓励学员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精心送教、示范课展示等活动,带动更多倾心德育的老师一起成长进步。工作室先后送教到青田贵岙乡小学、城东实验小学等农村学校。学员精心的课前准备,细腻的课堂引领,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获得了听课教师的肯定和点赞。同时,工作室建立“QQ交流群”和“微信研讨群”,引领更多的品德教师深耕课堂,共育品德之花。

一直以来,工作室通过传帮带和集中培训等形式,培养了来自不同县市近50名学科带头人。每位学科带头人均通过网络平台建成辐射当地的教师空间,通过网络引领、在线答疑等网络研修活动,不断提高名师网络工作室的访问量和资源的应用范围,极大促进了工作室学员的专业成长。

回应挑战,在新的德育旅程期待更美好的邂逅

2016年以来,“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布、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等,诸多崭新的变化给老师们带来了许多挑战。工作室积极回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基于核心素养的生活常识类课文的教与学”等课题研究,引领学员走上了新的研修旅程,并利用网络实现了“城乡携手,同步课堂”的教学研究,走出浙西南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路子。

工作室学员齐聚“山里红品德园地”,先后开展了以“促学生发展,提课堂实效”为主题的生活常识类课文教学研讨、微课制作、当前品德教学的热点问题等线上研讨活动。老师们通过梳理教材中生活常识类课文的素材,反思自身的课堂教学是否关注了“核心素养”的培育。

在此基础上,“山里红品德园地”网络平台新增“一品天地”和“心悦桑田”两个特色栏目,齐聚团队智慧,开发精品专题课程资源,引领学员在“品”字上下功夫,在“悦”字上做文章。让学员和老师们享受资源共享的幸福,欣喜聆听专题研修、学习研讨的“花开有声”。

与线上研讨相呼应,工作室组织开展了基于课堂教学的线下教研活动。工作室联合周爱芬、许宏特级教师工作室举办了“聚焦学生学习,提升核心素养”主题课堂教学联谊活动。桑丽虹特级教师工作室的金海霞老师和周爱芬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李国芬老师同课异构,共同执教五年级下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课,向老师们展示了“聚焦学生学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帮助孩子们在已知领域求得更好的发展,培养孩子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国际理解的核心素养。而“生活常识类课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则由工作室三期全体成员承担。学员分别就《生命的突围》《集体处处有规则》《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三个课题,呈现了8节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引发了成员和学员的热烈讨论,切实提升了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作为浙江省首批名师网络工作室,工作室学员成长联盟以网络为支撑,自身的网络平台建设研究不可或缺。面对新的时代挑战,工作室注重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研究,以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与学员一起不断成长。

例如,工作室以“浙江省工作室网络平台功能提升和运用”为主题,邀请专家、丽水市名师及其工作室学员、学科带头人与我们的联盟学员一起,开展深入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分为在线培训、课题例会、说课研讨三大板块,诸多品德教育同行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就德育课程课题研究的课题开发价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课题论文撰写等展开了深入思考和讨论。学员还进行了说课展示,通过同行点评交流和研讨,获益良多。

多年来,工作室通过师带徒和集中培训等形式,培养了来自不同县市近50名学科带头人。同时,工作室注重以网络平台建设辐射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倡导每一位学科带头人都开展了网络引领、辐射、在线答疑等网络研修活动。这些举措提高了名师网络工作室的访问量和资源的应用范围,让更多的品德教师都能实实在在地受益,也使工作室学员获得了更好的成长。

就这样,工作室成员秉承不急不躁的心理,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细心呵护、精心培养,在品德学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遇见更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更精彩的人生。

有人说,未来不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儿童,是不可知未来的缔造者,我们则是未来缔造者的启蒙人。只要我们怀揣责任,基于信念,潜心教学,走入童心,就会让受教者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也会激发教育者更多创意的潜能,展现品德教育丰富的内涵和外在的光芒!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品德名师德育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好学者贤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议"名师"
名师读意林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品德